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人生的另一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人生的另一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09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人生的另一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在人生的另一边》是一部由法提赫·阿金执导,Nurgül Yesilçay / 巴吉·达弗拉克 / Tuncel Kurtiz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人生的另一边》观后感(一):影评摘录

“在导演手法上,费斯·阿金已经成功学会了必要的克制,他以往作品里那种典型的西亚人的激情被调整到最小,取而代之的是多数重要人物身上都带有一种挥之不去悲哀压抑,即使最激情的部分(性的部分),也在镜头里“遭到”及时中止” “有的时候寻死并不容易,但有的时候死亡来得却那么突然那么草率。影片里生命的流失就是如此,可以被一个巴掌打倒,可以被一个小孩玩耍般的用枪结束。”

生活在这一边的人只有突然窥见另一边的时候,才开始反思这一边的生活,也就是反思生命本身。人们常常对于这一边的生活过于麻木,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的得来似乎过于简单了,于是,只有关乎另一边的想象才能刺激这一边的人们。”

“情节的发展足够抓人而镜头语言又行进的缓慢的恰到好处,不至于睡着又不至于亢奋,看文艺片的最佳感受。”

  《在人生的另一边》观后感(二):爱是心中的巴别塔

一看着就不会很有兴趣来认真看的片子,最后却让我想了很多很,可谓本年看到最 三段式交叠插叙的故事构架,本是不喜欢“爱是心中的巴别塔”
但是,福不幸福都在你的心里。
人为什么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住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住你?
我们每个人都问问内心:我们是不是给名和利在找一个堂而皇之的托辞?
是别人给我们这么多委屈呢,还是我们自己看不破名与利呢?
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一种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给我们每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这就是生命的觉悟。
冠军是在寂寞中第一个冲到终点的人,而这种寂寞,最终是打开掌声的辉煌。所以,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古人的散淡,古人的恬静,古人的辞让,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灵动起来。
而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不断追问:这一生我们曾经多少次错失过自己?我们真正找到了被开发的那个机会了吗?怎样才能找到那个机会呢?
比如,你从来没有遇到过你真正热爱的职业,可以让你用心去做。你没有在这个职业中体会到被激发的乐趣,没有享受自己得到提升的快乐,所以有一些技能永远地被遮蔽了。
比如,在这个世界上,你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爱人,你的爱情的力量一生可能是被遮蔽了。尽管你有家庭,有儿女,过着寻常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但是,你的生命没有燃烧过,仅仅因为你没有遇到那个人。

  《在人生的另一边》观后感(三):[Last Film I Watched] The Edge of Heaven (2007)

English Title: The Edge of Heaven
Original Title: Auf der anderen Seite
Year: 2007
Country: Germany, Turkey, Italy
Language: German, Turkish, English
Genre: Drama
Director/Writer: Fatih Akin
Music: Shantel
Cinematography: Rainer Klausman
Cast:
Baki Davrak
Nurgül Yesilçay
Tuncel Kurtiz
Hanna Schygulla
Patrycia Ziolkowska
Nursel Köse
Nejat Isler
Lars Rudolph
Erkan Can
Güven Kiraç
Önder Çakar
Rating: 7.9/10

  《在人生的另一边》观后感(四):#在人生的另一边 观后感

联想到欧洲的难民潮和特朗普反移民政策,认为要把 “移民” 和 “难民” 两个概念区分开。

任何国家在接受移民时,肯定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人,这是无可厚非的。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是对本国发展有利的,接受低端工种同样是对本国有利的。因为本国经过一定发展之后,国民已经不想再从事这样的职业,这同样是对本国发展有利。

然而难民,这跳脱了一个国家为自己谋利的维度,这是站在更广大的意义上去考量这个问题。难民问题一般发生在国家之间的博弈中,普通百姓是被牺牲的一方。这时候,大国接收难民,是承担了人道主义责任。这也是为什么默克尔说,德国接收难民,是承担了一个国家应有的责任。这点。我非常钦佩和赞赏。

然而,我同样会谴责那些进入德国国境后,破坏了德国人民平静生活的难民。不是因为我批评德国接收难民的政策,而是因为这个政策是善意的,当善意被践踏时,保持沉默是有罪的。

