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10篇

2018-06-16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10篇

  《沉默也会歌唱》是一本由绿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一):大地上的异乡

  这本书来来回回大概看有三四遍,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文字略有矫情,后来再读,竟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它,于是一读再读,除了喜欢,还有害怕,绿妖的字字句句就像一根根针一样扎进皮肤里,疼痛的彻底。

  作为一本随笔集,书中的文字有的写于十年之前,有的写在最近。她写北漂,十多年之前刚到北京的时候,网络刚刚流行开来,一帮人在网络上激扬文字,谈电影,谈文学,不分白天黑夜饭局常常流转于大排档火锅店里,热热闹闹的人群喝的人仰马翻。她写儿时的女友,徘徊在梦想现实边缘年少的她们扬起倔强的脸最终消失于茫茫人海中。在对童年往昔的描述里,她一改犀利激烈,文字变得冷静温暖,也许唯有在故乡这两个字里,才能毫无保留的放下一切的挣扎矛盾,也只有在故乡面前,才能显露出少有温柔,它知道你所有的迷惘,也会包容你所有的眼泪。她写人世间疾苦,写“夏俊峰”事件为人性的蒙昧感到痛心,为制度的不健全而呐喊。我在十几度的春光里读《死亡不能掠夺的》,不是默念,而是读出来,那缓缓而来的文字和感情河水一样冲刷着我的浑浊,那是篇关于她一个去世的朋友果子,在果子的世界里她终于体会到回到生活本来的意义,于我也如醍醐灌顶般的清醒,恨不得握手言欢。

  我有点害怕这样的文字,不温柔,不讨巧,直接,暴烈,将鲜血淋漓人生掀起来给你看,无法回避。你在里面看到的不是别人的人生,都是你自己,在与世界的斡旋和斗争中,你无数次的面对自己的溃败,无能软弱,甚至是万念俱灰。然绿妖终于找到了一条救赎的路,她说“我彻夜排队,向命运领取礼物,命运给了我一块石头,冰凉沉重。我沉默地等待它给我一个解释。在排了更久的队之后,命运给我了我一个解释,那是写作。”写出来是为自省,是为黎明升起的时候,仍就能够继续前行,因为无论自何处跌倒,文字都会接住她。她用热情愤怒无奈惆怅,将一个鲜活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我们终究无法置身事外,你有多恨它,便有多爱它。

  绿妖的文字无疑不是主流的,也不会是畅销的,因为它太沉静了,一点儿也不热闹,并且读多了还会憋出内伤来,然而你还是会觉得很庆幸遇到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人,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不急不躁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她自己。很多读者将其与柴静比较,两者的书也均出自陕西师范大学理想系列,要说不同,我想大约是前者猛烈,后者相对冷静,做记者多年,柴静习惯陈述事实,而不加以批判,她采访的事件表达了她的态度,而绿妖则以当事人身份参与其中,据理力争。于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她们像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物,一只脚踏进热闹的世界,另一只脚仍然停驻在平凡的人世间。绿妖说“生活万马齐奔,你无法做一个在街道上看风景的人,一旦止步,即成为人群对立面,要承受汹涌人群的横冲直撞。似乎,唯有滚到路旁匍匐在地,才能躲过。许多人匍匐下来,立刻被甩出轨道时代高铁轰轰隆隆驶过之后,路上都是掉队的人。因为掉队,他们反而获得自由失败的自由,绝望的自由,孤独的自由,这自由穿过他们的身体,犹如风穿过竖笛。”他们缄默不语,又诉尽心声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便都成为了异乡人,不管生活在哪里,都没有一处地方可以安放我们与生俱来惶恐不安,但那些闪亮的人,至少能够使我们做短暂的停留。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二):书外的事

  绿妖:《沉默也会唱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天去敬老院,出门时随手把这本书塞进包里。到了敬老院,和王奶奶闲聊了一会,她状态实在糟糕的很,不像最早的时候,聊起来就不需要我再努力做点什么了。想了想,拿这本书读给她听吧。我选了一些关于老家饮食记忆片段,那些文字或许多少能唤起老人的一点记忆。

  读了几篇,她低着头,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我问她,还想听么?她自己喃喃自语,能读书就是好啊,我从小就喜欢,可惜现在看不了了。我以为她喜欢呢,开心的又选了一篇,读到一半,发现老人家垂着头,慢慢闭眼打起盹来了。

