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10篇

2017-11-16 15:05: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10篇

  《安琪拉的灰烬》是一本由(美)迈考特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一):“一群天使从我身上经过,飞快地践踏过去。他们要我疼着说感谢。”

   贫穷,饥饿,成长。这些掷地有声的词语似乎是作家们赚取眼泪的不二法宝。不过这本《安琪拉的灰烬》大概要用“笑中带泪,哀而不伤”来形容——精炼的用字,简洁的语言,有力而不露声色的叙说。以及,正如众多介绍词说的那样,字里行间传达的振奋人心的力量。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经历的一切痛苦,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读着作者不露声色的文字,有时候读者都会替他感到揪心。因喝酒丢掉工作还将每周的救济金喝光的父亲,为了生计四处求人的母亲刻薄的亲戚,接踵来到世上又因病死去的兄弟妹妹,偷窃的生涯,别人的冷眼与摔门。潦倒的生活里故作的幽默只会加重这种心酸感。
  可是我们能从这样潦倒的生活里看到涓涓流出的爱与希望:和善的帕基廷姨父。在众多刻薄势利的亲戚中,他的和蔼与大方有着令人动容的魅力,就像一片惨白的木刻中一矗明亮的雕像。他能慷慨买来火腿和面包供弗兰基和弟弟们大快朵颐,他带弗兰基喝了十六岁的第一杯酒。早晨的父爱。早晨的父亲没有酗酒,和他在一起便成了最美好的时刻,他的爱便显得弥足珍贵。以及小商店里无数次给弗兰基一家赊账的老板娘,在酒吧给他们柠檬水的酒保,医院里教弗兰基长诗的绝症女孩,把弗兰基“当作自己的儿子”的汉农先生……零散的、细微的温暖与爱,被“我”小心翼翼地拾起,汇成照亮生命的光。
  前几天刚看完的《血色黄昏》,主人公林胡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后众叛亲离,那段时间得到的一块糖、两个馒头、一块月饼都能使他终生感激。人就是这样。苦难里获得的爱,能成为一生的财富。苦难里的爱,才支撑我们度过苦难。
  不着一语,尽显真谛。作者波澜不惊的文字,对悲惨的回忆没有恸哭,没有控诉,没有呼天抢地,在读者读来是最震撼心灵的语言。小说的尾声,弗兰基将去美国时,雇他写恐吓信的菲奴肯太太去世,他拿走了菲奴肯太太的一部分钱和账本。“我在香农河边的码头附近找了个干燥的地方,坐下来,呷着菲奴肯太太的雪利酒。阿吉姨妈的名字也在账本里,她欠了九英镑,这可能是她很久以前给我买衣服的那笔钱吧,但是现在,她再也不必还了,因为我把账本抛进了河里。我很遗憾,不能告诉阿吉姨妈是我替她省下那九英镑的。我很抱歉,我曾给那些住在利默里克巷子里的穷人写恐吓信,那都是自己人。不过账本已经不在了,没人知道她们欠下的账了,她们不必再还剩下的钱了。我真希望能对她们说:我是你们的罗宾汉。”
  读到这里,我泪流满面
  所有的痛苦都会值得,所有的伤痕都会化作酒窝。
  即使身处逆境,仍然与希望比邻而居。
  因为看的是TXT,除了全文没有别的序言或后记,便上网百度了作者弗兰克迈考特。资料上写了他的父亲1985年去世,他的母亲1981年去世;他的弟弟小马拉奇也出版了两本自传,小马拉奇的儿子还制作了两部关于迈考特一家的纪录片。看到这些,我竟感到欣慰。或许,是为了那份在岁月中长久蹉跎的、疲惫不堪善良,终于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长成茁壮的大树。瓜熟蒂落。永世福泽。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二):苦难的日子里也要放声歌唱

