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存回圈》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存回圈》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4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存回圈》观后感精选10篇

  《生存回圈》是一部由亚伦·汗 / 马里奥·米西恩执导,朱莉·本茨 / 梅西·麦克利 / 卡特·詹金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惊悚 / 恐怖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存回圈》观后感(一):这个电影只是想证明目前这个世界美好的。

  其实我觉的很无聊。。。。感觉回到了教室里面听一些无谓的争论。

  一开始电影死了几个人,好让“我们”观众理解这个房间里面的规则

  -外星人

  -走出圈圈

  -投票

  巴拉巴拉一大堆,就为了铺成最后那一幕好让我们惊奇那个心机男是多么的厉害。 但是我真的没有惊讶到。。。因为真心好好猜。所以不好看。

  但是最后那一幕就是我说为何我们这个世界的观念是好的,因为生存下来的的多数都是孕妇小孩,当然一小部分心机人。

  但这也证明了我们还是大部分人赞同孕妇和小孩应该优先生存的。

  小孩和婴儿就是白纸,他们可以接受新观念,而心机男可以帮助人类更好??

  不理了,反正我看的想睡。

  想模仿心慌方但是没有成功例子

  没有看过心慌方的,请快去看,小资本电影的经典

  《生存回圈》观后感(二):道德选择

  一般密室逃脱类的电影,都是多个相识或是不相识的人由某件事联系起来被某个躲在暗处的人囚禁,期间受该人胁迫需要完成一些任务否则就会死或是逃不出去什么的。一般都是由于这些人犯了什么错导致有人死亡,囚禁他们就是用私刑审判他们。 我非常喜欢看这种密室逃脱的电影,因为除了智力体现,多人长时间囚禁在密室必然会体现人性冲突,怎么描绘人性冲突是非有意思的。 这片子和其他密室囚禁的电影不太一样。50个被囚禁者必须选择谁死谁活,每一次「意见领袖」跳出来阐述观点都是一道道德选择题。在生死关头,是让老人去死,让病患去死?让没结婚孩子的人去死?让无神论者去死?让异教徒去死?让非法移民去死?让罪犯去死?让同性恋者去死?让残疾人去死?让道德有瑕疵的人去死?这些问题随着故事发展,观影人应该也会问自己我会怎么选。

  从道德出发,应该让孩子和怀孕的妇女活下来,但这是生与死呐,人们不禁开始衡量自己的一生,开始比较,只是因为他们是孩子和孕妇就比「我」辛勤的前半生更有意义,更值得活下来吗?不,「我」不同意,「我」活得更有价值,「我」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要是活着出去会更有价值的! 所以他们会问「孩子,你考试都拿A吗?姑娘,孩子他爸是做什么的?」

  啊,我希望,众生平等

  《生存回圈》观后感(三):道德倒计时

  某年某月的某天,50个平凡的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被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没有来由的出现在一间陌生的密室。在惊疑怔忡间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已被一种超然力量置于一个充满恶趣味可怕实验中,地板上的指针和倒计时的蜂鸣声就是他们的催命符,他们的身份将在被告人、控辩律师、陪审团、法官和行刑人之间离奇频繁切换。这是一场残酷致命民主游戏,唯一的议题很快被揭示出来:谁应该活下去?或者说是,谁“更”应该活下去。投票吧,各位,赌上你们的性命

  在这种极端情境下,平日里互相视作同胞的美国人很快就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别一点不亚于夏虫与冬冰。最先被摆上祭坛的是耄耋老人们,始作俑者不出意料是朝气蓬勃青年。他们的理由看上去也合乎情理——老人们本就时日无多,请你们知趣的去死吧!但老人们也据理力争——我们和你们一样有活下去的权利!两位老人倒下后,针对白发人的杀戮总算停止了,这倒不是因为尊老的道德苏醒了,而是因为生存逻辑合理推演——多老才算得上老呢?80、70还是60、50?按照年龄的倒序排列很快就让人数最多的中年人群体感到不安,受到威胁的他们随即处决了言辞最激进的年轻人。这短短5分钟,已经为整个游戏做了典型示范,日常社会里公认的一切行为准则在生存压力下都将逐渐裂隙、歧化,渐于分崩离析,继续发挥效力的唯有屁股决定脑袋这一黄金定律,如此一来,“生存还是死亡”将完全退变成“3和5哪个大”这样的算数问题。成为意见领袖可以左右他人生死,为自己多争取一分生机,但是也随时可能触犯众怒而遭民意反噬。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这50个人无论有着何种教育背景,都得被迫参加这个恐怖的伦理课集中营,随着讨论的展开,他们和我们在密室内外都要不断面对这样的问题,即道德的来源底线究竟为何物?

