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速风流》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极速风流》影评10篇

2018-06-08 21:0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速风流》影评10篇

  《极速风流》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丹尼尔·布鲁尔 / 奥利维亚·王尔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运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极速风流》影评(一):你的敌人是对你最大的鼓励

  如果《Rush》看得早一点的话,我就会将它列为 2013 年的最佳电影了。当然不是因为锤子哥主演,而是因为这是一部以 F1 为题材的电影。除了之前的《Senna》外,也就好久都没有看到过这类题材的电影了,而且还拍得如此的扣人心弦。这大概给 2014 年的电影观感硬生生的拔高了一个档次吧。

  电影讲述的是两位 F1 世界冠军 James Hunt 和 Niki Lauda 之间由 F3 一直竞争到 F1 之间的故事,故事主体以 1976 年赛季两者前所未有的竞争。赛季中 Lauda 由于比赛事故不得不离开赛场而被 Hunts 不断追近积分,Lauda 复出后双方积分不断胶着。在最后一站日本站中,由于天气原因,Lauda 选择了退赛而 Hunt 也终于在最后关头赢取了当年的世界冠军。

  按我说,这其中没有输家,每个坐进 F1 赛车车厢里的都是英雄特别是在当时 F1 赛车的保护性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情形下。12 缸的赛车裸露式的设计,只要稍加不注意车就很容易失控,所以每个 F1 车手都是在用生命去比赛,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Lauda 因为赛季中的事故,选择了保全自己,毕竟冠军没了下一年还可以继续赢回来,但生命没了就什么都没有机会了。而 Hunt 在变速箱、轮胎都出现问题且天气状况无比糟糕情况下仍然坚持比赛去获得自己的首个世界冠军,同样也是值得敬重。每个车手都想获得世界冠军,当世界冠军距离自己如此之近的时候,即使要付出生命也不惜一切代价将其获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男人浪漫”了。

  而赛季结束后两人在飞机厂里的对话更是表现了双方的观点

  “No, Niki, don't bring the percentages into this. Don't be a pro. The minute you do that, you kill what's good about this. You kill the sport.” Hunt 是觉得这项运动的精神正是在于你可以为它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而当你能为了它付出生命时,冠军就是对你最好的回报

  “Stop thinking of it as a curse to have been given an enemy in life. It can be blessing too. A wise man gets more from his enemies than a fool from his friends.” 正是 Hunt 不断追赶才令 Lauda 在并未完全伤愈的情况下提前回到赛道上与 Hunt 进行宿命对决,尽管最后由于自己的退赛而导致失去当年的世界冠军,但他一点也不后悔

  你的敌人也是你的朋友独孤求败感觉永远没有跟一个旗鼓相当对手一并竞争来得爽。在他身上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影子,也许会是一面镜子,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自己。而敌人,更是对你努力的一个肯定,一种鼓励。

  :新年听到的最不好消息就是舒米出事故了,真希望车王能赢得这场最艰难的比赛。

  《极速风流》影评(二):Rush or not ?

  电影的旋律应当从片名“rush”开始,牛津词典中对于名词解释共有三种:Hurry;Sudden Feeling;plant。而对于与影片相符的两条下列的释义中有以下几条非常符合故事的气质,“asituationin which you have tohurryormovesomewherequickly”;“atimewhen a lot of things arehappeningor a lot ofpeoplearetryingto do or get something”;“theactofsuddenlymovingsomewherequickly”;“a strong emotion or physical feeling”。在两岸三地对于片名的译本中,比较贴切的是大陆的“极速风流”,但“风流”一词俨然些许片面,因为对于传奇赛车手詹姆斯而言追求的不单单是风流,而是“高潮”。

  故事的主线是两位赛车手,单从影片的故事脉络而言,两人的戏份比重相当,不同的是截然相反的职业态度,詹姆斯追求的是荣誉,尼基则追求的是胜利。看似相同目标,其本质截然相反,荣誉意味着“名”,胜利代表着“赢”。为了名,詹姆斯可以赌命死神,可以肆意婚娶,可以放下尊严哀求重回赛事,尼基却不同,他放弃家族产业精准计算概率,改良赛车组件,包括最后的退赛都是为了职业生涯的胜利。Temporary and Permanent,所以尼基对于詹姆斯最后的结局并不意外,因为他知道对手只是为了一次名就止手了,因此片尾处俩人的谈话非常交心,也清晰展现了两人的职业宿命。