  我收好书,悄悄出来了。其实有时候,读书读到什么不重要,只要有书在读,也不错

  2015.1.9,HD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三):千言万语,化作沉默

  这个月来断断续续的,总算是看完了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断续不是因为不好看,相反地,这本书激起了我太多的情感共鸣。看的时候既压抑爆炸,明明有一万句话想说,却发现一句也说不出来,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看娄烨的电影《推拿》。

  我与绿妖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学毕业,20出头年纪,从外省来到首都北京,说不清逃避还是追寻学生时期沉默寡言,对所有人保持距离不信任,活得像是饱经风霜成年人工作之后却充满热情,邂逅许多有趣的朋友和人生,时刻散发出少女纯洁光芒。在某篇文章里,绿妖对自己的形容是——又没钱,人又傻,我觉得我也是。

  许多个夜晚,我就这样看着绿妖的文字,看她写自己的故乡和家人,孤独不被理解的年少时光;看她写家乡美食,最普通寻常的菜色,有着最深刻学问;看她写旅行,厦门、大理、苏州、杭州,那些文艺青年向往的地方;看她写网络论坛黄金时代,文艺青年们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还有那些一起喝酒傻逼日子,每个人都好像发着光。后来的日子里,人们各自奔忙,在不知不觉中走散,文艺不再是生活中重要的事,只能在茶余饭后偶尔想一想。

  我想起自己最初沉迷网络的时候,差不多十年前或者更晚一些,那时的我刚上大学,当我将笔记本上网线的那一刻,忽然发现整个世界都向我敞开了。乌托邦式的论坛文化日趋衰落,自媒体的鼻祖博客逐渐兴起,而我在百度贴吧注册了50多个ID,每天闲来无事便跟人聊天扯淡拥有了数也数不清的网友。学生时期的我是个“酷到没朋友”的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初的朋友”,让我相信了自己也可以被理解被包容,我们曾经说过那么多废话,可惜也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

  我的家人、同学同事,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眼中那个沉默寡言的我,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就像我许多朋友说的,无论写字还是聊天,我都是个动辄两万字的人。然而这大概只局限于两个人的场合,一旦在场人数在三个人以上,我就会变成当年那个沉默害羞的少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喜欢聊天、喜欢交友,喜欢一对一的走心对谈,即使观点一致无所谓;我讨厌聚会、讨厌社交,努力让自己游离于所有圈子之外,并自嘲为“所有圈子的大型边缘人士”。

  绿妖说,她曾遇到过这城市青春,我羡慕她,因为我总觉得,当我来到北京的时候,她已经老了。但我依然感谢这座城市,觉得她在某种意义拯救了我,让我这个算不上年轻年轻人,在大多数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的时候,还可以任性地过着不富裕自得其乐的小日子,像个真正的少女一样。我常会自嘲说,自己是个慢半拍的人,年少时期来不及拥有的一切,都在后来的日子逐渐得到补偿。多年前听到我心中永远的少年彭坦唱着,“是谁的青春期,如此的漫长,或许有委屈,或许还迷茫”,转眼他已是大叔模样

  同为写字中人,我一直觉得:最难的不是具备同理心,对所有人感同身受,写谁都像写自己;而是站在自身之外,孤独冷静地剖开自己,写自己像是写别人。我们都见过太多文章,习惯了对别人的世界品头论足,仿佛自己可以身处整个世界之外;却鲜少有人像绿妖这样,对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心扉,把一切真实可触的东西摊开,无论好坏

  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我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我是那种特别感性又不会编故事的人,我的创作就是我的生活本身。有段时间很喜欢在豆瓣写评论,常常是写着写着就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朋友说,你还敢跟整个豆瓣的人坦白自己,我连自己分析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我有个朋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青年,在我心里,她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体。某天她忽然自己给自己写起情书来,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一个人要了解自己是很难的,我发现我一点都不了解我自己,我想通过给自己写情书的方式,试着爱上自己。

  我几乎喜欢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尤其是开篇长文《我曾遇到过这城市的青春》,与那篇她发在网上、让我感动决定购买这本书的《沉默也会歌唱》。这两篇文章最终完稿于2013年,这时的绿妖早已超越了最初那个叛逆挣扎的自己,不再像《北京小兽》女主般与自己和整个世界较劲,字里行间一片云淡风轻,却比从前更有力量。文学给了她超越现实生活的可能,让所有的苦难都变成了奖赏,就像她某篇文章中引用木心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救出自己”,就是这样。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四):幸存者的歌唱