  密室之外,道德是对社会生活习惯习俗的追认和沿袭。我们都承认它具有某种随行就市的权变属性,甚至也能容忍它在某些极端情形下的“扭曲”,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然认为有些道德准则可以超越社会形态,譬如“不可杀人”和“众生平等”就千古不易。然而密室之内的现实颇让人尴尬,在这个血腥的研讨会上,“不可杀人”早早被打破,反倒是谁更该死这样的问题更有文章可做;“众生平等”似乎仍然笼络了相当数量支持者,但是很快就有人表示“众生平等”没错,只不过自己应该比其他人“更平等”一些。如此一来,问题很快出现了技术分析趋势种族宗教家庭关系、同性恋、非法劳工、社会阶层等等喜闻乐见的美国社会话题都可以拿来肆意的讨论、争执,平日里的种种顾忌早被死亡的威胁斩断,来吧,美国同胞们,敞开心扉坦诚相对,针尖对麦芒,唇枪战舌剑,来上一场“关于生存标准的大讨论”,好不畅快!一圈又一圈,杀戮不息,讨论不止。没有哪个标签长久的占据上风,而唯一越来越清晰共识是每个人都想活下去!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如此,仍有某种底线好像海浪中的礁石一般,若隐若现拒绝沉沦。有人出于各种各样原因放弃了市侩式的讨价还价,或从容或没那么从容地主动赴死,他们中有涉世未深、心地美好的少年,有不愿良心有愧的中年大叔,有未能走出丧子之痛的抑郁母亲,这些牺牲行为让这出闹剧染上了一丝悲剧庄重,而不至于彻底沦为玩世不恭者的笑料。也有人选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维护最低限度的公德,用他们的选票保护孕妇和儿童。是这类利他行为的存在,让人性没有完全屈服于那个高高在上恶意,从而得以保存了一点点尊严。与之相对的则是强大的自利本能,它让成年男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对自愿赴死的男孩说:“孩子,你他妈是个英雄。”“你还是会去(死)的,对吧?”;它让萍水相逢男女伪装成可以生死相许的夫妻,博取同情;它在面似忠厚者心中激起狡诈残忍潜能,挖空心思,为了干掉其他所有同类机关算尽...

  ...5、4、3、2、1,反转再反转,游戏以让人震惊的方式结束,最后得以生还的,不是完全的正直者,不是半吊子自利者,而是彻头彻尾的伪善者,当他对着孕妇腹中的胎儿扣下扳机时,终于成为真正的魔鬼,他让长达一个小时的关于“谁该幸存?”的讨论突然变得尴尬而多余,也许关键的问题本该是“谁能幸存”?善良无辜的妇孺没能活到最后,但是能说道德失败了吗?明明直到最后一刻,伪善的青年还在利用伪装出来的美德操纵民意啊,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功正是因为善良的人们占了上风。影片的编导显然不愿让一个简单善恶结局终结对观众的拷问,通过刻意营造这样的结尾,让我们那种不知所措情绪延续到影片结束之后,不得不说一声用心良苦

  回顾这场道德的倒计时,密室圆圈俨然是文明社会的斗兽场,语言交锋不啻于生死搏斗。绝望的咆哮、平静的告别、犀利讽刺、机敏的诘问、义愤的陈词、高超谎言,凡此种种交替上演,宛如十八般兵器混战一处,尽管没有鲜血喷溅、断肢横飞,但仍然紧张刺激精彩纷呈,让密室外的观众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在错愕过后,又不免暗自忖度,密室众生相里,我们自己会成为其中的谁?

  《生存回圈》观后感(四):关于结局

  这个片子最有趣地方在于,不仅仅是剧情,在剧外,同样也是一个人性实验,观众对待结局和剧中人物命运态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以前一个辩论节目的命题,如果必须选择,你是愿意炸一艘有一百个人的船还是一个人的船,当时辩论谈到了很多,关于道德和道德绑架,生命的价值和是否能够量化衡量生命的价值。

  最后他们放弃了辩论。

  而关于“心机男”,我不想评价是否“合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排除“道德观”,那些所谓的“心机男/女”,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是人类中的佼佼者,他们得以够幸存,你可能觉得不够“美好”,可能觉得有违“道德”,但是着是不是也另一种程度上的“物竞天择”?

