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爸去哪儿》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爸爸去哪儿》影评10篇

2017-11-26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爸爸去哪儿》影评10篇

  《爸爸去哪儿》是一部由谢涤葵 / 林妍执导,林志颖 / 小小志 / 王岳伦主演的一部儿童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爸爸去哪儿》影评(一):缺少了原来的真实

       在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每周五都和刘婷(大学同学)期待着看节目,而每一期节目也都不会让人失望(很久没有为一个电视节目激动过了。。。。。),甚至会忘记这个节目是模仿韩国综艺的这一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因素。
      今天带着同样的期待走进了电影院,就像其他豆友说的一样,电影版似乎是综艺节目的剪辑版,虽然加入了很多可爱的动物,使得画面更加唯美,但总是有那么一点修饰的感觉在里面。尤其是结尾,前期对于化妆舞会铺垫了那么多,结尾却匆匆地了解了,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结束时,当小星星的歌曲响起时,一位观影的小朋友激动地跟着唱了起来,看来小朋友更爱看这个充满乐趣与欢笑的节目。
      不管怎么样,五个可爱孩子总是那么的那么的。。。。。可爱。

  《爸爸去哪儿》影评(二):还是要有点原则吧

     这片票房首日过九千万,这真是件令广大电影工作者蛋疼的事。芒果在娱乐了电视后,终于染指成功了电影——这个一向高大上的领域。
      其实本人也是“爸爸”的粉,每周五晚守着电视看了三个月,还意犹未尽的逛微博、上贴吧……能够多得到一些星爸萌宝的信息。不过在看了这个“电影”后,还是森森的打了一星,另一星是做为一个“爸爸粉”的立场。
       观影中,有笑有感动。可是即便是粉,也还是不要做脑残粉比较好。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打一星的我都认同,打五星的也能理解。就不多重复了。
       觉得还是要有点原则吧,不能因为这片欢乐感动就认同。这就像不能因为小三是真爱就原谅是一个道理。有人嘲笑电影工作者一辈子拍不出这么令人喜闻乐见的片,对“爸爸”的骂,是源于心理的酸;怎么这么像小三嘲笑原配人老珠黄,得不到丈夫的心,一个感觉呢?
       
       这是原则问题。虽然这年头原则并不值钱了,但是主流社会,还是对很多事,有既定的规范的。就像这个所谓“电影”的电影,压根就不符合“电影”所有的规范,一点边都没挨。
        在生活里,大多数人都不能原谅“真爱最大”的小三。做为一个坚持主流规范的人,在面对这个片的立场上,也还是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不能因为我是“电视粉”,因为90 分钟中,我被它逗乐了,就狂点赞,给打四星、五星。
       广大的电影原配工作者们,加油吧。你们也的确有太多不足了。

