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初恋》是一部由井上刚 / 一木正恵 / 岡田健执导,木村佳乃 / 伊原刚志 / 桥本爱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男女主深情对视,小绿深情表白:“直到再一次遇见三岛君,我才真正感觉自己活着。”的那一刻,我品味到了被绿的最高境界。
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我从根本上否定你存在的意义。和你在一起的七年,我很幸福,但我没有灵魂,没有爱意,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故事是感人的。成家立业的中年男女重逢初恋时的隐忍和悲痛。太凄惨了,太现实了,你罹患肝癌,我就要突发脑溢血,人活到这个年龄,没有一点疾病就像人生不完美似的;没有一点遗憾就像一辈子白活了似的。于是编剧安排各种天灾人祸机缘巧合,只为成全两个逃避了半辈子的男女。于是润酱被绿了,前妻一辈子爱而不得。偶像剧定律,男女主以外皆炮灰。
于是他们的这七年,在男女主伟大爱情的衬托下,也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
谁说不被爱的人是第三者?我可去你大爷的吧,你把我的爱当成什么?可回收垃圾?
非生老病死无以验证的爱,都是人在最后关头不管不顾放肆一把的借口。
ullshit!
———————————————————
看完啦。
心里非常非常难受。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出来。可能是我打心底里不接受这种设定,却又心疼加奶哭的稀里哗啦吧?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剧的氛围营造得挺好的,悲伤浓淡得宜,最后三个男人的叹息,像“一片灰色羽毛落在心底”。
.S:我真的觉得女主这个死法不错。
初恋神马的,可以是故地重游时候的突然想起,也可以是午夜梦回时的些许心动,但是说到底,不过是懵懂年少时喜欢过的那么一个人。当时的感情过分纯净、真挚,纯净、真挚到连对方性格、性情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都无法确定。
但是,个人认为初恋是一个相见、怀念两相宜的存在。不见的时候,可以偶尔缅怀曾经纯真的自己和感情。相见的时候,如果发现对方愈发精彩可以肯定当时自己的眼光;万一发现对方每况愈下也可对自己最终另选明主的英明决断加以赞赏。
只看了一集,还不确定故事的发展走向和人物性格,不过三岛君从一开场的打群架出场似乎就定位为桀骜不驯,和绿循规蹈矩的老公完全不是同类。如果选择了带着事业光环的三岛君,自然需要忍受他的自大、忍受他对貌美女人献殷勤的照单全收、忍受他对家庭的忽略。而绿现在的老公,以绿的描述“虽然有点靠不住,但是人很好”,这似乎是对那些适合与之度过平凡人生的男人的最高评价。也许那个男人收入、地位不算高、也许平时也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但真的需要的时候,他会倾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孩子。
我不确定剧中三岛最后说那番话是为了让绿没有负担的放心手术,但每件事情都可以有很多意义:在治好绿这件事情上,自己的事业成功和治愈初恋情人两个意义肯定同时存在,但对于三岛君来说重要程度的排名似乎也一目了然。
有点期待后续的剧情发展。但是求求编剧不要让剧中人物死掉。生活中不管肉体还是感情上的伤痛都可以痊愈,还会让人们越来越坚强。可生离死别实在是一件太终点、太没有挽回余地、太让人心酸的事情了。
《初恋》影评(三):不被爱的人才是第三者
原来这部剧里那淡淡的忧伤一直藏在心里。
被诅咒的初恋
16岁时,他已经没有母亲只有一个看上去有点无能的父亲,朋友不多,身边只有一个胖胖的戴眼镜的好兄弟打打闹闹,他们总是会跑到校园的钢琴室逗一个弹琴的女孩。
