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影评10篇
《阿信》是一部由江口浩之 / 小林平八郎 / 竹本稔 / 望月良雄 / 一柳邦久执导,田中裕子 / 小林绫子 / 乙羽信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信》影评(一):两版配音
现在大家称之为央视版和湖南卫视版,相比我更喜欢卫视版的。
我之前看过一版不是央视的配音,应该是港台制作的,也可能是先入为主吧,反倒感觉更自然一些,现在下了几集央视版的,觉得说话太“标准”了,也太板了,特别是奶奶和妈妈的配音,“底气”太足了,没有那个版本的感觉好,妈妈的声音那么无奈,悲伤,声音里所包含的柔弱而坚韧的母爱,常常让我潸然泪下,很是感人。
可能是那个年代的配音烙印吧,讲究的是字正腔圆,有点像话剧,少了点真实感。
一直再想找那个版本的DVD,大家有没有知道哪有的,分享下,谢谢了。
《阿信》影评(二):阿信 边看边写
这剧看了十几集这眼泪在眼眶里转转的,300集我真怕受不了。这剧对于当时的战争的态度真是三观正!大哥哥俊作。逼良为娼啊,还是自己的妈妈,这集集都是苦情戏啊。37集了,我可爱的童年阿信没有了....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阿信嫁到龙三家,婆媳之间的故事真是气死人了,176集,幸福感满满。
188集加代竟然是这样是的,阿信最后把加代一家三口埋葬也算报恩了。238集,又一个被战争杀害的人川村,明明骨子里是一个好人,一个渴望家庭(几次提到找不到在满洲的家庭,现在是一个人),一个好兄弟(为了兄弟送了那么大一个礼,而且战争的残酷让他认为和阿雄友谊无比珍贵,在那个环境里的兄弟无比珍贵),就这样一个人就被杀了(自己放高利贷被杀,也是没用办法责怪谁)。还有初子,可能是最好的一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初子得罪谁了啊!我娶!
《阿信》影评(三):只记得当时看到很难过!
当时很小,记不太住讲什么了?但模糊的好像有印象。不管这印象是听别人说的还是看的。
真正从头看走的应该是湖南台播出的那次,当时兴致勃勃的从第一集开始看走,越看越难受。这部电视剧是好看,一个小女孩如何奋斗成功的故事,说是励志片很正确,其中遇上了种种挫折。
但是这不是我们通常看的那种以主人公为主,其他人是好是坏都通通可以忽略不计的电视剧模式。
看到里面一个个出现的人经历的种种遭遇实在让人流泪的时候更多,比如一开始阿信的妈妈,年迈的奶奶,看到奶奶偷偷给阿信的一个铜板,饿着肚子窘困的生活。感觉跟大长今的励志故事不是同一种。
最后还是没有看完,太长了,而且太惨了。没有什么特别让人成功的喜悦。
最近没有电视剧可看,翻旧片,看完了大长今,又翻出阿信来看,觉得还是看不太下去,好片是好片,但是缺乏很想看下去的引力。
《阿信》影评(四):“从不迷恋”的阿信
刚开始看,看了四集。
那时的日剧是有点罗嗦了,很多事情交代的太过了,还有就是煽情,over过tvb,不让cctv,受不了。
现在才知道阿信影射的是八佰伴的创始人。
下载的是双语版,国语版阿信的配音是大名鼎鼎的张桂兰,从童年直到老年。张桂兰也是一位情感生活复杂,历经坎坷的铁娘子,中国配音界的泰山北斗。
头四集有一句让我听了心惊的台词,是孙子对阿信说:“奶奶从不迷恋任何事物阿。”也许只有从不迷恋,从不留恋的人才会有钢铁一样的意志,永远向前的勇气吧。
开头的老人离家出走,去看自己家乡的行动,我也是深深理解,我家老母亲72岁了,现在最强烈的愿望,也是回到已经没有什么亲人的老家去看看。人生最初的足迹,在生命的黄昏,就算是最坚强的人,也总是会有些留恋的吧。
《阿信》影评(五):阿信的故事
当年断断续续看《阿信》的时候,才只有十多岁。
一直记得,有一个成年人开启了阿信的心智,给了她很多人生的启示。
今天又看到这些。只是我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引导了。
就像阿松给阿信说的:憎恨别人只能使自己痛苦,伤害别人也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觉得仇恨要用对付仇恨的方式来解决,不能轻易原谅和化解。
否则这种纵容只能让别人伺机重来,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我多么希望自己就像天使一样善良。
但其实根本就不是。
姐姐阿春身染重病,她喜欢的人来看过她之后,她说:现在我随时都可以死了。
我知道爱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置人以死地。
总之我已经不会为它而困扰。
我想说阿春很美。
我一直觉得隐忍的,但是又很坚强地坚持着自己梦想的人,是真的美丽的。
就像平野给她的那束野菊花。
我也知道这样的疑问等同于晋惠帝的疑问:何不食肉糜?