    面对苦难,难免有人歇斯底里,哭哭啼啼。 其实也无可厚非,只是觉得世界本来就已经很喧嚣,何必再吵吵闹闹。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把自己的悲伤无限地放大,以为悲伤可以被分担;当年老回忆时, 一切都历历在目,只是不再大声喧闹,只想安安静静地说。或许不想说,就这样把一生带进坟墓。
    《安琪拉的灰烬》一书中,叙述者是如此地安静,像是一位年长的老人,满脸沧桑,回忆往事时,脸上挂着晶莹欢快的泪水。作者一生的生活就波波折折,“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作为爱尔兰裔,4岁举家迁回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苦难的童年。13岁辍学,19岁心怀‘美国梦’只身重返纽约,做过酒店勤杂工、码头工人、打字员、当过兵,后来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书中的主人公弗兰克亦是如此,祖上爱尔兰裔,父亲酗酒、工作赚不到一分钱,母亲接二连三地给家里生下孩子,一家子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弗兰克上了几年学后当了一个报童,后来靠写“恐吓信”和在报社挣的钱攒足了去纽约的路费。纽约之行成行, 他的“美国梦”开始。不难看出,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的自传。当年老退休的作者回忆往事时,他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讲述他一生的故事,安静、从容乐观
    文章一开始,就是事实,没有任何情绪的渲染。他们孩子们年纪尚小,妹妹玛格丽塔夭亡,却举家从纽约迁回爱尔兰,其中有多少辛酸,却似乎不足为外人道也。看他们的一生中经历着怎样的苦难,“家庭贫穷潦倒;父亲一无所长、醉话连篇;母亲虔诚而沮丧,坐在火炉旁哀叹不停;神父自以为是;教师恃强凌弱;还有那些英国人和他们八百年来对我们所造的孽。”生活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把苦难掰开了看,其中也有点点快乐爸爸妈妈“双膝打战”的故事;爸爸给了弗兰克库胡林的故事;弗兰克偷香蕉给小马奇拉被发觉后,善良的店主热心委婉地赠送一篮子水果给他们……数不胜数像星星一样的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
    小说中那些悲伤的,快乐的,动情的歌,大概让人看着书也想大声吟唱。爸爸发工资时,如果把钱带回家,妈妈就会唱“谁都明白我为何想要你的吻……”。爸爸喝醉酒就会唱凯文.巴里之歌或是罗迪.迈克考雷,还会让他们孩子们宣誓效忠爱尔兰,让人啼笑皆非。还有爸爸唱给最爱的女儿玛格丽特的歌“一个月夜,在隐藏的角落……”爱尔兰民族的坚韧和乐观,都在这些歌声里,苦难的日子也要放声歌唱。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三):他们只有这样讨生活

弗兰克的父亲马拉奇是个尊贵的人。寒冷的天气里房子里很冷,迈考特一家需要煤炭生活取暖,还要烧些开水喝。而他,因为他是“爱尔兰的士兵”,他随时愿意为爱尔兰去死,他时刻等待着祖国再次召唤他回到战场上让他为它拼命,所以他高傲到不肯为妻子和孩子们去马路边捡些煤渣。于是弗兰克和他的弟弟小马拉奇就去捡煤渣了。
马拉奇在出门的时候手里从来不拎东西。他宁愿抱着一个孩子,却不愿为妻子和孩子们拿些什么,只让他们负着全部的重荷。
马拉奇每周五一领完工资就去酒吧喝黑啤酒,直到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里,把饿着肚子睡着了的弗兰克和小马拉奇拎起来,教他们唱歌,要他们发誓愿意为爱尔兰去死。
马拉奇丢了工作。他不让安琪拉去领救济金,因为他太高贵了,他不能靠这个过活。但是一旦他手里有了救济金他就立刻到南方酒吧喝掉了。
在弗兰克十二岁的时候马拉奇动身前往英国找工作。也许他在那儿玩得花天酒地,反正是一个子儿也没寄回来过。
弗兰克的心里有很多童话。无论是第七级台阶上的天使还是红唇千金与蒙面大盗的故事都让他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我想他本善良,但是他不似他的父亲,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他不管那叫盗窃,他说,只是“借”。
为了让双胞胎弟弟安静,他偷了一串香蕉。很幸运,他碰上的是个好心的水果店老板,也许是看他们可怜,他送了他们一些水果。
他去苹果园里摘苹果,每天都摘好多好多,吃到再也吃不下;他躺在奶牛身下挤牛奶喝,每次都喝好多好多,喝到肚子完全饱了。
他把喝得醉醺醺的人用报纸包好的煎鱼和薯条拿走吃了,还安慰自己“就算我不吃也会被猫吃掉的”。他早晨起得很早去偷拿富人们门口的面包和牛奶。
住在修道院长家的时候,他猜到修道院长把面包藏在了他的大风衣口袋里,所以他就趁修道院长出去溜达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面包拿起刀子切一块吃掉。
弗兰克尽管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情但他还颇有点小聪明,几乎没被发现过。和他比起来,母亲安琪拉的处境就艰难得多了。
当马拉奇抛弃了迈考特一家,他们家已经流落到与叫花子、乞丐差不多的境地时,母亲安琪拉只能去“大药房”讨生活。在那里,考非先生和凯恩先生对母亲极尽侮辱,为了讨他俩的欢心所有排队的妇女都笑了,母亲也勉强笑了。
所以当迈考特一家吃着用从“大药房”讨来的票劵换来的事物的时候,没有人说话。因为他们都看见了“大药房”怎么对待他们的母亲。
可是这就是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马拉奇,不肯吃面包只肯喝茶每天都喝醉了酒回家唱着为爱尔兰赴死的战歌就能过活下去。生活仍将继续。
面对安琪拉和她的孩子们,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不是每个人都像马拉奇会忍心抛弃自己的家庭,而我们也不必为了生活而失去尊严和原则,违背自己的信仰
看着迈考特一家在艰难中生存却依然保有苦中作乐的精神,对于生活中的那些小小的不如意,是时候去释怀了。毕竟我们不必像他们那样讨生活。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四):灰烬中的希望