  那么,对于“rush”的定义是不惜代价达到巅峰,还是稳步前进夺到胜利更科学?两者都没有错,正如弗朗索瓦丝·萨冈所说“所有漂泊的人生梦想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不同状态的观众都会有自己的偏恃。假设人的能量可以量化到定值,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因此短暂极限辉煌会是早逝,迟来的最终胜利也会是最大的礼赞,无须有伤仲永的哀伤澎湃,不应有英雄迟暮的感叹,因为天才注定是天才,注定是历史撰写者,谁也不会抹杀。

  另外,影片的选角非常考究,两位主演的造型气质非常接近真实人物,在赛事方面处理也非常专业,世界各地的赛事都能展现出不同地域风情,即便是对于完全没有赛车方面知识储备的观众而言也可以大饱眼福,配乐的节奏感十足,高潮迭起,平仄相衬,对于传记人物的代表事件时间地点、相关人物描写入微,侧面的营造出了主人公性格内心以及人性。而对于台词方面的处理也精炼内涵,给观众以思考期许空间

  “幸福是敌人,让你变得软弱,让你开始怀疑突然就有了放不下的事”。

  “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比愚者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

  《极速风流》影评(三):笙箫何以默,绝弦风雨

  一生夙敌,一生知音

  早年看《七种武器》,一句话记忆犹新: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对手。

  首先赞一下本片译名,关于“风流”的解释,就是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伟大的崛起各不相同,然而最终境界如一。从来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静悄悄让一个人独自走向终点,不论才华横溢,万夫莫敌,抑或贩夫皂隶,平凡庸碌,总有那么群人,或者朋友,或者对手,陪你荣华,使你屈辱

  上天造就英雄的同时,会赐给他一个对手。

  他们起初并不相互了解,只是出于动物陌生本能提防和迥异的生活方式看不惯而已。然而陌生升级威胁,提防就变成敌意攻击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变成对手。竞争是自然界终极法则,绵亘亿万时光写满了凯旋和灭亡,人类基因里早已铸入不屈,击败对手,是本能,也是理想。于是,强大的对手让彼此变得更强,势均力敌较量就像第一场并驾齐驱,持续着,影响着生活,影响着命运。他们密切关注无法击败的夙敌的一切,超过了比赛本身,乃至成为头等大事,可以为此忽略亲人,忍受折磨,拼掉性命

  时间逐渐磨掉陌生的隔阂,当有一天,往日无所不用其极打击的对手突然消失时,他才发现仿佛跌进空虚。原来不知不觉中,对手在心里的位置,已经如此重要

  记者会后,愤怒的Hunt暴揍侮辱Niki的记者,不仅仅为当日事故的歉疚。抽离障目的仇视,对面的夙敌已经赢得他全部尊重

  篇末两人敞开心扉,笑赠战书,或者他们仍然看对方顺眼。不过Niki为妻子退赛,Hunt忙着享受荣宠,终于重新找回自己的境界。

  Hunt早逝时,Niki没有惊讶,只有悲伤。即使再未谋面,曾经的夙敌早已是他最熟悉的人,根本都在意料之中;可是从此天下,终究更无知音!

  其实根本没有对手,不过是在证明自己的路上,那些尚不认识的朋友。

  ee you champ

  You will,champ

  感谢对手,他们是恩人

  夕阳西下,垂暮老人眼前仿佛又看见两架赛车依旧并肩驶来,还有那个再也不会回来鏖战的风流少年

  《极速风流》影评(四):极速双雄

  极速双雄——1970年代奥地利富二代技术理智男Vs.GB风流性瘾冒险哥!亦敌亦友的俩赛车高手的巅峰对决——Annual 2/25 的F1赛车手死亡率——死神!对胜利的偏执,让人失去了生活中美好,乃至生命,这又何苦来着?非常喜欢Lauda在大雨中的日本赛道退赛的那一幕,只因他心中执念着自己的爱人