后来他的父亲不再想供他读书,他们小镇上似乎也没有人能去读东大或者其他名校,他不信这个邪。开始发愤,走着路都在读书最终成为镇上考上名校的第一个人。他们约会的地点依然是钢琴室还有湖边。这些高中的场景用MV的手法拍摄出来,唯美不真实却又简明扼要。毕竟高中的初恋似乎都差不多。
他许诺将来做了医生要把她从小镇上接出去,过属于他们的生活。当然很俗套的他没有遵守诺言。
某个樱花漫天飞舞的中午,女主丰崎绿怀揣着期待去找男主三岛,三岛在樱花树下把绿撇开说自己不爱她,然后决然离去。
那时候三岛不知道绿怀了他的孩子,绿不知道三岛刚刚替院长背了手术医死人的黑锅。
就这样初恋戛然而止。三岛与院长达成了协议被送出国,和院长的女儿结婚。绿去做了流产手术,老父亲背着伤心的绿回家。两人再也未见过面。
出轨的妻子
上面的故事是每个俗套的爱情剧里都会有的情节,多数时候还能被发展成一部长剧。不过《初恋》里那些故事只是一个背景,告诉这两人曾相爱曾互相伤害。
多年后,三岛从巴黎回东京,因为医院大人物得了肝癌,能够为他做手术的只有三岛。在机场,三岛犹豫地在网络上搜索丰崎绿的名字,他想知道昔日的爱人现在过得怎样,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过得很好?嫁人生子?丰崎绿早已嫁人,生子,作为语言治疗师的她过得很好,脸上总是挂着过于用力的笑容。
之后的故事就是丰崎绿查出了肝癌,需要做手术且必须由三岛主治,因为没有医生能够做得了这个手术。最后绿的手术很顺利,三岛告诉了绿当年的隐情,绿却始终未开口对他讲自己的故事。就这样两人又是一个巴黎一个东京,约定再也不相见。绿继续做自己的主妇,三岛继续在巴黎做自己的名医。
直到三岛忽然在巴黎中风得了失语症,被接回日本治疗。语言治疗师绿成了三岛的医生。
也许有人觉得绿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疼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儿子,每天都笑容满面,可是满腹心事只有对着三岛的时候才能真正地表达出来。患癌症时对待所有人她都很坚强,只有对三岛她表现了自己的恐慌。她对着所有人都在隐忍地笑,只有对着三岛她可以放肆做自己。也因为如此,当最终绿身体也出轨时,竟然少有网友指责她。那一刻很容易想到《东京爱情故事》的作者柴门文的一句话:对于相爱的人来说,不被爱的那个人才是第三者。
绿最终做了出走的娜拉。三岛找到了被赶出家门的绿。两人在一起五年。直到绿癌症复发,那已经是最后一集。
解铃终需系铃人
最近廖一梅的采访里提到一个故事,一个女孩从初中起就开始和一个家境接近贫穷的男孩恋爱。后来女孩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男孩做了普通工人。大学聚会时女孩和同学高谈阔论,男孩在旁边帮忙做饭。毕业后被父母拆散。之后女孩找过文青、大款、成功人士都无法真正接受。百般相亲后找到一个对等的不算富庶的人,被动地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直到有一天,那位未婚夫带着女孩出去玩,在小区大门口与一个送快递的车对撞了,送快递的人正是那个当年贫穷的男孩。
那个男孩从车上下来给了她见过的最灿烂的笑容,根本不像是多年没见过一样。她就觉得受到了祝福,然后同意和未婚夫结婚、生子。
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绿与三岛的故事如同这个女孩和那个贫穷的男孩。总要把当年亲手打的心结重新解开。
《初恋》影评(四):人生的阶段
说起NHK家庭剧,必须结合去年的观剧经验:TBS华和四姐妹和NHK犬山三姐妹虽然档期不同,但个人是同期观看的——首先承认不是题材而是演员的原因,前者是吉濑大姐后者是真木;
开篇之时两剧面临的评价是迥异的,四姐妹当然博得了头彩(虽然观月演的比较过了,但是木村文乃还是让观众大大惊喜了一回),三姐妹因为出现了限制级镜头而遭到恶评。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情势逐渐发生了逆转(在看四姐妹时感觉很累,没有看下去的冲动,到第六话就弃了;而三姐妹则越看越入港,演员们的发挥也越来越好,相信到后面,大家对小熊、夏帆、真木包括老爸老妈在内都赞不绝口)