浮躁的草草看完了这本书,心中或许并未读懂这本书。不过贯穿整本书后脑海中只有几个碎片化的记忆了。
一个总是把工资喝掉的爱唱爱尔兰爱国歌曲的酒鬼父亲。虽然平常颓靡懒惰,但却饱含着对子女的爱(当然在面对死亡时特变突出),对于生活,对于家庭生计却倾向了酒精。 一个任劳任怨充满母性关怀的母亲——安其拉,总是在紧巴巴的盘算着家庭未来的生活,虽然抱怨着丈夫对每次喝掉生计,但为了子女依旧默默耕耘忍受着,或是说热爱着这个家庭,并为之费心费力。一个在童年经历坎坷的我——迈考特,记得最深刻的是他说童年时怎么活下来的,他的童年是许多爱尔兰儿童生活的缩影,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去挣扎,在艰难中依旧快乐乐观,担当着家庭,在整本书中怀揣美国梦,并以此作为本书的终点,为了生存而去拾煤球,乞讨,甚至偷窃。但在成长过程中的跌宕坎坷,最终慢慢步入正轨,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渐开始让生活慢慢稳定,在其中也经历自己的许多关于忏悔,与爱情
  从开始的快速浏览,我逐渐开始慢慢静下来感受书中的一切,感受着这个家庭的遭遇,联想到现实将来的自己的生活,又将会是如何,潦倒,还是在曲折中依旧怀揣希望!
或许灰烬意义在于,对于过往穷困悲惨生活的一种终结,也预示着在这片灰烬中也将萌发出一片新的希望!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五):灰烬

一个可怕的男人会毁掉一个家。
安其拉是个美丽女人能歌善舞。初到美国就被从监狱出来的她的未来老公忧郁的神色吸引了。未婚先孕,从此人生陷入一片悲惨。一个酗酒的男人实在太可怕了,一个让女人不断怀孕的男人更可怕。看着她的孩子一个一个死去,一个一个没有饭吃,我气愤的要死。真希望下一页书里,她的老公能给她带回来钱,能让他和孩子吃饱穿暖。
当她终于拒绝这个魔鬼后,他居然走了,去找别的女人了。
她的孩子呢,一有机会就走了,去美国了。
我一直在想,她的大儿子去美国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为了自己,抛弃了妈妈和弟弟。让他们重新陷入贫困。可是如果他努力,又可以挣到钱,让他的妈妈也到美国来。我太优柔寡断了吧。毕竟爱尔兰太可怕了,他在那里永无出头之日,而他又是一个有天赋有才华的孩子。我觉得他的选择还是正确的吧。希望他能早日把妈妈接到美国,让他不要再受苦。
爱让人变得柔软。我最近总在想,生命太脆弱了。如果我爱的人受伤,我该多么痛苦。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就该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健康快乐。再努力让爱的人也快乐。如果我找了一个不负责的男人,我一定不会忍受,我一定要离开,要抗争,要奋斗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六):选择大于人生

