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冷战》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冷战》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18 20: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冷战》经典观后感10篇

  《冷战》是一部由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执导,乔安娜·库里格 / 托马斯·科特 / 波利斯·席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冷战》观后感(一):帕夫利科夫斯基的第二座高峰

  虽然2018年刚刚过去一半,但波兰籍导演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执导的影片《冷战》将会是2018年最好的黑白电影之一,恐怕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不久之前,这部影片刚刚在戛纳电影节拿下了通常意义上第三顺位的最佳导演奖,成为整个主竞赛单元里获得奖项分量最重的欧洲电影。尽管全片只有不到90分钟,但极其突出影像质感还是让它获得评审团的青睐,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年”突出重围。

  影片讲述的是欧洲铁幕落下、冷战开始前后一位波兰男音乐家和女歌手之间的爱情故事。二人为了寻求自由先后前往法国,而后辗转于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但又因为种种原因分分合合,最终回到了波兰。然而出去容易回来难:他们所面对的将会是更加严酷的政治环境,而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也面临着更加严峻考验

  如果对导演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稍有了解,就很难不把这部《冷战》与他所执导的上一部电影,曾经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修女艾达》(Ida)进行比较——两部都是黑白片,都是以波兰为背景;如果不仔细加区别的话,两部电影的影像质感好像又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前者就是后者的姊妹篇。不过,客观来看,两部影片还是有很大差别

  比如最显见的故事结构。《冷战》虽然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故事仍然设定在波兰,但更关心的其实是男女主人公从波兰前往法国巴黎又回到波兰的整个过程,也因此,影片有着非常明显的三段式结构,使得整个故事的确比起前作更加规整。在这之中,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有意识地为波兰和法国两个故事发生地赋予了两种区别很大的影像风格和质感,从而明确地区隔出两种文化、两种意识形态和两个阵营,而这种变化正是设定在波兰一地的《修女艾达》所不可能具备的。

  具体而言,影片波兰部分的影调明显更丰富主体色彩灰色暗示了当时波兰社会转型之后的压抑和灰暗氛围同时,这部分出现了大量固定镜头时间空间完全凝滞在画框当中,人物完全无法逃离。反观巴黎部分,移动长镜头明显更多,人物往往存在于画外,一种自由与浪漫城市氛围几乎漫溢而出。不过另一方面,巴黎部分的影像对比度也更高、黑白分明,人物往往会从环境中剥离出来,这就呈现出主人公与环境的格格不入强烈的疏离感。所有这些手法都向观众表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冷战”固然是影片中最让人心痛的部分,但导演刻意为之的两种影像风格之间的差别和割裂才真正把“冷”和“战”的核心含义表达了出来。

  《冷战》最值得让人思考之处,是导演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并没有简单地将波兰和法国、东欧和西欧进行二元对立处理,而是完整呈现了波兰艺术家异国他乡的生存处境。正如女歌手所说,逃出波兰的男音乐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由,但却“不再是个男人了”,生活上变得颓废钻营,情感上变得浪荡暧昧(着实黑了一把法国人),艺术上出现了风格畸变,为了获得巴黎艺术界的认可,他既改变自己,也强行改变着自己的爱人。总而言之,那种波兰民歌中的质朴不见了,那种对音乐的单纯热爱也渐趋消失;脱离文化基底的艺术失去了生命力,流亡异乡之人更是经历创作和生活的双重煎熬。既如此,到底什么是自由?哪里存在着那种“真正的自由”?这是男女主人公最终面临的问题,也指向了他们始终无法逃离、无处为家的悲剧结局

  尽管我们很难知道导演在创作《冷战》时到底在何种程度上参考了自己和父母人生经历,但毫无疑问,他对片中男主人公的经历应该是非常心有戚戚的——他的父母都是波兰知识分子,他14岁离开祖国,随后在德国和意大利生活了一段时间,最终定居在英国。帕夫利科夫斯基早年也执导了几部英国社会语境下的影片,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恰恰是一部与之前全然不同的描绘故乡波兰的《修女艾达》让他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殊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创作序列中的某种转折。应该说,帕夫利科夫斯基正在有意无意之间找回某些他一直以来失去的文化根基血脉(比如《冷战》中出现的破败教堂就与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的《灰烬钻石》里耶稣像倒挂的教堂一脉相承),而这种民族性或许正是他得以形成身影像风格,并且最终在国际影坛显露头角的最重要原因。