  Lauda的智者言论

  “幸福是敌人,让你变得软弱,让你开始怀疑,突然就有了放不下的事”、“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一种诅咒,这也是上天的恩赐。智者从敌人身上学到的,比愚者从朋友身上学到的还要多”、“人们总是把我们当成对手,但他是我喜欢的少数人之一,我所尊重的更少数人之一,他依然是我唯一嫉妒的人”最后泪目。

  “希特勒的秘书”与“列宁守护男孩”走到了一起,不错的德国演员组合,我喜欢这样的银幕结合

  CH是瑞士的简称。

  CHN

  中国(China)的缩写。 CHN是在联合国注册的国家代码国际上的正式场合都用这种统一的国家代码。

  在奥运会,联合国,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官方非官方场合下。中国的英文均以使用:CHN或者CHINA。

  RC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英文缩写,不是联合国登记的国家代码,其使用具有随意性。

  国家名称的英文缩写,国际惯例是英文的前三个字母(如日本JPN)或者是全称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如美国USA),但中国如果用前三个字母则与“智利”这个国家重复(CHI 是智利的简写),所以不可取。如果用CHA,就没有N的音,让人不易联想到CHINA,另一个国家名为“乍得(chad)”缩写也是CHA ,同样存在重复性。中国政府正式决定以“CHN”为中国英文缩写并注册联合国,受国际上的正式承认并公开使用。

  其他相关资料

  中国英文简称:CHN

  美国英文简称:USA

  日本英文简称:JPN

  俄罗斯英文简称:RUS

  英国英文简称:GBR

  韩国英文简称:KOR

  中国网络域名:C N

  美国网络域名:U S

  日本网络域名:J P

  《极速风流》影评(五):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alive you feel.

  第71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提名。第67届BAFTA最佳英国影片提名。

  从1950年正式举办以来,一级方程式赛车(F1)以其对速度极限的追求、对科技研发的推动、一掷千金的车队、毫厘之差的比赛、甚至生死一线刺激,吸引着大量的拥趸。按说这样一项号称“世界上最昂贵的运动”应该很受同样纸醉金迷的好莱坞的欢迎,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几部口碑不错的纪录片,其它拿得出手的F1影片却寥寥无几(低水平比赛或街头赛车的不算)。这个空白终于在2013年被Ron Howard填上了。拍过《Cinderella Man》(《铁拳男人》)的他对体育题材得心应手,这次把镜头对准了上世纪70年代叱咤风云的两位车手——James Hunt和Niki Lauda。讲他们迥然不同的性格,讲他们各自传奇的经历,讲他们在1976赛季的经典对决,讲他们赛场外的惺惺相惜