生活在一个宗教信仰体制的国家,是何其有幸又是何其不幸。有幸的是在这些宗教信条中,贫民窟的人可以领到失业救济金,也可以到圣保罗教会申请救济,这使得没有经济来源的小弗兰克一家不至于饿死街头。不幸的是,人只活在规矩和教条之下,没有一颗爱人的心,大部分人都口里称义,实际总是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是宗教走向堕落的必经之路。

弗兰克的16岁生日应该是他人生最糟糕的一天,姨夫代替父亲请他喝了人生第一杯啤酒,这天他打了自己的母亲。对于嗜酒如命,总是把弃家庭与不顾的父亲,弗兰克想恨却又总是怀念那个在床头讲库胡林故事的温暖,对于父亲,他一直都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却尊敬他父亲的身份。

对于书名《安琪拉的灰烬》,是弗兰克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也是他母亲的人生历程。安琪拉因为选择嫁给自己的父亲成为了一个生孩子的机器,把所有的人生交托在一个只知道喝酒的人身上,导致生活总是贫苦,四个孩子夭折。从结婚那一刻起,安琪拉就为了生存为了孩子而挣扎,这也是弗兰克对母亲一生不幸的哀悼吧!

由于读书的原因,弗拉克懂得很多,他人生第一次爱上的女孩,为了她的灵魂不能上天堂而深深自责,偶尔犯罪却也不是每次都去忏悔,他在不自觉中,开始向教条宣战。从15岁第一份工作开始,他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即使这并不符合当时的信仰体制。他的选择改变他的一生!终于在20岁,他登上了去美国的邮轮,这让我想起了《海上钢琴师》里那句大声的呼喊:America.

文章中很多歌谣与诗词,这也许代表着当时的爱尔兰,代表着弗兰克的整个童年。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在你不经意作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的人生也随之发生变化。要记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而选择大于人生!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七):我们需要阅读苦难 是为了获得怜悯的能力

