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新约全书》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超新约全书》的观后感10篇

2017-12-14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新约全书》的观后感10篇

  《超新约全书》是一部由雅克·范·多梅尔执导,伯努瓦·波尔沃德 / 凯瑟琳·德纳芙 / 弗朗索瓦·达密安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一):爱:解除人性枷锁的终极武器

  爱:解除人性枷锁的终极武器

  显然,电影《超新约全书》(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 2015)是借助神的背景知识来讲述人的故事。当我们看到这个被女儿称为“人渣”的上帝还需要用电脑来掌控人间的一切时,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个故事也就无所谓渎不渎神了,因为我们只能把它当作是拿“神”开的一个玩笑。然而,人世间倒是有不少这样自命为“上帝”的人,他们是普通人痛苦的制造者,而且以人们的痛苦为乐。他们很懂人性,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知道给人们以“虚妄的期待”是人们活下去的理由;他们也知道人性中最大的恐惧是“死亡”,所以,“死”的威胁往往是他们用来箝制人性自由的终极措施。本片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因无法忍受“父亲”的家暴,小主人公以雅瘫痪了她的上帝父亲的电脑,泄露了“人”的死亡日期后,离家出走至人间。她发誓要做得比父亲更好。既然父亲是人们痛苦的制造者,她的对抗措施也就只能是帮助人们解除痛苦了,也就是她的上帝父亲所担心的:“教会人类如何摆脱困境”。那么,她是如何帮人类摆脱困境的呢?

  泄露人的死亡日期,是她对抗父亲的第一措施,因为当人们不再担心死亡问题时,人在一定程度上就获得了终极自由。然而,这也是她来人间前就闯下的一场大祸。因为“终极自由”也让某些人敢于“胡作非为”。比如那个叫凯文的家伙,因为知道自己还有62年寿命,他就不断地作死来挑战死亡规则,结果他也就不断给他人制造危险。所以,给自由以必要的限制应是她弥补这场大祸的首要行动,这当然也是她的上帝父亲追踪而至的主要目的。如果我们相信卢梭所说的“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那么,给自由以什么样的“枷锁”而又不让人感到痛苦,是小以雅,其实是本片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以雅要遵长兄耶稣(JC)的嘱托,聚齐十八门徒就能重换人间,为此她来人间后必须先发展六位门徒。这六位门徒刚好都是处在自己人性枷锁中的痛苦之人。第一位门徒是一位名叫奥蕾丽的年轻美女子。因为有了在地铁站失去左手臂的惨痛经历,加上她的美貌让更多男人对她只有欲望而无尊重,所以,她对人性持有深深的怀疑。既对人性不信任,她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中。正因为孤独,她失去了迷人的笑声,因而她成不了顶尖的美女;她虽然也知道,微笑能让她在这个冰冷世界换得温暖的回报:流浪汉也会安慰她“生活如同滑冰场,摔跤是难免的”,但孤独终究还是封住了她“柔情似水内心”。对人怀疑、不信任,甚至与邻为壑的行为似乎来源人性中的原始的防卫本能,但奥蕾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本能无疑会成为阻碍她追求人生幸福的枷锁,如何打碎这种枷锁,我们暂时让她在孤独中继续等待

  第二位门徒是让•克劳德。克劳德曾是个热爱冒险的伟大探险家,这说明他是个多么热爱自由的人,因为探险绝对是人性自由的一种表现。没有人知道他为何停下了探险的脚步,也没人知道他现在为何甘愿踯躅于现实闹心的小圈子,虽然他生活还算过得去,但在五十有八的年纪仍然单身无后,处于狭窄郁闷生活状态中的克劳德,只能说明他的内心仍渴望探险的自由。可以想见,这种自由的感觉若得不到满足,他必定会在不快乐中孤独终老;也可以想见,他仍需要自由,仍不甘被现实的小圈子所困,他停下探险的脚步或许是为再次探险做准备,只是死亡的威胁让他对整个人生失去了希望,因此他止步于公园的一隅。虽然有时人们仍需要狭小的现实圈子,这是人性的一种社会需要,但丧失了自由,这代价就有点大了。以雅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用一只小鸟告诉他这点:“既然可自由飞翔,为何只停步于公园呢?”因此,他又背起了行囊,跟随这只小鸟,来到那遥远的北极圈;他重启了他的探险生涯,那是他自由所在,快乐所依,而在这“危险”之处等待他的正是他的“自由女神”。

  第三位门徒是那个自称为“色情狂”的马可。表面上看,马可是个雄性荷尔蒙过于旺盛的家伙,其实,他是个对“美”具有强烈渴望之人,因为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人体之“美”,当然就可作为所有“美”的尺度。如果这种源于本能的欲望没有让他人产生不适,这种欲望其实并不肮脏,反而是一种“美”的体现,因为他得知自己大限将至,最先想到的仍是自己这方面的欲望,那只能说明这个欲望于他而言是一种高尚的“美”的需要。但他囿于世俗的观念,以及困于窘迫的经济条件,他不敢也无法畅快地欣赏这种“美”,他只能在自己幻想中痛苦地感受着这一切。也正因为他对这种“美”的欣赏过于强烈和直接,他才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交女朋友,所以,老大不小了仍孑然一身,他也是个可怜的孤独之人。以雅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为成人片配音,这既满足了他的欣赏“美”的需要,还能让他有份工作收入。最为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找到了意气相投的另一半,这解决了他对“美”的终极渴望。当然,如果我们不为他的欲望辩护的话,那他可被认为处在自己欲望的枷锁中,而最终打破这种枷锁的便是“爱”。

