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豆瓣9.0分,这本书看得我瑟瑟发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豆瓣9.0分,这本书看得我瑟瑟发抖

2019-07-05 09:30:06 作者:曾少贤 来源:曾少贤 阅读:载入中…

豆瓣9.0分,这本书看得我瑟瑟发抖

  读者朋友希望推荐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想了想,不可能一上来就推荐大块头给大家

  只能先推荐一两本非常有趣,非常经典的书籍,给大家做为入门,激起大家的欲望,到最后,不用我推荐和安利,大家也会自己去找书看。

  这就是由「第一序改变」上升到「第二序改变」活生生运用

  好啦,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狂热分子

  1,人只要融入群体,就会失去理性

  经常可以看到知乎有人在讨论不同层次大学,对于人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翻了很多回答,大家普遍共识是:

  好的大学可以人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变好;而坏的大学,则会让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应对别人的评价之中,最后,自己也跟着一起堕落。

  人类经常自诩为万物之灵长,但其实,只要融入到群体之中,就会被所在的群体影响,自己做什么事情,不是出于自己喜欢,或者自己认可的,而是看到别人做了,自己也跟着去做。

  别人做了,自己也跟着去做,这是很多人最喜欢采用的思维捷径

  毕业后,我进入到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公司的整体氛围比较宽松,不少同事是在混日子的,大家每天聊来聊去,不是明星八卦,就是又在抖音看到了什么搞笑短视频

  按照常理说的话,我进入到这样的群体之中,也应该过着这样的生活

  根据理学观点绝大部分人也喜欢按照群体,制定的规范来生活,因为自己一旦服从了,后面如果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我之所以会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都怪你们,都怪整个群体!

  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曾经提到,人生有三种绝望

  第一种是不知道有自我;第二种是不能有自我;第三种是知道有自我,但不愿意有。

  知道有自我,但不愿意有自我,是一个人之所以会跟着群体,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的深层原因

  因为自我价值建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种消耗,还需要自己一个人,忍受「孤独」和「寂寞」,一般人在面对这些选项时候,通常都不会选它们。

  而是转身,投入到群体的怀抱,群体已经帮自己,把所有的选项,都选好了,自己只要服从就行了。

  我如果那时候,没有脱离所在的群体,选择写作这条道路,或许,我很有可能还在那个群体之中,不断服从它给我制定下的规范,而且还有可能会甘之若饴。

  这才是群体最为恐怖的一个地方

  2,到更高的圈层去

  既然群体对一个人的影响有这么大,那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脱离自己所在的群体,然后,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当然不是。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慎独」,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为一个君子,应该对独处保持警惕,因为绝大部分人在独处的时候,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己怎么开心,就做什么,完全丧失了对自己的自我要求。

  中国的古人实在是牛,因为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人性给看得彻彻底底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去到图书馆,自己往往也会静下心来学习,至少会少玩点手机,而一个人在家里或者宿舍的时候,就会处于浪浪浪的状态

  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你一出生,社会就给你制定好社会规范了,对于社会规范,你一般不会去问为什么,而是选择服从。

  这就好比你玩游戏,你在玩之前,游戏规则就已经存在了,你想要玩,可以,乖乖服从游戏规则吧。

  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群体有问题的时候,你自己能做些什么?

  当然是去更高级的群体啊,一旦进入到他们所在的群体之中,你原本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毛病,也会跟着戒掉。

  因为你不戒掉,他们就会把你踢出去。

  我为什么每天都这么拼,每天都在做大量的输入,每天都在写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所在的群体,逼着我一定要这么做,要不然,其他人就不跟我玩啦,而且,在群体中,努力,就像是空气一样

  我怎么会去质疑空气呢?

  3,《狂热分子》的局限性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会觉得《狂热分子》这本书非常好。

  的确,我在看的时候,每看一段,就做了批注和笔记,因为作者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但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家眼里,《狂热分子》和各大书店非常畅销的《乌合之众》一样,都属于「心灵鸡汤」式的书籍。

  之所以说它们是心灵鸡汤式的书籍,是因为这两本书的主要观点,大部分都是作者日常观察到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缺乏现代科学的「可证伪性」要求。

  但我为什么还是会推荐《狂热分子》?因为我知道,如果拿「可证伪性」去要求每一位作者,我敢保证,你几乎看不到什么文章

  因为绝大部分作者,都是普通人

  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给写出来而已,他们从来都没有说自己的文字,都是对的,只要对读者有启发,就已经非常足够了。

  正因为我知道这些,所以,我在看文章的时候,不会对作者吹毛求疵,抱着一定要在作者的文章中,找出毛病的思维去读他的文章。

  因为我知道,一旦我抱有这样的思维,就一定能找到错误,即使逻辑没有错误,一两个错别字总是会有的吧!

  但这种思维,终究会把自己给害了。

  我现在的做法是,只要作者提到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或者给了我新的知识点,让我对生活、学习、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我就会觉得,这个作者真好,他也真的不容易

  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心态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你们想要的东西

  我最最最希望你养成这3个习惯

  豆瓣9.0也不够,这本书我真想打满分

  掏心窝:我如何做到每天写2000字的文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