  《爸爸去哪儿》影评(三):假到真时假亦真


《爸爸去了哪儿》,虽然这档超长版当红综艺节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算不上电影,但从这个综艺节目一直以来的观众好评和受欢迎程度来看,让人没理由不期待这片上映之后是怎样一番景象。不过前阵子自信满满的超长版火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才炮灰下画,可谓尸骨未寒吧,而《爸爸去了哪儿》同样作为一档来院线捞票房的综艺节目,难道真的会因为林志颖父子的人气和郭涛父子的演技而有所不同么?
不过事实就是:《爸爸去了哪儿》票房爆满,观众果然蜂拥捧场。毕竟对于《爸爸去了哪儿》的广大粉丝来说,这自然是不容错过的新年乐趣。而对那些没有看过节目的陌生观众来说,大家正好亲眼目睹这档子传说中的优质节目吸引人们的魅力究竟何在?那么我们到底能从片中看到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什么综艺节目,虽然看上去画面里发生的一切好像自然而然、充满了巧合和偶尔,但那些参与活动的嘉宾们任何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是事先由这个节目的摄制组安排策划好的,而《爸爸去了哪儿》这档优质的节目之所以请来参加活动的都是精英人士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普通家庭,就是为了达到高端的节目效果而要做得不留痕迹,这才能让绝大部分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动。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画面中,这种伪纪录式镜头下大家非常明显的把自己演得惟妙惟肖
当然了,这倒不是说《爸爸去了哪儿》作假欺骗观众,这是如今很多综艺节目就的操作方式之一,观众们只要能从节目看到他们期待的快乐感受到那种亲子间的天伦之乐就足够了。而《爸爸去了哪儿》真正要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小孩子在要保留他们童真的情况下配合节目策划演出,中间不出现太多不可操作的状况,比如张亮的儿子给他洗脚的那一场煽情戏,之所以让人感觉非常感动,这和张悦轩的真心诚意是分不开了,如果这是他自己的主意那当然更值得敬佩,如果当时这个主意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但是张悦轩能够按照去做,而且做到这么虔诚哪怕就是入木三分的在演,相信大家在感动之余更多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见贤思齐了。
有道是:“真到假时真亦假,假到真时假亦真”嘛。本来人类的情感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存在,在节目中大人们的表现也有很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比如郭涛去蛇洞拣盒子的那一场戏,其他人都只拣离自己近的,唯有郭涛舍易求难,把困难留给了自己,把方便留给了王岳伦。好吧!这里我们就算是假的好了,因为性格温顺的黄金蟒并不是那种很喜欢攻击的蛇类,虽然无论是什么大蟒蛇看上去都很吓人,但是如今咨询发达的年代我们一点也不难看到某热带气候国家的居民饲养黄金蟒,并且将其缠绕在脖子上避暑降温。而这个节目中如果人人都只拣那些离自己近的盒子,那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就要看到像郭涛那样在平凡生活中多一点超越,哪怕只是一点点,哪怕近似虚伪也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
毕竟电影是包罗万象的,无论《爸爸去了哪儿》这档子综艺节目再怎么不算电影却来抢票房其实都无所谓的,因为观众们对此的由衷喜爱并不盲目,因为这档优秀节目确实做得很好,孩子们确实可爱,大人们也都朴实真挚,他们参与展开的活动也充满了积极阳光教育意义。沉浸在这样的美好中,谁不会情不自禁的陷入憧憬和想象然后露出欣喜笑容呢?

  《爸爸去哪儿》影评(四):这不算一部电影

同一档期的片子,还有《大闹天宫》、《澳门风云》。我咋就去看了这一部呢?大概都是因为人类的软弱,谁叫闺蜜想看呢。
       而你还妥协得心甘情愿
       本来太热门的东西就不想去跟风,想当初综艺节目也没打算去看,还是那人类的软弱,跟着同事断断续续地看了几集。
       不得不承认,还是挺好看的——我是一个容易投入的人,就算让我跟老爸一起看抗日电视剧,我还是能看出朵花来。节目中不乏笑点和泪点,我似乎也偷偷擦了几次眼泪
       在认得出每个人的脸和名字,和每天被疯狂刷屏的基础上,还是踏进入了戏院。
       看着电影院里的人头涌动,终于明白为什么贺岁档如此受制片人的青睐。
       不出意料地,《爸爸去哪儿》的影播厅里大部份是父母孩子或者年轻的小姐们。我和闺蜜属于后者。
       不得感叹一句,现在小朋友可真富有啊,就算有学生证也要30块的电影票,怎么就那么容易地拿到手了呢。想当年5块钱一张电影票,还要请示父母呢,果然是时代变了吗——喂,你轻易暴露年龄了哦小姐。
       插花一句,00后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潜力消费群。
       在电影开场之前,还心存奢望,也许编剧会来一个剧情跌宕起伏的《爸爸去哪儿》呢。
       可是,不好意思呢,我们这就是一个纪录片呢。非常地简单粗暴地。本来的节目应该怎么拍,我们就依然怎么拍呢。旁白特效什么的,还是原来的。我怎么就感觉自己在看综艺节目呢,导演也很直白地表明了,爱看不看。
        好吧,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地去看了呢。
        好吧,我也笑过,哭过了呢。
        好吧,我也承认天天的确很懂事,森碟的确很讨我的喜爱。看了节目之后,也的确想到长隆那里玩一玩了呢。
        可想到,自己竟然去花了30块钱去看了十一个演员不用五天完成拍摄的电影,心里咋就那么堵得慌呢。