  第四位门徒是个想当命运刽子手、心中充满杀戮恶念的弗朗索瓦。他从小就迷恋死亡,嗜血、渴望杀戮,这种“死的本能”让他在大限到来之际,准备对人大开杀戒;而大开杀戒的缘由除了满足本能的欲望外,还有他充当“命运刽子手”的宿命论逻辑。此外,他虽有老婆孩子,但他却是“上帝”1522号法则的受害人,即与他共度一生的人,却不是他爱的人。在以雅看来,他之所以心中一直充满杀戮的恶念,是因为他“从未体验过爱”,所以,以雅认为他心中的主题乐章跟第一位门徒奥蕾丽的“很搭”,于是她让他对准奥蕾丽开枪,从此,他对奥蕾丽爱得不可自拔。他拳打不敢表达爱的镜中自己,他拥抱敢于表达爱的镜中自己,在体验爱的过程中,他抑制住了他嗜血的本能,放下了杀戮的恶念,这不仅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那位在孤独中等候真爱的奥蕾丽。

  第五位门徒是个爱上马戏团大猩猩的玛蒂娜。当她告知丈夫自己仅有5年的寿命时,她发现那位还有39年寿命的丈夫竟有如释重负的神色。这证明了她的多年婚姻是个失败的产物,她一直守候的竟是个对她没有爱和责任的男人。不仅如此,她似乎从未和丈夫享受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否则她在痛苦之余为何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自己的性需要?显然,她多年来维持的夫妻关系并非因为爱,而是她顺应婚姻伦理的结果。道德伦理当然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需要,然而死亡日期泄露让她从这人性枷锁当中彻底摆脱了出来,她自由了,她可按自己的欲望行事了。然而,“野草”终究不能作为余生的依靠;她当然也知道她的条件很难让她找到待她真心之人,所以,以雅听出她心中的乐章,带她去马戏团看大猩猩,结果这个大猩猩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美好体验和强烈的爱”,于是她赶走了负心的丈夫和大猩猩搭伙过日子成了一家人。可见,与其说被泄露的死亡消息让玛蒂娜摆脱了枷锁,不如说是“爱”,是她遵循自己本能,对自己的爱,让她重拾了自由,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后一位门徒是梦想变成女孩的威利。的确是死亡日期泄露让威利有了穿女裙做女孩打扮的勇气。威利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父母还算开明,但他的朋友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他朋友想像“神奇宝贝”一样生活,却被父母关起来逼着听巴赫。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愿望,即便在非正常情况下,真实愿望被说出来也未必就能被他人认同。显然,对于像威利的变性愿望,现在世俗道德观仍是一种的枷锁,即使在众门徒爱的帮助下,威利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而要让这一切实现,且实现后还能接纳这类人的也就只有大爱之神了。

  综上,死亡日期泄露在某种程度上让人获得了终极自由,当死亡的枷锁失去意义,不想改变现状的人,他会继续呆在自己以前的人性枷锁中,想改变的人们便会按照自己内心真实意愿行事,这往往又使他们从一种枷锁中跳入另一种枷锁中。跳出的多为各类社会规范,而跳入的则是自己内心的本能,只要社会还存在,这类人仍要忍受内心的煎熬,这种煎熬仍需要释放、排解或实现,而从本片所列举的个案看,能达此目的的唯有“爱”了。(文/石板栽花 2016年1月10日星期日)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二):《超新约全书》中的新型感觉818(大量剧透)

  上帝是一名脾气暴躁的程序员,住在布鲁塞尔,对妻女家暴,儿子耶稣离家出走。

  亚当夏娃蒙昧时期的遮羞布是随身携带的黑色马赛克,想到了那个无人机打马赛克视频。好奇工牌名字EVA是怎么戴在皮肤上的?

  档案抽屉堆叠直达天际,城市沙盘的遭际和真实城市同步,花洒下雨和飞机失事。

  “人类普遍困境”是这位变态上帝制定的,他以人类的痛苦为快乐。

  逃离天堂(地狱)的通道是滚筒洗衣机,人间即是天堂。

  耶稣手办模型可以动,耶稣摆pose,制造笑点。

  耶稣让小雅找写手,告诉她圣经也不是自己写的。

  死亡日期是固定的参数,只是隐藏不可见,小雅把它发送给每个人,造成人类觉醒,重新选择如何生活。上帝权威坍塌,丢掉了全人类的命门。不同的人对待死亡不同反应,有人开始花样作死,有人选择不做任何改变。 流浪汉没有手机,反而洒脱。

