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10篇
《郑和1405:魔海寻踪》是一部由朱义昌 / 高毅执导,张靓颖主演的一部动画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一):《魔海寻踪》:惊心动魄的海洋历险记
文/小马发光
国产动画片叫的出口的似乎也只有《魁拔》和《喜洋洋和灰太狼》,为什么我们的动画片做不出《疯狂原始人》、《萨米大冒险》那类的诚意之作呢?如果说是技术问题,笔者只能说这是一个推卸责任的说辞,中国电影技术虽比过不好莱坞但也一定不至于做不出一部好的动画片的地步。制作方和主创的诚意才是根本,国产动画片需要用心和诚意。
由南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被媒体称为“良心之作”“国产动画的逆袭之作”。以往郑和的形象一直存在于中学的历史课本里,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了香料和珠宝,还见识到了金发碧眼的波斯人。而电影《魔海寻踪》通过现代技术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那份豪情与艰险,也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先人们的对未知蓝色海洋的探究。
《魔海寻踪》以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郑和在护送玉雪公主和亲途中发生的故事。影片中的郑和以国家利益为重,博学多才,品格高尚,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英雄人物。而为了最大程度尊重历史,影片中皇宫大殿、御花园、街道等场景都做得十分考究,历史感非常厚重。3D海战场面也是该片的一大特色,观众将通过3D屏幕,身临其境地感受海难发生时的惊心动魄,而影片中呈现的海底世界也更是美轮美奂。
影片以两名航海学校的学生拾到宝物笔洗穿越时空回到明朝为开端,以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经历为蓝本,穿插奇幻的冒险和浪漫的爱情故事。魔幻、冒险双管齐下让这出惊心动魄的海洋历险记更有吸引力。片中出现海战画面非常震撼,不仅如此,这些庞大的画面还将被赋予充满想象力的魔幻色彩。3D特技也是该片主打的元素之一,更是观赏效果的绝佳保障,宝船船长、八卦阵、海市蜃楼等奇观都在3D特技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巨船、海怪、海底世界等的3D形态呈现都具备超强的吸引力。
影片力求还原历史,与历史相契合,但也使用了一些魔幻的手法,比如海洋学校的学生千浪和燕子的时空穿越,这也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和可看性。3d效果下的海市蜃楼,桂林山水静躺于海上,海上平雾缠绕在山间,山的深处有冰川,冰川上又闪烁着北极光,船队离开海面漂浮在空中,整个场景如梦如幻。通过融入海市蜃楼的元素,表达了郑和的船队在七下西洋的航海历程中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心态,在增强可视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影片的内在张力。
还记得那部在网络上疯转的3d动画片《入学考试》吗?这部由成都小夫妻制作的长达七分钟的小动画被称为国产动画的超高水准,被网友称赞可和好莱坞《疯狂原始人》等动画大片媲美。这似乎只是国产动画逆袭的开始,而这部动漫电影巨制《郑和1405:魔海寻踪》才是向皮克斯动画发起挑战的有力国产代表作。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二):《郑和1405 魔海寻踪》:动漫世界里的一次深度航海
关于派遣郑和下西洋,现有的资料多数都表明最初只是朱棣为追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的无奈之举,然而,这一初衷与它后来的巨大意义却是无法比拟的。有时候历史充满了偶然,一次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时至今日,我们回头来观察我们民族的历史时才发现,原来永乐帝的无奈之举恰恰是我们民族在海洋里走的最远的一次,甚至它差点就触摸到欧洲的触角。
其实,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有意还是无意,能够做出这样的抉择本身就是一种魄力。对于朱棣来说,他需要破局,他不能为自己的统治留下法理上的隐患。对于郑和来说,航海不仅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同样还需要将大明的声威传播到异域,以次拉升朱棣的统治权威。在此之外能收获异国的物产与民心,在经济上与海外诸邦互通有无也是他航海的目的。当然,作为太监,根绝了世俗的欲望,那么在辽阔的大海上建功立业或许更是他的人生意义所在。
因而,不管怎么说,这一番南下都承载了远远超出最初目的的意义,由南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就是对郑和的航海事业的一次全景式描述。当然,如果从整个国产动漫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次制作本身也有同样的冒险意味。
