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花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茶花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茶花女读后感精选10篇

  《茶花女》是一本由小仲马著作,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花女》读后感(一):尊严爱情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次接触到茶花女还是很小的时候,我爸经常挂在嘴边的几部巨著,一本是《红楼梦》,还有一本是《茶花女》。在幼年的想象中,这是一个描写山野间采颉茶花为生的女人故事,至少是无忧无虑单纯天真的一种生活状态
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爱
书中描写的玛格丽特是一名妓女,如同当时万千的同僚一样,爱挖苦别人,做一个又一个富翁的情妇,拿点钱过着昂贵的生活,夜夜笙歌,为了填满心里的空虚
然而她又不太一样,她有自己的尊严,渴望爱情,一个人真正爱她多少,她就回敬多少。
为了那个爱人,她主动断绝了与伯爵的来往,放弃了以前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自己悄悄的卖掉了自己的大部分家具和开司米披肩用以还债,没有伸手向那个纯净的爱人要钱,也不想告诉他自己偷偷还债的事。
绝美的身躯,这样的自尊,这样的女人,当时整个巴黎都为之倾倒,不过大部分人,仅仅因为她的身份罢了。
而到了自己疾病的晚期,她又主动的离开爱人,被误解以背负始乱终弃和玩玩而已的名声。
其实她何必这样呢,自以为在生命终点提前离开爱人,他就会好受一些,快一点忘记她吗?其实没有什么卵用,不如让爱人陪伴自己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
期间男人父亲也是一个十分有爱的角色,先是不希望儿子和妓女搞得好像正式恋爱一样,而暗自与玛格丽特对话一番,又被她打动,以至于后来了解到玛格丽特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在与儿子的两段对话中,先是严厉而坚定的反对儿子与情妇有结婚的想法,甚至不惜将其逐出家门,后来又突然画风一转善解人意的同意他们的交往。但是贯穿其中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不变的爱。让我想到湖南卫视那个军队节目里,教官说的一句话:“严是爱,松是害。”
在午饭间,同事问我在看什么,我说茶花女,她说这写什么的,我说,写一个妓女。她们都笑了,说你怎么不是看妓女的,就是看《金瓶梅》啊。
都是名著好么,笑你妹啊!(╯‵□′)╯︵┻━┻

  《茶花女》读后感(二):善良是好的,但有时会是毒药

可怜的人儿,好像对什么都看的明白,开始她作别人的情妇,能够既享受生活,又能得到爱情,不会让阿郎有负担。内心善良,向往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却因阿郎父亲反对,只能设计自己,让阿郎产生误会离开,看的心疼,满眼泪流。是不是爱情 有些时候要自私一些呢,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亲人为什么一定要反对。自由的恋爱,阿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他选择了地狱,父母就一定要拉着么?究竟对错重要,还是他幸福活在自己的美好与世隔绝的虚幻世界里更重要呢?(况且那不是地狱,只是名声不好听罢了)。世俗是枷锁,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便都是疯子!善良的不为自己着想,只能看着心爱的人离开,究竟是利己主义对,还是无私奉献对?她的奉献让我们听到故事悲叹不已,却给了阿郎的好名声,她若自私,人们便会蜚语流长,三人成虎,留下的故事又会怎样呢?媚人的茶花勾引阿郎连父母亲责任都忘记了?愿自己能够内心强大,勇敢做自己。

  《茶花女》读后感(三):向那个时代的爱情问好

很多细节深深的吸引我,玛格丽特被阿尔芒告白的时候,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被迫离开的时候等等。在图书馆拿到这本书后停不下来的看完了,不仅让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见解又让我还想再读几遍。哈哈,我认为读书最大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这本书与读者经历了多久或可能是几个世纪的时间,你会被某个瞬间深深触动,被吸引,或产生与那个时代的作者与读者的共鸣。很奇妙,很感动。最后分享一段在公众号上看到的不记得是哪个版本翻译的话~ 人们同情从未见过阳光的瞎子,从未听过大自然和音的聋子,以及从未表达过心灵之声的哑巴;却假借廉耻之名,不愿同情这种心灵失明,灵魂失聪和良知失音的女人。