  鱼汉堡是死鲸鱼腐肉做的。

  精彩旁白-他皮肤的触感像一条苍老的毒蛇,在废弃的酒吧等待一杯鲜血的滋。 即使如此流浪汉也比上帝父亲好太多。

  散落的珍珠滑落石阶般的笑声。美神的手臂是地铁事故造成的。散发骆驼死在酿酒厂气味的流浪汉给失去手臂的美神以积极的鼓励

  ### 乐章

  小雅可以听到人们内心的乐章,每人都有自己的主题乐章。 小雅扮演了疗愈师的角色把六位门徒的心结打开了。

  美神乐章——亨德尔

  冒险家让克劳德乐章——拉莫的小鸟啁啾

  色情狂乐章—— 珀塞尔《哦,孤独》

  杀手,生死引渡人——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玛蒂娜乐章——马戏团音乐

  威利乐章——查尔斯德内《大海》

  让克劳德的部分镜头用了和身体同步移动,好像挂在自拍杆拍的。克劳德通过会鸟语的小雅与小鸟对话,小鸟反问他同样的问题,克劳德顿悟

  色情狂初见女神:长腿绵延不尽,如太妃糖的奶丝,父母光洁的墙壁化成海边沙滩女神。他用学到的方法跟女人搭讪并不奏效花光积蓄,开始招妓。色情狂眼中,大街上全是裸女。重遇女神,因为读过《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与女神成功搭讪。

  每增加一位门徒,油画最后的晚餐中就多一个人,最后集齐18老妈最爱的数字,女神老妈觉醒。重新设计世界。女神老妈更偏向设计师的角色,而不是程序员。女儿依雅更像黑客。

  巧妙设定:杀手打中美神义肢,子弹变身爱神丘比特的箭,一弹钟情。用餐时杀手与妻子对话,把麻木,隔阂实体化成烟雾。与镜中自己拥抱,承认自己爱上了美神。

  上帝被自己创造的世界折磨的受不鸟了想回去发现通道已经不在了。

  ###创世纪新篇

  周一 威利卖掉父母家具

  周二 美神劝杀手停止杀戮

  周三 玛蒂娜重新整理生活,驱赶了丈夫

  周四 色情狂与女神ooxx,老妈觉定擦擦窗子

  周五 废除周一周二周三改成一月二月三月

  周六 克劳德到达北极圈,上帝没有身份证被送回乌兹别克斯坦

  周日 众人齐聚海边等死,女神老妈心情大好重启世界

  虽全球变暖但冰川停止融化,海底遛鱼,人与植物可以合作,独眼人新物种出现,小雅kiss威利,杀手怀孕被女神嫌弃腿毛。

  上帝老爸最后还有一丝希望寄托于洗衣机厂的洗衣机,还是想回家。与开头上帝自己设定的人性呼应, 他自己也没逃过人性的弱点,还留着一丝能回家的希望 。聪明的上帝算计了自己,自食苦果。

  不幸的人生中,只有一丝幸福的盼头,给人以虚妄的期待。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三):为自己立约

  西欧小国比利时在地理上和文化上都堪称“欧洲十字路口”。比利时的法语片虽然相较占国内市场份额大头的弗莱芒语电影,受众面不大,但由于有达内兄弟,玛丽昂·亨泽尔,香特尔·阿克曼等银幕巨匠的创作,在欧洲乃至世界影坛上都享有盛誉。比利时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电影既有魔幻的玄奇,也有现实的观照。既有法式灿烂轻盈的幻想,也有德式深沉严谨的哲思。他像一位造物主,以多变的叙事视角,MV式的剪切,碎片化的情节兴味盎然构筑了一个客观现实与心理活动虚实难分,时空多维交错的银幕世界。映现出的现代社会小人物的生命有诉诸感官的亲切细节,以及让人会心莞尔的日常生活幽默。而当你随之深入,却又陷进了镜城迷宫般的陌生迷离中。他促使观者重新思索世界的状态与人生的本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多梅尔携电影处女作《小英雄托托》享誉欧陆,自此开创了比利时新电影运动。与之协力助浪推波的是几乎包揽其全部电影配乐的作曲家哥哥皮埃尔,以及多能多艺的编剧和演员贝诺特·波尔沃尔德。后者也是《超》一片中的“上帝”。

  《超新约全书》开篇于黑暗中淅淅索索的微妙声响。难窥全貌的宗教画,传递着“太初有道”的神秘与崇高。日晕般的闪白过后是女童声旁白:“万物之初,一片混沌。不知从哪刻起,天地萌发,万物生长。”画作也随之渐显,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画中耶稣和十二门徒身后却兀自多了六位现代人物。这种逐渐被现代元素解构的基督教传道式开场,在多梅尔1996年的影片《第八日》里,则是主人公乔治的旁白:“第一天,神造出了太阳。第二天,神造出了大海,第三天,神造出了唱片……”。这位唐氏综合症患者,于是跟着黑胶学起了英语。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多梅尔,正是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欧洲方兴未艾之时。它思考工业社会人的“存在”。展现非宗教时代,在荒谬的,充满偶然性的世界中,痛苦的,被异化的现代人之生存困境。表达人能通过自由选择决定自己的本质,恢复人的本性,来实现生命的意义。多梅尔的电影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道道“人生选择题。”并最终在质疑选择,消解选择后,试图让人看清世界的荒谬,脱离困境回归本质。

  1991年的电影《小英雄托托》,主人公托马斯在婴儿时期曾和邻居富人孩子因医院失火被抱错,从此交换了人生。他垂垂老矣却不忘报复“窃取”人生之仇,却发现对方的人生同样痛苦。选择成为别人是荒谬的。而《无姓之人》作为一部好莱坞英语片,堪称多梅尔借资本之力向世人抛出的思想总论。如同博尔赫斯《曲径分岔的花园》的时空迷宫,电影中的时间不再是线性的,而是一张无限分岔,纵横交错乃至于回返往复的时间之网。人生选择题也在这张巨网上展开。影片以现代物理学概念展示了人生选择后的各种可能,将命运的偶然,世界的荒谬和盘托出。主人公尼莫9岁那年在离异父母双方间痛苦无措的选择,是一切人生岔路分支的伊始。而多梅尔借2092年老年尼莫之口告诉我们“每一条路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选择自此被消解,人类面对偶然和荒谬的世界不必患得患失痛苦无措。百余岁的尼莫最终含笑而逝,口中念叨的是真爱女子的名字。曾经被迫选择而失落的亲情,最终被爱情弥补。

