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贝城歹徒》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贝城歹徒》观后感10篇

2018-06-03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贝城歹徒》观后感10篇

  《贝城歹徒》是一部由Brian Battles执导,娜塔丽·马丁内斯 / 保罗·韦斯利 / 丹尼尔·库德摩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犯罪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贝城歹徒》观后感(一):胡言乱语

  片头的杀戮,卡通与实景交叉变换。 杀光所有人后发现杀错了。

  三兄弟之间各种啰哩啰嗦的拌嘴贯穿全片。 老二哑巴需要机器发音机械感十足的几个单词穿插在老大老三的拌嘴中让人忍不住想笑。

  特工介绍三兄弟,卡通画面

  三兄弟冲入毒枭的巢穴,又是一张大战。 老大的霰弹枪撸的好爽!

  “I`ll be back!” 施瓦辛格的这句台词真是火。

  饭馆内,三兄弟VS骚货们。 在柔和音乐与一束束成排的光线下,血腥暴力性感诱惑并存。 色里藏刀之计失败三兄弟的反击很是凌厉,老二最后的扭脖子真酷。 老三的吐槽:“这是我泡过最长的女人了。” 搞笑的店员与98岁高龄依旧看毛片的老头

  公路上,三兄弟VS“复古型”帮派(开卡车拉着一票帮派份子)。 帮派分子造型酷似海盗战斗不怎么激烈。 战斗结束后,老大询问老二的伤情,老二用机器说了俩次“Fine”(两次的语调不同),老大直接出手按在老二的伤口上,随后嘟囔了一了一句“Fine,My ass”。

  大战之前老三鼓励残疾儿童,给了残疾儿童一把没有弹夹的枪让他为自己放风,柔情呐。

  三兄弟VS“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爬树爬的很溜。 老大老三跑动射击敌人压制,直到老三的小腿中了一箭。 印第安人割头皮,被黑心警察开枪阻止。

  HAPPY ENDING! 老二绝对是三兄弟里最闷骚的一个,出狱后冲警卫挥手致意充分的说明了这点。

  片尾有结局拍摄花絮

  《贝城歹徒》观后感(二):一次简单全面分析

  综评:《贝城歹徒》(The Baytown Outlaws)是一部具有鲜明风格印记的美式电影。总体上将美国南方的(刻板印象表象化,诉诸于暴力与救赎主题。其节奏明快、紧凑不拖沓,叙事流畅,动作夸张而不夸大。总体上看,是一部特点突出的动作类型片。

  人物设置分析:

  三兄弟:粗粝外表下是单纯直接的性格。在三人具体的性格刻画上,主次分明相辅相成——老大理智;老二善良小弟急躁。三兄弟带有明显的南方底层白人缺陷和由此塑造出的气质特点。暴力倾向、单线条勇气微妙地混为一体,但绝不突兀。

  三兄弟的背景故事:他们来自单亲家庭,父亲残暴——导致三兄弟成长过程中的挫折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性格上的缺陷(影片中的人物特征)。他们的童年充满了悲剧,这在剧情呼应了营救智障儿童的故事——并且象征着自身的救赎——把轮椅中的孩子坏蛋手中救出来。

  次要人物:

  轮椅中的智障儿童:主要戏剧要素。故事的主要线索人物。同时,也是三兄弟救赎的象征。

  警长:三兄弟的保护者。现实、有人情味(虽然通常扮黑脸)和责任感

  ATF探员:推动警方行动的戏剧要素——亦是影片最后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引线。

  毒贩前妻:戏剧要素,引导三兄弟。

  毒贩:故事的主要反面人物,也是三兄弟要克服的困难

  剧情人物:

  护士:剧情需要——治疗老二伤情——同时为引导最后的救赎和营造价值观念

  杀手符号化的暴力象征。

  开场的混混:辅助为开场即树立影片的整体氛围

  一点说明:警长在三兄弟小时候救出了他们,并一直帮助他们(而非直接抚养)。虽然三人长大后不断惹麻烦,但造成他们的暴力倾向的主要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当然,警长后来利用他们以暴制暴不符合道德,但在影片所定下的环境背景下还是现实的。注意,警长并不是他们的监护人。

  风格特点:全片拍摄上主要运用黄色滤镜,以营造锈蚀、破败和“下流”的气氛。但在后期调色上忽视了绿色植物过于鲜艳瑕疵

  市场预估:动作类型。强烈的暴力的色彩;简单、直接、粗暴,加之以救赎主题和符合道德的价值观,市场预期看好。鲜明(略刻板)的南方色彩既是卖点也可能对上映后的评价带来负面效应——尤其是在美国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会被评论归类为暴力刺激低俗商业片。目标受众为非精英群体。预计商业院线排片中下,口碑效果不明显(或特定群体内传播)。且定位偏离主流

  成本收益估算(IMDb和the numbers资料):预计预算为400万。票房收入(the numbers数据)未在院线发行,DVD发行数量(含蓝光)总计:$3,133,288美元。未收回成本。【真是打脸的数据啊~~~】