  《爸爸去哪儿》影评(五):【爸爸去哪儿】引发的思考

回深圳第二天,跟着二姐和姐夫一起去电影院看【爸爸去哪儿】,话说追了这个综艺节目追了三个月,每回周五就念叨着节目要开始了,并且每期都是看了2遍以上的,没事找话聊都会问一句你看了【爸爸去哪儿】了吗?你喜欢的是KIMI还是天天啊?想必大家跟我一样,都有综合征了吧!
当时节目组推出新电影时,我还没有多大想去看的欲望,毕竟综艺节目只是个节目而已,跟电影,在我们的传统概念上完全不沾边。一个月下来,微博上,芒果台里,到处都是他们几个的影子,放假前,我居然早早的约好朋友到时候一起去看这部电影。这不,直到前几天才了了心愿,网上查看时,票房已经过了3亿了。甚至与之相提并论的是大牌云集的【大闹天宫】,我想这就是几个萌娃的魅力所在吧,不但席卷了整个综艺节目,连电影都不放过了,在这里还是在吹一吹湖南台,作为湖南人民,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啊!
当然,还有很多人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很多节目也混进电影圈,不利于电影的发展。就近几年,中国市场电影业呈现井喷的状态,每年电影的数量是大幅度上涨,然而真正的好片,是屈指可数。我想有几点原因吧。
一是,在大陆的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电影取决于票房,不管你拍的是什么片,票房一定是最大衡量它是否成功的因素。如果观众不接收,那么你把自己说的再好也无用。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因素,就导致了制作电影的单位和人,都在想方设法讨好观众,而不是在探讨电影本身。无论是投资方、宣传方、还是制作方,对电影的要求都是它是否好卖,能够有多少市场。我想起了一句话:“终究,是电影改变世界,而不是世界改变电影。”
二是,在大陆有着电影审查制度,当然我不是愤青,不会一上来无头无脑的就讽刺这样的制度,“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当然,即使它不存在,也会有理由。”且说韩国这近十年,由于废除了审查制度,所有关于情色、政治、恐怖,很多都成了大卖的电影,就拿【熔炉】来说,一部电影的上映,一个月后就诞生了两部保护聋哑儿童的法律。还有【恐怖直播】、【实尾岛】等,都拿当今敏感的政治话题开刀。电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总说如今的文化越来越淡,可要知道有个掐脖子的一直对着我们,哪能生出好的文化来。
三是,我想最后,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环境的问题了吧。如今人们压力太大,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是为了释放压力,大家选择快餐文化是有其因果的,至少不必费脑,至少不必给自己添堵。自己的生活都是说不出的委屈,说不出的不满意了,看到太多不公平的,不仗义的事情,也都麻木了。我们的国家还在发展中,所有尖锐的问题不是不去解决,而是没发一下子解决。不论是电影还是任何新闻,不能把所有的民众矛盾全部激化,那最后的结果,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产生更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政府不断平息和掩盖一些事情的原因吧。
一场电影引发的思考,我愿意在此与大家探讨,新年到来,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的啦!!!

  《爸爸去哪儿》影评(六):《爸爸》火爆真的预示着中国电影没救了吗?