  与许多西方哲人一样,多梅尔肯定孩子的天赋,赞美他们未被工业文明污染的心灵。《无姓之人》的尼莫未被遗忘天使亲吻而具有预言能力。而《第八日》中如孩童般天真单纯的“愚人”乔治更是质朴纯粹的自然之子。他生活的动力是幻想中的母亲和西班牙歌手。作为被后现代思想浸染的艺术,多梅尔的电影空间也早已从现实扩展到了精神领域。记忆、联想、想象、梦幻,各种精神活动和非理性因素作为探索内在的重要依据,恢复人的本性具有意义。

  多梅尔的电影里,苦闷挫败的成年男子身后总有一个孩子的稚嫩灵魂。包括2014年参与编剧的商业喜剧《小淘气尼古拉的假期》在内,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各种童年意象:度假海滩上的房车营地,绚丽的马戏团,种种昆虫和动物,孤独的大猩猩,家庭生活的细微之处与父母离异的危机,男孩心中最初的爱的悸动,以及女性温柔的话语和美妙的香气。是童年和少年的经历塑造了成年后的人生。既然世界荒谬,充满偶然,那么被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异化的人只有在回归自然和回溯童年中聆听自然与内心,才能回应真实渴望,恢复人的本性。这是多梅尔给出的解决之道。

  .

  尼采说“上帝死了”。他责备人们没有意识到上帝的死亡,没有意识到我们并不需要上帝。上帝的存在恰恰是否认了我们人生的意义,是用他的教条束缚我们的生命。他呼唤超越任何先在的束缚,遵照自己颁布的法条和教义的“超人”。“超人”们不再靠否认天性来换得上天堂的门票,而是享受生命,在自己之中寻找真知和人生的意义,成为自己的上帝。《超新约全书》里,上帝是住在布鲁塞尔的一座“既无出口也无入口”老旧公寓里的邋遢乖张狂躁的中年男人。多梅尔在次次展现充斥着偶然性的荒谬世界后,干脆让这一世界“模型”与人生“游戏”的创造者显身。这位上帝饶有兴致地给世界带来灾难和痛苦,还凭着恶趣味创造了无数“人类普遍困境”法则。而

  讽刺的是,他和他的家庭,也是工业社会中被异化的,亲情缺失,情感疏离,陷入人生困境的一员。当他下到“人间”,同样在世界上处处遭遇挫败,饱尝人生不幸。上帝构造世界用的是一台旧电脑,面对电脑瘫痪也束手无策。更是对科学时代到来,宗教退后的讽喻。上帝最后被放逐在一个电器工厂里,被异化为工业生产链条上运转的螺丝钉,绝望地在流水线上的洗衣机里找寻归路。导演从而完成了对这一世界荒谬化身自作自受的嘲弄。

  与人类订立“超新约”的,是一位女孩。上帝之女以雅向世界上每个人发送了其死亡日期。如果说荒谬世界最大的偶然,就是死之突至。那么确定的死期则将上帝掌控人,愚弄人的权柄夺去。除这项壮举之外,以雅不是一位大能的弥赛亚,她仅能表演一点把戏式的“神迹”。她借洗衣机下凡后,在人间显得幼弱无助。是一位流浪汉给予她父亲般的照顾。以雅也不能救赎任何人,她只是聆听各人内心的旋律,帮助使徒们释放痛苦,讲述渴望。由流浪汉代笔,书写自己的福音。

  使徒们作为最早复苏的“超人”,不再被生命的偶然,现实的荒谬蒙蔽,被现实规则与“道德”和宗教束缚,他们最真实的渴望被说出,人性开始苏醒,回归到了本真自然。失去手臂的女人惊喜地在梦中看到伴着亨德尔的乐曲,断手的“冰上之舞”。男孩勇敢地穿上红裙子,并找到了心中的海滩与鱼。预算主管重拾冒险家梦想,跟着鸟儿到了北极。阔太甚至和大猩猩惺惺相惜。影片对内心渴望,人性苏醒的表现,也不避讳杀戮也是一种本性。只是“杀手”为水芹般清香的女子吸引,最终被爱掳获。

  就在使徒们围坐混乱的沙滩等待男孩的死亡降临之时,在纯真的女孩帮助世人订立了《超新约》之后,上帝的电脑被母亲,妻子——“女神”重启了。在嘲讽了上帝的权威后,父权也被拿来调侃。没有什么复杂神秘,不可违抗的外在权威。“男人搞乱世界,女人收拾它们。”在世界重启之后,看似庸俗无知,只会除尘的家庭主妇,却以她女性的温柔细腻,褪去了工业社会的冰冷荒谬,重新构造了一个充满爱意,花团锦簇,绚丽奇妙的童话世界。