  其实现在回头来看,爱江山更爱美人开起车来不要命的James Hunt只能算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人称“Hunt The Shunt”,形容他开车太猛导致事故多),而稳健专注理论知识丰富三夺世界冠军的Niki Lauda才是真正的强者。但无论如何,正值巅峰的两人联手为车迷们打造了1976年那个激情四射充满戏剧性的赛季。在前8站中,卫冕冠军Lauda收获了4个第一和2个第二,而前一年名列第四的Hunt只有2个第一和1个第二进账,劣势明显。第9站的英国赛道,主场作战的Hunt终于再次力压Lauda拿到第一,可是赛后被Lauda所在的法拉利车队以非法使用备用车参赛为由起诉,且在两个月后宣布的判决中被剥夺了本站成绩,Lauda则晋升第一。事实上法拉利在此前的西班牙站中也曾状告Hunt的车太宽,只不过那一次国际汽联(FIA)驳回了上诉而已(该站也是Hunt第一Lauda第二)。但琛哥说的不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下一站的德国赛道以又长又险出名。Lauda赛前曾提议罢赛但未获通过,结果在第二圈时,他的车突然失控撞向护栏并起火,当他被另两位车手救出时已经奄奄一息。这一站,Hunt获得第一;更重要的是,Lauda这一伤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这无疑给Hunt留下了反超的机会。果然,在接下来没有Lauda的两站比赛中,Hunt乘胜追击,拿到1个第一和1个第四;因为当时英国站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所以积分榜上Hunt只比Lauda落后两分,冠军似乎触手可及。但就在此时,传来了Lauda复出的消息。显然,那场足以致命的车祸虽然夺去了Lauda的面容,但毫未折损他的意志。他出人意料的在仅休息了6周后就重返赛场,并在接下来的意大利站中勇夺第四名,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之形成对比的是,Hunt在这一站未能完成比赛,更惨的是他在赛后获悉了他在英国站的积分被剥夺的消息。这样一来一回,Hunt一下比Lauda又落后了17分之多,而整个赛季只剩下三场比赛。两人的夺冠形势在一周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在F1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不过如果你以为本赛季的冠军归属已经尘埃落定那你就错了。在随后的两站中,Hunt破釜沉舟奋起直追连拿第一,而Lauda则受伤病困扰状态下滑只有一次跑进前三。于是在最后一轮比赛前,Lauda的领先优势已经缩水为3分,一切皆有可能!决赛当日,日本富士赛道上空下起瓢泼大雨,这种恶劣天气使得心有余悸的Lauda在比赛开始不久就为了安全起见而退赛,此乃无奈之举,也意味着主动权掌握在了Hunt手里。按照当时的积分规则,Hunt只要进入前三即可夺冠。比赛过程一波三折,Hunt一度领先,但又因换轮胎而落到第五。不过,换过轮胎的赛车毕竟得心应手,Hunt在倒数第二圈时连超两车(那俩车都图省时间没换轮胎),最终如愿拿到了第三名,从而以1分优势险胜Lauda夺冠。这样一个双雄争霸悬念到最后一刻才见分晓的F1赛季以James Hunt笑到最后而告终。Niki Lauda则因那个主动退赛的决定惹恼了法拉利高层,成为双方一年后不欢而散的导火索。不过,就像每一站的大奖赛都是一个赛季的组成部分,每一年度的比赛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一两次的成功固然值得高兴,但这并不能代表最后的胜利。James Hunt在拿到这座F1奖杯后未能再有所建树,于3年后退役,之后做起了BBC的解说员;Niki Lauda则在第二年以绝对优势傲视群雄,拿下了自己3年内的第二个冠军头衔(险些三连冠),并在数年后(一度退役后复出)第三次问鼎。James Hunt在1993年因心脏病发去世,就在几小时前,45岁的他刚刚向27岁的女友求婚。Niki Lauda现在还健在,事实上他是本片的主要顾问之一。他退役后两度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并常亲自开飞机,当过F1车队经理和主席,常年戴一顶红色帽子的他(用以遮盖自己头部烧伤的皮肤)娶了一个比自己小30岁的空姐老婆,老婆还给他捐了个肾并生了对双胞胎(这老婆哪找的啊),生活有滋有味。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背景资料。汗一个,快言归正传谈电影吧。本片以撞车的那场比赛作为切入点,很巧妙,因为这是那个赛季的转折点,也是影响Niki Lauda一生的大事件。在人物出场后,影片随即进入倒叙,依次回顾两人当年的出道、在低级别比赛中的较量(现实中他们曾一起在伦敦合租过一间单卧室小公寓)、各自的感情经历、该赛季前几场的概况,然后自然过渡到顺叙阶段。此时影片才刚过一半,因此有足够的篇幅来展现赛季的真正高潮——Lauda车祸、挣扎、神奇复出,Hunt追分、失意、最后冲刺。总的来讲,本片对素材的取舍和安排令人称道(比如对法拉利英国站的上诉因情况较复杂而没有提,再比如Hunt的老婆被Richard Burton花一百万买断这么个可以大做文章的花边新闻也只是轻描淡写。这样节省了篇幅,突出了重点,尽管代价是损失了一些戏剧性),对七十年代激情澎湃的F1赛场的重现堪称亮点(本片获得包括Niki Lauda本人在内的F1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但要说为什么IMDB能评8.3,我想最关键的是导演对两位主角的性格形象生动的刻画。一个风流张狂活在当下过把瘾就死,一个冷静内敛居安思危宠辱不惊。他们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两种生活方式。就像两人的几次直接对话,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些羡慕对方;因为这本就是不同的哲学观,像“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终极问题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从这个角度说,最后的冠军花落谁家已经不那么重要。当看着两个人这一路走来,你心中大概已有了自己的王者。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被他们的天赋、勇气、激情、梦想所感动。如果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么能有一个彼此敬重的对手应该更加可贵。