  《在人生的另一边》观后感(五):看后的回想及反思

有的电影,第一遍看时觉得平平淡淡没什么亮点。看完后再细想,原来内涵这么深!《在人生的另一边》便是这样一部电影。 一开始看的时候,没太用心,差点就睡着。之后自己无意查了些资料,便开始忍不住在心里直呼“这片神了!”导演是土耳其裔德国导演法提赫·阿金。在欧洲年轻一代导演中,他已经颇有盛名。拿过柏林金熊奖,也拿过戛纳金棕榈,还曾两次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提名。 前不久的《契克》,讲述了两个少年偷车独自旅行的故事。很疯狂、很炫酷、也很惹人羡慕。这种叛逆的、想要挣脱束缚寻找自由的精神,一直是法提赫·阿金作品的灵魂。当然,既然追求自由,就必然免不了讽刺和抨击。 《在人生的另一边》,也同样存在着这些灵魂。 曾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提名,最后惜败给罗马尼亚导演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但戛纳却将最佳编剧给了《在人生的另一边》,也不算太过遗憾。 影片采用三段叙事法,每段各有侧重,但讲的仍旧是同一件事。内雅特和其父亲本是土耳其人,如今移民到了德国,俩人都在努力适应着德国的生活。内雅特在大学任教。父亲早年丧妻,现在年老的他有着无处解决的欲望和无处排遣的孤独。去找妓女,认识了耶特。后来,他提出每个月花一定的钱来包养耶特,耶特同意了。耶特搬来的那天,老爷子可能是因为太过兴奋,摔倒进了医院。他住院的那段时间,内雅特了解到耶特做小姐挣的钱悉数寄给了在土耳其的女儿。这改变了内雅特对耶特的成见,也就默认了她和父亲的同居。谁想到,出院后的老爷子疑神疑鬼,问儿子:“你有没有上她?”之后又问耶特同样的问题。在醉酒后要求耶特对她进行性服务,还说“你归我所有!”无法忍受的耶特起身收拾行李,被老爷子甩了一个巴掌,撞到桌椅上,身亡。第一段就这样以老爷子进监狱结束。 内雅特怀着对父亲的怨恨,决心去土耳其寻找耶特的女儿阿伊坦。目的是帮父亲弥补一下耶特唯一的亲人。到了土耳其,他没有找到阿伊坦,反而自己定居下来,买了一家书店。其实,此时的阿伊坦正在德国。她因为不满土耳其在欧洲受到的不公待遇,成了政治激进分子,正被政府所通缉。在逃亡过程中,她潜逃到了德国,认识了德国女孩洛塔。俩人逐渐坠入爱河。后来阿伊坦被警方抓到,遣返回了土耳其,进了监狱。塔洛为了救出阿伊坦,也跟着来到了土耳其。此时,内雅特、阿伊坦以及塔洛三人终于都在土耳其。很显然,他们接下来的相见、搭救都不会太顺利。 因为,这是在土耳其。宗教信仰根深蒂固,稍不遵循便会遭受威胁。街上孩童围着你卖东西,趁你不注意抢了包就跑。这也怪不得民众,整个社会都存在着极大问题。阿伊坦之所以成为政治激进分子,为的只是女生能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而耶特之所以做妓女,是因为丈夫死在了伊拉克战场上。战争遗留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这个国家。 片中还有个极其讽刺的片段。德国人在街上被枪杀,警察过来调查情况,上来就说明这是个国际案件,不得不重视。言外之意是,你让我在这样的大案子上丢脸,你也不会好过。 内雅特本来也是土耳其人,在移民到德国后,他小心谨慎,只为了融入德国人的生活中。他的父亲虽然也同样小心谨慎,但得知耶特是土耳其人后,立马就来了优越感。残酷揭露生活真相的同时,“爱”一直是的内核。现在我们提起爱,会想到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样的鸡汤。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靠的都是爱。 父亲失手杀了人,内雅特决定再也不原谅他。塔洛不顾母亲阻拦独自来了土耳其,母亲放话再也不管她。类似这样的僵局,只有靠爱才能解决。 更不用谈耶特将做妓女挣的钱全给了女儿这样的行为了。这些,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爱。只有当这些爱汇聚起来,人类才算是拥有了最强大的力量。

影片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影射难民问题。说到底,难民问题的无法解决,还不是因为人性自私。这样看来,影片提倡爱,其实也别有深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