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毕业会考》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毕业会考》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0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毕业会考》经典观后感集

  《毕业会考》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蒙吉执导,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 拉雷什·安德瑞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毕业会考》观后感(一):未来 , 正在颠倒黑白

  剧情很简单 , 简单到像一颗恐惧眼神被刺进去 , 好电影永远都有一种罪 , 真实的罪。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的更好? 我不确定. 」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 多少触目惊心就这样萦绕脑海 , 它是那样的无力 , 那样的崩塌 , 为了让女儿走出这个没有前途的国家 , 将所有的赌注赎给毕业会考 , 等女儿离开了 , 一个道貌岸然的医生 , 就可以任由家庭的关系变化了 , 像是牯岭街杀人案件的父亲 , 不得已而为之 , 却又满是泪痕 , 这是最好的时代 , 也是最坏的时代 , 好在于我们还抱有着希望 , 坏在于我们不断用自己所认可方式给予下一代我们所创造的社会环境方式 , 以为我们让他们离开就会成为一个好的环境 , 罢了 , 当父亲哭哭啼啼的草丛中时 , 我们同情无奈 , 父亲已经不再是那个父亲 , 他保护不了他应该保护的人 , 他以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年轻人 , 可不曾想 , 年轻人终于来接济它了 , 它已经错过了 , 当女儿卷子没有被找到的那一刻 , 父亲心里已经哭了不知道多少个轮回了 , 因为这就是他所带来的处理方式 , 以这一代人模仿着的方式 , 在冰冷的制度与体制下 , 唯有爱可以将其融化 , 两种不同的方式 , 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时代 , 可是我们错了 , 年轻人不是简简单单的年轻 , 他们终究有一天会成为时代的引领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他们正在试图用温度感受这个新时代的变化 , 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体会得到 , 因为我们终究只是他们的垫脚石 , 只要他们能够走上山顶就够了。

  这很中国 , 但这也不会只是中国 , 因为中国的九零后正在以一种独有的姿态打破当下的关系网 , 他们将会让中国重获新生。而年轻一道的人 , 则是上个时代存留着还未被改变的那些英雄前辈。是的 , 正是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

  《毕业会考》观后感(二):衰颓中年

  如果你正义而又清醒,你将必定活得痛苦。如果再加上年轻气盛,以为有能力改变世界,为理想义无反顾,那么你中年的日子,必然会加倍痛苦。

  罗马尼亚某小城的医生罗密欧就是这样一个痛苦的人。1991年,齐奥塞斯库政权垮台,他和女友毅然回国,以为能改变这个国家,结果令他的生活陷入泥潭。表面看,他是个有地位又富裕的外科医生,家庭美满,女儿成绩优秀,但随着一颗石子击破客厅的窗户,各种意外滚滚而来,把生活华美的礼袍层层剥开,露出爬满虱子的内衬。

  妻子患有头疼和抑郁,终日病恹恹,罗密欧和一名老师、也是他的病人有外遇。女儿被不明人士袭击,差点被强暴,因此耽误了重要的毕业会考。她已拿到剑桥的奖学金,只要拿到足够的会考成绩,就能奔赴英国,逃离这个国家,过他本可以过上的生活。罗密欧四处奔走,贿赂、渎职,利用社会关系和潜规则通路,帮女儿拿到需要的成绩。在这个过程,年迈的母亲心脏病发作,渎职之事被检察官捅破,情人怀孕,女儿揭他出轨,夫妻互相摊牌,水面下沉渣泛起,渐渐波涛汹涌。

  人生失序,生活烂尾,手忙脚乱时刻,偏有电话一声紧迫一声的催逼。衰颓中年,日子狼奔豕突,罗密欧把原因归结于1991年轻率的决定。妻子玛格达抗拒这个想法,却找不到其他解释。社会腐败横行,人们萎靡不振,她唯一能做的,是当个没有钱景的图书管理员,闲暇时用烟草告慰自己。她默认罗密欧的外遇,甚至为对方背叛感到抱歉,仿佛内心有愧的是她,出轨者反应理直气壮。的确,作为难得一见不收红包的医生,罗密欧在泥泞中生存够不容易了,就别强求他的七情六欲。