  本片是导演Ron Howard和编剧Peter Morgan继五年前口碑不错的《Frost/Nixon》(《对话尼克松》)之后第二次合作。这一次商业气息更浓,也的确更加卖座(不到4千万的预算票房达9千万)。对此,Peter Morgan的老婆功不可没,因为她和现实中的Niki Lauda都是奥地利人,以此为契机Morgan得以和Lauda一起吃了几十顿饭,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本片的选角堪称一流。澳大利亚演员Chris Hemsworth这两年演雷神大红大紫,他的气质与万人迷James Hunt十分契合。德国演员Daniel Brühl的形象则与奥地利人Niki Lauda颇有神似,其德国口音当然更是浑然天成。Brühl以近乎主角的戏份获得了金球奖和BAFTA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可惜都没得。

  《极速风流》影评(六):各有各的好

  这个片子的评论我真的好想用咆哮体好吗!这才是速度与激情好吗!这才是勇敢者的游戏好吗!这才是理智与情感好吗!这种伟大友谊完全不逊于伯牙绝弦好吗!这两男人放我面前要我选我都会选择困难症发作好吗!既生瑜又生亮的世界太美好了有没有!

  这片子既能刺激肾上腺素又拍好了两个性格两极但都天赋超群的男人,两个不悲情不做作,真正的配得上追梦人称号的男人。人生遇见这样的对手和朋友是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运气,Lauda的智力和坚韧落在哪个行业无疑都是个中翘楚。Hunt的人生就像那一种鸟,真真是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他们活出来的才是人生。是快乐的,自我的,完全清醒的选择了脚下的每一步路,是顽强的,天才的,勤勉的让脚下每一步都熠熠光辉。

  Lauda年老时的回忆像最好年份的酒,好到足够陈放博物馆,好到足够拿进拍卖行,这是幸福。Hunt也不坏,他去世的时候还是风流成性,还能当永动机,也许对他来说这比身体成为自由的牵绊时去世要幸福。

  关于总结语,只能说这是热血片典范!作为女性观众请花痴!作为男性观众请嫉妒!

  《极速风流》影评(七):声色俱佳的文艺气质赛车电影

  《极速风流》不需要像《速度与激情》,从头到尾燃烧我们的肾上腺。它拥有自己更独特更美妙的镜头语言:当亨特横躺地上手握方向盘在脑中模拟比赛过程时,这段极具迷幻风格的影像一下子就把我带回李安《Taking Woodstock》那个美得不真实的狂欢夜。期间,亨特被一陌生美女搭讪,我丝毫感受不到一丁点兴奋,反而因为中断了这个梦一般的场景而懊恼不已。

  令人惊喜的是,如此迷人的摄影画面始终贯穿在《极速》这部电影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场景俯首皆是,仿佛此刻欣赏的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浓浓文艺气息的美女。

  影片最后,汉斯寂寞的配乐点燃富士赛道的终极战火,极致诗意的慢镜摄影雕刻死神降临前的难捱时光,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在令人叫绝的氛围渲染中风驰电掣,最终在死神面前成就他们各自交相辉映的传奇人生,这是我们在《速度与激情》里未曾见过的美好情怀。

  《极速风流》影评(八):人生得一对手也就足矣

  不得不说这是2013年好莱坞少有震撼人心的电影,近几年大家都热衷于拍科幻3D大片,而忽略了那些触及心灵的电影。

  刚开始看以为影片的主角是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后来才发现丹尼尔·布鲁赫才是男主,他凭借对赛车理性的分析赢得了法拉利的赞助,出了严重的车祸却忍痛回到赛场继续比赛,最终赛为了爱放弃与亨特争夺冠军的机会,他懂得进退的含义,也懂得欣赏对手,一个好的对手才是上天给予的礼物。

  影片同时给出了答案,成功并不是一个样子的,成功可以是一辈子的,也可以是一时的,有的人获得过、证明过就足够了。

  影片的最后才是值得赞叹的,电影与纪录片完美结合,两位主角与真人相似度达到了90%,将影片推向了高潮,人生得一对手也就足矣。

  《极速风流》影评(九):速度与风流

  看过《rush》。

  不知道经过多少时间之后,我还会不会记得今天,尤其是在一个家庭争吵之后,将近午夜的时候,坐在电脑前写下对于电影《rush》的感想。对比着一位仰慕许久的《写作法宝》,挣扎着要写下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要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去实践书中讲述的规则,更甚至与有了这样的压力对比,反而自己不知道如何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了,是的,就是这么开始的。