相信作为剧本原著在题材的挖掘上没有问题(毕竟柴门文和江国香织是以描绘女性心理著称),可能问题还是出在情节处理之上——相比四姐妹,三姐妹就要干净利落得多(三姐妹的故事齐头并进,丝毫不乱;而四姐妹则感觉比较杂骛,韩化了)
所以,NHK家庭剧的制作功力扎实,完全可以不依靠大牌撑起剧情(也让个人对其有了好评,为TBS出现烂尾剧表示遗憾)
回到本剧——
看完第一话之后,关于三位主役,第一反应就是H2铁三角(当然是国见,橘和雨宫雅玲——纯属个人意见,请古贺春华粉或石原粉勿喷)的成年版,当然具体细节有所不同,整体意境是类似的。
从挥散汗水,浪漫惬意的校园青春,到为人父母,有所顾忌的现实中年,人,已经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
学生时代可以凭借自信,勇气和魅力去赢得对手的尊重,俘虏女孩的芳心;27年之后,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主角可以压下自尊去求助于自己不愿再见到的人。
从剧中可以看出,女主角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非常圆满,应该也不存在对于往昔的怀恋(以后剧情发展的趋势尚未明了,不过大概可作此推断),如果不是因为男主角的上帝之手,相信他们之间不会发生故事。
所谓初恋,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是成长中的财富,少男少女开始懂得责任感,懂得理解和包容;所以,光阴改变了两个人,他们从心理上开始成熟了。
(东海道上的富士果然不负不二之誉,樱吹雪的季节可以远眺圣岳实在是赏心之乐)
第二集开始,情节的发展开始以各种对比为主干。
冷暖对比:相信木村一家的幸福生活在第一集中挣足了印象,到本集中,因为情节需要病院的戏份大大加重(相信以后随着木村病情的反复,病院的出镜频率将更高);在病院中,领导层的人事斗争,不带感情的风险说明,手术室的幽暗环境,整体的冷色调氛围——所以在等待结果之外,木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和家人们通电话(镜头转至家中的父子,无论是一天开始的上学时间,还是一天结束的晚饭时间,虽然没有主妇但依然打理得整洁得体的家,是温暖的橘黄)——家,叫我如何舍弃你。
今昔对比:与自己的初恋重逢,情感上是否生出一些小暧昧,内心中是否起伏一些小波澜,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伊原叔处理得相当好,充分体现出一位医生的专业水准——可能某些同志认为伊原叔是在拼命压抑感情故作姿态,但是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他的做法没有问题(此时的他不是以怀旧者而是以治疗者的身份面对木村,对于他而言,木村首先不是初恋对象而是急需治疗的病患)——手术过程中,学生时代的一幕幕不断闪回:为追求理想而不断奋斗,初恋时的两人如此美好而又如此无奈...(stay gold和热狗馅的细节相当好);岁月的流逝让人们都有了全新的生活,同时也会改变很多,但是某些纯朴的东西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幸福对比:伊原叔在事业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家庭生活上却不尽如人意——所以他看到模范丈夫青木时总会百感交集......
青木在本集中演的有点过分了,毕竟在日剧中不应该过多靠肢体动作而是通过其它非身体接触的细节来表达情感(有同志说花粉泪的细节非常戳泪点,严重赞同——但是在病院中表现能不能再收敛一些会更好——仅仅是出于效果考虑的个人意见,同志们如有其它见解欢迎在回复中讨论)
本集木村是绝对的主角——给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相对应的片段——即开篇时候满怀憧憬去见医学部学生伊原的她,收尾阶段病情复发时候忍痛打电话向主治医生伊原求救的她——这是宿命吗?命运之神会让她再次失望吗?