但我只愿每个爱与被爱的人都能得到幸福,愿这世间温柔对待带有善意前行的人们。

  《茶花女》读后感(四):可怕的社会偏见

茶花,白色,红色,白得彻底,也红得炽热。
她总是随身带着三件东西:一副望远镜,一袋蜜饯,一束茶花。一个月里二十五天带白茶花,另五天带红茶花。她就是茶花女,小仲马笔下钟爱茶花的女子。
会好奇,会疑惑,为什么她那么钟爱于茶花,甚至也以此为名。特意查了一下茶花,似乎明白了。茶花,凋谢时并不是整朵花一起掉落,而是花瓣一片片凋谢。这样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何尝不是茶花女那寻找真爱时的谨慎。白茶花的话语是真爱,红茶花的花语是温暖生机盎然,细细想来茶花女选择的茶花正寄托着她所期待的,不管是真爱,还是温暖。
茶花女叫玛格丽特,她不是一般的人,她是一位名妓,一名曾让很多人为其倾家荡产的女人。这样的一种身份,或许注定了她所期待的真爱只是一场空梦。名妓,这样的称号,一旦被扣上,就已经被披上了枷锁戴上了标签,必须接受既定的命运,即使跑到天涯海角,世俗也会像狗一样嗅出味道,揪出,随即打入地狱。就算你选择从良,就算你是认真对待一份爱情,世人又怎会理会,世人看到的只是“妓女”这个称号。
《茶花女》讲诉了法国名妓玛格丽特爱上穷小子阿尔芒并愿意为其放弃名利,最终却因世俗眼光而分开的故事。这样的结局我是不愿看到的,但却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所必然产生的。或许悲剧比喜剧更有感染力吧,或许会更深刻吧。一直以来都喜欢看悲剧而不愿看喜剧,这并不是是说自己就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只能说悲剧或许更现实吧,能更有余味吧。但这一次,真的希望是喜剧,因为这样一份特殊的职业,我希望没有那么多人的歧视。
有时候会觉得我们总会以一固定思维去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人们对于妓女这一行业总是厌恶的,虽然有那么多男人找上门来。但我只想说玛格丽特真的与别的妓女不一样,她有自己的人格,她也曾因讨厌G公爵--一个有钱人而将其赶出家门,她也曾为了和穷小子在一起而跟G公爵翻脸致使数万法郎的债务无力偿还,她也曾为减轻阿尔芒的负担卖掉自己的马车、首饰、家具,她也曾·····
玛格丽特这次付出的是真爱,那个看其被疾病缠身而流泪的男人,那数次去其家中询问其身体状况的男人,他叫阿尔芒。她从未放弃,背离过,只能说,她努力过,只能说社会太强大。当玛格丽特面对阿尔芒的前途,面对阿尔芒妹妹婚姻,她心软了,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她宁愿永远被阿尔芒记恨,那时候的她是那么的纯洁与善良,只是,只是,谁又能懂,谁又能懂?
玛格丽特曾经与阿尔芒的父亲聊过,是阿尔芒的父亲主动的,因着阿尔芒妹妹的婚姻。阿尔芒的妹妹就要结婚了,与一家体面的人家,但男方听说阿尔芒与妓女一起生活,坦言如果继续,将收回成命。于是,阿尔芒的父亲找到了玛格丽特。这是他们的对话:
“先生,你相信我爱你的儿子吗?”
相信的。”
“是一种无私的爱情吗?”
是的。”
“我曾经把这种爱情能够看作我的希望、梦想安慰,你相信吗?”
“完全相信。”
“那么先生,就像吻你的女儿那样吻我吧,我向你发誓,这个我所得到的唯一真正纯洁的吻会给我战胜爱情的力量。”
玛格丽特得到了这个吻,就离开了,离开地彻底,回到了G公爵的身边,让那个不知情况的阿尔芒记恨,阿尔芒怀疑了玛格丽特的纯洁,他一直不知道事实,不知道玛格丽特无私的付出,直到玛格丽特的葬礼。
这么纯洁善良的玛格丽特,因着社会所强加的“妓女”身份与规范,死了,心灰意冷。会心疼,有些讨厌社会这群带着正义的“杀人犯”。

  《茶花女》读后感(五):天堂不会再有痛苦

好久没看过外国文学作品了,一开始我是被“茶花女”这个名字所吸引它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气质清新的乡村少女。

但当我得知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妓女的故事时,不免有些失望和排斥。

但是同学已经借我了,我就决定看一看。看着看着才觉得它真的与我之前想象的大相径庭

茶花女那种善良勇敢的品格深深地吸引了我,她之前是像其他情妇一样纸醉金迷,但在她遇见阿尔芒之后她终于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也愿意抛弃以前的生活与他相守一生。

可是现实真的很残酷,看完我才终于明白真的有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社会家庭的愿意不能走到一起。

啊亲爱的玛格丽特,天堂不会再有痛苦,下辈子你一定会遇到一段不会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的真正的爱情

  《茶花女》读后感(六):摘抄

1.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之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这些残疾逼得那个不幸的受苦的女人发疯,使她无可奈何地看不到善良,听不到天主的声音,也讲不出爱情、信仰的纯洁的语言。
2.本来我很想为这个女人受苦,我担心她过快地接受我,怕她过于匆忙地爱上我;我宁愿经过长期等待历尽艰辛以后才得到这种爱情。我们这些男人就是这种脾气;如果能使我们头脑里的想象赋有一点诗意,灵魂里的幻想高于肉欲,那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总之,如果有人对我说:“今天晚上您可以得到这个女人,但是明天您就会被人杀死。”我会接受的。如果有人对我说:“花上十个路易,您就可以做她的情夫。”我会拒绝的,而且会痛哭一场,就像一个孩子在醒来时发现夜里梦见的宫殿城堡化为乌有一样。