  《rush》是讲述一部F1赛车手的故事,在这个速度与激情迸发的年代,永远不缺的是类型故事。前一段时间,我们还在讨论那位讲究速度的帅哥保罗沃克死于车祸,很多人的一代偶像就此殒命,就此发现身边竟然藏了这么多速度与激情的粉丝。更前一段时间,偶然机会去万国城百老汇看影展,一部《senna》(永远的车神)已让我震撼不已。如果按年代计算,这位senna应该在rush故事之后,rush讲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故事,senna主要讲述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故事,同样的类型,同样的两个选手的争夺,却显现出不一样的氛围来。

  我试着想从电影中分析出到底电影要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电影如何地让我们觉得给了5颗星,我排除掉那些香艳的美女场面,排除掉那些刺激的F1赛车现场的镜头,排除掉那些刻意的充满人生导向的niki回归桥段,排除这些之后,已经不能在排除了,已经没了。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再告诉这么一个道理,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领域,有很多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不去争取,那么总会有另一个人把你可以得到的拿去,他变成了你的对手。影片刚开始,按照导演的意思,我想这可能是一个james这样的冲动享受公子最终冲出跑道,燃烧自己的故事,可是,后来居然是那位绅士纳达尔装扮的德国人,平时不冲动突然冲动,燃烧了半个自己。看到这里,不禁为故事不按常理出牌感到高兴。转念一想,原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能是,如果你一直冲动,那么最好冲动下去,不要停留,但如果你平时不冲动,最好不要突然冲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每个人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状态很久。

  如果上面说的道理是故事要讲述的话,那么我已经无话可说了,不过,我分明感觉到还存在一些别的意味。F1赛车在90年代前是非常容易出事的,正如在影片开始前讲述的,每年有25名赛车车,其中的2名会逝去,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直到senna出事故之后,F1才慢慢改进了其它安全措施,才会有后面的舒马赫大功告成,当然,至于运动员去干别的运动摔伤就另当别论了。在niki从医院回归的时候,第一圈james的气缸冒烟了,我分明在各个镜头的转换之间,看到其中藏着一丝故意,这是james对伤愈归来的niki的最好的礼物。当在富士山下,niki想起妻子的时候突然地退出,我也分明感觉到niki对于james的那种惺惺相惜的保护之情,大雨的弯道是容易发生车祸的,而james是不会在乎生命的,niki要保护这位对手。

  至于james和niki代表的两种人生,你会选择那种,我已经觉得是个老掉牙的问题了。然而,对于普遍的好莱坞大片的温情结尾相比,我倒是更觉得james和niki在机场相见,那种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对手放下包袱之后的对答,确是屡试不爽地打动人心。当习惯了彼此的讽刺话茬,当竞争变成一种长久的存在而且充满挑战,敌人对手这些词语就会变得突然那么温暖,那么让他们找到一种属于彼此交流的语言,正是这种镜头之间带来的心灵震撼才是最为真实的,结结实实。

  《极速风流》影评(十):F1赛场的一段绝代双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从一个配角的口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有些男人爱车甚于爱女人。两个性格迥异的主角在荧屏上演绎一段精彩车坛往事的同时,也给出了他们认同这个概念的共同原因:因为这个行当可以接近死亡,也就是说可以挑战死神……

  iki Lauda:奥地利人,传统的日耳曼性格,冷静到冷血,可以在赛场上坦然接受20%的死亡风险,但是平时谨小慎微。所以他选择以精通调整赛车等方式来控制风险,以稳定发挥和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统治车坛多年,显然是舒马赫的先驱者。但是他结婚之后也发现了温柔乡是英雄冢,“happiness is enemy”,不得不在关键时刻选择退赛,不再敢搏命,因此十分羡慕另一个主角。

  James Hunt:英国人,电影的花花公子,乔治贝斯特的车坛版本,追求风流享乐,但是敢于拼命斗狠,因为心中有一颗冠军的心,不过“one title is enough for him”,惊险的拿了一个世界冠军就心满意足的达成人生目标,然后早早退役,在享乐中英年早逝。这也是一般车手性格的一种极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