到目前可以知道木村在前面会拒绝接受伊原治疗的原因——学生时代她被伊原无情地抛弃了(虽然这样说可能不太符合事实,但是在木村心中必然是如此想法),这对于一个承担丧母之痛希望得到恋人支持的少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时间会让心情平复,但是当事人每当忆及会隐隐作痛(所以当提及乡愁的时候,木村会不顾社交习惯说出那样现实的话)
伊原显然不是出于自愿而与木村分手,一定存在隐情(个人感觉与平田满有关,他与伊原的关系肯定不会是通常的师生关系或翁婿关系那么简单)
青木在得知那个不算秘密的秘密之后,可以看出他对木村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对伊原也从无限感激转变为酸气上涌),从丈夫的角度来看完全能够理解——但是作为男人来说未免不够大度(这方面就被伊原比下去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那些毒舌的欧巴桑刺痛了他。
本集细节的亮点就是广濑同学的搞笑(啤酒肚和地中海)——他和伊原相比就是两个极端,但是观众们对他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深谙人情,性格开朗,谈吐风趣,难怪在叙旧的时候伊原在老同学中第一个(好像也是唯一的一个)就提到他(能够让当年的优等生记住的同级生肯定不是等闲之辈,而广濑的日常表现也证明其情商很高)
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他人知悉的隐私,这是现代社会的共识——但是就夫妻这种社会关系而言,是否能豁免呢?
在大家的意识中,夫妻之间就应该是开诚布公,坦白相见,对方过去的经历不应成为两人相处的障碍,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包容。
问题在于,这种诚实的效果——有必要区别于商业活动中诚信原则,其实诚信原则的产生绝对不是出于道德因素,根本上是为了交易的便利和安全;同理,婚姻应该遵循的原则也不应是仅仅道德因素(有必要把单纯的爱情和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区别,爱情对于追求无限性和目的完美性的期待使它成为美味的毒药,人性的深渊;婚姻的基础无疑是爱情,但爱情不是婚姻的唯一基础,两人共同生活的现实条件不能不考虑),因为婚姻不仅是当事人的心中的感情体验和投射,更是现实中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
所以,我们不能批评爱情这种心理活动,只能关注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的种种行为。
青木对于木村的感情绝对是非常深挚——很多时候个人感觉他的状态不像一个丈夫而更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爱情在他的婚姻生活中是占主导地位的——爱情不是问题,问题是爱的有所不为和无所不为,所以毒药开始啃噬他的心,驱使他迈向人性的深渊。
我们能够理解木村对青木的谎言,因为考虑到青木的心理状态这样做绝对是有利于他们的婚姻(如果不是从所谓纯洁爱情的角度而是从现实功利的角度来看),坦白的结果不会比说谎更好。
真相:伊原和木村都有对方不知道的惨痛的过去,有些时候不知道真相反而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更好,分享痛苦的说法只能说是一种自私的托词。
个人相信两人在心中都是保留了对方的位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对于彼此而言是那种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这种回忆包含了甜蜜和苦痛,也是青春的真实记录。
如果说两人之间一定存在爱情的话,那也是一种升华了的更高境界的更能反映爱的本质的感情——所以,伊原会放弃自己辛苦在国外建立的事业留在国内为木村诊治,木村会极力说服自己病情已得到控制而让伊原回去保住事业——他们都没有为自己考虑;也许是现实的局限没有让他们有进一步的想法,但是能够认识到这种局限并且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很多。
本集中给个人印象最深的同样是两个相对应的片段——同窗会后及办公室中伊原和木村两人相拥,个中体味用言语来形容实在是无力的,BGM也相当应景(桥本爱和小林裕吉发挥得相当好,两人和先辈的对应演绎真是相得益彰)
如果有人拿狗血或韩剧来说事的话——请注意片尾两人相拥时木村手上婚戒的特写细节。