没有工作的父亲每周五去领一丁点失业救济金 家里妻儿饿着肚子祈祷他能带回去点食物 他把钱全都挥霍在酒吧里 母亲在家中流泪等到天黑 直到半夜父亲喝得大醉欢快地唱着歌回来 将睡着的孩子喊起来 让他们发誓为爱尔兰去死
这个自尊心强得可怕的男人 心中或许依旧存在温暖 在那些他陪伴孩子们度过的时光里 在小玛格丽特还活着的时候
贫困迫使他给自己戴上伪装 即使已经活成了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可哪个男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不如继续醉下去 逃避一切 在某些清醒的时刻 他也会躲在面具背后流泪甚至打自己几个耳光吧 而后又一头扎进酒吧喝光救济金 醉醺醺地回到家傻笑着逃避家里的一堆烂事
从纽约到利默里克 母亲不断地怀孕弟弟妹妹又不断地死去 记忆中只有一个个棺材 一次次去墓地 天使从人的头顶践踏过去 还要疼着说感谢 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 几个穷苦的兄弟之间确是有着最简单的血肉之情的
父亲好不容易找到工作 领到的薪水依旧不会带回家里 又很快失去工作
母亲带着孩子们去救济会排长长的队 为了领到一点食物 或者保暖的衣服
感恩节没有火鸡 他们领到了一个猪头 端着猪头走在大街上被所有人嘲笑 但是乞丐是不能挑三拣四的
家里没有煤 高傲的父亲不会放下身价去拾煤渣的 他说那是乞丐才做的事 他还说在大街上端着猪头太不体面了 是啊 他每次去领救济金 都要穿的体体面面的
两个孩子被打发去很远的地方拾煤渣 但他们一想到晚上可以吃猪头就不觉得远了 读到这里一阵心酸 这种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 当他们用最简单的心去面对的时候 就会觉得这世界何必非要如此得折磨人
他们拖着一袋子煤回家的路上 看到家家户户围坐桌前享受一屋子美味 到处是温暖的节日景象 他们拖着的煤袋子在大街上划出一道黑色的印记 他们被孩子们嘲笑着却不能用煤块投过去反抗 因为投一块就少一块用来炖猪头了 袋子坏了 弟弟在后面跟着不断地捡着掉出来的煤再放进去 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 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他们不能去别人的门廊下躲雨 因为会弄脏人家的地方 两个小男孩拖着一袋子煤走在大雨中的画面是让我记得最深刻的 各人都有各人生来的命运 可是让两个孩子去赤裸裸地面对这种不公 该是多么残酷
到家了 楼下的厨房进水了成了一片湖 他们毫不在意地趟过湖 反正都已经湿透了母亲看到他们拾回来这么多煤 大笑起来 然后又哭了 因为看到他们浑身都湿透了
笑了又哭了 浑身都湿透了 没什么比一个母亲此刻的心疼和无奈更为忧伤的了
这样的生活回忆起来是完完全全的灰色 醉酒的父亲 哭泣的母亲 不断死去的弟弟妹妹 棺材和墓地 周围人的嘲笑和嫌弃 潮湿的房子和邻近的臭烘烘的公共厕所 或许这就是书名Ashes这个词的含义 昏暗不见天日的生活
 而安琪拉意味着回忆起这一切时母亲般的感触 这是母亲的温度 和母亲般与生俱来不容选择的命运
读罢这本书看到有人评论的什么苦难中的坚强 什么母爱的无私伟大 什么历经磨难才会成功 觉得统统都是扯淡 没有人真正去从阅读苦难中学会坚强和珍惜 这不过是小孩子回答问题的陈词滥调罢了
这个时代我们阅读苦难不是为了复制苦难 那样食不果腹的生活已经离我们遥远且不再重复 或者说我们经历的挫折早已不是那般粗暴简单
我们仍需要阅读苦难 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在冷冰冰的现实中不失一颗悲悯的心 不失去怜悯和同情的能力 在不同的方面经受着生活的折磨的人们需要停止厮杀 相拥取暖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八):生活的苦难,没有尽头

生活不像电影,不会让人在痛苦后得到启示。每一部电影的最后,主角或希望或绝望,完成了作者的表达。而生活不是这样——发生了就发生了,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走在路上,一道闪电将其劈死——没有原因,没有启示,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本书的内容,通篇的苦难,作者泪中带笑,讲述了自己悲惨的童年,你可以说这一切是他糟糕的父亲母亲造成的,也可以说是爱尔兰人的民族个性造成的,但无论如何,失败者也要生存,没有自杀或改变的勇气,这些失败者得像动物一样顽强的活着。
但既然活着,总得寻些快乐事,那怕是无用的、暂时的:父亲用酒精、母亲用香烟...
但这本书没有绝望的那么深沉,在无数的苦难后,“我”还是坚强的活着,期翼着美好的未来
也许...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九):书评

当你懂得什么是悲惨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渴望美满的童年,但回头看看,美满的童年其实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留下的不过是回首时的唏嘘而已。只有不够美满的童年,我们才能从中收获真正的珍贵。孩童时期,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我们还小,就还能做梦,还抱着万千的不切实际的梦想。把它们当做能够实现的愿望,那就是莫大的快乐。尽管物质匮乏,但我们精神饱满,哪怕尽是些自己认为的饱满而成人看来的笑话。但长大后,我们就会发现,快乐的条件从我们的体内溢出,跑到体外去。自从我们认识现实以后,精神就不再饱满。当你无法从饱满的精神中获得快乐的时候,就只能拼命的去追求物质来带的快感。但那只是快感,而并非快乐。越长大,就越发的不会做属于自己的白日梦,也就越发的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其实,它一直都未远离,它只是被一些凡尘污垢压在下面,让我们无从去发现而已。当我们将自己提升,将自己净化,让自己变得“无知”、“愚蠢”、“天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就在那里!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十):第七级楼梯天使