相对于普通电影,国产动漫电影在当前的华语市场中显得更为尴尬,除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前后,几乎看不到国产动漫的身影,此前上映的两集《魁拔》尽管业内口碑不错,但也只是叫好不座的惨淡经营。事实上,国产动漫电影也正是走到闭关锁国的明清航海状态,既没能突破国外产品的封锁,也能法革新创作技术与构思。
或许同当年的郑和冲破巨浪驶出国门下西洋一样,《郑和1405 魔海寻踪》对于国产动漫来说也是一次深度航海。出于对历史的尊重,《魔海寻踪》尽管也加入诸多创新性元素,但在保持故事的生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真相,例如当郑和将长颈鹿带回国后,永乐皇帝命大臣夏元吉写《麒麟颂》即是史实。这种对历史真实性的描述使该片保持了一种严肃的创作态度,与那种拉低儿童质量的《喜洋洋》《熊出没》显然不是一个风格。对于国产动漫来说,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在提高技术的前提下,对题材及创作手法的革新是更为关键的东西。
当然,在技术层面上《魔海寻踪》同样也有所突破,对于3D技术的娴熟运用使得该片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局部的细节处理上也更为精细,甚至一度使人产生仿真的效果。对于人物的特定,以及各种表情的处理上,《魔海寻踪》较好的改变了传统动漫的机械化外观。
就动漫电影的现实来说,我们也已经到了不得不主动出航的阶段。抱残守缺换不来和平发展,只有主动投入到竞争的海洋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才能寻找到更美好的未来。对于国产动漫来说,《郑和之魔海寻踪》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深度航海,它促使我们更好地探索国产动漫的明天。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三):海上欢乐大冒险
二十余年来,国产动画片留给观众太多糟糕的印象,技术不过关、故事很生硬、人物特刻板、创意极匮乏……盲目跟风美日、没有民族原创性,更是当下国产动画片的一大通病。要知道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数人物和故事可作为动画素材进行创造,偏偏新生代动画创作者视为不见。从《郑和1405:魔海寻踪》得到的好评来看:只有立足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土壤,打造具有中国本土化审美尺度的动画形象和有趣故事,才是国产动画赖以复兴的根本;而取材于中国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或是经典名著的故事,或许是国产动画突围的捷径。
以往国产动画总是空间过小,但《郑和1405:魔海寻踪》却格局很大,把故事背景置之于汪洋大海之上,显示出一种超凡气魄。影片选用郑和首下西洋的经历为蓝本,通过两名少男少女意外拾到宝物笔洗穿越回到明朝为开端,在其中穿插进奇幻的冒险和浪漫的爱情,展示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海上冒险传奇。可以说,影片是把历史故事用奇幻的手法来加以表现,这种方式在过往国产动画长片中实不多见。片中两个穿越回明朝的孩子发起到的功能是视角,他们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郑和率领的船队的非凡远航。整个航海过程是险情不断,能用扣人心弦来形容,而不时出现的笑料,目的制造欢乐气息,让剧情显得不是枯燥无味。
在视觉特效上,片中的奇景异观给人带来既新鲜又壮阔的效果,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海船航行、惊心动魂的海战场面,还是雄伟壮观的明宫美景、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都在3D技术的呈现下让人久久难忘。特别是那亦真亦幻的海上蜃楼段落,简直是美轮美奂。而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很有特点,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审美观相结合的产物,既面孔借用中国京剧的脸谱,身形则融进了少女动漫风格的特征,因此显得别具一格。影片在融合了奇幻、动作、爱情等诸多元素的基础上,构筑了了一个多元的人物关系。郑和显然是核心人物,与海盗陈祖义斗智斗勇、同部将马欢袍泽情深、对士兵爱护有加、和外邦人士亲切交往、和玉雪公主有着真挚情谊。就是在这种他与多边关系的互动之下,添加各种笑料,让影片显得趣味十足。但在笔者看来,片中最有意思的角色,非那个叫“皮休”的小神莫属,这个灵动的小家伙在童自荣老师那诙谐的配音之下,显得是异常可爱。此外,微胖的街舞少年千浪和梳着马尾辫的窈窕萝莉燕子,这两个少男少女看起来也非常好玩。
看完《郑和1405:魔海寻踪》后,想到片中明朝那只“无敌舰队”, 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慨,“大明船队像一片云一样飘过来,又像一片云一样消失了。”由此不免想到姜鸣所著的那本《龙旗飘扬的舰队》。的确,中国的衰落,正是从漠视海洋开始的。现在“不差钱”的中国,差的是海洋意识。但愿,我们能建立起一支真正强而不霸、威而不欺的海军。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四):《郑和1405:魔海寻踪》还原了强大的明朝海军
