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师》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师》经典观后感集

2022-05-28 02:06: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师》经典观后感集

  《大师》是一部由王韧执导,王国维 / 马寅初 / 钱钟书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师》观后感(一):千佛一面的大师

  看过几集,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脂砚斋评石头记所说:可笑近来小说,净是貌比潘安,才如子键。不成想应了这部《大师》,可笑大师们都是“心怀天下”“高风亮节”。我此言绝无冒犯之意,只是大师之谓大师,必是有异于常人之处,一味以表面标准衡量,难免千佛一面。乍一看大师果然气度不凡,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仔细一看,竟是一个模子刻印出来。

  倒是讲陈寅恪那一集给我留下深刻影响。陈公弟子前去邀请老师返京,老师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他的学生不要学马列主义。做学术就是做学术,不该带了政治的成见去,这样只能培养出御用学者。我想试图去解构这些大师也是同理。还未调查研究,一部《大师是怎样炼成的》就已经胸有成竹,带着答案找问题,找出的当然是一个套路。这只是观者眼中主观的大师,而真正的大师恐怕还没碰到皮毛。

  对于任何伟大的精神,我始终怀揣仰视的态度;然而这种仰望却是旁观者的冷眼,这冷不是冷漠,而是冷静,一双审慎的冷眼才能洞悉伟大的灵魂。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首先是一个伟大的人格,而不是干枯枯的几个大而不当的帽子能够概括的。说徐悲鸿旅法期间忍饥挨饿只为艺术的追求,却不提他饥寒交迫中的挣扎与怀疑;言蔡元培慧眼识人力排众议,却不提他深陷孤立左右为难。窃以为只是对大师精神的表面解读。如果只是对大师的坚韧进行赞扬,而不去窥探这坚韧背后的徘徊,平添一分神性,少了一分人性。也就没有了对后人的更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见枝繁叶茂,水流汹涌,就不能真正体会大师之大。何谓大?如何大?这其实是片子没有解释清楚的

  《大师》观后感(二):丰子恺:一生一诺,一诺一生

  刚看完了《大师》里的丰子恺部分。

  在杭州求学时期,他的绘画教师是李叔同。丰子恺在日记里写“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治了我的感情。短短的几句话,便奠定了我的一生。”

  李叔同后来成为弘一法师,与丰子恺有了个一生之约:每十年画一本《护生画集》,直到他百岁。

  丰子恺回信:“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画到第五集的时候,李叔同早已去世,丰子恺也年逾古稀,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劳动改造,不久就得了重病,医生批条允许他回家养病。丰子恺回家不久,开始创作第六集。为了完成画作,他竟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吃药,拖着病,这样就能继续请病假呆在家里画画。第六集完成之后不久,他因肺癌去世。

  丰子恺是不幸的,但又是极其幸运的,在那样的乱世中,还能保持了一辈子的赤子之心。

  但他毕竟太单纯,政治的复杂和残酷是他所不能理解的,不同于另外一些知识分子,他真心赞美社会主义,结果却还是被打成右派挨批斗,他对此感到非常委屈。这里就不说了。

  一生一诺,一诺一生。

  木心曰,一生只够爱一人。我觉得,一生能遇到和认定一个人,德高身正,亦师亦友,永远在你前面悬如明灯,真是一件幸事啊。

  护生画集是必须要收的了,新星的线装那套最好,可惜文字都是竖排版,一直不适应,好吧我注定只是个伪民国迷。

  不过,他两个女儿看起来一点都没有继承父亲的气质和风度,眼里半点灵气也无,虽说不能以貌取人吧,还是觉得非常可惜。

  《大师》观后感(三):艺术的精神

  最近看了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三位艺术家的故事,这三位艺术家都是一代传奇,在近代现代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昌硕,1844年08月01日-1927年11月29日,这位来自浙江安吉晚清失意的官员以金石篆刻出身,练习书法,师从俞樾学习诗文古文,后又拜师任伯年学习绘画,他被认为是诗书画印四绝的集大成者,海派画家的一代传承者与创新者。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湘潭,这位先生因为家庭条件没有读过多少书,15岁学做木匠,后来被胡沁园赏识学习作画,五十五岁在北京在陈师曾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在他的生命中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贴近生活的观察画了生活气息浓重的画作。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这位来自四川的先生最后走过了世界太多的地方去没有走回到自己的故乡,他被人记住的是年轻时候以假乱真的石涛仿作、争议较大的敦煌莫高窟的临摹、晚年的泼墨山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绘画。

  这三位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大家,无一例外都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着文人的独特气节,他们的经历都是颠沛流离,或许这就是艺术的来源,毕竟生活的磨难更加能够激发人们创作的灵感。