  于笔者而言,《冷战》的出现确实意味着一种影像风格的完善——任何一个观众都会被帕夫利科夫斯基对黑白影像的把控所折服——但另一方面,叙事的进一步增强反倒让帕夫利科夫斯基式电影的情节张力有所减少。在《修女艾达》中,这种张力是存在于大量留白中的——情节的留白、构图的留白、语言的留白、行动的留白……所有这些留白相辅相成,给予了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时间,共同构成了保罗·施拉德所谓的“慢电影”(slow-cinema)的核心能量。而《冷战》恰恰失之于某种“完整”:一切都清清楚楚,却已经没有了任何不可预期,直到结尾二人婚礼处时,那种散见于《修女艾达》各处的震惊才重新出现,但显然已经为时过晚。

  当然,艺术创作正是在寻求内容形式平衡中渐趋完善的,帕夫利科夫斯基这一次的探索肯定不能算是失败。他是从一个座高峰攀上了另一座高峰,而从此开始,他的面前可能再无坦途

  《冷战》观后感(二):爱情世界的冷战

  剧本上完全虚化意识形态对抗的冷战背景,弱化核心事件,甚至简化配角的存在感。完全围绕男女主角的“爱情”展开叙事。如果以事件中心来看的话本片剧情的割裂感会很强,其实只以爱情线来看的话还是比较连贯的。

  视听上面没看出来黑白影像的作用历史感,冰冷质感是有的),因为剧本在事件上的割裂,影像要做的弥补显得尤为重要,而本片导演在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非常强。举个例子,在巴黎女主离开男主之后,有一幕男主在他工作的爵士歌厅弹琴,听觉上是男主激昂钢琴演奏,镜头就给了和他搭档的萨克斯乐手的反应,男主的状态就全有了。(看这里会想到“爱乐之城”也有类似桥段,爱乐的镜头就没有如此简洁有力,当然影片类型不同)

  个人喜欢的是那首关于heart的主题曲的使用(具体叫啥忘了)。这首歌贯穿始终,在影片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表达(导演为了突出情绪的不同特意用了不同的编曲,如最开始的民歌清唱和后来的爵士风),里面有一句歌词大概是“心爱的男孩我的母亲不让我们在一起”,在男主去巴黎后,女主唱这句的时候黯然神伤,这里的“母亲”可以双关为祖国。

  结尾部分导演想做多义性,教堂和圣象的符号虽然前后呼应,但是中间交代不足

  《冷战》观后感(三):冷战:帕夫利科夫斯基的高冷与完美

  2018-06-03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 又一部烂番茄100%、26连鲜,美到窒息!

  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颁给了波兰导演帕维尔·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的新作《冷战》(Cold War / Zimna wojna)。

北京时间5月20日,帕夫利科夫斯基凭《冷战》拿到了戛纳最佳导演奖

  自从2013年《修女艾达》爆红以来,帕夫利科夫斯基如今俨然已是任谁都要忌惮三分的艺术电影「新贵」;

  其实这个名头对已经年届六旬的他着实有点不搭,但是从什么角度看他都是「大器晚成」的绝佳例子。

  此前,这个波兰导演拍了很久的纪录片;但电影节履历着实一般,拿得出手的不过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 Film Festival)的一次金亚历山大+费比西奖。

  当年《修女艾达》的世界首映放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却在接下来近两年时间内风靡全球,以至于电影节圈子有个笑话就是说,这部片子根本没参加什么电影节」。

  等到欧洲电影奖上《修女艾达》大获全胜,当年洛迦诺和威尼斯的选片人是不是想来肠子都悔青了?