但是,为什么他们要住在那么冷的地方呢?
那么,我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这冬季漫长风沙肆虐的地方呢?
因为想起《阿房宫赋》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所幸没有。我很讨厌一些作品中为了体现主人公的坚强,让他们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
这些写作的人一定是没有做过母亲。或者心中有着更大的疼痛和怨恨。
相对一切,失去孩子的疼痛是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
我亲眼见过一些母亲在失去孩子后,怎样在一夕之间变得失去所有神采,形容枯槁。
看《阿信》。第一次掉泪。
因为阿信在失去一切,万分难过时突然母亲出现在眼前。
当她们抱在一起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但是,永远在那里,无论你何时回去,都会等着你,毫无怨言接纳你的,只有父母。
——你不是一直想要自由吗。如果你觉得受不了外边的自由就回来吧。
这是那时候爸爸对我说的话。在我心神俱碎的时候。
无以回报。
就只有这样一代人欠着一代人的。
我想母亲和妻子掉进水里,首先要救的毫无疑问是母亲。我希望是。
但是如果是母亲和孩子,那一定会有挣扎的吧。
看到阿信对龙三说:没想到你还会关心我。
突然又一次泪湿。
自觉地寻求理解是不明智的事情。
不期而遇的才是真的。
他的自杀,让我很愤慨。他对自己负责,却忘记了自己所爱的人会有的疼痛。
但是,像阿信一样,我觉得嫁给他这样的男人,虽然生活得艰苦,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少他是一个温和的男人。看到他孩子似的笑容,心里觉得温暖而难过。
就像一直以来,看到一个冰激凌,一块巧克力让儿子感到的满足一样的温暖和难过。
此刻,温暖的眼泪源源不断地自眼眶涌出。
总是这样,自生自灭的。从小没有经历艰苦的生活,但是内心没有得到过谁真正的照顾。
我说痛苦和烦恼的时候,别人会以为不应该,或者以为我在指责他。
这样,不但没有人分担,内心还会弄得更加荒凉。所以不如不说。不交流也可以活得很好。
就这样习惯。
突然想到以前多次看到过的一句话: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
我已经是这样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我是懂得珍惜,知道满足的人。
阿信的一生,看得人很累很饿。
她一直在为活命拼杀。而我遇到的只是感情上的挫折。
因此内心强大,可以承受很多。
我想,这样也是因为我没有生活上的负累,不必为生计奔波劳碌,所以才会有闲看到自己内心。
在经历了生死劫难之后,意外见到浩太,阿信投入他怀里,卸下一贯的坚强痛哭。
我没有那样的朋友。到最后总是会很坚决地将他置之度外,从心里彻底清除。完全不留后路。
经脉尽断也不要藕断丝连。
《阿信》影评(六):梦开始的地方
上映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日剧的“圈地运动”时期。那时,中国富裕的老百姓已经开始有了电视机,而中国的电视剧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像索尼、东芝抢占我们的电器市场一样,日本电视剧也迅速填补了电视节目的空白。那时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景象,是一群人在平房的院子里,围着一台9吋黑白电视,为一个异国女子的曲折命运而唏嘘不已。这个女子,就是日本人阿信,这部电视剧,就是7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阿信》。