  从毕业会考的前一天到考试后一天的毕业典礼,故事发生在短短五天的时间,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由一颗小石子开始,撕开罗密欧的生活原貌,巡视罗马尼亚社会生活全景,让本片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导演蒙吉也因此成为囊括戛纳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三项大奖的当红炸子鸡。

  影片结束于女儿的毕业典礼。上台拍摄毕业照前,女儿告诉罗密欧,她没有在考卷上做记号,却因为哭泣获得监考老师的同情,有时间完成了全部试题。这番话让终日奔忙的罗密欧心里松了一口气。也许会有个好结果,也许女儿在不知不觉间适应了社会的生存规则,谁知道呢?这遍布社会的网究竟是瓦解,还是愈织愈密?影片没有答案。无论好坏,罗马尼亚的未来终会定格在年轻人身上。

  有段时间,罗马尼亚在中国特受欢迎,是我们的老朋友。它本是一撮东欧小国,地少人穷,知名度之所以高,是因为它很长一段时间是我们为数不多友好邦交国,犹如古巴朝鲜柬埔寨。东欧巨变,罗马尼亚人民把齐奥塞斯库绞死,投向另一边阵营,当了西方老大哥的小弟。投名状已纳,日子却过得不如当年细软跑的时候,失望之余,罗密欧索性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这种心态,像极了今日中国的伪中产。

  《毕业会考》观后感(三):你以为这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其实不是!

  第一感,会觉得这个故事可以照搬到中国,高考、留学、孩子的教育问题、医生红包、走后门、婚外恋等。再想想,这个故事其实并不中国,主人公一家三口其实都有各自比较明确的道德观,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难的只是面对现实,如何选择,从而有道德上的挣扎。导演表面上在谈社会,底层上在谈道德困境。中国电影其实并不这样拍,一来我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完全混乱了,无从谈起,二来我们更纠结于人物表面的行为模式,是用行为驱动剧情走,不太愿意深究道德困境。所以,这部电影的结局可以很淡,我们的电影会浓烈很多,因为你既然靠行为驱动剧情,最后也只能靠戏剧化的行为来破题。作为一名中年父亲,我倒是对男主人公的行为和道德困境感同身受,颇为同情。

  《毕业会考》观后感(四):克里斯蒂安·蒙吉三部长片:从控制到入侵的单向迷宫

  内地的观众,恐怕不太容易喜欢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的作品,尤以最近的《毕业会考》(Bacalaureat,2016)为甚,因为他关注的问题太过于“中国特色”——升学压力,父(母)亲的期盼,望女成龙心态下难以谴责的暗箱操作;更近一步的理由,是时下中国的观众不那么喜欢痛心疾首揭露本国社会题材的电影,因为这些电影再怎么真实,也会被涂抹上“功利”的色彩,再加上,确实很多导演利用这样先天的国籍和地理优势,让自己的电影“出口转内销”。当然,如果仅以此看待蒙吉的电影,未免太囿于题材限制,忽视了导演无所遁形的精密设置以及镜头下的克制。

  《毕业会考》观后感(五):这对罗马尼亚父女,我们瞅着有点眼熟

  原发于2017年1月13日《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如果评选近些年最受戛纳电影节宠爱的电影人,“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旗手人物克里斯蒂安·蒙吉无疑会榜上有名。戛纳同一方舞台,他2007年凭《四月三周两天》摘得最佳影片大奖,2012年因《山之外》拿到最佳编剧奖,2016年用《毕业会考》斩获最佳导演奖。

  戛纳10年的厚爱,见证的不止蒙吉的“全能”。三部影片均涉及年轻的女性,但比起《四月三周两天》里的女大学生和她秘密堕胎的闺蜜、《山之外》中的修女与她被驱魔致死的女友,《毕业会考》故事的核心人物不再是被封闭保守的时代或区域环境,钳固思想、绑架行动的可怜姐妹花,而是与当下接轨的一对父女。然而尽管罗马尼亚的社会氛围已经变得颇为开放,即将迎来毕业会考的女儿伊莱扎的未来人生路,在父亲罗密欧眼里却只有走出国门一条,纵使女儿临考前夕差些遭人强暴,他仍要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放弃坚守多年的做人原则,确保女儿考完能够拿到出国留学需要的分数。