国产3D动画能不能跟好莱坞动画巨制掰掰手腕?相信很多人会给出否定答案,认为好莱坞巨制是难以逾越的一关。
但在3D版《郑和1405:魔海寻踪》之后,相信大家会重燃对国产动画的信心。因为我们有比好莱坞丰富的多得多的故事,也有逐步迎头赶上的3D技术。还有,3D版《郑和1405:魔海寻踪》中的郑和,以及他率领的明朝海军,更让当代中国人找到了流失已久的民族自信和大国尊严。
确切地说,这是一部新奇、梦幻、惊险,又充满男儿气概和宏伟国家历史的国产3D动画。
影片讲述了公元1405年,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由近300艘船只和近3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的传奇历史事件。片中既有惊心动魄的海难和海战,也有“海市蜃楼”亦幻亦真的海上奇观,同时还展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
此外,片中的“中国元素”也无处不在,再现了明代中国、明都南京的繁华盛景,展现了600年前的华夏大国风范。
影片所展现的强大的明朝海军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激动不已。尤其配上动感的3D效果后,郑和率领的大明海军个个威武,体现了那个年代军人尚武的本色。
在《郑和1405:魔海寻踪》中,郑和之所以每战必胜,遇险后能够逢凶化吉,强大的船队和海军功不可没。
据历史记载,大明曾经拥有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明朝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明朝水师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明朝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但这支机动舰队已经足够强大,它让陈祖义这等极为凶残的海盗俯首称臣,更让搞不清状况的锡兰知晓了冒犯天朝国威的严重后果。
《郑和1405:魔海寻踪》中除了将历史事件进行完美的呈现,影片还增加了一些魔幻穿越的桥段,力求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可看性。比如通过海洋学校的学生千浪和燕子的时空穿越,非常巧妙和自然地引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随后,少年也更在郑和海战的过程中大显身手,这种将古代与现实连贯的手法,将优化观众的观影体验。
此外,为了营造干净利落的3D动作,《郑和1405:魔海寻踪》采用了和《阿凡达》一样的动作捕捉技术,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影片中不管文戏还是武戏,所有的角色都由专业的演员从一而终地表演,然后同步进行动作捕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人物动作的自如、准确、流畅。另外,为了完成《魔海寻踪》中的武打戏,影片的制作团队更是请来了专业的武打演员进行动作捕捉。
可以说,《郑和1405:魔海寻踪》不仅是一部绝妙的动画3D,更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动作片”。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五):《魔海寻踪》:国产3D动画良心之作
早在2006年,中国首部动漫电影《魔比斯环》上映,牵动亿万影迷的的心。这部国产动漫可谓气势磅礴:耗资1.3亿,历时5年由来自中国和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动画师精心打造,被宣传媒体大肆夸张为中国动漫的史诗。但看过的都知道,这部大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外技术,丝毫看不到国产的影子。其实,2007年上映《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才称得上标准的国产3D动画片。而我对这部电影内容也非常喜欢,它以秦朝历史为背景,讲述秦朝创立到灭亡的发生,让影迷在享受动画乐趣时,还能学到或重温很多历史知识,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好题材。
其实我想说的是,昨天稀里糊涂的去看了场电影,本以为没啥意思,对国产3D动画也没敢有太多的期待之情。当我走进影院,发现这部电影片名:《郑和1405 魔海寻踪》,顿感神经兴奋。即便还没欣赏到电影内容是如何展现,但看到“郑和1405”这几个大字,我已明白故事的内核。说实话,当年看过《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我就打那时起喜欢上改编历史的3D动画片。这次又来一部同类型题材3D动画电影,怎能令人不欢喜。