  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生还自童年阴影/失恋/失业/病痛

  ——绿妖

  我对绿妖老师私人关注是从妞博网的问答社区开始的,在那里她回答了很多关于原生家庭亲子关系、自我成长问题,毫无疑问,这些答案对我来说是珍贵的。我正处于与父母僵持、急于成长的莽撞阶段,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绿老师的温润宽厚是一种抚慰指引。所谓私人关注,是指我得益于这种过来人真诚智慧

  我以为绿老师生来如此:很少激烈、从不暴戾,清雅如风,是在一个和反抗父母有关的问题下,我知道应该不是这样。那个问题底下,绿老师回答说,作为一个和父母决裂过的人,决裂后才会知道,没有那么难(大意如此)。我意识到绿老师那种兼具坚韧柔软品性是从一场持久的、激烈的、暴戾的出走中磨砺而来的。

  这一场叛逃和决裂被绿老师写在新书里了,这一本散文随笔“是更大的赤裸情绪悲苦都无所遁形”。这本书里绿老师写她如何从捆精神病似的紧身衣、太小了的故乡县城被命运指引到一座巨大的、仿佛要将人吞没的城市;写她如何从惨烈的决裂中生还、生长,从命运给予的故乡、家庭、阴影中榨出营养液来;写她如何在音乐书籍、电影、写作中喂养自己,像笨拙老鼠,靠嘴巴爪子挖掘,最后触到光亮;写她炽烈的青春,写和她一样的一代外省青年疯癫史,写她身边的生还群像…

  作为一个来自县城的文艺青年,绿老师热爱为县城青年唱赞歌和挽歌的文艺作品,书中多次提到的《立春》和《站台》,我想它们一定像大熊星那样拥抱过绿老师。不同于“我也阔过”的尴尬惹人讪笑,绿老师说“我也上进过”,有一种凿壁偷光的感人,她以碾碎自我又重新缝补的方式最终为自己找到自由,选择过一种不太上进的生活。

  写作是绿老师缝补自我的引线。我请教过绿老师,小时候营养太差怎么办。她说:“营养差有营养差的写法,贾樟柯也是从县城出来,他电影里为何大量用烂俗流行乐,那是他小时候的营养。可是你看他多会点石成金。不管哪一种命运,都是滋养你的故乡。”来自贫瘠故乡、营养不良的读者会从这本书里得到与命运握手言和感动,并因为握手言和而汲取走得更远的力量。

  北京,绿老师幸存的城市,在她笔下是“我曾遇到这城市的青春”的深情。关于北漂的赞歌和挽歌,一次次在“逃离北上广”的全民讨论中奏响,绿老师算是一个北漂幸存者。她在北京买了房,也终于能“结结巴巴地说上一些场面话了”。然而,北京这样的城市,谁敢轻易说自己是幸存者呢?关于青春挥霍不过一座城的故事,在绿老师的长篇小说《北京小兽》里已经纤毫毕现,我更关注书中的厦门、上海、大理、绍兴、杭州、台湾、大连、秦皇岛等。旅行拉开距离看到别处风景,就好像从青春的紧绷中松弛下来,开始能够随意欣赏另一种生活,但北京依然是心灵的故乡。

  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朋友的那部分内容。他们算得上绿老师身边的生还群像,那种“劫后余生相聚”的感情,使绿老师笔下的他们特别动人。书中收录的她给罗蛋塔、韩松落、柏邦妮、水木丁、李娟等人写的书评,饱含着懂得,是创作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绿老师书中的朋友,一部分曾经藏于同一座城市,醉于同一场饭局,混迹同一个论坛,后来各自在生活的灾难中求生。有的妥协了,去过一种缄默的生活;有的“也上进过”,又回到自己喜欢的写作和电影中来。

  还有县城兄弟和少女哪吒。县城兄弟没能从站台走出去,腕骨还父、剔肉还母的少女后来被绿老师幸存的朋友拍成电影,明年将会公映。还有一些年轻人、陌生人、幸存者。绿老师写人,总能在缄口沉默中看穿他们的心声。我想这是因为绿老师本身虽是个沉默得近乎冷淡的人,内心仍富热情,像蒸屉底下热气腾腾。这本书会让你看到自己捂着的热情,这就是写作的意义。曾交集的,终再交集。

  “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生还自童年阴影/失恋/失业/病痛…”这是一本幸存者的歌唱。不只为喜悦、倾诉、成就、丰饶歌唱,也为悲苦、沉默、失意、贫瘠歌唱。不只歌唱大都市,也歌唱小县城。

