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寒假》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寒假》经典影评10篇

2018-06-22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寒假》经典影评10篇

  《寒假》是一部由李红旗执导,剧情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寒假》影评(一):断裂又反常的李红旗

  李红旗的文字作品我看过些,诗一般,小说读不下去,随笔相对好看些。好在哪呢?应该是那份“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的姿态。他的文字(确切地说是观点言论)极富侵略性,总是剥皮剔骨,咄咄逼人。换言之,在这个“弘扬真善美,藿香正气”的主流语境之下,他却好发且也总能发出些“惊人之语”,无论真知灼见还是强辞夺理,总之,相对于中庸的、和谐的普适价值,是叛逆的、刺耳的、不一样东西。而且,他似乎又并不耐烦于(或不屑于)说理和铺陈,一副爱谁谁的立场。倘以类型运动员来作比,显然他不是以耐力见长,而更像是爆发型

  但说实话,他的电影真的很“难看”,长钩带刺的作品,确实不可能迎合大多数。有所区分的是,他并没有如大多数独立作者和电影新手那般陷在文青式迷茫里一味忧伤,就算同是沉闷,它也和沉溺于个人表达的呢喃梦游有着本质区别,且看片中的几组对话:

  (一对男女同学

  我太小了,谈恋爱影响我的学习

  怎么可能呢,我们都同学8年了,你每次都考倒数第一,在我印象里,还没有什么事情影响过你的成绩。它几乎是颠簸不破的。说实话,你相貌平平,脑子又笨,除了我不可能有人会真心喜欢你,还是死心塌地的跟我好吧。

  老吴,你就不会说点儿让人舒服的话吗?

  说好听的有什么用,我的理想又不是当马屁精。

  (祖孙俩)

  爷爷,你在干吗?

  不要打搅我,我正在感动呢。

  (两个中学生

  爸。

  你爸是不是又忘了吃药了?

  (两个小孩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孤儿

  (两个中学生

  老吴,去干吗?

  有个约会。

  和谁?

  你妈。

  不难看出,无论年龄身份还是人物关系,这些对话多少都有点荒诞离奇莫明其妙。它像是无厘头,但是偏冷,像是幽默,又显得不怀好意。更要命的是,这么怪异对白并没能使得影片组成一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因为所有的人说所有的话,都是面无表情照本宣科,还像大脑随时都会短路一般,隔老半天才憋出一句,填充其间的,是刻意的卡壳、迟滞和静默。

  所以,梳理李红旗的电影美学,仅依个人经验,约摸可以概括为莫里斯·皮亚拉式反叙事,罗伊·安德森式反演技,蔡明亮式反蒙太奇……但实际上,这种学院总结可能又并不准确,纵观导演从《好多大米》到《黄金周》再到《寒假》这样一路拍来,我不揣冒昧地猜测,他拍电影的初衷或说诉求,其实主要就是围绕一个“反”字,反节奏表达,反象征隐寓,反诗意美感,反内容也反形式,总之就是断裂,反常,标新立异离经叛道,现存的、固有的一切事关电影的条条框框,都在他致力于冲开并打破之列,所以,他的重建行为应该都是基于破坏之上的,典型的不破不立。