伊原因为突发脑溢血导致并发症失语,恰好与木村的专业对口——个人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佐藤要把伊原带回国让木村担当主治医师?是出于嫉妒的阴暗心理?还是了解内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清醒?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木村面对曾经的救命恩人/恋人,现在的病人,心中一定百感交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职业精神占据主导位置,治好病人是第一要务;问题在于,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不触及一些敏感的往事,揭开一些隐秘的伤痕,同时,会给医生的家庭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困扰——个人已经可以想象到青木的表情了。
藤泽是否会搅出一些乱局?个人认为是肯定的——但是说不定会歪打正着,有利于治疗呢。
(庆祝蛋糕作为一个萌点细节,预示着木村青木两人百年好合的未来,至此大约可以推断,结局不是悲剧)
(这两集的反转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窒息,个人认为在收尾阶段还出现实质出轨的猛段不太妥~从剧的情节布局和整体意境来考虑似是败笔;有同志剧透结局是大悲剧~这表示个人先前的剧测错误,同时说明编剧确实在情节创新方面下了功夫~这个必须赞)
伊原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了木村曾经怀孕并流产的秘密——这也许是导致木村家变的诱因。
如果把伊原突发脑溢血归结于其工作压力大,甚至对木村思念过度,对自己的感情压抑过重所致都没有问题,但个人关注的是伊原发病后其心态发生的变化——这还是那个拥有钢铁意志的男人吗?这还是那个曾经令人心折的天才医生吗?
可以说伊原的深情告白是导致木村一时间意乱情迷,进而实质出轨的直接原因——而伊原之所以一反常态倒不是出于恃病而娇的卖萌,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对木村心怀负疚希望有所弥补,另一方面是则是发病后事业崩盘无所寄托(看来如果没有事业来支撑和平衡的话,男人的意志是极其薄弱的,情感是极易泛滥的),加之埋藏心中压抑已久的怨念,终于爆发不可收拾。
但是也因此,伊原先前建立的光辉形象在个人心中大打折扣,他要对木村的家变负主要责任。
与伊原相反,青木的表现一改先前的泪人形象,日男气概十足——尊严不可侮,拿得起放得下——难怪藤泽会钟情于这个上司。
提到藤泽,个人先前还出于阴暗心理对其妄加揣测——实在是看低了这个质朴善良的农村姑娘,七集中藤泽含泪揉碎便条的细节令人很感动(绝不亚于伊原那竭尽全力的一声呼唤)
作为传统日剧的忠粉,真心希望本剧到第五话就完结——虽然不太好说编剧失格,但是后三话多少在形式上让韩黑有了话柄(←貌似LZ本人也是韩黑一枚!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终话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伊原、青木两人的默契让木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留下了生前最美好的记忆(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富士《人间的证明》中国村隼和风间杜夫的设定,为了寻找失踪的妻子/情人,两个本该势同水火的男人竟然可以并肩作战)——人性中高贵的一面是如此令人唏嘘。
伊原在最后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已经和木村在一起生活的他竟然可以把最后宝贵的一个月留给木村的儿子和前夫(当看到木村与一众亲友围坐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孤独的伊原蜷缩在汽车中随时待命——这个闯入他人生活的男人真让人有些心酸,对他怎么也反感不起来),多么深挚的爱才能让他这样做?
青木也成为了成熟的父亲——但是他对木村的爱丝毫未减,当得知那个不幸的消息时,他是何等地痛苦。
后三话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作为观众主体的主妇群体的心理隐秘——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有谁不会怀念学生时代充满蜜与涩的初恋呢?