  字幕过后的影片彩蛋中,那位自恃死期尚远,次次在社交网络上直播自杀的“凯文”,在引爆身上的雷管后终于没有活过来。多梅尔在银幕上构筑了理想世界后,仍不忘以这个黑色幽默提醒网络时代的人们,上帝的消失不意味着在价值真空中游戏人生,而是人类成为自己的主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立约。

  载《电影世界》

  比利时遭到恐怖袭击,希望能恢复平静。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四):用力过猛的意淫

  法语区的电影总是带着瑰丽的想象,或是空气中都甜腻腻的。这部电影倒是和one of us唱道的一样,“如果上帝只是我们普通人”。在此基础上开始嘲笑宗教的各种荒诞。也许这个嘲笑有点用力过猛了吧,自己意淫一下宗教人物,比如意淫耶稣不过是有点运气的普通人,自己会有快感,然而一部电影如此密集地对宗教开刀,我虽不是成长在亚伯拉罕系宗教环境里,也对这种过于密集的嘲讽稍稍感到不适。也许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反宗教而反宗教。然而捣毁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公正严明慈爱的天父形象,原来天父就是一个怪戾的糟老头,端了好多人的鸡汤,这样也不一定好。“没有天堂,人死后是一片虚空,这里就是天堂,JC在这里被害死了”上帝之女见到流浪汉写手时说了这样几点。没有上帝信仰的我看完之后都有一种虚无感荒诞感,或许欧洲人的精神危机就源于此吧。宗教只是一种依托,代表着人类对善恶的理解与对美好的向往。或许你够强大,强大到嘲笑宗教而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强大,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义不是么。他们需要宗教的麻痹,信仰的寄托,一起砸掉,不见得多好。但是越看越心灰意冷的我看到最后,女性的力量让天空变得可爱,整个世界仿佛童话世界,童年的幻想都成了真。那一刻还真是差点哭出来。或许这也是我钟爱拉丁文化圈电影的原因,荒诞大胆,绮丽中还有人性的光芒,不管是人性中的丑或美都等同起来。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五):女权的奋斗史

  先知摩西改变世界的局面后谱写了《旧约》,圣子耶稣解脱了人类后创造出《新约》,而这部《超新约全书》本身就具有了注定改天换地的作用。

  影片从上帝的女儿以雅的讲述中展开,分别叙述了六位门徒的解脱和新纪元的开始。我们所看到的以雅,作为上帝的女儿,本身的形象就是神圣而纯洁的,但是在影片中却是一个遭受家暴的可怜女孩。这就是女性的真实写照,在上帝的妻子身上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从以雅爬过洗衣机管道开始,女权的反抗斗争开始了。从以雅的六位门徒的救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女权和父系社会的转换,首先是第一位门徒,一个深陷险境而自闭的女性,得到以雅的安慰,得到了杀手的爱情后,变得强硬,变得强大。第二位门徒则从一个父系的身份渐渐淡出了视野,这是父系社会隐退的一种象征。第三位门徒就是杀手,但他不具有一个父系身份应有的性格,而且在被上帝影响的性格中迷惘的活着,直到和第一位门徒的爱情才得到解放。第四位门徒则是处于一个被女性影响一生的角色,也是在女性的怀抱中得到解救。第五位门徒则代表着女性的释放,女性自由的地步。第六位门徒选择变成一个女孩,到了这里,女权已经步入成熟的阶段。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怀孕的杀手和第一位门徒坐在长椅上。这个时候,女权的地位已经奠基完,而杀手的怀孕则寓意着世界的颠覆和女权抗争的成功。在影片后人类的笑容和缤纷的世界相应宜章的提出了一点,被女性作为主导的世界是美的世界。

  一个强势救世主的身份解脱了六个被困苦的门徒,在我们一贯的思维中,这是由父系身份完成的事。但救世主却被放置在女性身上,这本身就在宣扬女权主义,提升女性的身份地位,在六位门徒后,女权成功占据重要地位。

  影片的色彩为前后对比加强了感情宣泄,被上帝统治的世界是阴暗恐惧的黑色,而被以雅和圣母改变过的世界则是绚丽多彩的色彩。对比中,揭示出女权的重要,宣扬女权的美好。

  但在女权横行后的世界,虽然美好,但是却脆弱不堪。人和动物的结合,男人可以怀孕,这种梦幻的乌托邦式生活,荒诞的表现注定这不可能实现。导演宣扬了女权,美化了女权,可是却不能给出一个女权的世界。这就增加了现实落差感,电影中的女权世界是美好的,可现实的女权世界则是不完善的,女权的解脱与独立,还是需要女权自身的奋斗。为女权做一份抚慰心灵树立信心的鸡汤,这就是《超新约全书》的存在意义。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六):上帝确实存在,但他不是神,而是一个中年胖子

  原文出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zE1MzAxOQ==&mid=402922054&idx=1&sn=623ff3491c50b8861215c94eb4faa604#rd

  开篇先来提个问题:你认为上帝是啥?(请用10秒思考并回答该问题)

  但是你们大概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答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全部,其实是由一台破电脑制造出来了。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这是瞎鸡吧扯淡?

  那么有人就问了,那是谁在搞这破电脑?

  答:这个电脑的主人,是一个猥琐的中年胖子,是他一手操作了人类的全部,这就是传说中的上帝。

  我就呵呵了.@#¥%¥#¥%…#¥@(此处省略3万字)

  但是我春节期间看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老野已经打算要去给这胖子烧香了,说要在2016年操(草)你(你)大(大)爷(业)。为此我跟他差点打起来。搞到我好像也有些信了。

  这部电影叫做《超新约全书》,made in 比利时.