  所以,导演们,你看,道理和问题摆在这,我们都明白,但你们这么多次把人性放到极端环境中撕裂给我们看,又到底想说明什么嘛?

  然并卵,比起这个,我果然还是更关心周末要不要加班,科科。

  《生存回圈》观后感(五):生存回圈

  剧情很简单,用不着复述一遍。我就尝试立理一下思路

  首先我得明确,在此场景下,和平战争时期的任何道德观价值观都不再适用。因为照每一分钟投票杀死一个人的规律,最后的结局只有两种:只剩一个无法投自己票的人可以活下来;无人生还。先投票杀死老人跟先杀死病人,或者先杀死孕妇没有根本区别

  欲挣脱出场景束缚而拒绝沾染鲜血,除非两种:第一种是自愿牺牲;二是有人从一开始就拒绝作恶,不参与投票。电影里都有描写。这样看,说明编剧原本计划的就是很大的一个盘子,希望能把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体现在这个场景中。道德观是一个群体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比如种族歧视是错的,尊老爱幼关爱残疾人,照料病人。价值观是一个人生存至今所形成的独立个人的对周遭人物世界的态度。所以,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他自己。有个作家说过,生命中缺少任意一段都成不了他自己。扯远了。

  虽然此场景不适用任何道德观,但每个人都会服从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比如,也许我会在自己和一个老人中间,选择杀死老人保全自己;而待会,我会选择牺牲自己来拯救小孩。尽管道德不再有约束,而一旦投票杀了人,价值观就变了,我敢肯定的是,不会往好的方向变。如果你从此信奉“杀人不是犯罪”,那便不是犯罪。

  假设我把自己放到这个场景中,我是这50个人中间的一个。我会做出哪些选择?

  1.自愿牺牲;

  2.拒绝作恶,不投票;

  3.默不作声,不声张不做出头鸟,顺从大多数人的投票,如此,也许能多活一分钟便是一分钟;最后的结局还是死;

  4.主动挑拨,拉帮结派。但不过于掀起公众怒火,防止引火烧身。最后就看谁骗人的技术,运用心理更高明了;

  按我的性格,我应该就这几种可能性了。按可能性高低排列,顺序是2134。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活着。不过在那种环境下:

  50个人每分钟死一个,意味着要活着就得违背自己的价值观,杀人,杀死老人小孩和孕妇;

  房间里布满机关,就算最后一个活下来了,有多大概率能活着走出去?

  另外,往大一点想,整个宇宙不断经历着毁灭和新生,活在一个偏僻星球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人类却偏要找些什么意义出来。死了就死了,有些人不肯罢休,因惧怕死亡而改变信仰,而惧怕死亡而杀人放火,只能显得可笑可悲罢了——如果有此价值观的话。死了就死了,就像一片叶子落了地,一滴水流进了大海。非要找意义,那就是自然规律吧。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也不挣扎了,让别人争吵,让别人投票。我不参与破坏和残杀。

  那再聊聊结局。我觉得这个结局挺好的,既是一个确定结果,又为不可预知的未来留下悬念。不过依我个人的喜好,我想把结局改改:

  最后只剩下3个人,男人,孕妇和小女孩

  男人自愿牺牲,剩下孕妇和女孩

  小女孩也选择牺牲自己。只留下了孕妇。

  最后的最后,地板上的红圈消失了,房间中间的黑球闪着红色火焰。然后火焰也消失了,房间归于沉寂。黑暗中留下了最后一道电流声。

  《生存回圈》观后感(六):道德选举

  一部全靠剧本撑的电影,就连血浆都没有。

  【下含剧透】

  Q:能看到别人的投票情况吗?

  A:鉴于每个人信息均等,我认为能看到。赢家自称自己看到了别人的投票情况,而妻子也是因为投票陷入第一场危机。不然他们很快就能意识到这是谎言。

  Q:结局是什么?