  《大师》观后感(四):《纪实 大师 马寅初》

  看过马寅初的记录,先生作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先入国民政府,想着一心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怎奈看不惯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挺身抨击,被国民政府雪藏。后接触我党,一心为想着为国为民服务,先后出任财经委员会、北大校长等职,当时的马先生希望自己能够活到一百岁,为新中国服务更多的时间。他最早关注到新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及时提出关于合理控制人口的可行性的长远建议,甚至颇为激烈的说到“如果未来不能够很好地解决粮食、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老百姓会把共产党的恩德化为不满和失望”,这在双百方针时代还是允许公开的,但是很快反右和文革来袭,马先生被打倒,直到1979被平反的时候,这位先生因为在80岁高龄还下乡调研人口问题留下腿病导致不能行走,双耳失聪,因为周总理的保护,他坚强的活到了自己被平反的时候,可惜没有看到自己的人口主张被采纳。

  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没有现成的制度可以借鉴,深受国内国外局势的压迫,再加上一批别有用心的领导人的故意引导,使得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国家走了太多的弯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但是这样的学者不能不说是国家的财富和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大师》观后感(五):随评

  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蒙受深重苦难的时代,强敌侵略,军阀割据。但也正是这灾难性的乱局带来了学术文化的短暂自由。一时万象分呈、百花齐放,学贯中西的大师频出,一流的世界级学者叠现,造就了继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史上第二个思想学术的大爆炸。但无论怎样灿烂和苦难的时代都终将过去,随着季羡林、唐德刚、任继愈、钱学森等人相继离世,我们正向他们的辉煌作别,挥手之后,今日中国,再无大师。绝学无继,学术凋零,而没有了他们,我们又是否知道中国人究竟从何出来?往何处去?

  本片又不由得让人对制度于学术文化之戕害深恶痛绝。梁思成救得了京都奈良、巴黎古城,却救不了北京城,更诸如叶企孙、傅雷、马寅初等人晚年遭遇,不得不让人唏嘘。知识分子爱国家,国家,爱他们吗?我们的与时俱进、海纳百川要如何容纳这些在政治牢笼面前欲保存个人思想学术独立性的人。无解。所以,今天也只好对耶鲁校长于中国教育之腐败、政治为纲的横加指责无言以对,心生愧叹。既然现状无可改变,那就记住那些个光辉熠熠名字吧,聊作安慰。

  叶企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奠定了中国物理学的基础,又因他的离去后给中国物理学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首先他必须具备对物理学的科学理解,而同时更重要的,是他那令人动容的包容心。

  傅雷:一个对艺术无比真诚的人,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位的译著家,让人几乎忘却了他其实是一位美术评论家。死其实并不需要他人的怜悯和哀叹,能够那么纯粹刚烈地去生,无比高贵,又何能惧怕死呢?

  马寅初:被一句话打动了,“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在政治强权面前他坚持学术,坚持真理,谢绝友朋规劝。当面临批判,在他的学生故交为他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依旧气定神闲,以80多岁高龄亲自下乡调查实情。伟哉马老。马老得享高寿至101岁,亲见自己名誉恢复,然而不幸的是,中国已错过了最好的人口控制时机,他也亲眼见到自己所预言的残酷景象:自然资源不足、医疗、教育资源不足、粮食问题、社会矛盾激化 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师》观后感(六):他们都是民国人

  借用一句陈丹青书里的话,他们都是民国人。

  蔡元培

  1.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 教授管理学校。

  3. 戊戌变法之前,蔡先生就预言其失败,原因在于人才。中国这么大,旧思想和负担有那么多,要想改变中国,必须从人才开始。

  4. 蔡先生从旧时代走来,在新时代建立起中国的教育制度。他26岁考上秀才,后来成为清朝翰林院编修,而那个是读书人可以走到的最高成就。

  5. 为了去德国留学,蔡元培等了9年。

  蔡元培的学生:

  黄炎培,李叔同,于右任,邵力子

  未完待续。

  《大师》观后感(七):我看过的大师(不断更新)

  中国难得有这样的纪录片,拍得很细腻,感情丰富,不失为精品

  丰子恺:看完之后马上买了一本《护生画集》全集

  马相伯:看完后马上就是复旦自主招生的考试,完全没觉得自己会进,因为本人除了大考平时成绩一直一般,结果竟然出乎意料,全班只有3个人通过考试,我也算其中之一……

  竺可桢:以前对这个名字很熟,但不知道他干什么的,看过之后去图书馆借了物候学。印象最深的是,在病床上走过的人生最后一天,还不忘在日记上记录下当天天气。因为他我还去了解胡适,借了八大校长的书来看。

  傅雷:艺术史出家,但以翻译的作品和傅雷家书而闻名。他的命运太悲惨了,完全用不着自杀,但是这个人太好强,太刚直了。第一次知道傅聪氏他儿子。以前觉得艺术史是个很枯燥的东西,但自己学习了一点艺术史皮毛后,爱上了这门艺术和社会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

  潘光旦:中国优生学第一人,人残志不残,还有乐观的心情,住着拐杖去中国山区考察。

  谭其骧:历史地理的大家,和竺可桢一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他重任热爱的事业!