  与父亲对女儿全心全意但满是悖论的爱交织缠绕的,是罗密欧的中年危机。而危机的源头,正是他在国外习得的为人处事准则,并不适用拿人情编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希冀伊莱扎奔赴英国的原因,也是不想从小接受自己和妻子灌输的民主平等理念的女儿,重蹈他的人生覆辙。可是讽刺在于,他在女儿“晋升”路上的所作所为,让他平素的“言传身教”沦为笑话。影片摇摇晃晃的纪录式影像里蕴含的荒唐,一如蒙吉另外两部获得戛纳大奖肯定的作品,但他对身处环境的审视,冷静中掺入主动和解。

父亲的困扰:看着光鲜的民主外壳

  蒙吉2009年与几位本国同行联合执导的《黄金时代故事集》,六则涉及罗马尼亚各个阶层的短片的年代背景,皆在1989年东欧剧变之前。前四个故事由罗马尼亚民众习以为常领导视察、物资短缺等现象引发,旨在纯粹以令人啼笑皆非的剧情,嘲讽特殊年代官僚体制的僵化,后两个故事讲述爱情,罗马尼亚普通的年轻人或中年人,为了维护爱情的尊严,试图钻体质的漏洞或干脆反抗体制,法律“及时”跳将出来予以制裁。

  六部短片的剧本,均由蒙吉撰写。发生在1987年,牵涉阶级爱情、非法打胎、秘密交易的《四月三周两天》,原是这部合集电影中的篇章,大概因为题材相对而言较为沉重同时剧中“涉案”人物悉数逃脱法律的惩罚,蒙吉将之发展独立长片。而他与同僚合作拍摄《黄金时代故事集》,当然不是为了集体幽默忆往昔。

  影片在第四、第五个故事《肥猪炸弹》与《瓶装爱情》之间,合着罗马尼亚国歌,插入一段齐奥塞斯库当政时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新闻素材,惯常在一部电影结束时出现的演职人员字幕,也被逐行打出。如此固然加强了两部分内容的对比,却也说明齐奥塞斯库的独裁统治已随历史结束,可是他的影响,并不会跟随肉身一道消亡。《毕业会考》中的罗密欧,是受这种影响困扰甚或伤害的代表。

  罗密欧1991年携妻回国,源于以为国家的精神面貌已今非昔比,不曾料想夫妻两人的满腔热情会四处碰壁,罗马尼亚看似更换了民主世界的外壳,填充内里的仍是关系攀附与人情买卖,依靠个人能力闯出一番天地纯属痴心妄想。妻子屈身成为一名校园图书馆的管理员,精神逐渐抑郁,罗密欧做手术拒收红包,意味着主动打破医患之间半私下半公开“签署”的“信任协议”。开场他家的窗户玻璃莫名其妙砸出破洞、随着剧情发展他的车屡屡被人动手脚的原因,影片直到结束也没正面交代,但指向的是某种排斥他的力量,只用暗招不会明来,仿若看不见的密集钢针,一点一点扎破他的情感与生活,以及他在国外开眼时形成的公平信仰

出国的执念:西欧的月亮比东欧圆

  出国是蒙吉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而它的所指对象特定,是相对罗马尼亚所在的东欧而言,以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他2000年拍摄的长片处女作《西方》,一暗一明对比明显的两条并置铁轨画面上打出的英文片名,正是亦可译作西欧诸国的“occident”。

  考虑到罗马尼亚是在2004年加入北约、2007年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的一员,《西方》里的国外世界,罗马尼亚民众看来俨然想象中的乌托邦,因为少有人能够亲临,加重对其一厢情愿式的美好想象,当具备一定能力或手段的人,比如《毕业会考》中的罗密欧与其产生关系,全情投入式的肯定,其实是因心里早就植入优点“放大镜”。到了故事时间被设定在2005年前后的《山之外》,由于签证可以轻松拿到,这种“放大镜”更被安装在了平凡一族身上,纵使在德国打工时吃尽苦头,修女的女友依旧希望能与修女一起在德国活着。