《阿信》讲述了日本著名的百货连锁企业八佰伴创始人艰苦的过程。她从最底层做起,历尽艰辛,终于获得了成功,正是千千万万个阿信,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纯纯的小鹿纯子当时迷倒了无数小男生这个日本女人的故事,在国人心中埋下了个人奋斗成才的种子。若干年后的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士,或多或少都受过“阿信精神”的鼓舞。
色は匂えど散りぬるを
我が世誰ぞ常ならむ
有為の奥山今日越えて
浅き夢見し酔ひもせず
译文:
花虽芬芳终需落
人生无常岂奈何
俗世凡尘今朝脱
不恋醉梦免蹉跎
这首伊吕波歌是偶看《阿信》后头脑里首先跳出来的感受。最近每天夜里追看《阿信》。80年代初看过一次,但那时候太小,一则故事情节差不多忘光了,二则也没看懂,只记得某某人好,某某人坏,阿信的生活很悲苦等等。现在年过三十,再回首这部电视剧,就有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更深切的体味。
人生无常,盛极必衰,乐极生悲,然则在这无可奈何的苦痛中,真的勇士如阿信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坎坷的生活。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呢?
这首佛谒虽然主旨消极了些,但是用来形容人生的变幻无常,以及身处其间的个人的渺小和无奈却是非常到位。
巧的是,片尾字幕的影片制作者名单中就有一个伊吕波剧团。也许创作者的心里也在为阿信艰苦奋斗的人生鼓掌加油的同时叹息人生之多艰吧……
《阿信》影评(八):阿信太自私
看童年阿信和老年阿信,都觉得很喜欢,但是,看到老年的阿信,我对她的好印象土崩瓦解了。
不是因为换了演员太老,而是因为她对初子的态度。她毁了初子的一生。
虽然她口口声声说自己对待希望和初子就像亲生儿女,但是很明显,几个儿女在她心目中都有一把称。阿雄不算,阿仁排第一,阿桢和希望排第二,初子永远是排最后一个。
初子去做妓女,阿信把她带回家。但是初子从24岁到30岁,青春白白流逝,阿信也没为初子张罗对象。30岁的时候,有人给初子介绍一个55岁的男人,初子说会考虑一下,阿信给了她一巴掌不同意,说嫁了也是服侍别人而已。可是,初子在她家不就是个佣人么?每天晚上不还要给她捏肩膀服侍她么?初子去做妓女,或者嫁给老男人,还有机会生下一男半女,年老了也不至于孤苦伶仃,谁知道她就一定不幸福呢?或者,初子去别人家做佣人,也还有机会接触到其它男人,日久生情。但是,阿信一直以女儿的名义霸占着初子,让她在家里帮忙。阿信家大业大,找个上门女婿有多难?可是阿信眼里只有她的生意,从来没认真为初子张罗她的下半辈子,她的儿女孙儿团聚,其乐融融,也只有初子像佣人一在厨房忙活。哀哉!阿信本来留了一笔钱给初子,可是当阿仁把钱都拿去开超市没有余钱,她把初子那笔钱给了希望买房子,连浩太都说了一句实话,说原来初子始终都是个外人啊。我为初子流泪,初子当初就不应该回来这个家,阿信对她的付出已经习以为常了,阿信眼里只有她的生意,她的超市,她的事业有没有人继承,她已经没有余力顾及初子了,她以为她能给初子提供吃穿用住就是对她莫大的怜悯,拜托,初子已经长大了好么?去哪里都能活下来。哪怕她去哪里当佣人,都不应该在阿信家当佣人。初子就这么过了一生,阿雄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