  盖叫天:一生穷苦,但是对京剧事业的热情从没有因为社会变革和人生起伏而改变过。同时还有的,是那颗赤子之心,绝对不做对不起中国人对不起民族的事!

  2009-07-04

  今天大师是贺绿汀,周三刚刚去了趟上音,第一次去,一回来就了解贺绿汀:19岁第一次看到钢琴,但只学了1年的钢琴,抗战就爆发了,据说在那一年里,他做梦也在弹琴,结果从床上摔了下来。以前从来不知道天涯歌女,游击队之歌都是他写的。(片中还看到了杜鸣心,想当年为了他的曲子练习到手软,和好友"批判"此人写的所有曲子,现在终于见到此人真面目了!)

  09-07-25

  今天是梁思成,知道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城是被破坏过的北京城,老的那些建筑都是瑰宝但都被砸了,北京被毁了因为那些所谓的苏联专家,但巴黎被保护了因为那群法国人接受了梁思成的规划建议。

  前几次的几个人通过数字电视回放也看了,把贺绿汀看完了,还看了陈寅恪。每一部都看得我眼泪都要留下来了。whdgm,太愚蠢了!那些大师每一个都是真心为国发展,却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太不公平了。那些都是先知先觉地大学者,却被小人当道,让这个民族失去了本应保护的更好的几千年的文化。

  2009-08-20

  最近几集大师都没有静下心来看,3集赵超构,仔细看还是不错的,但没有前几集好。

  ------------------------------------------

  不在《大师》里的大师:

  朱启钤

  是从柴静的博文《一百年前的领导干部》里了解到这个人的,那种社会责任感实在是让人佩服。

  《大师》观后感(八):《大师》之叶企孙

  叶企孙是谁?

  看到PPS上的片名,这个问题是我的第一反应。

  也许是我比较孤陋寡闻吧。不过我不会问王淦昌是谁,钱学森是谁,钱三强是谁,邓稼先是谁,李政道是谁。

  可以见得这些年来舆论给叶企孙的关注有多么"多"了。

  哈佛还是那个三百多年的哈佛.叶企孙在哈佛拿到博士的时候只有25岁,那个时候的Jefferson Laboratory就已经是物理系所在地了。不知道在Jefferson的某一个实验室里,叶企孙会不会也会因为某一次的实验数据不好,轻轻的抱怨一下。不知道在Cambridge周围的某个老房子里,他会不会数着日历,记不记得那天是农历春节。

  他博士一毕业就回国了。是因为庚子赔款的留学生们跟国家签了约必须要回去吗?还是他不愿意交违约金啊?

  不知道那些同他一起来美国的第一批庚款的学生们,其他人都去了哪里,后来做了什么。

  当他刚刚回到战乱屈辱的中国,在东南大学做一个副教授的时候,他会预见到自己有那么大的能力给这个国家带来那么大的变化吗?

  前几天有个同学跟我说他将来要当蜡烛。我说什么意思?他说他要做教授。我听了就冷冷笑了。叶企孙才是真正的蜡烛。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年代里,为中国的明天播种了希望。

  只可惜,到晚年的时候,竟然被文革搞成了神志不清,幻听,走在大街上向人讨钱花的地步。

  人生啊。。。。

  《大师》观后感(九):没有看到胡适、钱穆等台湾大师,何故?是去拍摄的机票太贵吗

  1、《大师》对于这部纪录片,有些噱头的意思。被尊称为“大师”的之前都是人文学科的,而纪录片里出现了很多理工人士。

  2、这部纪录片,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拍的太浅或说没有新意;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能感受到不再是躺在历史教科书上的一笔带过的人名字,我觉得就足够了。

  3、看下来,大师似乎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真”。陈寅恪、郁达夫、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漱溟、傅雷、王洛宾、严复、梅贻琦、周予同等。

  3、看过郁达夫,知道这是一个文学地位被淹没的人;看过林语堂,知道这是一个喜欢老子、苏东坡的“孩子”。

  4、我突然下意识的,开始了解被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那些大师。他们的命运似乎不同,都终老了。

  5、所谓的改革开放前,其实不是完全封闭的。否则怎么会从一个未建交的日本国那里传来对《宋词选注》的好评。

  6、整整100年过去了,这个民族和国家仍旧是严复笔下的那个样子,没有丝毫的变化。

  7、傅聪说1956年的傅雷认为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结果我们都失望了,还会一直失望下去。