  《毕业会考》用欧元在罗马尼亚的广泛流通使用,道出国民可以自由往返西欧诸国。如此背景下,罗密欧固执地让伊莱扎一定要去英国念书,甚至在她遭受不幸之后,以自身经历坦陈后悔回国,描绘她在英国惬意生活的蓝图,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心魔作祟。罗密欧将归国后日益加重的挫败感,归结于环境的“换汤不换药”,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

  这个身材走样头发灰白的中年男人工作之外的生活重心,是围绕老母亲、妻子、情人和女儿打转,与每一位女性构建的关系,他都处理得相当笨拙,被动地应对着接踵而至的突发事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催促他付诸行动,静音并不能阻止或延缓大大小小事件的降临。而伊莱扎的不幸,其实为他提供心无旁骛关爱女儿的借口,他将所有精力花在为女儿前途奔波上面,无关“事有轻重缓急”,而是变相拒绝解决其它的麻烦,正如擒获2013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罗马尼亚影片《孩童姿势》,富二代的驾车肇祸最初在母亲眼里,竟然是改善母子关系的良机,她以此为挡箭牌,妄图遮掩众多矛盾。

女儿的选择:去留没有标准答案

  与罗密欧的坚决态度相比,《毕业会考》中包括伊莱扎在内的其他角色,并不认为她一定要去英国留学。妻子质疑他以利益交换的方式,收买官员和监考老师,使得他们对女儿的教育丧失意义,伊莱扎即便成功赴英,也不会全情享受别处的空气。母亲和发小觉得在国内念大学并非不可,英国当下的环境不见得能比罗马尼亚好到天上。伊莱扎则是担心友情(以及爱情)会离她而去。罗密欧的回应,分别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女儿能够理解接受、英国总是要比罗马尼亚好一些、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然而随着母亲晕倒、婚外恋情暴露等事情的发生,父女关系也在慢慢对调。伊莱扎甚至“要挟”罗密欧,假如他任由婚姻触礁等问题搁浅,她不会完成考试。借此,蒙吉对罗密欧的行为提出怀疑,他为伊莱扎所铺的路,不一定是适合她走的康庄大道。

  诚然,影片聚焦的小城环境,比起《四月三周两天》中的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或者《山之外》里的修道院所在的城镇,已经文明很多,可是罗密欧深夜追踪嫌犯的一段影像,仍看得人紧张压抑。然而因此便要离开家园,显然属于逃避下策。影片最后,伊莱扎告诉前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的罗密欧,她在考试铃声敲响之后,用眼泪打动了监考老师,延长了答题时间。罗密欧沉默不语,是因之前他曾请求身为监考官的情人,想办法帮伊莱扎多留出一些答题时间。

  不过这到底是上一辈人情的成功,还是下一辈自行解决的胜利,电影并没有明示,伊莱扎最终是走是留,同样没有挑明。可是比起《四月三周两天》女大学生默然看向观众、《山之外》一团脏水溅上车前的挡风玻璃的收尾镜头,《毕业会考》用伊莱扎与同学愉快拍摄毕业照(罗密欧掌镜)作结,画面明快动人。蒙吉向他离不开的那方土地,主动伸出和解之手。(梅生)

  《毕业会考》观后感(六):哪里都是一地鸡毛

  很长的片子,然而很紧张,生怕它戛然而止。

  糟糕的治安,突然的被袭,错综复杂的人情,至关重要的考试,很多大事都发生在这短短三五天里。看的很揪心。

  因为要作弊,父亲实在受不了了,自己一个人躲在黑暗里偷偷哭泣。 哭完还要回家去说服妻子和孩子,让她们接受这样不得已的决定。很违背自己一直以来的原则。所以他这么出名的医生,还开着普通的车,住在普通公寓的底层。

  他的这样八面玲珑,就是为了给妻子撑起那片天,因为她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完全不理世事。甚至丈夫的出轨,都能安之若素了。