  A:确实如同玩家猜想的那样……但赢家小哥最后票死了孕妇和她的两个孩子,站在一群孕妇里,十分讽刺。UFO似乎没有投放影像,要不然下一幕就是他被群殴了。然而正如他所说,他只是和在场每个人一样想活下去而已。

  这种极端环境下,自相残杀是必然的,唯一的问题是顺序。全片角色做出的表述主要是两点,一是表述自己为什么不该被杀,二是提出有更该死的人。

  他们尝试了用年龄、种族、犯罪记录、社会地位、贡献、求生欲、家庭负担和道德水平等等方法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然而又用消息封闭的方法给他们创造了说谎的机会。前半程,每个人物都在力图证明自己善良正直有社会价值,说服在场所有人,用行动——保护儿童、孕妇、黑人和同性恋。

  与其说是逃生,更像在选领袖吧。在群体逃生里如何建立阵营,如何引导阵营,为什么需要阵营。

  1.年龄

  一开始厚唇少年试图以年龄票死人,由于场内“六七十岁”的老人数量不占优,有几回合他成功了。然而癌症女自称五十多,癌症痊愈,她立刻代表了在场四五十岁的利益,反杀。

  2.种族

  有一位黑人主动提出先杀黑人,成功自保数回合。在他提出这件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至少没人敢攻击他,一旦攻击就是向黑人群体宣战。而现场黑人人数不少,

  一位亚籍小哥借由提出亚洲人才是最少的,万一真以种族划分阵营就是三国杀了。

  3.临时同盟

  假夫妻和偷情伴侣都是,母女俩也算是。

  在一个人面前杀死他的伴侣或亲人无疑是自承道德败坏,另一方面,这样的组合就拥有两票,一个人被票死了,另一个人很有可能复仇。在没有更强大的阵营后援时人们尽量不去动他们。

  语言优势则要差很多,一来是他们俩的地理位置还是略远,根号二的水平。二来她提出结盟的时间太迟。

  4.犯罪记录

  警察和背带男都曾采取这种方式想建立道德优势……然而犯罪记录是个空口无凭的事儿,不可作为长久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往下延展就是更凭一张嘴的停车罚单啊,学校成绩啊,慈善捐献啊,大部分人对于“没犯过罪”这种事没什么共鸣……

  5.社会地位

  和上条一样,全靠吹。而且每个职业的价值高低太难说,还有学生,要搞学科歧视嘛。

  6.求生欲

  有一个阶段出现了好几位“我选择死亡”玩家。

  我很怀念《大逃杀》里的小川樱,全片最喜欢柴姐和她,一个干脆利落最后死在战场上,一个目标清晰,一开头就明白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场面主动退出。求仁得仁。

  理由有很多,生活不顺啦,无法直视啦,本来就很哀伤啦,感觉自己必死啦。这样的电影真激发人的求生欲啊,“不能把世界让给讨厌的人”……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下,这种人毫无疑问会被淘汰。

  7.家庭负担

  和犯罪记录、社会地位一样无效。这几条倒是竞选时最爱打的牌,可惜在这里都作废了。

  8.道德水平

  这是从头到尾都存在的主题,必须要对弱势群体保持尊重,展现自己是如何善良,值得让四十九个人为ta而死。

  Les妹子简直就是zz正确同义词,领养儿童,性取向,家庭不幸,成绩优异,还做过慈善组织志愿者,打出一张无懈可击牌。她最后的失败也不是因为自己身上的标签,而是半决赛更多考虑到同盟者的价值,考验的是口才和智力了,然而这位高学历并不太成功。

  一个弄巧成拙的例子是p*** star对话,他想用这点压迫姑娘,死于空口无凭,而且扫黄打非也吸引不了多少共鸣啊……

  孕妇和小女孩也许是天然白,也许是考虑到这点。一旦孕妇做出“男孩还是女孩”的选择,就相当于站队。她拒绝选择。

  9.存在感

  早期人物死于话多,闷不做声很少会被注意到。晚期有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做了反例示范,没有抢到领袖地位和充分话语权,即使活到决赛回合也绝对赢不了的。因为这时他一定会被注意到,而且没有任何说服力铺垫。

  那么最优解是什么?