《修女艾达》最终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所以《修女艾达》其实提示了一件事:长期旅居英国的帕夫利科夫斯基必须化身为波兰人,才能为主要的国际电影节所接受认可(他也搬回自己的出生地华沙,现在在瓦伊达电影学校任教)。这里其实是一个有关国际电影节文化政治的大话题,就不再展开了。

  《修女艾达》的另外一个面相则是大屠杀电影,虽说「被犹太人把持的学院」,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发给一部大屠杀电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修女艾达》当之无愧

  一方面它高度严整的美学体系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算是在彼时统治国际电影节的达内-罗马尼亚新浪潮(卖惨?)式的现实主义方法难得一见清流

  另一方面这部影片又把大屠杀电影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波兰这个语境中,不再一味把锅推给纳粹,而是反思波兰文化中的反犹主义,追问普通波兰人的责任

  现在再来看,说《修女艾达》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那几部电影都不为过。

《修女艾达》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

  拿完一堆奖之后,可能是《修女艾达》太过成功了,相隔5年之后,帕夫利科夫斯基才拿出了《冷战》。

  可见他的小心谨慎:既要有美学延续性,又得有格局,还不能重复自己。

  戛纳开赛前几个朋友就开玩笑说,这部片子看片名就能得奖。

  果不其然,虽说这部影片签位一般,作为首次入围戛纳主竞赛的「新人」自然是抢不到C位,但复盘时候再来看,这个位置也算不错了,因为今年戛纳前半程简直乏善可陈

  《冷战》在第一周算是抢得先机,听到的为数不多批评除了说它是「PPT反电影」之外,也不过是「又是部《修女艾达》」「太精致了」之类。

  不禁想如果它被放在第二周一天一个大爆款的节奏里,得是一个什么局面

华语影评人评分表,《冷战》得分2.9,与《国际银幕》第一周场刊评分相同《冷战》将于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映烂番茄新鲜度目前100%,26连鲜

  其实一篇负责任的影评并无需写太多,《冷战》的presskit大约是迄今见过的最好的宣传册了(戛纳官网有下载),大致可以看作是解读本片一把钥匙

  应有尽有,下面我抄一下各部分的标题,大家自行体会一下:

剧情简介;维克多和祖拉,这一段是呼应结尾字幕「献给我的父亲母亲」,长达一页半的亲情牌;政治;音乐;画面;1949-1964:故事里的间隔;布景:东方与西方;家乡与放逐;「爱情是爱情,仅此而已」;

  接下来是主创简介,最后还体贴地附上了片头片尾字幕(对提前退场抢咖啡的各位记者真的不要太体贴)。

  说实话,拿着这个写篇论文都够了。它已经预先把所有评论感兴趣的话题铺排好了,然后提供了包括摄影构思、取景地、时代背景、主题在内的几乎一切信息,一切细节,清清楚楚,无可指摘。

  这大概是我犹豫了很久没有打四星满分的原因,其实影片跟这个宣传册给人的感受很像,完美得简直无可挑剔,所以就让人有点不舒服,因为显得很假。

  这种完美跟李安的所谓「优等生电影」还不是一个路子,甚至比安叔还要领先半个身位,因为这片的高冷艺术片气质安叔学不来。不过因为后面着实扑街片太多我还是改成满分了。

  毕竟水准在这儿放着,能走到这个极致,也是独一份儿。

  中国记者们看这部《冷战》,不约而同地都用了这个表述「波兰版《芳华》」。

  确实如此,影片的前三十分钟/第一幕简直就是《芳华》。

说是波兰版《芳华》确也不是唬的

  开场就是男主角维克多和另一位女音乐家伊莲娜去民间采风的场景,接下来他们开始为Mazowsze歌舞团来挑选演员

  维克多看中了其实并不那么符合民族歌舞团标准,但是颇有表演欲的祖拉;但伊莲娜(大概是凭着女人直觉)却认为她是个大麻烦

  当然维克多仍是顶住压力选了祖拉。

美丽的祖拉

  第一幕的故事并未在歌舞团的勾心斗角上展开,相反却神来之笔地(也是我钢锁觉得本片最棒的地方)聚焦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构过程。

  具体来说,选择民间歌舞并将其用学院化的方式改造,进而将其「体制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逻辑的文化政治行为