  看完之后你会不会相信,那就是后话了,反正我们早就说好了:不要相信文艺青年

  我觉得吧,人活这一世,总有一点别人无法动摇的信仰。基督教徒信仰上帝,伊斯兰教徒信仰真主,佛教信徒仰佛祖……这样的信仰,使得我们信仰的那个人成为神,成为主宰,成为控制我们命运的人。

  可是你是否曾经有那么一个片刻怀疑过你信仰的那个人或许不是神,他没有改变世界的神力,只是一个和你一样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还不如你的人?

  比利时奇幻电影《超新约全书》中就做出了这样的大胆猜想。上帝确实存在,但他不是神,而是一个中年胖子,还是个宅男。他和妻女住在布鲁塞尔,他没有超能力,只有一台破电脑。他从来没有踏出世界一步,他整日关在书房里,并用这电脑创造了城市,创造了人类。

  如果上帝只是做出了这些贡献,那他还是值得人类敬仰的,可惜电影中的上帝特别变态,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折磨人类。他首先以上帝之名挑起了战争。

  因为他的生活过得极其糟糕,所以他把苦闷全部报复在人类身上。他发明了人性,让人类互相为难,他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的玩物在痛苦中挣扎。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各种灾难。

  灾难也不满足他的变态心理,他接着发明了“人类普遍困境”的法则,这法则有2000多条啊,oh my god,你是有多变态?!

  第2127条,人类的理想睡眠时间永远比起床时间多十分钟。

  第2129条,当你刚走进浴缸泡澡时,电话铃声总是响起。

  第2125条,吃面包时,掉在地上的总是涂有果酱的那一面。

  第2126条,打破的永远是刚洗好的盘子。

  第2128条,排队时,另一对移动的总是最快。

  第2231条,祸不单行。

  ……

  我了个去,够贱的有木有?

  上帝如此的贱,肯定不只是我这么认为,反正我身边的人经常在大喊:啊,苍天啊,上帝啊,你为什么这么残忍啊?之类的...

  但是这胖子上帝尽管如此操蛋,却有个儿子叫耶稣,耶稣却离家出走招了12个门徒,想要解救人类。

  这里不说耶稣,他太流行了,我们说的是另一个人,上帝还有一个女儿叫以雅。以雅一直痛恨父亲,早就想着和自己的哥哥一样离家出走。在走之前,以雅干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偷偷溜进父亲书房,打开电脑,查询到每个人的死亡日期,并将死亡日期发送了出去。所以外面的人们手机上都收到一条短信,提醒自己将在几年几小时几分钟后死亡,而且还帮你倒计时。不过没有手机的人就收不到了。(所以在信息世界,有个手机还是关乎生死的啊。)

  之后以雅钻进家里洗衣机的滚筒,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并且学习他的哥哥耶稣开始在人间召集门徒。而且还找了一个乞丐跟着她,攥写超新约全书。

  第一位门徒,是一位万人敬仰的女神,追她的人从布鲁塞尔排到了巴黎,但是她却始终独居。因为她童年遭受事故断了一只手臂,现在的手臂是装上去的。上帝之女以雅听了她的遭遇,帮她安排了一段真爱。这时乞丐在超新约全书里记下的句子是:人生就像滑冰场,摔跤是难免的。

  第二个门徒,小时候是个十足的冒险家,可是长大之后却事与愿违地投入了无聊的工作,一呆就是几十年。在得知自己死亡日期之后,他砸了公事包,决定呆在公园的长椅上,再也不离开。在以雅的帮助下,他跟随一只鸟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冒险之旅,到了大川大河,最后来到了世界尽头。

  第三个门徒,是一个色情狂,喜欢看脱衣舞,却不敢行动,始终还是个处男。在以雅的帮助下,他不再沉溺于自己的幻想,而是找了一份工作,并且终于和他年少时爱恋的着的女人尝到了鱼水之欢。

  第四个门徒,是一个杀手。他和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以雅帮助他发现了自己的真爱,他终于摆脱了自己喜欢杀人的扭曲心理,并且勇敢追寻真爱。

  第五个门徒,在看清丈夫的真相之后勇敢地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并在以雅的帮助下,爱上了一只猩猩,并和猩猩生活在一起了,还和猩猩生了一个小baby。值得一提的是,饰演这个角色的女人是大名鼎鼎的凯瑟琳·德纳芙。

  第六个门徒,是个体弱多病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即将死于这个星期的周末之后,他决定听从内心成为一个女孩,并在以雅的陪伴下去实现死在海边的愿望。

  以雅找到了6个门徒,和耶稣的加起来共18个。可以组一个球队了,以雅对门徒的帮助非常简单,只是听见他们心里的乐章,让他们找到自我,并鼓励他们勇敢地成为那个自我。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我,他们才有勇气抛弃眼前的委曲求全压抑按部就班的生活。这时候他们信仰的不再是上帝,而是自己。

  好吧,尽管上帝如此猥琐,也幸好他生了耶稣和以雅两个出息的孩子

  这部电影虽然带着戏谑愚弄了一把上帝,其实要传递的道理很简单——你信仰任何神,都不如相信你自己。天堂不是因为上帝而存在,而是因为你的自我而存在。这就是上帝之女以雅对《超新约全书》撰写人所说的:人死后是一片虚无,这里就是天堂。

  自我这个东西,是真正能让你感觉到活着的东西。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活在社会、宗教、家庭等等的期待中,困囿于责任、道德、世俗偏见……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死期,你有勇气信仰你自己吗?或者你和芸芸众生一样,只是知道自己会死,却并不知道何时,你会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去追求你的自我吗?