今天去看了《爸爸去哪儿》,火爆程度真的已经到了有点一票难求的地步。来看看数据吧,1月31日上映当天,票房突破9200万,打破了之前《私人定制》2D电影首日票房8000万的记录,但是《爸爸》的排片量不到《私人定制》的60%,所以这是一个无比高能的成绩。而大年初一首日它和《大闹天宫》的总票房达到了2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的记录,虽然《爸爸》的贡献不到一半,但是不要忘了《大闹天宫》有3D和IMAX来撑场,《爸爸》只是一部2D电影,在票价上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爸爸》的排片量远远低于《大闹天宫》,所以综上这是一个更加高能的成绩。2月1日,排片量立马增幅10%,超过了《大闹天宫》,目前累计票房达到1.7亿。
于是就有一些指责开始甚嚣尘上,说《爸爸》的爆火是中国电影界的悲哀,说《爸爸》这么火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没救了。如果从制作时间上来说确实有那么点道理,影片用5天拍摄完成,剪辑制作只花了1个月,这样的制作,放在同类的电视节目当中的确是高配置,但是放在电影中就相当拿不出手了。相比于那些历时几年拍摄完毕的作品而言,它确实过于速成,没有诚意的指责并非是空穴来风。
不难猜测,《爸爸去哪儿》将成为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上的第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真的说明中国电影市场没救了吗?把所有小成本制作速成影片获得大卖的现象,全都归结为中国电影观众人傻钱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奇迹之所以为奇迹,是因为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是电影的档期。到什么汕头唱什么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春节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此时团聚与亲情成为最有号召力的主题。平时因为工作疏远了孩子的父母,因为学业很少于家人一起团聚的学子,还有什么能比一部充满家庭温情的喜剧电影更能触到他们G点的呢?前段时间上映的《怒放》,如果放在毕业季,其宣扬的青春怀旧肯定能拥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但是放在贺岁档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去哪儿》占尽天机。
地利,指的是银幕数量的普及。2010年春节档上映的《阿凡达》,7天狂扫3.2亿,当时的银幕数量是5000块左右,平均每块银幕贡献的票房是6.4万。而2013年,《西游降魔篇》在春节期间收获7个亿的票房,此时全国银幕数量为12000块,单块银幕的贡献量为6.3万元。不难看出,单块银幕的票房产量并未提高,只是由于银幕的普及造成了票房的大量上涨。同时二三线城市娱乐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提高电影消费力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电影团购业务与网上购票业务大幅兴起。除开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网站,时光网、格瓦拉、豆瓣等专业电影网站,今年百度、阿里、腾讯、网易也全都加入到了影票业务中来,并且大把撒钱做推广。春节档各个影院也会做促销(我去的影院春节期间办卡就送影票一张),这些让观众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降低了,走进影院在1080的银幕上看一集电视综艺节目,也就不是一件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当然促使观众掏钱踏出最后一步的,是人和——《爸爸去哪儿》的品牌凝聚力。这个综艺节目从韩国引进,在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变之后,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最高的收视率竟然可以超越春晚,在每个周五的晚上逐渐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这些都是它的品牌塑造阶段。之后就可以看到湖南卫视对于这种品牌力量肆无忌惮的释放。在最后一期片尾堂而皇之的坐起了《我是歌手》的广告,之后又让萌爸萌娃先后为喜乐会、湖南春晚、大咖秀做起了广告,之后趁热打铁的推出了手游……这种对于其他节目的反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就其他几项而言,这种反哺均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抛开其他几个节目的收视不说,同名手游已经连续几个星期在苹果免费下载的榜单前十中稳定着了。既然品牌已经有了如此的号召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不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丧钟,抛开天时地利不谈,这样的一个品牌凝聚力就是一个令导演挠破了头都复制不出来的因素。将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在电视屏幕上看电影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但是掏钱去影院看一场普通的电视节目就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了。这就是《武林外传》和《将爱情进行到底》为什么没能将电视上的神话复制到银幕上的原因。即便是拥有强大号召力的五月天,所拍的电影也只是辐射到了原本的歌迷群体,没有造成这么大的疯狂,这样的品牌力量是可遇不可求的。打个比方,高手过招,一个一通乱打的毛头小子击败了武艺高强的武林高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毛头小子定是内力深厚,或者可以得出他是百中无一的练武奇才,但是唯独不能得出一通乱打的武功会威胁武林,或者预示着武林走向了衰落。同理,《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神话基本不可能被复制,即便这样的现象再次出现,那至少也是电视业的一大幸事,可以一扫传统媒体的颓势了。
当然,以上只是证明了《爸爸》是一个好商品,但是它是一个好作品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小时代》,同样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好商品,精准的观众定位,高度数据化的线上营销,霸气的院线拍片,完善的后续推动,当然,还有漂亮的盈利数据。而在内容上,它引发了微博上影评人与四娘粉的大论战。而《爸爸去哪儿》在游戏设置、音乐背景、已经字幕上都延续了之前电视节目的水准,基本做到了3分钟一个笑点,适合所有年龄段观看,更何况其中饱含的家庭温暖与孩子之间的情谊都在传达着正能量,这比看完之后只会留下“一缕明媚的忧伤”的《小时代》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每次遇到口碑一半但票房大卖的电影,争论最后无一不是归结为一个定义问题:电影是商品还是艺术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我认为《爸爸》是一件满分的商品,在内容上也是个值得上及格分数的作品。至于它预示着中国电影末路的论调嘛,一个电视制片人都能做出如此令人喜爱的作品,我们的电影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努力做好自己的故事呢?与其说它是丧钟,不如说是一个启示,它指给了我们去哪儿的方向,虽然那个方向从未变过:好的故事与真挚的感情。