  8、共和国的宣传史埋没了很多人,教科书上被一笔带过,而我也没有擦亮眼睛,忽略了他们。如严复。

  9、几乎每一集,我都有眼泪在打转,感慨没有与这些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哪怕做一片衬托他们的叶子也好。80岁的蒋天枢受老师陈寅恪之托,完成了《陈寅恪文集》的整理工作。

  10、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大学,学生可以选校长,梅贻琦就是这样被选出来的,成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11、即便像潘光旦这些早年与政治走的很近的人,也只是因为爱国家,而不是政府。

  12、萧红笔下的鲁迅是“如果有谁讲了个笑话,先生有时会笑得拿不住烟卷”。多想看到那个真实的、人性化的鲁迅先生。

  13、大师有两个共性:真,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到死。如果没有书法,谁也不知道沈尹默是谁。

  14、蔡元培之所以去请陈独秀,个人觉得看重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陈独秀这块招牌。

  15、陈独秀可能是好的青年导师,但不一定是好的政治家。

  16、滇黔桂旅行团的意义,似乎比长征要大很多。

  17、闻一多幸好没有活到49年以后,否则他岂不是更失望。从闻一多的诗里可以感觉到,生命末期的他,并非真的反战,其实内心里已经选择了立场。谁也记不住,甚至不知道闻一多是个精通唐诗的大学者,只知道这人爱革命。我还是喜欢在清华园的那个学者闻一多,内心更干净。

  18、黎锦晖开始创作儿童歌舞剧的初衷,是因为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可以学些美的东西。80年后的今天,还在们也在学跳舞,为出路、为成名,总之不为“美”。教育,真的是毁人不倦。

  19、这部纪录片里,大师们有两个共性:活到49年以后的大师,基本上都没有落下个好果子吃,倒不如死在49年前;在57年的时候都挺兴奋,以为真的百花齐放了,自己焕发了艺术的第二春,结果却因此而加了罪。

  20、很想知道49年没有回国的留学生,有哪些在国际上成绩卓著,但是不被中国报道的呢?

  21.齐白石的故事,说明了高人背后有更高的人。胡沁园教他画画、陈师曾帮他卖画。

  -------------------------

  “这个世界里,还有那么多美的音乐、电影、书籍没有来得及去听、去看、去读,可时间在跑,我拖不住它,想到这里,我竟然会泪眼朦胧……”

  @一个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

  寫于2013年10月12日:

  主流意識的片子縂是會避諱某些不好的,這無可厚非。

  基本上每位大師的一生都被濃縮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因此我們很難單純地從紀錄片深入瞭解他們。

  我是在今年九月底才機緣巧合地邂逅這部片子的,既可惜,又幸運。

  從10月8日起每天看20來分鐘,一般兩天看完關於一位大師的紀錄片。

  我發現,單純的“看視頻”似乎是一件不需要懂什麽腦筋的事情,過於被動。而相反,主動地創造與學習,能夠讓人更好地成長。

  所以每看完一位大師我就在此更新一段對他們的感受吧。

  希望大家監督我吧。

  ————————————————————————————————————————

  2013/10/9 《兩彈元勛鄧稼先》

  “核武器”與“和平”,“個人發展”與“家國理想”,“隱姓埋名”與“勤苦艱辛”,“世界難題”與“拼搏不懈”。

  讓我感到唏噓不止的,是他因爲多年來的艱苦與壓力、工作中多次受到的核輻射而身體抱恙,最終癌症奪走了他的生命。

  我曾問自己,像這麽做究竟值不值得。但是,在此時此刻,我無權評價一個用盡一生盡心盡力爲了偉大事業而獻出人生的人。他是偉大的。

  相較我們,平時活著的格局也未免太小了些。雞毛蒜皮。

  ————————————————————————————————————————

  2013/10/11 《婦產專家王淑貞》

  醫者,仁愛之心。

  王淑貞的祖母王謝長達是當時的一位女權運動家,她創辦了蘇州振華女校(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前身),楊絳先生也是該校的學生。

  “西醫”與“中醫”,婦產科、婦科及相關研究編纂。上海紅房子醫院。

  紀錄片下半部分提到了文革時期她受到的破害。但她堅持了下來。關於文革,如果沒有經歷,真的很難想象當時的困境。無緣無故被批判為壞人,用盡極行強行逼供,野蠻暴力。

  偉大的一生不必立即證明,後來者會選擇永遠銘記。

  ————————————————————————————————————————

  2013/10/13 《齊白石》

  人生難遇知己,但也是因爲你是怎樣的人才會遇見怎樣的人。

  年幼時描摹張貼的神明圖,后描摹《芥子園畫譜》。畫畫出自興趣。后,貫穿一生。

  老人有一段時間的畫不被世人認可,但好在他沒有因此完全否定自己,質樸如一。而一切偉大藝術都源自瞭解自己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的那一刻。

  尊敬。

  想看老人的畫展、詩集還有自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