  问题是,电影发展百年有余,哪有说革命就能够把命革掉的道理呢?所以我们看他的电影,最直观一面总是生涩,呆板,怪异莫名而又无从言说,但随着技术熟能生巧理念的不断扬弃,在反感并鄙夷一切的同时,他的电影其实又在做着微妙调整,尤以《寒假》痕迹明显。比如影片中间几次插入的俯拍空镜配上若有若无的哼唱音乐,就明显有了点好看又好听的架式,同时这种变奏也不可避免地生出另一种冷峻和诗意。而结尾课堂上学生们昏昏欲睡画面配上左小诅咒暴烈的音乐,这种讽刺警醒意味显然已有着明确而又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问题也随之产生,这种昭然若揭技巧伎俩,难道不是他一开始就致力反对部分吗?进一步说,一部反常规的影片,真的是反得越彻底越好吗?如果不是,那它到底又该反常到何种程度才最为相宜呢?从这个角度看《寒假》,较之导演前两部长片,它大概也算是“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了,尽管还是怪诞反逻辑,但在分寸感的拿捏上,李红旗显然已经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63届洛迦诺电影节上,《寒假》一举斩获最高奖——金豹奖。华语电影里,之前还有吕乐的《赵先生》、王朔的《爸爸》、郭小橹的《中国姑娘》获此殊荣,以此管中窥豹方式观照这个电影节的艺术探索标准(《爸爸》的黑色荒诞和对冯小刚的影响,《赵先生》极富创意的两段式转折,《中国姑娘》和《花》的相映成趣文学标题结构),它在名气和影响上较之欧洲三大节虽尚有不及,但在姿态上似乎确实更先锋小众些。而按照福楼拜的观点:好的作品,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结构上,或者是在趣味性上,都会和绝大多数读者有疏离感。所以,对于执意要“把棋子下到棋盘外面去”的李红旗,站在更高更远视野开阔位置,或许才是一个好观众的最佳选择

  《寒假》影评(二):零星的枪声

  关注红旗的写作,慢慢变成关注这个人的生活轨迹,总是带着那么点遗世孤立念头。这种想法里,不乏仇恨少年对于“英雄”这个模糊形象的迷恋,同时也是决绝地要与大部队分道扬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标识出个人的存在

  这是极端的,也是纯情的。记得有一次和红旗讨论到“心碎”这个词,他认同这是极美的一种景况,一切都已破碎残缺,连秩序井然事物都如同废墟的堆砌。他说,在那之上,一个渺小声音,才可以被理解为“心碎”。他喜欢天使喜欢毁灭不喜欢说理解。而他口中的天使,不是用来拯救的,是美丽淡漠的一个旁观者,是身处滑稽悲惨境地时,人们可以从低处抬头望见的想象之物。

  看这电影,是在周日的一个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坐了近一小时地铁,再走了半小时,去到南大仙林校区的小剧场接受一场陌生洗礼。而之后,是浑身战栗,寒冷将临,多好的名字呵,寒假。如今,身处三九,我不禁回忆起电影中的那个场景:一个人被另一个手握钞票的人煽着耳光,不停地、麻木的,还继续把自己口袋里的钞票掏给对方...你不妨将其看作是人际关系现实的一个真相,一个缩影

  没什么可多说的,若你心中没有那个渺小而尖锐的声音,这电影将只能是一部电影。由一些意象组成的电影,荒诞中的抒情,凸显出思考的价值。如果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因寻求相互理解而聚集甚至拥挤地球一端去,气候变暖,万鸟鸹躁,冲突灾难频起......大船将倾覆,而在另一极,一些零星的枪声是美妙奇迹

  得补充说,结尾是我去年一年来看过的电影中,最令人惊异的,也是毫无疑问最棒的。另一个让我好奇的问题是,红旗已经在这部电影里,把他近些年所有想说的,都说完了,接下来,他该干点什么呢?

  《寒假》影评(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

  最容易引起人注意的是,《寒假》的所有表演都像是人们面无表情地读着课文,哪怕相互打趣时也是如此,甚至到了一种明显刻意为之的地步也就是说,《寒假》从最开始就没想要这些人物行使一般意义上的表演功能。稍微阅读这些台词,就会发现它们非常像是直接从小说中挪出来的,而演员只是被迫阅读着他们的提线木偶。但如果直接当成小说去阅读,所有的障碍都消失了,尽管这些语言并不日常化,但出现在小说里就会变得可以理解,因为我们读过太多这样的小说了,而且我们也可以说,不论是我们还是小说作者,在多数情况下都并不指望小说会照字面意义地“如实”呈现现实生活。电影要更加纠结一些,一方面观影经验的我们在这一方面并不对电影寄予比小说多太多的指望,另一方面电影作为从现实中提纯,而非文学那样从一片空白建立的艺术,注定要具备更强的现实色彩,至少要把人拍得像人,有人的反应

