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2)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实践中体验。
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仁,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只要一点点做起来,就好像做一种精神操,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仁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
于是,你会进一步和气宽仁。
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
八,不靠言语取悦于人,而靠行动取信于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恨不能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
说其拙劣低下,因为它是一种虚假。
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聪明不差多少,短期效应的手法有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按照正确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自然的流露,是我们长期的准则。
即使有不理解不信任,也无所谓。
这就是永远不怕半夜鬼敲门的境界。
九,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要尽力帮助。
当别人顺风扬帆时,不必随大流凑热闹。
这是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自然行为逻辑,是诚信待人的自然表现。
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在生活中,有人有恩德于你,有人因伤害过你而有冤仇于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德和怨?(爱情语录 www.wenzhangba.com)
以德报德,该是没有疑义的。
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自然要回报人家。
对于怨呢?
一种方式是“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要同等报复他。
还有一种态度是“以德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反过来还要给他笑脸和各种利益关照。
这两种态度摆在面前,你取哪一种?
你可能会先在理性上删去以怨报怨。
那么,“以德报怨”是否很好的态度呢?
当你抉择不下时,我们就可以说出古代圣人孔子的回答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就是孔子的回答。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所以,孔子的结论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别人有恩德于我们时,自然要回报恩德。
当别人伤害侵犯了我们,既不以怨报怨,因为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与别人的错误做法对等混战;我们也不以德报怨,因为那会使得这个世界没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长罪恶。
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怨恨。
以直报怨,这里包含着道义的谴责,包含着不降低自己水准与对方混战的尊严,包含着既正义凛然又克制的沉默,还包含着一如既往诚信待人的基本信条。
编后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当你能正确的处理和身边的人的关系的时候,梦想的曙光就已经照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