  如何征用民间资源,如何将其改造成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话语中的必须成分

  而进一步将其与政治结合起来——影片中表现穿着民族服装的歌舞演员用典型的「社会主义合唱」的形式来唱一首斯大林的赞歌(由维克多指挥,伊莲娜对此完全不屑一顾,并且从此从这个故事里消失了……)——本身就是极为典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文化实践行为。

  寥寥几笔又极为精到的写法,确实令人赞叹。

  二三幕故事则主要聚焦在两人位置的反转上,故事的开始维克多是人民音乐家,祖拉是一文不名的(且出身不好的)农村女孩。

  接下来维克多趁在东柏林演出的时候叛逃西方,旅居巴黎,而祖拉逐渐成了歌舞团的台柱子,两人只能在祖拉出国演出的时候短暂相会;在特殊的年代,两人命运也随之卷入时代的洪流,这场爱情注定成为悲剧。

祖拉与维克多再度重逢,已是在异国他乡

  当然,电影还有一个颇为令人扼腕的结尾。

  摄影上仍然延续了《修女艾达》式的黑白摄影、1.33:1的画幅,以及光影精致的、略带俯角的、将人物框在画面下半部分的构图方式,但这次运动镜头明显增多。

  宣传册里导演还要亲自跳出来解释「我不是自我重复啊因为这种风格我本来就是想拿来拍这部电影的不过我先拍了《修女艾达》而已」,导演说他无法去想象那个年代的色彩,所以黑白才能反映「真实生活」。

  但是这个黑白也不简单,不同场景的对比度上导演下了很大功夫。

帕夫利科夫斯基在《冷战》拍摄现场

  总之导演在宣传册里把能说的都说了,观感自然是赏心悦目的,恨不得停下来分析一下构图打光那种,好在不久国内就能看到了。

  音乐方面其实可以放开了夸,因为这是极少的那种能把音乐用出结构性含义的影片。

  在戛纳时候跟国内外同行聊天,大家普遍都是「根本不用夸它音乐好」这种感觉。

  仅举一例说明就是祖拉与维克多在巴黎生活的那段时间里,维克多让祖拉到俱乐部里表演,用爵士乐改编了一首波兰民歌。片中祖拉唱的爵士版波兰民歌,十分悦耳动听。电影里还有一个合唱版,恰好是东西方阵营的不同空间在音乐上的表现:社会主义的合唱VS资本主义爵士乐。

  这一场戏堪称影片的华彩段落,祖拉的演出大获成功。这一段女主角Joanna Kulig的表演精湛,流光溢彩。

  片尾还有一个小细节,出狱的维克多与祖拉重逢的时候,祖拉刚刚结束了表演,而她这次唱的是一首拉丁美洲风格的歌曲(墨西哥?古巴?)——这里竟然还不忘添上一笔彼时东欧国家的外交主导的文化政策!

  总之,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占据了巨大的篇幅,毕竟写的是音乐家生活嘛,但导演对音乐的理解却层次极高,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爵士钢琴乐手,拍起爵士乐场景简直是得心应手的优秀。

  整体来看,导演不仅能(极为分析性也是少见的深刻地)揭示音乐与时代背景和政治话语之间的关系,而且基于音乐设计了镜头调度乃至整个视觉体系,最佳导演奖实至名归。

  影片的叙事时间横跨1949到1964年之间,场景则包括波兰乡村、劳改营、华沙,还有东柏林、巴黎、斯普利特(前南城市,今属克罗地亚),于「冷战」的片名甚为切题。

  当然《冷战》并不仅仅指时代,而且还指向维克多和祖拉的人物关系,导演称这是从父母的关系中获得的灵感。

  两位主角的名字取自导演的父母,真实的维克多和祖拉去世于1989年,按照导演的说法,他们「共同生活了40年,不停地分分合合,在铁幕两边相互追随又相互惩罚」,「都是坚强且优秀的人物,但同时又是一对永不停战的怨侣」。

  这种喜怒无常,无法相容,无法生活在一起,又无法分开的「复杂而混乱的爱情」,恰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们「难于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流亡生活」又「难于在极权统治下有尊严地生活」,同时还要艰难地拒绝那种「没有尊严」的诱惑。