没错。这部由南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魔海寻踪》正如我所想象的一样, 以明朝历史为背景,讲述的是郑和首次下西洋那年所发生的故事,传递出郑和在开创航海文化过程向世界展示睦邻友好、礼尚仁义的华夏文化,不论是创意还是制作都强调中国元素,突显中国文化内涵所在。在观看此片时,会明白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所展现的外交魅力,以最真诚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友好态度,为弘扬中国文化起到积极作用。还会明白中国外交自古以来都是以最真诚、最真挚的姿态,和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友谊,彰显中国外交魅力所在。
影片一开始就充满奇幻色彩,蔚蓝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少年海洋学校学生千浪和燕子在驾船中突然遭遇龙卷风,坠入海中。在海里,两位小伙伴意外发现一个青花瓷笔洗,透过笔洗中的雨水,看到一支装载27000人且装备精良的船队,率领这支船队的正是七下西洋的明朝航海家——郑和。
从神奇的青花瓷洗笔中,两位小伙伴带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年代,看到郑和首次下西洋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航海时的遭遇还是面对强大的海盗,亦或是遭遇小人暗算,他所展现睿智一面,都是当代人学习的楷模。而电影中郑和身上的“皮休”,这一看似小而有趣的精灵和加利国王手中看似简单却有着强大功力的魔法仗,都加深影片动画色彩元素,给以很好的寓意作用。采用插叙倒叙手法,让我们在学习其外交魅力时,还不忘对当下外交思考,是一部难得的诚意之作。
当然,故事中不仅有神奇的青花瓷洗笔、皮休精灵、魅力强大魔法仗,还有人性情感的融入。在明朝公主下嫁加利国王子和海盗女儿救父过程,尤其是小人利用魔法仗破坏世界的故事,都充满着对人性良知的考验。而该片3D技术加入,相比同类型3D电影《秦时明月》,不论视觉冲击还是音响效果,都令影者有着非常强劲的体验感,其国产3D技术也相较之有着非常大的突破,绝对是国产3D动画良心之作!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六):《郑和1405 魔海寻踪》:郑和穿越加勒比
文/公元1874
始终觉得,中国古代有这么多故事,值得好好拍的古装大片是非常多的。可是近年来的古装片,虚构历史甚至朝代背景的占了大多数,剩下没有虚构的,则有一些是借古喻今,顾左右而言他。看到《郑和1405 魔海寻踪》的时候,觉得能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拍出来,也算是有点意义了,尤其是,当这段历史,还是以小孩子可以接受的动画片形式去制作,对于普及那段历史,也算是做出了寓教于乐的表率。
没有办法,在我国,动画片的娱乐性要放在第二步,第一步一定是意识形态,故事得有意义,可以教给小孩子什么道理才可以。所以,日本的大量动漫作品,在国内都处于被禁的状态,连宫崎骏这样的日本国宝级大师的作品,迄今都没有一部被引进。在被喜羊羊和熊出没统治了那么久,大银幕上,我们迎来了这部《郑和1405 魔海寻踪》。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海洋开拓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传奇的是,这位三宝太监,以自己特殊的宦官身份,竟然完成了许多大将军都没有办法做到的重任。明成祖朱棣当年命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在载着近3万人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印度洋的壮举之中,拜访了30多个国家,成为古代中国海洋外交史上最大的壮举。要知道,过了快一个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才开始他们的航海旅程,中国的大航海时代,远比欧洲各国来得更早、更大、更值得大书特书。
很可惜,这段历史一直鲜有文学作品涉及,2009年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大概是最具代表性的。这部《郑和1405 魔海寻踪》填补了这段历史在动画作品里的空白,从这一点而言,值得称道。
之所以加上1405的标签,是因为郑和在1405年,明永乐三年首次起航;而“魔海寻踪”,则来自于电影本身的虚构故事。为了让小孩子看得开心,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动画片变成对抗海盗为主——那海盗倒也是历史上真有其人,担任此反派大任的,是明朝时的著名海盗陈祖义。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他的海盗大军在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有百艘战船,曾经攻打过沿海50多个重镇,是明朝海外的重大威胁。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就是灭掉陈祖义。
而郑和果然也不负众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消灭了整个陈祖义的海盗军团,在永乐五年(1407年)9月,郑和把陈祖义押回中国,当众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郑和1405 魔海寻踪》讲述了郑和如何剿灭陈祖义,再与友邦建交的过程。很明显,叙事借鉴了最热门的航海题材电影《加勒比海盗》,对于海岛的异域风情,陈祖义的阴谋诡计,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海怪的乱入,都带着强烈的加勒比海盗的影子,以致于让我感觉郑和其实是穿越到了加勒比,和杰克船长联手抗击陈祖义呢。