  一直不停的电话铃声,几次被打碎的玻璃, 不停的联络,各样的人好像都有很多需求。看到这里,觉得是在看《一地鸡毛》。这么相像。

  很像我们现在的社会,成功的人总是这么忙。 这位老爸,本来觉得只要宝贝女儿能去英国留学,自己的人生总算是有希望了。那是他离开的梦想。其实后来的情人也很需要他为她撑起一片天。 突然的,能者多劳,觉得很同期他。

  副市长说,没有人能靠工资活着。然而校长说自己很诚实,他开着沃尔沃,住在别墅区。 小偷还要讲良心,是最苦的人。

  最后谢谢导演,那个摩托车教练不是坏人,最后还有一张全是笑脸有阳光的合影,他们能改变一点点生活吗?

  《毕业会考》观后感(七):How much did you score?

  It's suffering enough to live in a society like this. And we still make time for the show played by ourselves everyday. We complain, we resent, we emphasize, we criticize. We give them the credit for rubbing it in our faces, instead of just changing it. Life is such a horror movie.

  《毕业会考》观后感(八):这片子居然不是中国拍的,好羞耻!

  熟悉蒙吉的都知道,金棕榈、最佳编剧,他都已经收入囊中了。

  这个最佳导演算是填补他的戛纳空白。

  不过,在今年不景气的戛纳作品中,《毕业会考》相比其他作品要完善许多。

  所以,有人会说,这才是该拿金棕榈的片子。

  新片依然延续了导演稳健、娴熟的个人风格。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该片的剧本天衣无缝,堪称教科书级别。

  男主角罗密欧·阿尔迪亚是住在小山城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名医生。

  他有一个学霸女儿,他一直有一个执念——

  女儿一到18岁,就让她出国念书。

  女儿也一直按照父亲所规划的道路前进。

  成绩优异的她已经拿到了两家英国大学的奖学金,即将飞出国门。

  只需要再通过毕业会考就可以了。

  毕业会考是指检验学生是否有通过学校课程毕业水平所进行的统一考试。

  题目都是基础知识,通过了就有毕业资格。

  本来对于学霸来说就是so easy 的过场,却节外生枝——

  在首场笔试的前一天,女儿在校门口遭到强奸。

  情绪受到打击,这直接影响了女儿的考试发挥水平。

  这对一直梦想女儿出国的父亲来说,简直晴天霹雳。

  而后,他开始了托关系、找人情之路。

  导演用一个毕业会考的母题,层层抽丝剥茧,剥出了一个罗马尼亚众生相。

  将其容纳于127分钟的影像中,可见其功力。

  蒙吉的这种功力用最直接的三个字描述就是——

  稳准狠。

  我们先说稳。

  整部影片是冷色调。

  还是导演擅长的手持长镜头叙事。

  主角们的情绪都藏在内敛密集的台词之下。

  再说准。

  导演由一个高考事件,牵扯出整个罗马尼亚灰暗的众生相。

  层层推进。

  女儿有升学压力。

  升学压力导致父亲奔走,托关系,走后门。

  为了托关系,父亲许诺给领导优先的移植肝脏源。

  领导为续命,回馈给当医生的父亲红包。

  这种稳健的准度,就达到了狠的效果。

  其实当我们看这部影片时,你会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窝草,这确定不是抄袭我们天朝的素材?

  升学压力、走后门、医生收红包、官场腐败、父母婚姻破裂影响孩子,这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啊。