  于此,人物关系与时代背景完美地互为参照,可以说即便是没有音乐或者没有艺术家生活这样引人注目的形式,这种人物关系与时代的写法,就足以成就一部伟大的影片了。

  可以说《冷战》以极为精确的控制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即便是概念先行、计算精准的电影节向的影片,所能达到的某种至高境界,甚至堪称伟大。

  不过它的问题也就是如开头所说,太高冷或者太精密了,少了烟火气也就少了亲近感。

  总之一座最佳导演奖,对初战戛纳的帕夫利科夫斯基来说,虽说不免有些低估,但着实也是个公允的评价。

  我猜如无意外,波兰今年又会选这部影片送奥斯卡,且看最后是前九还是前五。

  感觉届时又是戛纳系影片再战一轮的节奏:《迦百农》号称已经预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那么诸如《小偷家族》《女孩》《候鸟》这些热门片,明年奥斯卡再战?

  《冷战》观后感(四):芳草萋萋,不如归去。

  影片结束的时分,厅里气氛很苍凉,隽永的黑白荧幕下角写下一行小字——“Dla Mojego Rodzice”, 意即送给我的父母。大荧幕转黑,叽叽喳喳的讨厌的年轻情侣们一哄而散,转头看见几个年长的老人家三三两两依偎在散场的凄迷里,寂寂地看着演职人员表无声地滚动——我走出影院,生平第一次明白了何为“流着不相干的泪”——他们还活着,我又有什么资格哭。

  《冷战》(《Zimna Wojna》)的核心主旨(bound motif)是那样的明目张胆,毫无迂回避忌,一个个普通人被放进冷战时代的场景当中,在镜头的观察之下,一次一次做着合情合理的选择,合情合理却注定走向初衷背面,从中我看到宿命,宿命之所以为宿命的缘由,于《冷战》而言终究太“轻”,于是 Pawła Pawlikowskiego在影片开头便借由若干符号给说穿了,这样的安排固然有粗暴之嫌,但也惟其如此才能令人明白,越来越流落于学术引用或着流行文化之地的“冷战”,何其轻浮,如果用八十分钟的片长去一层一层地包裹主旨,玩一场精美的结构主义游戏,才是真正地辜负了那种一再重复发生在活生生的人身上境况:活过了战争,活过了饥荒,活过了运动,活过了劳改营,最终走不过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走不过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轮一轮的绞杀。

  从1949年村庄里艺术学校初见的惊鸿一瞥,到1964年一同吞下致命剂量的安眠药,互相搀扶着坐在田间看芳草萋萋,如果说十五年丝丝入扣,两地流离的爱情史是故事的主线,冷战则是一种注脚,让那一次次的荒谬场景与不得已的悲欢离合有了一种同样荒谬的解释,正如片中政府官员对从苏联叛逃巴黎的Wiktor 所言:不,你不爱波兰,不,你并不存在。也正如巴黎沙龙里的女诗人对从苏联出走至巴黎的Zula所言:巴黎的一切把你给吓坏了吧,这里的百货公司,咖啡厅,商店......不然,你为什么逃离波兰?这种荒谬几乎构成了一种幽默,格格笑的永远是出生在冷战后的年轻人,于Wiktor和Zula而言,那几乎是身为人的每一天一睁眼便不得不面对的幻灭——世界成为两种意识形态的角斗场,想要逃离,却出不走,想要还乡,却归不得,偌大的一个世界,竟然无处可去,逃来逃去,被故乡送进劳改营,影片里最光华的一段岁月里,Zula在巴黎的酒馆凄迷地唱着那支波兰的乡间民谣“Serca”,台下相依相偎的情人以为那是种情调,他们还有明天,明天有要品尝的咖啡,有待谈论的韵事。

  小酒馆叫做“日蚀”,恋人死在1964。没等到柏林墙倒塌。可惜他们没有明天了——明天属于还未出生的孩子。

  而我从来明白,未曾真正经历过,是不会理解也无从理解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