但是真正能够击中观众内心的,是无奈而又现实的生活真实,是复杂而又微妙的人生体验——毕竟,大家都已经不再年轻。
(伊原在型足够但是颜吃亏,同时又不打亲情牌的前提下,能够让一个狗血的设定拥有相当人气,足以说明其演技精湛——个人心中《逮捕令》中的中岛君就是这个形象的)
(小林裕吉的镜头寥寥,但是与桥本爱的每场对手丝毫不见下风,甚至发挥更好)
《初恋》影评(五):初恋
看完《初恋》已有两周,有很多话想讲,但思绪却又不时的空白和破碎。在我腐朽保守的价值观中,这部剧对于我来说还是略带禁忌和扭曲。或许是“初恋”这个词的特殊性,因为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无可替代,所以无论是匆匆经过还是缠绵悱恻,亦或是惊天动地,它都是每个人无法忘记却又不能言说的。
回到这部剧,已婚的语言治疗师村上绿因为患上癌症而在就医时遇见了自己的初恋:三岛。作为专家级医生出现的三岛为绿去除了肿瘤。这样的再次邂逅虽然让人觉得老套,唏嘘不已。世界很大,每天都有陌生人与你擦肩而过,世界又很小,在咖啡厅或是便利店,故人可能不经意地对上眼。而选择医院这个地方,就已经让人开始想象之后的困境,想到这里感性的人眼里便已在泛起泪光。
这是一部让人充满遐想的剧,因为用了2集村上绿便恢复健康,两人似乎也就保持着医患关系。我不禁想做完手术三岛还是回巴黎吧。但是过去的时间硬是挤进现在的大脑,提醒着些什么。。。
分手的原因有很多,当时三岛背了主任医生手术事故的黑锅,远赴巴黎,所以那段爱情在那时不该结束,绿也怀了孩子,对于还年轻的他们一切都太突然,突然得有些可怕,不是感情出了错,所以在数年后再相见,那份不舍,那份不甘,那份想要重温并继续的情感才异常的强烈。绿深知自己是有家庭的,她还是保持住了距离。但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三岛回巴黎后发生脑溢血,出现语言和记忆障碍。而三岛的前妻执意想让绿治好三岛,选择绿是最好的就医选择,因为共同的记忆会帮助三岛更快更好地恢复,但致命的事也发生了,两人发生了关系。得知此事的绿的丈夫让绿做出选择,三岛的呼唤萦绕耳旁,当年的冲动依旧未减,因为是真爱,所以才会义无反顾,但原本和谐的家庭她又怎会轻易放下。。。
丢下了家庭,丢下了儿子,绿选择独自生活(做选择永远是最难的,即使对与错,比起判断题的名号,其本质也是一道选择题),有所恢复的三岛找到了她,似乎故事也可以这样发展下去,这两人循着过去生活下去,因为5年不见亲人,时间或许,只是或许可以冲淡绿对家庭的愧疚。但是一个不幸的开始或许注定了一个不幸的结局,绿癌症复发,三岛带她回到了家乡,让其与亲人度过最后的时光。。。
看完后翻看整个过程,多少次想让这部剧烂尾收尾:绿罹患癌症;三岛治好绿后回巴黎,双方再也不见;三岛患病时医治他的不是绿。。。但是这样一个峰回路转,充满百般纠结的剧情不禁让人看到“初恋”的分量!