  结论:没有明星,故事单线条,风格不受待见(南方的刻板印象绝对拉低了分数)。在北美本土直接DVD发行也说明了,不可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尽管在我们看来,这部动作片看起来很流畅、爽利,不拖泥带水且有一定的风格化印记。但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本片仍然以失败告终(收益低于成本)。

  剧本分析:

  开场:三兄弟射杀本地小混混。糙,暴,和一以贯之的破旧、锈蚀色彩(黄色滤镜),即刻便营造出影片的基调来——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

  人物交代漫画化;戏剧冲突的快速引入(ATF探员的出现),毫不停留,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展开了人物的登场和背景交代。

  主线剧情:营救智障儿童的过程中与三路人厮杀。性感女郎黑人暴力团伙和印第安杀手,各有特色。期间穿插三兄弟的性格侧面以及与警方的纠缠(第二条叙事线)。在场景上,具有公路片的特点。公路(起点终点)和特殊地点结合包括警方一侧的描写,徐疾有序,张弛相合,对叙事的紧凑有不少的加分。此外,三兄弟并未刻画为超人而是很巧妙地设置了兄弟中最强壮的老二的受伤——这为最后顺利地平抑暴力,塑造一个合乎道德观的结尾,做好了准备

  结局:三兄弟因为暴力被捕;接受惩罚。警长因为纵容暴力而遭受惩罚。探员因为尽职尽责而遭受惩罚。毒贩因为罪恶而遭受惩罚(连玩SM的议员也接受惩罚)。只有智障儿童走出了阴影走向阳光。说明影片最终是要塑造一个众人可接受的道德价值——也就是主流观众的一般道德规范——任何电影都必须在最后完成自身的道德建构;同时必须是正向的。这不仅是为了与观众达成一致,引发共鸣,更重要的是,电影在大众传播中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贝城歹徒》观后感(三):嘘 让我看完

  看完这影片的海报,我就知道得做出万全的准备。

  从散落桌上一堆的Junk Food中,拿起猛吸一大口冰可乐,画面从环球的片头开始了。

  焦黄的色调,沾满油渍的汗衫,胡子连着头发的脸,泥土干涩,枪支,暴力,杀手,毒贩,警长,机车女,改装机甲,部落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袭来的热浪,好久没看这样的简单粗暴,前段时间的看的《红色山丘相比之下文艺的不是一点两点。我不想在剧情费太多的口舌,尽管导演在模仿昆丁的观感,尽管在商店休息站的那个电话还是途中出现的女护士和年轻官员,都试图在讲述电影之外的东西,但那不重要。每当老三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的时候,我就像《怒火攻心》的杰森,爽。

  恰巧中途来个电话,我没接,嘘,让我看完。再把灯关了,音量调大一点,去会一会那个花里胡哨的世界

  《贝城歹徒》观后感(四):杀手

  开头的漫画风,枪战,以及找错地方尴尬。基本上将风格和盘托出,典邪、暴力,再加点幽默

  哥儿仨的性格大体相似略有不同。大哥因为需要主事,所以有判断力节制;老二巨无霸般的体型,刀枪不惧,但童心未泯;老三典型混不吝的疯子

  第一场枪战找错地址,接手Celeste的委托后,又没按计划杀死Carlos,甚至身中数枪的手下都还能一边吐血一边聊天。猛倒是挺猛,可总是留下后患就不好了。

  被女杀手追杀,几个人出场貌似干净利落的干了一票,很强的样子结果酒吧一场戏,弱到无法形容。

  战车黑人,居高临下扫射车子三兄弟都毫发无损,然后老二一个人干了全队。

  印第安人,“实在办法才找你们”,再加上出场就割头皮,应该很强吧。结果还是人还没看清就让人灭了。作为最后一场打斗,不但没高潮,甚至连过程都短的可怜

  看STARmeter排名。三兄弟中人气最高的是老三,Travis Fimmel,美剧《维京传奇》主演,排在258位,其余两兄弟都在2800以外。不过我对老二Daniel Cudmore还是相当有感,2.01米身高,捅一刀都没事的壮硕,还挺有童趣。不过只排名2839位,看来X战警中的龙套没让他出名多少。Billy Bob Thornton排在477位。扮演智障儿童Rob的Thomas Brodie-Sangster,排在488位。在千名之内的还有两个美女,在路上救助三兄弟的护士Natalie Martinez,排在526位。美女杀手团,唯一一个算得上身材样貌俱佳的美女Serinda Swan,排在604位。其他人都在千名开外。Eva Longoria已经跌到1697位了,还是有些意外,声色场还真是年轻人天下

  《贝城歹徒》观后感(五):这一次不行

  长头发,说脏话,络腮胡,透着屏幕甚至能闻见这群渣子男的汗臭味

  略带色情和血腥,枪支和扭断脖子。。。除了二哥,老大和老三我基本认不出来谁是谁

  我是个不太会看电影的人,人物的名字记不住也不清楚演员名字有多大牌,也看不出哪国城市风情或者背景音乐什么的

  单看剧情,三个孤儿从小被警察训练成杀手黑吃黑,一事无成幻想着终有一天可以过上平凡生活

  老三对那个残疾说:“在商店打开的东西就必须买下来,小时候没人告诉我这一点,我吃了苦头学会这一点”

  老大说对那个护士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料”

  老二带着墨镜学施瓦辛格:“我会回来的”

  正验证了那句被流传很久的话:再硬的汉子也有柔情的一面

  就算如此,这还是一部烂片,比起同类影片,不知差了多少

  可我喜欢说道就要做到的汉子

  因为老大说:“不行,这是约好的,这次不行!”