其实中国这么五彩纷呈的历史,有很多都可以拍成动画片。中国在3D动画方面还处于尝试阶段,《郑和1405 魔海寻踪》也难免有着诸多不足。不过,没有虚构历史,没有弄些奇怪的动物嬉笑打骂,而是选取了中国历史里重要的一桩事件作为蓝本改编,就算是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瑕不掩瑜,它依然值得家长带小孩子去看,至少看完了,可以借助这个电影,让小孩子对中国历史产生好奇心,那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寓教于乐了。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七):《郑和1405魔海寻踪》:国产魔幻3D动画再现历史航程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34岁的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这个规模在今天来看也是惊人的,在当时,别说几万人出一次海,就是在陆地上带兵打仗带着几万人也是声势不小的。
郑和率领船队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最庞大的,大到什么程度?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出海航行,共有1500人随同出海,这已经时当时当地最大限度的远航规模了,与郑和相比端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然,不能因为船队大小就抹杀了航海家的事迹,但郑和率领的明帝国船队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为庞大的船队。
3D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讲述的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历。不过创作者对于故事进行了奇幻式的包装,影片中可以看到穿越、动作、爱情、悬疑等元素,郑和的船队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奇异威胁,滔天的巨浪也是考验着船队的承受能力。这部动画电影经过现代化的包装,已经让郑和的故事更具有传奇性。
影片的故事主线仍然是遵照史实的,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讲起,然后就是打败了海盗陈祖义。在现实的历史中,打败陈祖义之后就算完结,但是电影不会这么编排,影片中海盗的漏网之鱼陈三开始伺机挑拨郑和船队与各国的关系,从而让郑和船队陷入极端的困境之中。影片中还增加了魔法元素,使得郑和的航海之行更加曲折离奇。
拍摄有关大海的电影历来都是艰难的,包括动画电影。因为大海是辽阔的,画满整个画面就极为耗神,其次海水的效果很难做出,同时还要考虑到海面和水下的画面区别,已经人物落水前后的区别等等,这些细节都决定了影片最终成像的质感。《魔海寻踪》在海水和阳光的设计上都不错,制作成3D电影后,也确实有了空间感。
《魔海寻踪》在技术水平上虽然和好莱坞的动画电影有一定差距,但国产动画可贵的地方在于一直坚持在生产作品。任何动画产业想要有一个发展就必须坚持有新作品问世。并且在每部作品中尝试各种新技术,《魔海寻踪》在海上画面中就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这一点很难能可贵。
对于郑和的故事,现代人了解的比较少,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600多年前明帝国的那一次远航壮举。《魔海寻踪》这部动画3D电影的问世,也是帮助今天的人们对于那次伟大航行进行一次魔幻包装下的重温。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八):边看边吐槽
开始介绍说耳目一新,然后看了几分钟就开始无语了,边看边吐槽。
两个小屁孩掉到水里,居然直接沉在水底,那女的也就罢了,可能瘦肉多,骨头重,你一个大胖子男也沉下去了。
然后胖男为了看清水底就带上泳镜,你丫这个管个屁用啊,还有在水底眼睛不要这么灵动好伐,水底睁眼很难过的。
接着冒出来一只,然后是一群,秃鹫或者秃鹰一样的玩意,这两种东西都不太可能生活在那地方好伐。
郑和就一太监,你不要把他刻画的文功武治都强悍好吧,一个太监武能有多少,你以为真的有葵花宝典啊。
大乌贼就懒得说了,这种生物都生活在深海,到浅海会自爆的,就当是大海怪吧。
接着,胖男孩跟蛇斗。打草惊蛇知道么,蛇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被迫攻击也只是自卫,你一个胖子不要灵活到跟蛇玩跑酷好吧。就是玩跑酷,你也不能接着玩街舞啊,你一个胖子要不要这么灵活行吗。
受不了的穿越,人不能碰到看见,为虾米你们可以站在船上。
接一个一个胖厨师救水母打飞食人鱼,你是一个厨师好吧,厨师啊,你不杀生吗!你不吃海蜇么!你吃素可以长这么胖么!你想一下,你正唱着歌杀着鸡,突然跑出一个东西,一拳把你打飞了,抓着你的鸡说,走吧,小东西,回去吧!你什么滋味?!你一个厨师会不知道水母会蜇人么?你让一个厨子演这一幕到底是何居心?突出他的心灵扭曲么?