  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寒假》很明显没想把人拍得像人,而且在不像人这一问题上做得很成功,以至于从十分钟以后,我就不愿意再把这简单地想象成一种电影语言的简陋或者说失败了。事实上,李红旗想表达的更多。

  在文学中被作为一种前提接受的反生活尝试,在原封不动地搬到电影里以后,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这种反常被放大并不断地重新加以审视,以至于最终超出了内容本身,可以直接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来挖掘了。而最关键的是,这种形式还和这些台词所展现的内容相得益彰,一里一外配合得相当之妙。可以说,理解了一个也就能理解另一个。

  在一篇关于李红旗访谈的文章中,我看到这么一段:

  “《寒假》中青少年争执中互斥对方‘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这段对白隐含着中国社会生命消沉,李红旗认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分子,30到50岁这个阶层,有点能力的人,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吃喝嫖赌,无论是商人还是知识分子。但李红旗觉得生命应该还是要有使命感的,许多人也许被自己的弱点牵着走,很早就放弃对生命的使命感了。是否正因如此,他想在影片结尾提出‘如何在社会上做个有用的人’?李红旗回答说,这里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其实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出于反讽性质。他解释说,当一个问题变成答案时,就应该质疑。我们的父母总是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或是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把问题当作答案代代相传下去。他更信任的一种提问,反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使命感就是对生命的使命感!

  而这种对生命的使命感是否透过他的艺术创作表现出来?李红旗强调,要先去认识现代人忙碌碌的那些问题,还有自由和平、爱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支微末节,他觉得最基本的问题根本还没有被发现出来,但无数的答案已经出来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答案,但真正的问题却没有被人找出来过,这正是这个世界的问题所在。因此他想透过电影传达出人应该先去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对既定知识产生质疑,然后自己主动去寻找这个世界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寒假》首先给人的感觉是造作的,但仔细想想,会发现恰恰相反,通过一种独特的形式,《寒假》反映了中国社会某一个层面的最真实状态。这个层面首先是生活的,而且是最普通城镇的最普通人,包括年轻人也包括老年人的生活。这些人并非没有娱乐,也并非对世界没有关心,用冷漠落后用任何已有的词来形容都太不到位了。但是就像李红旗说的,多数人从来不去怀疑已有的观念,人们不去体味他们真实的生活,而去从媒体中从网络中甚至从艺术中找,那么能找到什么呢?

  李红旗最厉害地方就在于,他首先找到的就是一种错位。话语从未缺席,但爷爷真的是在说话吗?或者说电影里的任何一个人真的是在说话吗?这种错位用文字来表现是被首先忽略的,用电影来表现又是最容易被曲解的。

  电影中所有的房间都比演员说得更多。我们不是见惯了这种房间吗?中国典型的老气的审美,丝毫没有修饰的白色墙面,加上无比厚重的黑褐色沙发,再加上一盆绿植。病房除了白墙和木床以外就几乎什么都没有。再看看离婚的地方,无论哪里都被一种荒芜的冷感笼罩。这些能用审美来简单概括吗?或者是东北体制化的压抑气氛?再想想中国农村房子普遍什么样?这些很难不令人联想到中国人普遍的一种精神状态,事实上说气氛更好一些,这种气氛难以用文字捕捉,只能用电影勉力为之,而除了李红旗还没人有兴趣这么做。