  《爸爸去哪儿》影评(七):跨界的未必是玩票的

          今天看了电影版《爸爸去哪儿》。出发前,我说要去看这部电影,遭到众人一致的鄙视,他们觉得这片子太幼稚,我还是超龄儿童。但是我还是乐呵呵地去看了,看完仍然不后悔,并且对此大为激赏。
         电影版《爸爸去哪儿》很聪明,聪明之处在于,尽管大家都猜测到节目的形式,也猜测到了节目的内容,但导演不改初衷,并且吸收了电视版全部的优点:神字幕、巧拍摄、萌父子(女),外加节目设置的冲突。比之于电视,电影更加华丽,更加绚烂。90多分钟的电影里,数千种动物奔来奔去,憨态可掬的熊猫、抢鸡蛋的猩猩、刷牙的河马、犀牛、长颈鹿等,还能看到爸爸们在蟒蛇窝里惊险的寻找食材,几个小宝贝萌态可掬的喂虎仔、cosplay。Kimi依然在卖他的萌,Angela依然胖乎乎又懒洋洋,cindy依然是可爱的女汉子,石头还是那样的乐于助人,天天还是那样温暖。虽然之前有《中国好声音》的惨败教训和各种争议,但电视结束不到一个月,电影版就横空出世,我还是忍不住给湖南卫视一个赞:天马行空的创意实在令人佩服。
         不过,电影还是有让人失望之处。倒不是电影的制作和拍摄,而是人物的性格表现,缺少了最初的新奇和心动,电影无意识的展现出了世俗下的人际关系,这个更令人深思。郭涛为了日后能在王岳伦电影中饰演男一号,游戏中奋不顾身,深入蟒蛇腹地;乖巧懂事的Angela却被最喜欢的Kimi讨厌,一群孩子,似乎天真无邪,却又学会了镜头前的表现。节目的大火捧红了小明星,他们以天真为代价,换取了过早的不属于他们的世故。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结尾的cosplay舞台,大家一起大声合唱片尾曲:“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电影散场后,看到爸爸们在寒风料峭中大手牵着小手,一家几口笑盈盈的搂在一起走时,还是倍感温馨与欣慰。
         正如节目宣传的那样,全剧无尿点,分分有笑点。在合家团圆的时刻,这部电影打败天下无敌手,囊括了上至八十老人,下到五岁孩童的观众,打败《大闹天宫》和《冰雪奇缘》,真的是一个奇迹。
         虽然很多人在质疑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根本不是电影,我忍不住想起去年最火的一个词:跨界。作家郭敬明可以执导拍电影,商人潘石屹可以做演员拍戏,电视上的综艺节目为什么不能尝试拍纪录片式的电影呢?跨界的东西未必是玩票的,相反常常是最参差最有美感也最有潜力的。须知,没有故事的电影,反而是更真实更让人回味的人生。