  《茶花女》读后感(七):痴情汉子,绝代名妓

在kindle上看完的,不知道译者是谁,上面没有标明。姑且认为是这个条目下的书本,无论是与否,都是《茶花女》。
故事讲的是发生在法国的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悲剧。男主人阿尔芒公有着体面的家庭、身份,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则为巴黎名妓,此二人之间的故事感觉颇像古代传说中的诸多的江南名妓,与风流才子发生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
阿尔芒自打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就被她的美貌深深的打动了,当然与此同时,像大多数爱情故事一样,阿尔芒凭直觉感觉到玛格丽特是与众不同的,有着很特别的特点,虽然还暂时说不清是什么。两年后,他们再次见面,当玛格丽特得知在她生病期间经常来探听病情却不留姓名的好心先生就是阿尔芒时,玛格丽特也感动了,他们迅速坠入爱河,与此同时,玛格丽特还在做别人的情妇,因为只有维持她与其他人的情人关系,她才能像以往那样挥霍无度,看戏、马车、华服、夜宵洋洋都花费不少,而这些阿尔芒目前是负担不起的。后来玛格丽特终于决定,与自己的爱人共享二人世界之乐,来到乡下生活,只是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知道了这样有损名声之事,硬是拆散了他俩,而他父亲所用的手段不能不说是极其恶劣的,利用玛格丽特的怜悯之情、善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玛格丽特做这个坏人,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无比悲痛的离开了阿尔芒,回到巴黎,因债务在身,不得已又重新成为他人的情人,生活又继续以往的那种醉生梦死、纸醉金迷。而阿尔芒再次见到玛格丽特时,却没有看到她隐藏在内心的痛苦之情,以为她过得很幸福,于是便产生了报复心理,利用玛格丽特的一个女伴,故意给她刺激。最后,玛格丽特的旧病加重,憔悴孤独的死在家中,而此时阿尔芒却没能及时得知确切情况也无法再与玛格丽特做次道别,悔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本书所讲的故事就是痴情汉爱上了倾国倾城的妓女,该妓女又被痴情汉打动,后来虽得以厮守,但却被人无情拆散的故事。

  《茶花女》读后感(八):爱一个人就爱全部

还记得初中时看的这本书,为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心痛的不行,写了一篇读后感,里面用了学过的“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玛格丽特,结果被语文老师批注不恰当。我不觉得,现在也是,爱一个人就只是爱这个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爱一个人爱着的是这个人的灵魂,阿尔芒眼里的玛格丽特就是最纯洁的,确实,她是个好姑娘,这和出身不画等号。不必我说,也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伪君子,有多少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人品和出身不搭边。爱一个人就是爱他,不是别的附加的东西。我现在才明白自己当时那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被阿尔芒纯纯的爱打动了,他就是这么爱玛格丽特的,爱一个人就爱他的全部,不管其它。
原来自己在初中时就获得这样的想法了,可是非要在自己兜兜转转多年,受伤多次后才能再次领悟,其实自己少年时期的坚持不是他们所说的固执,爱情本就该如此,不是么。
如果只爱你光鲜的外表,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把你的优点劣势都一条条列出来权衡的时候,那等你瘫倒在床时,或者你某一部分不符合对方的期望时,你也会失去他那所谓的爱。
爱一个人没有原因,情不知所起啊。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好吧,我让多年以前的自己教育了

  《茶花女》读后感(九):一点小感受

看小说的时候也许要以看偶像剧的视角或者看话剧的视角来欣赏一部小说。

多年前还是初一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小说,第一次触碰的就是茶花女。那个时候看的是缩减版,所以好像也没有啥印象了。

最近又重读了一遍。

倒叙。

纵观全文,除了感慨爱情悲剧,时代悲剧,女主人的悲剧,更印象深刻的还是,男主人公是在太不给力了。女主角的悲剧一部分是时代造就的,还有一部分是男主造成的,太过嫉妒,不信任,懦弱。。。但,也许是因为太爱女主了吧。爱情会使人麻木,迷失。

让我还感触比较深的是,茶花女最后死的时候,作者都是以一种圣洁,洗礼的口吻在描述茶花女的死亡。虽然女主没有得到爱情,但是她得到了此生的救赎。这就是欧洲崇拜耶稣的原因吧。

  《茶花女》读后感(十):胡说八道

其实这本书我并不是很喜欢,隐约有种外国版张生与崔莺莺的感觉。

妓女爱上书生最后不得善终,嗯,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女的太傻男的太渣——即便小仲马并不如张生那般见财起意,即便小仲马对玛格丽特看起来始终痴情,但我仍觉得,对一个男人来说,蠢即是恶、懦弱即恶、无能即恶。

所以一直觉得会写文的男人简直太可怕了,在情爱中,无论自身存在多大问题,他们都以酸腐的文人思想真诚的认为自己情深似海,奈何时运不济。呸你一脸唾沫星子好么?

前几天做行测的时候有个题说,法国人对于中国人爱好的法国文学非常鄙夷,他们总是说“你们中国人喜欢茶花女。”还蛮有趣,想来也许法国人自己也看不惯小仲马这般惺惺作态的痴情吧。

然而读完后,我突然对大仲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茶花女中那位严肃古板而善良的父亲,法国文学界数一数二的文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