  最后,附上作家黑塞对于自我的一段最准确的描述。

  赫尔曼·黑塞

  一位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内心的作家

  我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者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至于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全文完-

  本文100%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标明出处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七):如果生,如今就按照想要的方式去生

  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死期,那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昨天所看的《当呼吸化为空气》中序言提到了这电影,忍不住找来看了。死期,果然是一件玄妙的事情。

  首先标注一下,此文含剧透,而且似乎并不少。

  一个一点儿都不为人类考虑,只懂得粗暴地去对待妻女,失去了电脑就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上帝。

  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无法离开那房子的上帝女儿,一个不会去反驳上帝不去发表意见的女神,还有着一个看似是雕像实际上后来会给妹妹提供信息的耶稣。

  还有着六个门徒。

  其中一个门徒,是一个幼年被地铁弄走了手的女子。在看到小圣女给她造出的梦的时候,我忽地想起,幼年所看的那本小说之中的描述。

  【晓青不顾他的劝告,不断在草地上回旋,用轻巧的手指表示出扭曲的痛苦,用长发四表示纠缠得不舍。在灵界及俗世之间不断挣扎,想释放出心中的煎熬,达到四方上下的宁静……】

  看到那一只手,那手指的时候,当真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这一段的文字。

  还有着门徒,是所谓的色情狂。只是最后他居然是和自己幼年所遇到的那个人在一起了。

  自称是冥界与俗界之间的摆渡人的杀手,终于在一枪射出的时候,射中了自己唯一一个爱的人。

  而其中那一个,与镜中的自己拥抱的情节,忽地就有着一种放下了其他,好好地去爱自己的感觉。

  爱的能力,也许是从爱自己开始的吧!

  与猩猩在一起的夫人,让人忍不住高呼重口味的同时,也不由感慨,那是什么的力量啊!

  生命只剩下最后一点儿时间的小男孩,心愿是想要成为女孩。而父母,对他的爱,又可否是一种伤害?

  其中穿插着的,在知道了自己死期之后的人的行动,更是让人有着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相比于门徒的故事来说,这些只能算是插曲,却又是恰到好处的奇妙。

  上帝追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人间。两人出现的地方是同一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际遇。一个是一开始就遇到了那流浪汉,口口声声说着不愿意去帮忙,中间却是出现了一个背着圣女的场景。另一个嘛……只想说一句活该呢!

  自己创作出来的,想要折磨世人的事情,最终却是报应到了自己的身上。原本是没有那么的麻烦,却偏偏因为自己的行为,而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当然就是可怜人必定有其可恨处了。

  还好最后的结果,是女神终于取代上帝。

  奇妙的天空,少女心得几乎不可思议。

  标注着喜剧、奇幻的影片,还是在那里说着生死的问题。

  到了最后,想着的只有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是要如何地去活着呢?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八):《超新约全书》:诡谲表象下的深层次

  (芷宁写于2016年1月13日)

  比利时人雅克·范·多梅尔显然是个不受固有观念捆绑束缚的导演,更难得的是,他出类拔萃的光影创造力也总和一定层次的哲学问题交织并序,并表达得入情入理、引人入胜,如他几年前执导的影片《无姓之人(Mr. Nobody)》、再如那部让他扬名的影片《小英雄托托(Toto le héros)》。

  2015年,雅克·范·多梅尔参与编剧并执导的影片《超新约全书(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也属脑洞大开之作,影片整体被呈现得夸张怪诞,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仿佛不受管束的肆意妄为的家伙,如脱缰野马般臆想了一个诡谲有趣、奇幻狂放的奇妙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同时,影片还在深层次上探讨了人类该如何和世界、和他人、和自身相处的问题,以及世界究竟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打开”,这样的终极问题,仿佛触动了一个神奇的按钮,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

  无疑对这部影片的观影过程是极其愉悦的,它大刀阔斧地颠覆了很多不合理却被约定俗成的东西,令观众的观影情绪有种奔放的痛快的酣畅淋漓的宣泄,影片看似胆大妄为地调侃了信仰、恶搞了上帝、颠覆了普世观念,但内里表达都是关乎人性本身的。片中的隐喻、暗喻颇多,常令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联想到了很多,如六个新门徒所代表的各种人性及社会问题,便将诸如孤独、自由、欲望、死亡、爱、异见等等子命题跃于银幕之上。再如,从洗衣机管道里爬出的剧情设置,有种仿佛从母腹中降生的感觉,而后来被遣送至乌兹别克斯坦的“上帝”,竟然也出现在组装全自动洗衣机的流水生产线上,颇有一丝机敏的嘲弄。