  《爸爸去哪儿》影评(八):品牌营销的特定性与目的性

在当下市场经济大发展和竞争加剧的时代,好的营销要契合时代的特质。在这个号称“娱乐至死”的年代,营销不可避免与娱乐相结合。就电影产业而言,娱乐营销的方式往往是合作企业通过赞助的方式介入到电影剧情当中,即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企业本身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剧情中,直接或间接地暗示消费者,从而达到对企业或品牌进行宣传的目的。
但娱乐营销并不是搭上娱乐就算成功,而是需要将产品体现的文化融入娱乐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带动品牌的提升。作为一档时下走红的综艺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日益火爆,不仅使湖南卫视笑得合不拢嘴,其赞助商也获益匪浅。而《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推出,则是为这档人气已经爆棚的节目再添“一把火”。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爸爸去哪儿》开展的娱乐营销也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作为一档亲子类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收视覆盖面更多的面向家庭成员,在这个范围里,每个家庭成员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而《爸爸去哪儿》在赞助品牌的营销上则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收视群体里,男人更注重的是对于整体家庭构成一定影响的品牌。譬如在节目成员所乘坐的车辆选择上,电影中的广汽丰田旗下的豪华城市型SUV汉兰达成为备受瞩目的一个焦点品牌。《爸爸去哪儿》主打亲子温情牌,电影中也将出现诸多亲子乘车出游的场景,汉兰达的时尚外观、豪华内饰与明星范儿契合无间;其超大空间和灵活多变的装载空间,能轻松装下爸爸和宝宝们外出的诸多装备;此外,汉兰达良好的通过性和离地间距完全胜任途中遇到的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公路和郊外飞铺装路面等各种路况,为明星家庭保驾护航……可以说,《爸爸去哪儿》电影版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偏向,都与汉兰达的品牌主张高度契合,使得品牌在很好的电影服务的同时,成功的将自身品牌的宣传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而女性观众和儿童则明显是这部电影的观影主力。在这一方面,影片的出品方更多的是将品牌的营销与电影的场景和环境进行了最佳的整合。在《爸爸去哪儿》作为电视综艺节目播出之前,由于某知名电器品牌缺乏对于节目足够的信心而选择了临时退出,而当时“被迫”临时顶上的“999”品牌却最终被证明是最大的赢家。《爸爸去哪儿》给“999小儿感冒灵”带来的品牌认知上的成功有目共睹,这个产品适用对象的特定性本身就符合这档节目的收视群体,而节目冠名权的获得则更使得这一品牌深入人心。而且在后续的时间里,“999小儿感冒灵”在即使没有更多配合营销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节目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受益品牌。而另一在节目播出前同样也是犹豫不决的品牌“思念”也最终被证明最后下定决心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对于很多不会做饭的人来说,以及像郭涛那样只会给儿子煮方便面的爸爸们来说,思念水饺那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必需品。这个品牌浓浓的居家气质和强调家庭亲情的《爸爸去哪儿》,有着天然的高度契合。而在电影版中,“999”的形象则一直都在不同的房间中出现多次,再一次体现了品牌的价值与受众度。而同样在影片中多次“出镜”的某食用油品牌以及桌上放置的某品牌的饮料,与影片中孩子喝的某牛奶品牌一起,成为影片中商业营销对于女性和儿童观众进行特定营销的明显体现。
 
不客气的说,剥离掉亲子真人秀的新鲜形式,会发现《爸爸去哪儿》的核心是对明星的消费。明星爸爸家加星二代的组合,在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探心理,但与此同时,观众也处于一种被消费的地位,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电影具有对于观众消费观念和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作用。而影片在商业营销上采取的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的方式,还是很好的发掘了电影的商业价值,成功的将电影娱乐与商业营销成功结合在了一起。

  《爸爸去哪儿》影评(九):没人讨论讨论情节嘛!

       看见这么多打一星的,本来想打五星平衡平衡,但是又觉得这又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真诚地打了个四星。
        考研期间播的电视,只是在舍友那儿噌两眼看看,考完研马上就疯狂刷完!本来想好和男朋友一块儿看的,但是他好像不太愿意,男生可能对这类题材是不那么提得起兴趣。回家后和一女性朋友约好大年初一去看电影版,她男朋友和我男朋友都没看过电视版,但是还是陪我们俩去看了。
          电影里面觉得最搞笑的一个环节就是月轮儿给安吉拉剥瓜子的时候,晚上睡觉前想到这个情节还是会笑出声!觉得过于冗长的就是月轮儿做饭那段。整个情节感觉石头戏份略少啊,kimi到毛了,无论是刷牙还是喂老虎都有点捉急。天天懂事不少,居然还能说出“玩儿不是最重要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还给张亮洗脚。森碟和以前一样