接着一阵歌以后,大家去了加利国。一个小兵来报,加利国不让靠港,要求退后两海里。两海里,海里,我已经阵亡了,海里啊!
接着,我还是不懂那俩小屁孩为什么一会儿可以穿过那些人和衣服,但是可以吃到东西喝到水。
接着,护送公主,遇到暴风,公主坠海,救人。两个人一人咬着一只水母,你丫这是作死好不,一只水母全力发功两个你也剩不下啊。还有,受不了这个披散着头发不裹脚的公主,古代披散着头发的基本是神经病、罪犯、诗人,那时候不裹脚的也就马皇后了吧。
然后郑和跟公主分别。你丫哭毛啊,在大明的时候你不哭,跟一个太监分别哭什么哭。
接着政变,郑和跟那个海盗妞打。郑和果然练了葵花宝典,还有那个妞,你为什么赤脚站在火山边上,烤猪脚么。
至于那个使火山爆发的奇特权杖就不做评论了,实在搞不懂这个原理。
从中间开始就一直快进,后边演的不是很清楚。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九):为什么国产的苹果总是烂一半好一半?
最终选择了推荐,确实有点小小的私心作祟,以好莱坞的标准,这种片子是是绝对的烂的,但是以国产片的标准,还是稍稍鼓励一下。
有不少人讲,中国的观众,或者说不只是观众,所有的受众都是比较难伺候的类型。我大体翻了一下大家的影评,虽然说大致客观,但是批评得多,负面的多,正面的内容给的并不是很够。
话说要想看好电影,做影评一定不能只给负面的东西,一个电影多少都会存在正面因素。老是想着靠鞭策去改变,其实最终先打击的是做电影的人的积极性。或者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在无选择权话语权,没本事自己投资拍电影,或者是怎么样的情况下,也习惯了用喷的方式满足自己。
无论如何,总该有一些正面的存在。
我说说吧,选择历史题材,而且给了比较够的制作水平,有些人轻而易举地去将其跟好莱坞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大制作相比,本身就是偏颇的。一分钱做一分货,这个是肯定的。
但总体来讲,整体人物的构型,场面,以及人物动作等,还是看出主创团队是下了功夫的。多少有一些表情比较硬,而且人物的脸上总是有两道折线,不过人物行动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在以往的国产3D电影动画中,并不多见。
从另一方面讲,郑和下西洋的题材跟今天的时局也有契合点。600年后的今天,当这个国家重新希望被世人尊重的时候,重拾海权的理想,总是应当被提及的。
再一个,比起以往的国产烂动画片,配音最起码没有掉链子,我认为还不错。
好了,我也说一点负面的东西。
较真一些,历史题材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容错性不高,比如我。当然动画是要有演绎的程度的,我是比较支持把三宝太监男人化的,要不然也没办法演下去。
能够挑出来的错误例如:宝船舰队年代侧舷火力战舰并未出现,实际上郑和宝船上大口径的火炮不多,主要的作战模式仍旧是撞角、弓箭和跳帮战。另外,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已经迁都北京了,跟南京已经没啥太大关系了,郑和出洋也不是从南京走的。公主殿下居然穿清妖的旗袍,诸如此类,不细表,OCD而已,其实没必要在意。
说几个跟电影有关的,剧情上进展比较生硬。好像是为了穿越而穿越的,其实没有那两个小孩也没有问题。有了那小孩,还有貔貅,反而让人觉得戏份混乱,穿插生硬。所以,就不如从头到尾都是在讲郑和的故事。
镜头语言的运用很成问题,有些抓景色的功力是够的,但是描述情节的反而寡淡得多。
另外一个明显的硬伤是配乐,两个主题歌插进去都太刻板了,我对刘欢和张靓颖的嗓音没有意见,但是对两个歌曲的质量意见很大。而且音响混声质量不太好,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再花一些把配乐搞得精致一些,就算没有好歌,把音乐混好声也行啊。