传说中的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书目之一,同事Z的推荐。这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出版于1996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故事从美国开始,结束于美国,但主人公们的生活背景是在爱尔兰,这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他们的教徒严遵十诫,不允许节育于是即便男人无工作家里穷得烧不开水的情况下,孩子依旧一个接着一个诞生(我想起我们的潮南、潮阳地区,那里恐怕也有一种类似信条的信仰:必须生够几个男孩,不然好像你都不好意思承认你是属于人类的)。故事里的这些孩子们,生来不懂什么叫贫民窟,只知道肚子饿了即便是地上的东西也可以吃;只知道没有鞋子穿即便光脚也得走出去;不知道为什么酗酒后的父亲要他们发誓必须为爱尔兰而死如果爱尔兰需要他们这样;不知道为什么神父要他们为天主殉道如果天主需要他们这样……反正,没人需要他们为了什么而活下去。即便生活看似地狱,水深火热,食不裹腹,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物欲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片面包一颗太妃糖一场两先令的电影票。随着年岁增长,费兰基长大,开始成为家里的最重要的男人,肩负起父亲的职责,早早养家弃学。宗教束缚也已经在多次生活磨难中被他看轻,为了重回美国的梦想,他做了一些违背教理违背道德的事情,以此赚够前去美国的路费。
孩子们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仁慈的主让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无私的爱,尽管环境艰难,尽管日子不好过,但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仍旧那么振奋人心,他们从不打骂,照顾他们的感受,真正从内心爱着他们。宁可生活在贫民窟,也不能成长在缺乏爱的家庭里。尽管仁慈的天主给孩子们充满爱的家庭,却无法庇佑他们在一个不分等级的社会公平生存下去,也无法让信奉他的教徒们,以他的行为为榜样去无私地爱世间所有的人!孩子们去上学不是因为必须识字,而是需要知道《教理》,这才能在受洗礼上回答神父的问题,才能了解神迹,读出圣经,然后培养更多的教父去传道布经。然后又让天使把孩子们送下来,又不理会他们的死活,又让他们去为主殉道?!
这本小说于我有几个特别的亮点,第一:第七级楼梯天使,男主角弗兰基的家里相继出现了很多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告诉他孩子都是第七级楼梯的天使送来的,而且会永远保护他们。于是弗兰基喜欢到家里第七级楼梯那里,同天使对话;第二:天主教神父说信新教的教徒必下地狱,当弗兰基见到新教徒的孩子快乐玩耍的时候他大感不解,对同伴说:“她们都知道自己会下地狱怎么还能玩球呢?”同伴答道:“既然都知道要下地狱了,为什么不玩球呢?”;第三:在图书馆的《圣徒生平》一书中,弗兰基读到了一个贞女圣乌拉苏的故事,为逃避父皇安排的婚姻,她带着一万一千多名随从在海上漂泊,航行到一个国家时,当地国王要她嫁给她,并威胁她如不顺从就要杀光她的随从,但圣女意志坚定拒绝这个要求,于是这一万一千多名随从通通被杀。弗兰基很纳闷,她是圣女啊,她怎么不说“好”呢?这样起码救了一万一千多人的生命啊;第四,在这个图书馆里,弗兰基读到一个中国作家——林语堂写的书,书名不祥,但这本书,解答了弗兰基有关性的疑惑。
我可以说这是一本励志故事书好吗?虽然弗拉基生活的状况很凄凉,但他的心一直有着爱,而亲人的爱也从未短缺,这已经是上帝垂怜的幸运儿了。不必说什么你过得多苦别人过得多好,是苦是乐只能自己做个标准,不要去参照了,问问自己吧。第七级楼梯的天使,它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正确认识了自己,就成了一个可以指引我们生活方向的天使,自己守候自己。
当弗兰基抵达美国时,我想他应该也是这样想的。新生活已经展开,过去种种经历无形中已揉进自己的意识形态里,摆脱不开也放不下,就带着这些一起前行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