  该片全片节奏明快,没有丝毫的拖沓,115分钟的时长却依旧令观众有时间飞逝而去之感。影片镜头语言流畅自如,充满了灵气。所选配乐适宜又高品质,每一个门徒的心声主题曲都符合他们的精神特质。演员表演自然生动,适得其所,其中凯瑟琳·德纳芙不愧为奶奶级女神,所饰演的贵妇有着超乎常人的爱的品味,那一场凌驾于世俗观念之上的“人兽恋”,令人叹为观止。因在影片《塞拉菲娜(Seraphine)》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凯撒影后的友兰达·梦露,饰演了上帝的那位看上去邋遢糊涂实则大智若愚的妻子,和友兰达同为比利时人的贝诺特·波尔沃尔德,则饰演了暴躁易怒、自大无良、爱玩弄凡人人生的“上帝”一角。

  尾声,影片留下了色彩斑斓的希望和绵延可期的温暖,最终世界的重启、改造出自母亲和女儿的联手之作,仿佛一种平和新奇又充满意味的始端。至于有人以此而联想到母系氏族的回归,似乎此君脑洞也不小。

  (杂志约稿)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九):假如我知道了我的死亡日期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圣经》里旧约中描述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万物,耶稣是神的儿子,是人类的救世主,他有12个门徒。

  在电影《超新约全书》里,全能的神生活在布鲁塞尔,用电脑掌管着世间万物。他不仅有一个儿子,还有妻子和一个女儿。这个全能的神,就是喜欢折腾,尤其喜欢把人类往最悲惨的境地折腾,怎么凄惨怎么来。小女儿看不惯了,在哥哥的指导下,动了爸爸的电脑,将所有人类的死亡日期都发了出去,并且准备下到人间去寻找自己的六个门徒,书写一本《超新约全书,》正好凑上妈妈的喜欢的数字。

  生活在人间的每一个人,原本都好好的,正常的工作生活,有一天,每个人的手机都收到了一条短信:你将在**时间后死亡。这仿佛恶作剧般的信息,导致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六个门徒,用自己的经历故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超新约全书》。

  第一个门徒,奥雷莉从小就有断臂的阴影,所以美貌的她总是给人遗世而独立的孤独感。直到遇到另外一个热衷杀人扭曲心理的男人的爱情。她在书里记录的语言是:人生就像滑冰场,摔跤是难免的。第二个门徒踏出了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跟随自然的声音任意行走,去感受自然的一切,听风、看海、爬山。第三个门徒不再沉溺于幻想,在工作中遇到自己一直迷恋的那个女神,就勇敢去追求了真爱。第四个门徒,一直有个癖好,喜欢杀人,直到遇到那个断臂的第一个门徒,杀戮之心没了,剩下的是怜惜是爱情,收获的是幸福。第五个门徒,一个可怜的女人,在丈夫得知自己不就后即将死亡后所表现出的开心令她心灰意冷,原来这个男人真的不爱自己了,这样悲剧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直到遇到大猩猩,对,没错,大猩猩。人和动物难道不能相爱吗?大猩猩的真心呵护和宠爱才是她的真爱。第六个门徒,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在得知自己即将死去的时候,放任自己穿上了裙子,做了一回自己最想成为的人,然后就可以无遗憾的等待在海边死去。

  上帝在电影里,因为女儿的一场“恶作剧”,不再是无所不能,当他跌落凡间,他尝到了他之前设定的种种不合理规则的恶果,让观众很有快感。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很有创意的电影,和宗教无关,让人开心笑过之后,思考我究竟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假如我知道了自己的死亡日期……

  读书的时候,我们在课本里学习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都不希望长大后的自己成为别里科夫。可是有一天,我们毕业工作以后发现,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吃饭、睡觉,一种惯性循环注定了成为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一天一个死亡日期订在那里,你是否还想这样继续生活呢。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不想作死自己。因为电影中有一个人,就是知道自己有几十年好活,然后不停地想方设法自杀。结果没害死自己,害死了别人。死亡每个人都会经历,重要的是怎么活。如果现在想改变,一切就还来得及。如果想健身,现在就去跑步吧;如果想吃甜点,现在就去买吧;如果想去旅行,现在就计划出发吧;如果喜欢一个人,那现在就告诉她吧。我现在喜欢的趁早社群,潇洒姐有句话“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人的一生中有300个100天,我们用一个100天去坚持做一件事情,你就会看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马克思韦伯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才是人,如果人类没有自己编织的意义,那和普通动物有何区别。人对自己的人生要有想法,然后去实施。老罗在《逻辑思维》里说:“一个人什么叫牛人,就是他的意义世界和你的不一样。”十几年前,马云的意义世界就是改变中国人的消费模式,这一想法,现在改变了所有人的消费方式,产生了裂变。那个时候的马云35岁。

  死亡日期是一个deadline,在这个日期以前,让我们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吧,此生潇洒走一回。这是这部电影最棒之所在。

  《超新约全书》观后感(十):A brand new review

  竟然是在这里见到了圣父圣子圣女圣母(

  前三分之一重新定义圣经和上帝,是人类困境的制造者而非降福之人,也不负责拯救。这种设定。恶作剧心态啊。一定有先例但是想不到。

  结构有点失衡。线性叙事和分章叙事的混合体。六个故事可供支配时间有限,后两个故事明显透出一种哎呀时间不够了我们就把主要内容放一放的对付感。倾听内心乐章流于形式,出现得也很突兀。

  如果知道有多少年可活,自己会怎么做,对眼前生活有多少影响。放手一些改变一些,或者什么都不做,都是要死的,认真或敷衍在死后没多大差别,导演其实是虚无主义?

  那么充当上帝,给自己设限,30年?前二十年长大活下来,后三十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