  前期环境类似黑暗森林。

  躲在人群里,避免发话,吸引注意。不要过多暴露信息,在这个信息闭锁的环境下,自己捏造的一切都可能是对手攻击自己的武器。要足够忍耐,此时并未形成某种标准。

  可以发布安全声明——我有同盟,我有道德优势。

  中期开始强调说服力。站在道德高地上,别动。

  混战阶段,多种标准并用,此时站出引导局面,争取一部分人的信任。为决赛做准备。团队中的领袖之一或辅助者,这个身份再好不过。同时地缘因素也开始起作用,癌症女还是很聪明,在她身边的人主动站出来后,她就不太说话了。

  后期,四人总决赛。这里做了轻微简化,孕妇和女孩、从未投票那位都设定是天然白……我不太相信这样的结果……

  在这样信息封锁而且只能活一个的设定里,赢家是用了欺诈手段获胜的。

  他以为已经没有观众。

  加一星,我喜欢会省钱的导演。

  情节思路有些影射现实团体,当然这部电影的本质毕竟是一个杀来杀去的片儿……我没数片场,如果真的每回合都控制在两分钟倒是蛮好玩。最后解释力度太差,又是无聊的外星人系列。

  外星人怎么素质这么差啊。

  《生存回圈》观后感(七):外星人扮演上帝,让人类自己对自己进行末日审判

  【⭐️⭐️⭐️⭐️】(有剧透!)

  外星人扮演上帝,对人类进行了一场密室末日审判,法官就是人类自己。

  当你以普世道德标准觉得没错他/她不该被投票,他/她这么可恶怎么还没被投死的时候,无情的游戏规则让电影内外的所有人知道,那些“谁值得活下去”的理由都是扯淡,死亡面前才是真的人人平等。

  最后潜伏最深心机最狠的那个人成功活下来一定让所有观众又惊又气,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原本就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但被放回地球的人群中,孩子与孕妇,尤其是孩子,仍是多数——只是多数。这是导演/编剧多么善意的安慰和希望,也许这么密集地暴露了人性之后,导演自己也需要寻求一点慰藉吧。然而你只能看到一个密室里的情况,其他密室的情况呢?

  难道这些孩子孕妇就真如你所想,凭其他人的“善意”存活下来的吗?God knows.

  有一个角色在电影中段焦躁地说:“Look what we're doing! We are not playing a game!We are judging people!!” 看电影的人不也是么,下意识地带入自己,不由自主开始judge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心里默默把票先投给这个,再投给那个——不用承担投票后果的围观群众尚且如此,何况电影里面那些担惊受怕只求保命的50个人在高压下不得不一次次做出选择。

  导演的这场心理实验,细思恐极。

  【为什么Netflix 评分这么低,害我一直以为是烂片,差点错过。】

  《生存回圈》观后感(八):致命版大型网络撕逼

  开场好评,标签明明白白写着“惊悚”,就别演个二十几分钟的爱恨情仇家长里短。开门见山进入正题,灯光亮起,所有人醒来就发现自己身处诡异的暗室里,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迫不及待地面部大特写加发言的角色先后死去,还没来记得怀疑他是不是主角这人就退场了。 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撕逼,这里的撕关乎性命,每个人都为了活命,费尽心机地把价值观道德观摆出来:总说尊老爱幼,万一老人为老不尊呢?总说孕妇优先,万一是小三怀孕呢?谁说非得尊重少数族裔,他们是非法居民,不劳而获!你是军人?那你就该为我们自愿牺牲。你什么也不说?那我也有理由煽动大家投你得票!不会被喷上十几楼,但无言之中三角形灯光已经指明了你的死路。这也给这场撕逼笼罩上了一层可怖的色彩。 该片包含两大爽点,一是暴雪山庄模式的紧张刺激感,二是众人现场演绎撕逼的观点碰撞感。种族、年龄、性别、信仰、性向、职业问题一个个冒出来,谁该活,谁该死,幕后主谋是谁,游戏规则如何,怎么被带到暗室里,如果都展开的话会显得杂乱无章,所幸该片没有选择这种方式。 台词过关,撕得带感,一个多小时几无尿点。心机最重的那个人活到了最后,走出来后他混入围观UFO的人群中,似乎露出了了然的表情。也就是他开启了高级模式,别人都是为了争对错,求认同而撕,就他了解各方内心需求,把控节奏步步为营走到了最后。 同意评论的看法,影片结束在灯光亮于那人和很会装尸体的胖子的那一刻,别真的弄个外星人的噱头,或许看得会更爽。悬疑片的爽点,不就是在悬念似解未解上?

  《生存回圈》观后感(九):If I were there...

  Honestly, I've not yet finished watching this movie.

  ut I would like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If I were there, that's what I would say:

  Everyone, please. I'm not good at speaking publicly, so please listen to me a little more patiently.

  I think why we are here is not important, as why were THOSE gladiators in the arena in Rome is not importan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we are being watched killing each other, and some asshole is right now having its fun watching this!