  在《寒假》里,不能不注意到的是一种静,一种边陲雪地里的静。你无法想象《小森林》那样的电影会在这种地方拍出来。如果把这里简单化约为东北的话,或许可以更便于理解一些(内蒙有一部分确实也属于东北)。《白日焰火》捕捉了一些,但弥漫其中的更多是一种恐怖,这种恐怖只能是延伸。耿军的《镰刀锤子休息》在表演方面和《寒假》更相近些,在那里东北人一样不像是正常人,但也仅此而已。那么说回静,这种静是极难捕捉的,但又是广泛存在的,甚至是令人无法忍受地广泛存在着,因为正如生活的无聊一样,这是绝大多数人极力克服的事物之一。没人会告诉你,事实上家庭生活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正是这样一种死一般的静。而当人们走出房间,雪制造了一种更巨大的可怖,路上的人行色匆匆,远处总是不时有重工业气息的炮响,寒假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说着一些话,而他们的语言要么是学校教授的一套堂而皇之的话语,要么就是用来解决更加实际的男女问题的粗鄙嘲弄,前者没人相信但总被引用,后者不自觉地被艺术化的语言渗透着,但得到的只是一种僵硬。这种僵硬或者说错位,不只在学生们这里有所体现,而是在各个年龄段都有着不同形式的体现——爷爷和女孩妈妈的对话、离婚办事处夫妻工作人员的对话、小孩间的对话,还有跨年龄的爷爷和小孩的对话。这些对话无一不体现了一种无所适从。当人们处在一种孤独的状态中,而他们甚至对这个词都没有概念时,他们处在一种真正失语的状态。他们只对攻击性的语言感到安全,因为它们简单有力,值得信任。而一旦想要表达其他事物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太荒谬。

  《寒假》影评(四):1.20

  右手边的男生从开场十分钟开始睡,中途还被她女朋友推醒了,real可怜~

  片子其实很有意思。如果一定要解释,我理解的这是一部用演员当道具的电影,所以呈现出来会更显行为艺术更具实验性质。常规戏剧专挑生活中的冲突和结果,密集的矛盾、变故、转折,让人觉得精彩,这部剧的任何矛盾冲突都要贯穿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就是那种刻意流于形式的漫长过程,并且不追求结局。再跳脱出来一点看,观影体验可能也要被算在创作预期中——漫长沉寂的观看过程中不可避免来临的睡意,偶尔被逗出的两声咳笑。反应其实不是反馈与评判,而是被设计出的配合。

  角色中有两个人有理想,Zhou Zhongxin和Lao Wu。Zhou Zhongxin想当孤儿,先是觉得长大了可以当孤儿,然后等不及长大,觉得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可以成为孤儿。出走几乎是我们的本能,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离开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当然包括我自己,我甚至能够平静理智地接受出走其实并不一定能带来积极结果的事实。也许被认可的只是这一行为本身。

  Lao Wu的理想首先不是当马屁精,其次关于爱情。他回答:我的理想是在不久的将来和你一起过日子。然后一起生个孩子。把他养大,让他也找个中意的姑娘一起过日子。然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就可以无穷尽了。一瞬间我联想到另一部片子里Tom的话:I just hoped that I’d meet some nice, friendly girl…like the look of her. Then pop the question…and settle down and be happy.

  是否所谓平凡幸福都是这个模样?平凡是相似的,幸福也是相似的,is it boring?

  另一个发现,叫红旗的人都挺有意思的,名字果然重要。

  《寒假》影评(五):Lines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孤儿。

  ——爷爷你为什么不上班?

  ——我退休了

  ——那我是不是也退休了?

  ——我们能不分手吗?

  ——不能。

  ——为什么

  ——我太小了,谈恋爱会影响我的学习。

  ——怎么可能呢,我们都同学8年了,你每次都考倒数第一,在我印象里,还没有什么事情影响过你的成绩。它几乎是颠簸不破的。说实话,你相貌平平,脑子又笨,除了我不可能有人会真心喜欢你,还是死心塌地的跟我好吧。

  ——老吴,你就不会说点儿让人舒服的话吗?

  ——说好听的有什么用,我的理想又不是当马屁精。

  ——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是在不久的将来和你一起过日子。

  ——然后呢?

  ——然后一起生个孩子。把他养大,让他也找个中意的姑娘一起过日子。然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就可以无穷尽了。

  ——子子孙孙无穷尽,你难道不累吗?

  ——为什么会累?

  ——天为什么永远都是空的?

  ——你没事吧。

  ——这日子一天天过的,

  ——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你说我活得不耐烦了?