  2014年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五):改变我的主意

  绿妖本尊我见过两回。好象都是在冬天,围一条红色的围巾。她给了我一本书叫《北京小兽》,晚上我回到住处,一夜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做出个决定——不到北京来了。可以说是这本书改变我的主意。本来一个画画的朋友想让我跟他一起到北京做个“北漂”,来之前他光奋的对我保证说你在北京看一天的“极品”,比你呆在乡下看一辈子的“极品”都要多。那样你以后可有得写了!他住在宋庄,说你到宋庄来象你书中写的那些个人物。一晚上我我给你叫十个、八个来。我追着他问:“吃饭怎么办?能卖掉画吗?”。他说:“我靠!你天天就惦让着吃。北京那么多艺术家,还缺一口饭吃?你看谁象营养不良的样子?”。我指指他说:“你!”。他说:“我好象最近生活有点不规律。孩子他娘追到北京来了,我要交“公粮”。你说我脸色不好,到是提醒我了。回头我买点肉来补补,平常我都不爱吃肉。不是吃不起,我去年跟一个师傅学佛,戒荤了。看见肉我就烦“。我这个朋友原来在家挺循规蹈矩的一个人,到北京学坏了。我在火车站我瞧见他,有点不敢认。穿得僧不僧道不道的,手腕上套着老大的佛珠,他隔了很远跟我招手说说:“这儿呢!这儿呢,你往那看哪”。虽然半年前见过他一面,但是在异地遇见了还是给他一个拥抱吧。我闻见他身上一股土豆、茄子、白菜、青辣椒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说的蔬笋气。我问他:“还行吧?”他显得有点兴奋说:“还行,咱们边走边聊。先吃饭,吃完饭上我那儿去’。我说:“我在那个羊皮胡同那边订了个标间。我先去把东西放下来”。他说:“要不我也跟你一道过去,咱们在那儿聊。妈的!我租房子那边锅炉坏了。屋里比屋外还冷,我冷了就喝一口小二,身上就暖和过来了。我怕你不适应。我给你说一下到北京报那个高研班比较好。我说:“你来北京也有七八年了,你们那个高研班都教些什么东西?”。他说:“教吹牛逼!老师一年见不到几回,平常上课就我们几个入室弟子跟那儿盯着。外地来上课的,说是跟大师学其实都是我们在教”。我说:“那你天天跟这儿混什么混,不如早点回家算了”。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六):繁华细处开出花

  知道绿妖并且去买这本她最新的随笔《沉默也会歌唱》,完全是因为书最后的一篇跋文引起,这篇描述自己成长的文字读起来竟有一种心有戚戚的惊心和动容,她怎么可以把我们这一代的成长描述得这么入地三尺?来自小县城国企的绿妖姑娘,从小在狂暴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她形容自己的家人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提坦族——“他们有着自然力量的狂暴,打起架来地裂山毁,天空倒塌。他们打一架就把井井有条的世界打回混沌。我的家人,是情绪上的提坦族。在这样古老神族后裔的家庭中长大,生活仿佛建于薄冰之上,大地深处的混乱、空虚在冰层下汹涌起伏。”这篇散文集记录了一个外省青年在北京奋斗的心路历程。

  三十岁以前,她提着行李,茫然四顾,漂在北京;

  三十岁以后,她还是一个人,收入一般,没赚多少钱,但活得自我,自在。

  单就文字而言,只有5分喜欢。因为太文学青年的缘故,文字显得繁复、激烈,颇有些用力多猛。一个人内心再激流涌荡,对于自己惊心动魄的决定和生活,别人读来也不过是平静如常,所有的内心冲突都只是你的而非他人,所以书中所有关于我的内心斗争激荡心情当年情境,我都略过。大段大段意象的文字,再华丽也只是瞟过一眼。

  那我究竟读到了什么?更多是感同身受的生活体验。比如跋中的那段文字。它涉及到自我成长,让我想多原生家庭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影响。我们的父母辈有太多伤痕,从而使“灾难的基因,穿透几代人的血液,世世代代地流传。狂暴的父亲们,制造出一批同样有着狂暴脾气的年轻人。这种狂暴,未必会向外人展露——不,我们一般是很斯文安静的——但火山在心中翻滚,要么撕裂自己,要么炸裂别人。”“武志红说,意识到轮回,就可在这一刻斩断。”既然成年后的自己已然意识到这种轮回,我们就应跳下“受害者”的床垫,并未这么久的赖床感到羞愧。