  影片完全可以直接搬到中国,毫无违和感。这每一个都是我们的痛点。

  一个中年父亲,作为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深知这个国家的灰暗。

  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女儿身上。忍着分别之痛,也坚决不让女儿留下。

  出国不仅是学业有成,更是在艰难世道下的无奈之举,是出路。

  在这部电影中,父亲对女儿的掌控已经超越了普通家庭式的约束。

  它已经上升到了对整个国家的失望。

  导演蒙吉曾说——

  父亲这样的角色的确是千千万万罗马尼亚那一代人的缩影。

  他们其中有坚守公平的,但最终被时代抛弃,比如女儿的母亲。

  也有慢慢被磨合得圆滑,只能深夜一个人躲在树丛里痛哭的,比如父亲。

  如今这个国家的这一代人,每日忙碌奔走,已经不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了。

  他们是努力让下一代逃离这里。

  然而越是挣扎,越是困于其中。

  女儿的毕业会考,是她,是父亲,是整个个国家残忍的成人仪式。

  影片结尾,女儿告知父亲,自己并没有按照父亲安排的那样,在卷子上做标记来投机取巧,获得高分。

  她只是哭了,监考老师让她多答了一会儿。

  一瞬间,父亲多日的焦虑、奔走都成了徒劳。

  但整个世界却好像明朗了一些。

  整部电影格局相当工整。

  但相比导演的成名之作《四月三周两天》,没有那么锋利。

  却也是难得少见的佳作。

  重点是,一样的素材,人家拍出了什么,我们拍出了什么。

  这片子居然不是我们拍出来的,好羞耻。

  《毕业会考》观后感(九):这部近期最好的电影,在国内肯定是禁片

  坦白的说考试作弊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但是当你再次想起时内心会感到不舒适吗?

  我想除非事关重大,或者第一次“作案”,大部分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更别说把它上升到“信用缺失”的高度。

  然而好事者常常以此为题大肆渲染,最终将其演绎到关乎个人、家庭、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未来的大事。

  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就是这样的好事者,他的作品向来是以小见大,通过描绘个体或者某个群体的困境,从而能揭露整个社会的弊病。

  其作品《四月三周两天》讲述大学生为了非法堕胎,被迫出卖肉体的故事。

  这一关注的焦点一听就让人眉头一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佩服蒙吉的“胆大妄为”,他把社会最黑暗的最痛苦的一面撕裂给大家看,正如鲁迅笔下的“真的猛士”。

  也因此该片入选第60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并获得当年的金棕榈大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而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其新作《毕业会考》虽然未能拦下金棕榈大奖,却获得了提名,并获得最佳导演的奖项。

  与《四月三周两天》相比,《毕业会考》关注的社会问题看似小了很多,但是当你完整看完电影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以小见大,足以四两拨千斤。

  如果说《四月三周两天》中非法堕胎仅限于在校大学生群体,那么《毕业会考》通过考试作弊事件营造出来的人物困境,却将罗马尼亚社会窘迫的现状突显出来。

  影片讲述一位叫伊莱扎的女孩已经获得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只要会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就能出国留学。

  但是在她会考前一天遭到袭击险些被强暴,因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导致她第二天考试失利。

  为了保证接下来的考试获得高分,她的爸爸罗密欧·阿尔迪亚选择走后门拉关系,帮助并教唆女儿考试作弊,从而期望最终获得去出国留学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唯关系论是很多国家的现状,无论是上学、就医还是工作,不走后门拉关系似乎就办不成事,这几乎成了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必学技能。

  很多人说这是社会“逼”的,他们在做这些事请的时候,一开始都会心虚,但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毕竟大家都这样做。

  为人父母者常说“我们算是完了,把希望留给孩子吧”,于是竭尽全力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想方设法送孩子出国。

  像电影中罗密欧帮女儿出国拉关系走后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罗密欧先是找当警察的朋友帮忙,警察朋友又找到副市长帮忙,副市长恰巧要做肝移植手术需要罗密欧帮助,于是副市长找到他曾帮助过的学校领导,最终学校领导帮助罗密欧的女儿作弊。

  整个拉关系走后门的过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最后一环直接告诉孩子该如何作弊——把试卷第一页最后三个字划掉,好让阅卷老师认出试卷——这就会放大我们的羞耻之心。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一个肮脏腐败的社会里我们怎么样都可以,哪怕是破罐子破摔,但是孩子不能像我们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环境。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不允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诚如电影中的罗密欧不愿意让女儿生活在一个教育不公平、医疗腐败、社会混乱,以及官僚体系僵化的社会,他多年的努力就是希望把女儿送出国。

  但是袭击事件让他陷入挣扎,为了让女儿会考成绩达到出国标准,他必须直接告诉女儿如何作弊。

  我们常把身教重于言教挂在嘴边,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有不得不去做违背这一原则的事情,这真的是艰难的心历路程。

  影片最后的结果是伊莱扎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唆使,她是通过哭泣博得监考老师的同情,从而获得足够的时间答完试卷。

  这显然是导演蒙吉浪漫化处理的结果,但是伊莱扎最后对罗密欧说她不一定会选择出国,则是以开放式的结局反讽之前罗密欧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努力。

  这里大有“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儿女好,但是儿女不领情”的意思。

  有人说电影《毕业会考》中的故事放在中国社会同样成立,我想假如你已经为人父母,你的体会应该更加的深刻。

  显然电影中的故事在很多中国家庭中上演过或即将上演,假如你就是伊莱扎的父母你会怎么办?