  ——我没说你活得不耐烦了?

  ——你们刚才听到了,他是不是说我活得不耐烦了。

  ——我只听到你们说不耐烦,但不知道是你们谁不耐烦。

  ——老包,我们缘分已尽,就此绝交吧。

  ——就按你说的办吧。

  ——朋友一场,我最后再送你一句话:去你妈了个逼。

  ——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和我分手一次。我都成了她的卫生巾了。

  ——血液没用。啥也学不会。再在学校待下去,我的人生就不复存在了。

  ——老包,我一直以为你是个粗人,没想到你还有如此细腻的内心世界呢。

  ——连朱晓琳都能硬着头皮上学,你为什么你不能?

  我跟你们家朱晓琳不一样,她是女的,即使学到最后连十个阿拉伯数字都认不全,你也会把她娶回家,养她。可是,老五,你会娶我吗?你愿意无论顺境或逆境, 富足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忧伤或喜乐,都深爱着我,对我忠实,直到天长地久吗?

  ——老包,你让我为难了。

  ——你不读书干什么?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别咯吱(?)我了。以你现在的精神面貌步入社会,恐怕只会成为我国的负担。

  ——你要进来吗?

  ——不了,我要去找个能当孤儿的地方。

  ——你有那儿的地址吗?

  ——没有,不过我想,只要能走的足够远,就一定能找到的。

  ——你说等你长大了你才想变成孤儿,你还没长大呢。

  ——我等不及了,我必须尽快变成孤儿。

  ——那要是我以后想找你玩儿,是不是永远也找不到了?

  ——我们可以一起去当孤儿。

  ——没事,我爸只是又忘了吃药了。

  ——别去管那些可怜的单性繁殖动物了。还是谈谈我们自己吧。孩子们,你们面前的课本在不断告诉你们,你们是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高级动物。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你们的一生除了不知道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不知道到哪里去之外,你们终将一无所知。课本上也在不断告诉你们,你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事实确实:你们的一生,除了你们的自私,你们的自大,你们的愚蠢和你们的贪婪,你们终将一无所有。孩子们,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我们一代又一代地妄谈着真理,真知,但是,关于我们自身,关于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我们从来就没有过,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真正的知识。全世界的图书馆和头脑中只不过是人类日益丰满的愚蠢!

  ——Class begins. The topic is: how to be a useful person for society?

  胖小孩是电影里唯一的英雄。

  导演没吃药。

  好喜欢。

  《寒假》影评(六):对世界的失望,对自我的审检

  骤然降温的夜晚,上军理课的时候临时决定翘掉这些毫无生机的东西,去看电影协会放的电影。独立电影《寒假》。非常慢的节奏,仿佛时间被内蒙古的冷空气冻住了,毫无生机的孩子们,毫无生机的生活,表情被冻住,心被冻住。一切的发展都只是因为习惯。无聊的生活没有尽头,每一个人都失去了怀疑的能力,理所当然地过着自己自以为是的生活。阴翳的毫无生气的天空,阴翳的毫无生气的人。占小便宜的中年妇女,看着窗外发呆的老爷爷,离婚的夫妇,被呼噜吹得转的风车,不断下雪的天气,吵架的朋友,想当孤儿的小男孩儿,说着疯话走错教室的生物老师,无论发生什么都懒洋洋一成不变的学生们。这些沉闷的,压抑的,无聊的气息,在大段的沉默和导演的定镜头里得到张扬,压抑,压抑,压抑的房子,压抑的小区,压抑的教室安静得只有学生的呼吸声。直至最后左小祖咒的歌声突兀地响起,震耳欲聋地响起,与画面上懒洋洋一成不变的学生们互相恶狠狠冲突着。

  导演李红旗来到现场交流。我是第一个问的,我问他,你说你从拍电影中可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那么这部电影让你获得了对世界怎样的认识呢。他说,我喜欢一个人呆着做自己的事儿,拍电影是我唯一的与外界交流认识世界的机会,这样的认识不是一步完成而是循序渐进的。