  经历过沉默敏感的青春期,爱用文字的人,会很累。细腻的体悟观察就会失了生活的痛快,而不才痛苦体会回味的人生又会失掉一瞬间悟道的境界。还是不喜欢繁复的文字,但仍然喜欢直接率性的记录许多瞬间。

  文字不仅可以“一个一个字的拯救我们”,帮助我们清晰的梳理,还可以把痛快升华为美好,在繁华细处开出一朵独属于自己的花。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七):一些笔记

  我的来路坑坑洼洼,我的成长跌跌撞撞。

  到最后,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决定他能走多远:是你的热情,你的梦想,你的心灵之光。

  马车变成南瓜,公主要去打卡,而星光暗淡成石头。

  终于长大了,我有了眼袋你有了肚腩,没有经历过传奇甚至连碗大的疤癞也没有,却已经迫不及待的衰老。

  绍兴文人故居,天清气朗、堂堂正正,绝不富丽堂皇,绝无脂粉之腻,正是我心目中读书人的气息。

  阅读,生命体验的交换。

  风穿过竖笛

  他们缄默不语,又诉尽心声。

  地铁——满足城市中人们拥挤而隔离的需要,满足我们对文明的需要,它代替火车与自行车,代替所有不切实际的流浪,心有不甘的幻想。

  荒凉何尝不是一种营养,它不通向优雅光滑的人生,但它给予的粗粝饱含力量。

  请、留整段寒冷空气,给乳白饱满蒸腾热情的水饺勾引赖床的冬天,白衣蓝裤给一尘不染合唱时代的少年。留一条窄街黄昏细雨给离家出走的孩子,两排浓荫翠金清澈的法国梧桐给即将毕业的青春。

  我彻夜排队,向命运领取礼物,命运给了我一块石头,冰凉沉重。我沉默地等待它给我一个解释,在排了更久的队之后,命运给我一个解释,那就是写作。

  中国人的亲戚聚会 情感表达——以讽刺表达亲密,以嘲笑表达爱意。

  婚姻啊 做一个好人 嫁一个好人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八):懂沉默,就懂歌唱

  会想给绿妖这本书写感受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可笑理由:头疼睡不着,阅读后半部的过程中,头却不疼了。堪称“治愈书籍"。不过之前新书名字选取托票中,我亦投了沉默也会歌唱,因着写感受倒也顺理成章。

  听《城市日记》知晓的绿妖,总给我淡淡如奶茶般的印象,就像至今她的模样我仍记不太准确。会关注是因为她去做了支教,”自讨苦吃“这种事向来对我相当于挑战极限,是难以企及的。原来在她那样温文尔雅的声音底里,有着心怀天下的气量。于是我开始阅读她的文字,重新以字识人。

  眼小的我初以为这是写给北漂或是在外奋斗漂泊的人群看的书,其实不然。人生本是一段有终结的漂泊旅程,不论出生何时何处,内心一旦坚定,这一生便挂起漂泊之帆开始真正航行。“亲情,大概就是要被误解的。”我认为这是绿妖之所以成为绿妖的起点。缠绕在爱与不爱的交错中织就了远离。多少人不都怀有跳脱“出身”的梦想,而跨出家门的勇气总会被现实和亲情的高压击破,呆在原地。论坛、饭局、酒局、朋友、音乐、电影、艺术、时尚等等词汇出现了,这些多么符合我对北京首都一贯的想象。天地之大,容得下爆棚的人口、不断折腾的建筑、交通无序的车辆、聚散无由的生离死别……越是切肤的疼痛总会越沉默,是人性的弱点吗?但沉默不是不出声,是辗转内观自谱成曲,哪管方言曲种,歌唱便是。于是,北京不会成定点,不然怎会有不同城间的书籍来回邮寄,又怎还有大理拜日教?小城、大城间,国界内、国界外,漂泊出了“心墙”,不再有限。

  原来我们真的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家若仅是一个住处,如今的人群能比候鸟迁徙得更频繁。只有心定下来的地方才是家,是知道往哪儿回去的地方。“人们心存渴望地交流,即使彼此间充满误解,这渴望与误解至死方休。”一语道破当下各种处境。文字是对自我的救赎,从来都是。谢谢绿妖的文字,帮我认识不一样的文字,和不一样的世界。沉默歌唱者的内心,定能相通。