  所以,我给三颗星。

  还凑合

  :第一次写影评,就先尝试一下这种三流电影吧。不喜勿喷

  《贝城歹徒》观后感(六):Fuck yeah,this is dirty south!

  开场就是三个糙爷们儿去办事儿,(我喜欢的那种标准美国乡下糙爷们儿:或长毛或光蛋,一身腱子肉,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身上的汗臭味儿,好像从来不洗澡,一生用到的词汇不超过100个。)特别牛逼的入门方式后随着一阵枪林弹雨,谈笑间解决反抗力量才发现走错地儿了,原来是三个白痴职业杀手兄弟。老大叫brick,从头穿到尾的那件跨栏背心很喜欢;老二lincoln,魔鬼筋肉人,杀人王;老三mcqueen,是里面最弱智也是最帅的一个。

  我以为又是一部黑色喜剧片,这三个是里面常驻的笨蛋角色,讲述他们弱智而又边缘的生活。

  接着出现的绝望主妇,我们漂亮的Eva找到了他们,付钱让他们帮助其夺回自己的干儿子。在可观报酬下,老大接下了这个违背他们意愿,不属于他们职业范畴活儿

  随后我们牛逼的朱莉前夫,最酷最男人的比利鲍勃松顿也上场了。这次扮演的还是贴合他气质的一个南方贩毒大哥。原来他就是三兄弟要找的带走孩子的carlos,eva特意强调的最后要一枪干死他的人。

  三兄弟轻而易举地驾车赶到目的地,依然标志般地野蛮侵入,依然轻而易举地干掉反抗力量带走孩子,踏上返回的道路

  返程途中其实才是本片正式开幕。三条线齐头并进:一条主线是三兄弟带着孩子回来交人拿钱;一条是carlos派出各种流氓杀手势力追杀三兄弟;还有一条是芝加哥特地为三兄弟而来的特工缠着三兄弟的黑人养父警长协助他抓捕三兄弟,其后果可想而知

  影片后面就成了三兄弟一路对抗各种敌人,护送孩子回家从而与之产生感情的老套美国片儿。

  通篇黄色滤镜的使用是美国南方特色的基本要求;南方俚语,脏话,枪支,女人,汗水黄土肌肉车等等元素完善了南部物质世界,其实也是现代西部片的世界。孩子感化内心善良外表放荡的流氓也是百试不爽的经典套路。这些都提供了此类影片基本成功的要素。剩下的就是影迷们的对号入座了。

  本人观影过程可以用畅快淋漓来形容。演员和人物形象的对口,到位的血腥暴力,养眼的美女,顺畅情节都看得不亦乐乎

  推荐对这些感兴趣朋友们观看

  《贝城歹徒》观后感(七):歹徒在囧途

  这部片子应该给到7-8分之间。谈不上多好,但是火力十足,乐趣横生,故事流畅,对于快餐电影来说,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制作。

  这是典型犯罪喜剧,三个心怀正义的非高智商猛男歹徒和两个美女以及一个正邪双收的老警察,当然还有一个脑瘫儿、一个帅气干探和一个坏蛋和一众龙套杀手。

  简单讲,这是三个歹徒在“做好事”返程交货途中,遇到三波不同杀手团队,然后展现肌肉和鲜血,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两个著名拉丁美女恰到好处地在片中展示自己的身材和美貌,但丝毫不过,将这团面揉得不紧不松刚刚好,与摩托夜店女杀手形成鲜明对比。两名警员充满矛盾要素,新老、白黑、北南,在最终一战中,在正义面前,大家都有所让步,和为贵。脑瘫儿演得真好,仅仅依靠眼神的演技不是一般的能力;导演让歹徒对他照顾有加,充分博得了观众对歹徒的同情。

  同样是“旅程”中的种种是非,《贝城歹徒》的人物比《泰囧》多多了,可是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不用装傻,不用刻意制造冲突。然而搞笑的地方顺手拈来,三弟笨而不呆,就很会制造乐趣。王宝强的二百五角色和他相比,实在太低级了;《泰囧》那些号称幽默的台词和本片设计的搞笑桥段比,实在太低级了。

  回到本片,看到有评论说主角的前后反差太大,这其实在片子里有交代,就是他们的“老爸”——黑人警长——不管他们了。之前怎么胡来都行,警长会帮着擦屁股,可失去警长的支持了,他们只能回归自我,多用一下自己的脑袋的。这三个是粗人,但还是正常人。百战不死的老二是牛人,适当的夸张也是需要的,这本来就是喜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