  《爸爸去哪儿》影评(十):《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来自父亲的呼唤

原文在:http://heheaiyesu.blog.163.com/blog/static/163647160201418520427/
《爸爸去那儿》也许并不能称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影版似乎与原来的电视节目的区别并不大,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没有专业的演员,就是一堆生活琐事的记录,但就是这样一部简单到就像过家家的电影,横扫了全国的影院,创造了新的票房记录。
坐在电影院里,我在想,为什么呢?这样一部不是电影的电影(包括电视版在内)为什么会如此风靡中国呢?看完电影,让我想到了好电影其实是十分单纯的,它们其实是灵魂的产物,无关于形式,美好的东西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电影院里,不管是用DV拍,还是用胶片摄像机拍,都是美好的。《爸爸去哪儿》从某种角度,正是回归了电影的根本——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情感,那种美好的关系,这些情感和关系,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示,都是美好的。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展现最多的父子(女)之间的感情和爱。当我看到电影中的爸爸们对自己的孩子嘘寒问暖,听到父子之间的有趣对话的时候,作为一位父亲,我深有同感。尤其是张亮的儿子为张亮洗完脚之后,张亮坐在那里眼睛亮晶晶的,眼泪快要留下来的情节,让天下的父亲们真是心有戚戚然。
身为父亲,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父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爱。父爱不像男女之爱一样轰轰烈烈,父爱也不像母爱一样容易看见,父爱是深沉的,是隐藏起来的,那是一种犹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样的爱,一次远远地观望,一生默默地奉献——我们可以看见恋人的爱,可以看见母亲的爱,然而,对于父亲的爱,需要深入内心去探索,才会发现其中的悠长。
父亲的爱被忽略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父爱的表现形式。与母亲对于孩子无条件接纳不同,父亲的爱常常带着管教,父亲的心对于什么是公平和公义是非常敏感的,为了让儿女行在正路上不走偏,父亲的一个职责就是管教儿女,有时就会不免会激烈些,让儿女很难理解父亲的用心,以至于生出很多的偏见来。
父亲的爱也是宽容的。有时候,看到儿女在错误和磨难中挣扎,父亲不会像母亲一样急着伸出援手,而似乎在旁边冷漠地观望,那并不是父亲不爱孩子,那往往是一种爱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会,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但同样也会生出很多的误解来。
看着这部电影,我不禁又想起了圣经中那伟大的父爱篇章,就是“浪子回头”的故事,在《路加福音》15章,这真是一个值得一生去体会的故事。为了让小儿子真正明白父亲的爱,这位父亲明明知道分给儿子的财产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仍然选择将那笔不菲的财产分给了儿子,任他挥霍,任他浪荡,直到他走投无路回到父亲身边,惊奇地发现父亲不仅赦免了他所有的亏欠,还给他穿上好衣服,准备了盛大的宴席来欢迎他。
谁能体会父亲这样深沉的爱呢?我体会着,并且还在不断体会。看着电影,我体会着人间的父爱,这种父爱值得被回味,被肯定,被尊重,然而,我知道,还有一种父爱超越这一切。那就是父神对人的爱,一切的爱,都是从这种父爱出来的。因着这种爱,我们被管教不至于堕入地狱,因着这种爱,万事相互效力让我们得益处,因着这种爱,耶稣的生命为我们这些堕落的儿女牺牲……
——是的,我们不仅需要地上父亲的爱,我们更需要父神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位小儿子,在地上四处游荡,不愿回到那欢喜快乐,丰衣足食的父家——你听见了吗?他在召唤你回家!
及至时候满足, 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 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注: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见,从此以后,你不是奴仆,乃是儿子了。既是儿子,就靠着 神为后嗣。(加拉太书4:4-7)
感谢《爸爸去哪儿》的爸爸、孩子和制作者们,让我又一次回味了真正的父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