  他说,人是最危险最无能的生物,毁灭性最大,自以为是从来不怀疑,害怕自己的怀疑让自己被社会遗弃。他把这些想法放在最后一个走错教室的生物老师嘴巴里说出来,只可惜啊只可惜,台下的学生仍然是一脸的漠然麻木。

  他说,他现在做的是尽量不商业化的东西,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因为他还不够强大,不能够左右商业,一旦妥协必然会立即被湮没,他说,等自己足够强大可以左右商业化的时候,才是他接受商业邀请的时候。

  我们问他,你的电影不好找,要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看到呢?他说,去盗版碟店吧,肯定能找到,没关系,我支持盗版的。然后就淡然地笑了。

  结束后我去找他,有人问他,电影就像菜,你的电影这样枯燥乏味不放盐不放醋是不会好吃的吧。李红旗听问题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红塔山,拔出一根点上,我这才发现他穿的原来是掉色的牛仔裤和起毛球的毛衣,顿时对他肃然起敬。这个获得国际奖项的导演的落拓吸引了我。他抽了几口,说,你把电影比作菜,那么好,我告诉你,我的电影不是菜,是药,不可口的。说着走出了教室,我跟上去问他,你有没有过对自己现状的怀疑,有没有因为自己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对自己失望呢?他说,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并对自己失望。如果一个人一直都在对自己满意,他还怎么进步。要与对自己的怀疑与失望共存,在对自己的审检中获得提升。我说,如果对自己的怀疑和失望到了难以对抗的时候呢?

  他笑了,说,那就允许自己虚弱吧。

  我说,谢谢,然后转身离开。再一次在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与北京的冬天撞了个满怀。

  《寒假》影评(七):不是很有认同感~

  好实验。。。显然是有意为之,不知道是执着坚持自我还是不在乎普通观众的理解。。。那些supposed to be很深刻的台词、很有力的形式、很震撼的结尾却看得我好别扭,尤其是对白怪死我了,知道导演故意让演员照剧本内容生硬地背出来,但是那说话的方式(没有表情变化,对手戏的我的感觉就是你背一句我背一句,你背你的我背我的,还不理解自己背的内容。。。有种演技太差的错觉。。。)还有使用的语言(好多话都特书面,不是口语说出来的,比如那女孩她妈发现毛裤少了一半质问她:“它的另一半去哪了?”直接说还有一半哪去了多正常,还有“这可是你舅舅从很远的地方给我买回来的!”加之生硬的调调,呃,反正看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是多么怪异)

  总之一直觉得不太自然、有点做作还有点无聊但又耐着性子看。。。就像在大街上看见某穿着怪异青年,你又不好意思笑,因为虽然你不觉得他酷但你知道他在耍酷,况人家一本正经自我感觉良好。。。不过看到最后我自己心里也没悟出啥,只悟出了导演想表达啥,我对他制作本片的心情表示理解但同时遗憾地表示在我身上他显然未达到预期。

  想营造某种不一样的气场又把持不住,太想做出某种姿态以致形式大过内容,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个人看法哈~本着友好态度~:P

  《寒假》影评(八):优越感

  昨天下午去看了《寒假》讲述的是漫漫冬日里几个无聊少年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平平淡淡的,甚至于有些无趣的影片。荒诞的镜头语言和台词将片子脱离现实生活之外,两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场景一是

  老包她们一行人坐在荒凉雪地里的沙发和椅子上,有人问老包,你寒假作业我帮你抄了吧?明天要开学了。回复:不用你帮我抄,我总不能一直这么作弊下去。 这句话落音,场景里沉默了一下,我看到的却是长久的无尽的反问和沉默,我们是从哪一步开始放任自己作弊下去的呢?是哪一年的假期我们放任自己在开学的前一天把一整本快乐假期抄完,理所应当的享受扔掉负累之后的愉悦?我说的不是关于作业,就,你的生活里好像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你学会了逃避,在那之后对生活的逃避你屡试不爽,十几岁看似永无止境的人生,怎么就到了如今的二十岁?你开始思考,逃避给你带去的坏处。电影里的话,反弹到自己身上来了。北方白皑皑的寒假,对应的不就是你在南方度过的几个暑假,那些炙烤和蝉鸣,在你身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呢。结束后想要拿话筒说的感慨,到了日记里也不够逻辑,当时想的是,我也绝对不要再放任自己度过在漫无边际的时间里了。心里有个声音对生活说;我不要再作弊下去了。