————
总结一下,这片子比起一些以往的烂片还是有进步的地方的,场面足够了。而且关键是,就算是好莱坞的制作水准高,可是好莱坞永远不会拍我们自身文化的东西。而永远去期待好莱坞、好莱坞,一个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最终世俗美国化,而缺失掉了作为中华人的基本文化底蕴。这无疑是悲哀的。
我们指望不了我们的动画能够走回道五十到八十年代时期的那种经典性,但是总要一点点地寄希望于,带着我们的价值观,带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桥段的东西,能够有一天让我们喜闻乐见。
我们也需要这些东西替我们向世界表达我们的与众不同和我们文化的美丽。有人可以解释我的文艺政治化,但没有理想的文艺,总也是痴痴傻傻,而断掉了自己的筋骨。
我觉得呢,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动画,归根结底还是一件事: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有的时候我们看电影,大致能够感受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或者说故事过得去,可是被一些人拍出来,反而索然无味了。
如何运用个人语言,如何通过画面表达导演的个人因素,个人所想,都是相当重要的东西。暂时我觉得一些年轻的导演和编剧们,不必尝试太多解构主义和蒙太奇之类复杂的东西,能够顺着下来,将一个故事完整的表现在观众面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是好一半烂一半的苹果还是别的。对国产电影总有个好的预期,也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并且客观,在鞭策的同时也能够找到闪光点,扬长避短,去芜存菁嘛。
最后还是那句话,请电影人先想好,不要想把一个故事讲得多么天花乱坠,先讲一个好故事,完整的讲出来。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十):优缺点都有
写长篇影评嘛,当然要有诚意啦
要说缺点嘛当然是有很多的:
1.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打酱油二人组的情节感觉有些鸡肋和不明所以
2.从场景特效上看,大海的效果不够逼真,北极极光那段的效果也有点怪
3.刚开始的武斗练习中的围观群众的动作感觉不大逼真
4.某些打斗戏里对pose的慢速特写镜头略多,使打斗显得拖沓了点
5.公主在船上穿的貌似是旗袍?感觉是个小bug
6.有极短暂的儿童不宜镜头
7.个人感觉结尾停在“将军,你在哪”那里留白一下就好了,这样余韵更悠长点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真的一无是处的话,我怎么可能会看到结尾呢?
没错啦,我是想说进步还是有的:
1.海儿姑娘的情节在国产动画电影里算是有新意的了,海儿姑娘真霸气……叙事镜头缓急相间,使故事的叙述变得张弛有度、更为精彩
2.长颈鹿略萌,装正经的皇帝略萌
3.还是刚开始的武斗练习里,白须老将军每挑赢一个对手就会给对手一个单手公主抱待遇,略喜感啊哈哈哈哈哈
4.颜控表示,郑和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很帅气的,外邦国王和王子的长相初看略猎奇,看久了会觉得好亲切
5.郑和舰队和海盗们在夜间的斗智斗勇那段蛮精彩的,再次感叹海儿姑娘的霸气
6.海市蜃楼大风暴那一段我喜欢(排除极光部分)
7.抢走权杖的那个很贼的小反派(忘记名字了)的情节很丰满
8.生门开启那段的插曲挺应景的
于是就这么充满诚意地写完了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