  I don't want to die as a toy like this. And I don't want to kill anyone as a toy like this. I think eventually we are all going to die, at the end of this game. As the gladiators eventually would be. So I'll never vote from this on.

  And I'd like take a further more reaction back. I'm going to walk out of this circle. And I suggest all of you follow me at the same time, together. 'Cause we are human. And human should not loss their humanities. The end is the same, I choose die with honor.

  We are individual lives, and also we is ONE united species. We live human, and we die human.

  OK, that all. Time's up, vote me, or follow me.

  《生存回圈》观后感(十):只要心机深,活到最后定成真!(含剧透)

  一部类杀人游戏型电影,拍得略微有些LOW可能是因为资金毕竟有限,所以就玩了一票小成本密室心理游戏!

  大家都玩过杀人游戏,那个只是游戏,如果真要是面对死亡威胁下,每个人所展现出的应对机制与策略是不同的!在本片这种只能有一个人活着走出去的游戏当中就体现出如下类型:有领袖型、潜伏型、听天由命型、无脑暴躁型、舍己为人型、盈弱博取同情型、蒙在鼓里不知所云型、上来就死型等。

  领袖型:善于煽动现场人群情绪,不论是积极、负面、甚至反人类、反人伦到组织者的嘴里都可以作为说辞,本片中有4位成功的领袖型活了很久,相对于他们开始掌控局面时间开始计算。的确领袖型人格具备一定的领袖能力以及领导意识和组织语言的上乘功力,但是一定要记住永恒的一句话——死于话多!!!!!!!!!!!!无论你在现实,虚拟还是任何情势之下,这种人是必死的,仅仅是时间长短而已。因为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心的不可控性,以及被新的领袖所取代的过程都是要随着局势的改变去搞死上一个话事人!

  其余类型不作分析,那么久分析一下怎么才能在这类游戏当中存活的更久甚至赢得比赛!

  一、地理位置

  生存回圈分为里圈和外圈,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分析,里圈的人肯定曝光率要高于外圈,所以,外圈更适合潜伏和隐藏自己,而里圈的死亡率会非常高,除非你有天生的光环,孕妇啊,小孩啊之类的保护着你。

  二、前期的潜伏

  潜伏很重要,没必要在大家互咬的时候你去上前指指点点,所以在位置有利的前提下,要好好的隐藏自己。

  三、细心观察

  观察什么呢,观察其他人的一举一动,当然位置有限或者能力有限的话,就要死盯住一个区域,在范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观察范围。观察区域内的人在每一回合投票时的反应,记住特殊的人和奇怪的现象。

  四、抓住机会做好身份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员,那么你就已经迈向了胜利的第一步,找到决定把你身份做好的依据,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你要给所有人正面形象,那么就要利用自带光环的人——妇女和儿童。利用保护他们的出发点,凭借一个非领袖者却逻辑严密的说辞去踢这里面某些扮演负面的角色出局。这样可以吸纳那些向往正义和存在理性的人信任你。

  五、开始组队

  当人数范围逐渐缩小后,针锋相对的局面已经划分开来!分帮结派不可避免,当下立断,势如破竹,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当然,仍然要建立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前提下,吸纳成员加盟却自己隐藏于团队中不充当主导,只提出最优解而身份更倾向于军师,这样有个两个好处,枪打的是出头鸟,而我仅仅是个善良的人。

  六、最后搏杀

  当两帮人马杀的寥寥无几,光环人员就可以保你到最后。而你有将近两个回合的说辞来灌输你是好人的思想,让光环人员倾向信任你。这需要什么样的逻辑,当然是最优秀的领袖型人才的语言表达,深刻而豪迈,呈现出担当的主人翁精神。那么他们肯定会由于你的一路保护和最后的遗言而选择信任你,那么你就无线接近WINNER了!

  当然电影当中最后提到一个不发表任何言论,没有立场,不参加投票的一个人,他活到了最后剩下的四个人,它本身也成为了小伙子胜利路上的一个关键棋子。这部电影很接近现实社会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不言不语,不温不火的人肯定是没什么人打他的坏主意,但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起色。而那些自诩领袖型人才的说客们,在现实世界当中还是能够从容的站的一席之位的,这说明这个世界中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桥梁,人们都会说话,但怎么说,说的漂亮,就是门艺术了。

  说了这么不多,不过是部电影,当然换做是我,估计早就在前几轮被人公投出去,或者忍受不下去自杀了。。。最后获胜的小伙的这种心机实在是太NB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