  懂沉默,就懂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九):我们都在趟着人生这条河

  这是第一次看绿妖的书。之前只在《花溪》上看过她写的短故事。

  所以,一开篇就被震慑了。那个写爱情小说的绿妖,怎么会写出这样有着切肤痛感的文字。

  从小县城到北京。

  在家生变故的时候离开的,那时母亲入狱,姐姐离婚,父亲说,你一走,这个家就是家破人亡。

  可她还是走了。没有回头。

  北京以独有的广博接纳了她。从此,认识新朋友,开始陌生之地的陌生新生活。

  帝都与小县城之间各种巨大的落差,自我怀疑,放弃写作。。。。在现实面前,她妥协,反抗,再妥协,最后还是反抗。

  我惊诧于她真实的对生命的反刍,对那些曾经撕咬过她击中过她欺骗过她又抚慰过她的现实进行一次次翻捡,无修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你会在那些文字里看到自己。尤其是那些跟绿妖一样有着辗转迁徙的经历,并且从不肯放过自己的人们。

  “在现实的尘土飞扬与喧嚣中,你迟早会有一瞬,感到自己心中的音乐,与这座城市轻轻共振,如此悠扬,如此明亮。谁的生命曾被如此擦试,必将终身怀念这段旋律”。

  这样的文字迎面扑来的时候,任何言语都是多余,你只能沉默着等那些内心的狂潮漫过去,渐渐恢复知觉。

  勇敢地解剖,还原当时的自己。这需要多么多么大的勇气。

  我连跟某人终究只是陌生人都不敢对自己承认。多可笑。

  但这样自我否定式的自问与挣扎,看多了就很疲惫。在很长的篇幅之后,终于觉得有点腻。

  可是这时,笔锋一转。

  她开始写让人在深夜里流口水的,家乡的小吃。

  写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思考的杂文,那里有夏俊峰,有三聚氰氨瘦肉精,有徐晓,有对“穷人”精神世界的怀疑。

  “我们容易集体恐慌,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里,只有怕,没有爱。我们害怕一切:怕权力,怕有钱人,怕房子涨价,怕没钱养老,怕物价飞涨。我们害怕一切,但没有敬畏。不敬畏自然,所以砍树;不敬畏真相,所以撒谎;不敬畏知识,所以缺乏常识,常常陷入歇斯底里的恐慌。把社会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

  跳脱出一场小我或者说一个小群体的喃喃自语,让人看到她与现实对抗又妥协之外,还有一种观察与警醒,一种对人世的温和的爱,并不愤世嫉俗。所以她虽然文艺,却又在凡俗之内。

  这个有着细腻到令人恐惧的观察力的女子,用情感酿成文字,释放出来自心底的无声呐喊,我听到了那沉默的旋律,却愧于真正读的书太少,只能含糊地表达成这样。

  其实我们所有人,谁又不是在摸着石头趟人生这条河呢。

  《沉默也会歌唱》读后感(十):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绿妖:随笔是更大的赤裸,情绪和悲苦都无所遁形。

  其实这也得看人,真诚的作者才能如此。如果你喜欢读海莲、小波那样的书信,这样的随笔你也应该会喜欢。

  书中,绿妖坦诚过去的岁月给她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在感叹的同时也特别庆幸自己不曾有过那样的经历,更加应该好好珍惜当下。幸好当年她足够勇敢,走出了自己的路;也幸好,她遇到了一帮好伙伴,如今不少做实事的文人都是她当年的朋友。

  读到大理拜日教的时候,觉得那些追逐太阳光的夸父们真的是有趣又可爱,有机会也要去感受一番。

  在给强强小朋友的信里,绿妖说:

  不要被生命中最初的障碍困扰。当有一天,你能直面镜头,坦然诉说你父亲的遭遇,你会发现,说出来比遮掩好,说出来,意味着见光,而不是变成心头的一个疤。

  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不要逃避,不要忧郁,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也只是过去。放下过去,善待自己。

  面对制度的不完善,她很是犀利:

  祭坛上需要多少个祭品,才能启动一个人世间的修改程序?

  在小清新的解释上,她也相当有见地:

  小清新,是台湾人对亲朋好友、对日常生活,从心底涌出的安详平和之美。但在公共事务上,他们从不小清新。

  该出手时就出手!

  非常喜欢绿妖的这句话:

  朋友不是吃出来、喝出来、互相吹捧而来,而是有着近似的喜好,近似的审美,朋友是在一个个演出现场的门口,碰出来的。

  而在文章最后看到她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自己时,你会特别希望她能够过得幸福:我也只不过是流水线上,做坏了的残次品。

  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才会如此定义自己?心疼她,特别心疼。

  衷心希望绿妖以后平安、顺遂,也祝愿她今后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