《初恋》影评(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第一集触动我的,是女主第二次去见男主,说了那一堆话,然后男主深情地抱住女主的头,说出了冷酷的回应。当然,从男主一回到日本就GOOGLE女主的名字,第一次重逢,男主叫了女主的昵称,等等地方可以看出这男人是在配合女主,不愿意再去破坏人家的生活,不过这段对话真的很有意思。
看着男主走开后,女主像吃了个耳光一样的表情,让人叹息。多年前刻骨铭心的初恋戛然而止,多年的杳无音信,多年的等待,女主怕是每天都在思考如果有一天能重逢,要对男主说些什么吧。可以很潇洒”你好,再见。“;可以很刻薄”祝你事业更上一层楼“;可以哀婉”那么多年我一直在等“。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排练过的表情台词都不记得了吧,于是第一次见面只能以崩溃逃走收场。而第二次的见面,台词也未见高明,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情,她是默认男人还是爱着她的吧,所以才摆出那样的高姿态,说儿子,说老公。但是剧情没有按照她的设想走下去,男人说”我才不管你丫的老公儿子,恶性肿瘤。我是医生,给你开刀就是工作罢了。“
每每生活中也是有这样的事吧。你想做圣母,可人家没把自己当恶魔啊。你觉得受到了伤害,人家压根没觉得这是人家造成的。很多时候,二次伤害甚至N次伤害,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别人已经又过了10年,可你还留在多年前那个悲伤的晚上,永远活在痛苦之中。如果第一次的伤痛确实是对方造成,后面那些可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初恋》影评(七):世界第一初恋
无法在想流泪的时候尽情流泪,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几天前在天涯看到一篇发帖时间一年以前但又给人翻出来的帖子,大概就是楼主喜欢了邻家的哥哥十年,期间也有和别的人谈恋爱,却无法对这位初恋真正忘怀,虽然最后修成了正果,在回忆之前的时候还是”那段时间的痛苦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一切都是来源于我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几次都快要放弃可还是无法忘记“。
初恋是一个相当尴尬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成熟男女来说,他们或是早已和别人在一起多年已经忘记初恋的模样,或许是当年经历了痛苦后放弃转而趋于安逸。这部片子刚好说的就是第二个或许,绿在经历过初恋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之后,从润身上获得了重新爱人的勇气,然而碰见三岛之后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过往的种种。
这部片子的大部分切入点在女主角みどり身上,童话故事与成人世界永远格格不入,繁多的束缚是不会有美满的结局。说白了就是一部深度剖析一个优秀妻子为何走上出轨的道路,娓娓道来生活在大男子主义社会的日本女性复杂感情世界。
みどり
遇到润之前还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的绿,重拾了生活的希望之后迎来了短暂的幸福。三岛的再次出现让她开始怀疑安稳是否就是她想要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她爱润,爱健太,爱这个她辛苦经营的家庭,这种爱区别于当年对初恋三岛的炽烈,是细水长流的深情。
诚然和润在一起的几年她是真心实意地快乐着,以”村上太太”身份生活着的绿,对比当年的丰崎绿,平淡了很多,笑容也趋于柔和。和三岛无意间的再次碰面让她回忆起从前,种种在提醒她,和三岛在一起的她才是真正的自己,可她无法放弃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润,更无法放弃视若珍宝的儿子,理智叫她安于现状。于是一开始她会删掉短信,会看着健太的照片挂掉电话。
情节的铺叙让我想到“那些年”的经典台词“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沈佳宜日后会不会还是选择和柯景腾在一起我们无从得知,但是绿深知压抑自我带来的幸福是无法与做回自己带来的快乐相比的,所以她一直在苦苦挣扎,明明不想失去自我,可更加不想让丈夫和儿子失望,却反而在一再的矛盾痛苦中伤害了丈夫,也伤害了自己。
最后和三岛在一起与其说是旧情复燃,倒不如说她是找到了自己。在润和健太准备早饭时安静地死去,对绿来说,大概是最完美的人生终点吧。
润
他爱绿,比三岛爱得多得多,不同于绿,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绿还有健太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因为他的自我和这个一家之主并无差别。哪怕察觉出绿的异样,他还是在默默地等待着绿自己的抉择。
不过后来他发现,这样的幸福反而给妻子带来越来越沉重的枷锁,他更爱可以自由做自己的绿,所以他痛苦地推开妻子,宁可自己苦苦挣扎,也希望妻子能回到本我,假装无法原谅忘不掉初恋的妻子。最终绿的死亡,带走了所有的纠葛。
这部日剧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将各位主角的形象树立的立体生动,更是反映了中青年男女不再童话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