  还有一个是:

  女人来到买菜摊前,所有的小贩依次在蓝色的铝制挡雨棚下排开。整整齐齐摆的是白菜,萝卜。很荒诞吧,就当即想到了政治书里讲消费那一章节里的插画,不记得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插画了,总之它应该是在那样的课本里那样出现的,或者是一本数学书,教小孩子算数之类的。那个场景,被我在心里悄悄命名为,教科书插画场景。

  还要讲讲的是,观影结束之后的导演问答,恨不得小鸡啄米式点头的我。记下了这样的观点。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还保留着独立感受世界的能力,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你知道那个电影最后那一幕是从一种无知坠落到另一种疯狂的无知”

  “要本分 要踏实 千万不要自我感动”

  “小心所有事物的煽动”

  就,听上去太抽象了。但都证实着我心里的绳结。

  所以我们要的优越感有何作用呢。

  好想是:

  你想干什么?

  你能干什么?

  你想怎么干?

  好好想想。

  《寒假》影评(九):毒药

  可能悲惨世界。

  台词生硬,形式感生硬。都说是国产版的寒枝雀静,我觉得更像是二楼传来的歌声或者你还活着。这几部电影之间资本差距大不做比较。

  难得,把内蒙古拍出了北欧的感觉,气息冰冷,杳无人烟。

  想让迷失的人感到清醒不被生活所麻木,用麻木本身反作用以毒攻毒。而同类用意的作品不胜枚举。很多种毒药看你吃哪种罢了,都说这世界上有解药,解药的副作用是让你失去记忆失去感情,纵然快乐,不知所以的快乐不如选择悲伤。导演的毒药有点咸,我更喜欢淡一点的毒药,敏感的人会吸收更强的毒性。

  影片里小男孩看天空,朋友说他有病。朋友走后小男孩又看了一次天空,看了不久怯怯的跟着朋友走了。“天空空荡荡的。”

  我一直看着天空,我知道我有病,我希望更多人有病。假若大家全病态是不是不在需要吃药了,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这部电影也许对我来说豪无意义,我只是沉溺荒诞的形式和冷冰冰的冬天。因为无需提醒,我知道我以病态的方式留在这个世界。

  《寒假》影评(十):55

  人物成为发声的机器,是通过面无表情、朗读腔调和文学化语言。唯一的正常是寒假结束之后,坐回课堂的他们恢复了灵动。

  年龄差异、长幼之别已经消解:两个小屁孩可以说出超越他们经验的老道话语,而老人则会被电视上的爱情桥段感动落泪。

  两个非常有趣的段落:

  ①男女青年的恋爱质询,是通过一种严肃的、辩论式的方式展示出来的,滑稽在于它脱离了我们对学生爱情的惯常理解,一本正经僵化了青年男女在爱情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尤其是当男孩点出女孩每次都考倒数第一,还要因为恋爱影响学习而与他分手。实在不能再好笑了。

  ②买菜这一场景,通过大妈一次次地得利和菜农一次次的让步(重复)而获得了滑稽的效果。这个过程分为四步:刨叶—砍价—去零—取叶,结果是大妈让菜农一分不挣地买到了白菜。通过重复获得滑稽的还有那两个勒索钱财的镜头:交钱—验钱—掴掌—交钱—验钱—掴掌来重复。

  至于那萦绕在小区上空的人声(配乐),不断地让假期的幽灵浮现。寒假已逝,但并无新事。这是多么无聊,多么困顿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