  《毕业会考》观后感(十):所以我喜欢剧情片

  去年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又不想学习,看了兔子洞。现在已经忘了很多,片尾看到有人说这电影讲的啥?当时有一点窃喜,因为觉得自己很能进入剧情,试着感受人物的感受。自我感觉,他们的感情像汩汩细流,生活中的白开水,就像在过自己的生活。虽然,我们在生活里不可能有精心的台词,情商和智商不可能每一刻都在线。

  我们在哪个时候开始长大?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变得成熟?关注的微信几天前推送了新剧,而立年的三兄妹,仍然在摸索自己的人生。昨天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因为肠胃感冒难受得瘫痪,然后就看出了眼泪。我们可以列出成熟的标准,却远远无法很好地达到。

  《毕业会考》的视角,一直集中在父亲,让人觉得接踵而来的事件全部压在他的身上,至少我一直在为他担心。在桑德拉拜托他第二天照顾马泰时,我不禁为他考虑:他明天是有时间做这个的吗?好像本来明天有别的事吧?但他接着就应承下了。前一次见面他向她直说,因为自己的全副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所以无法顾到为马泰找一个语言治疗师。他跟桑德拉接下来的对话,让我想要记录下来,因为我觉得他们实际上没有在交流。在父亲看来,也许这段地下情是两情相悦的事,不需要额外的承诺,才能让自己觉得放松,在工作和头痛的妻子(压抑的家庭生活)之外有个释放;然而桑德拉却是期待着他能为自己做出自己期待的抉择,而不只是心血来潮的时候才会关心自己。可能这不是一次愉快的对话,却让两人都做出一些反思。父亲从家里搬出来,跟女儿在警局外和解,坐上公车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在追嫌犯未果后,来到了对他来说终于唯一的居处,告诉桑德拉,马泰的医疗师找好了。虽然沦落到睡沙发,还是吃了一些残羹。

  我时常会为了自己的不独立怨恨父母,是的,我居然把自己的问题一股脑的全赖给父母,即便我已经成年多年。我常常觉得自己不成其为个体,是一盘散沙。可是每个人都无辜,所以其实找不到发泄的靶心,这也让我沮丧的想哭,觉得生活真难。也许在父母感情破裂这一点上,我不像片中的女儿,但谁知道呢,毕竟妈妈确实跟第一次牵手的男人结婚了,我们谁又真的准备好了?就在一次次措手不及中,渐渐变得无知无觉。醒目的玻璃球终有一天也可以随意的从手里散掉。

  我没发现片中的父亲是从哪一刻决定放手让女儿自己做决定的。也许是他终于知道自己再也无能为力,盲目的关心却让事情似乎变得更糟,原本也只是自以为可以多操纵一点,让事情顺自己心意一点。真的很巧,片子里很多话语都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在思考的。父亲跟年迈的母亲讨论孙女的未来,一个觉得无论如何要离开这没有希望的家乡,而老人问:别处跟这里真的有区别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正如细究起来,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也会陷入死结。父亲总是强调,要做人生的赢家,结果最重要,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毁于一个错误的决定,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就独自脱身去更好的地方。老母亲大概觉得,生活在哪里都一样。长辈总是想要决定儿女的人生,而人往往意识不到,既然自己对自己尚且不满意,为什么还要让后人遵从自己愚蠢的决定。爱有时真愚蠢。

  也许我们一生都醒不过来。有点压抑有点累。在我注意结尾“再来一张”女儿的两次笑容有何不同,着急旁边女生还在整理发型的时候,屏幕变黑。我想知道她会不会去英国,父亲能不能无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