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夏》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夏夏夏》是一部由洪尚秀执导,金相庆 / 文素丽 / 刘俊相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夏夏》观后感(一):夏
洪尚秀的电影里,男男女女总在重复他们的过去,场景里总会有些是似曾相识的,街角酒馆里的醺醉,小旅馆里寻找的激情,谎言背后的真诚,还有一如既往的落魄
《夏夏夏》亮相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最终虏获大奖,当然有来自于同命相怜的导演或编剧投来的感情票的因素,这就好比旧时老友,走过来只淡淡的跟自己打了声招呼,悠悠地从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默默递过一根,你接过烟时,自然是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夏夏夏”的标题源于洪尚秀闲时在忠武路的溜达,街边饭馆用这样的招牌吸引顾客,于是,他便即兴的把这种随意和叠仗用于影片标题。这倒与影片的风格不谋而合,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中,看到某种波澜不惊的重叠,人物性格、处境和遭遇,相互对照,又相互重合。
影片开始于两个文艺青年的聚会,闲聊中谈到彼此夏天在南海岸小城统营的经历,刚刚失业的导演因为要去加拿大投奔姑姑,与在统营开小饭馆的母亲道别;而与妻子闹离婚的诗人,患了抑郁症,与情人来到统营消遣时光。两个落魄青年,一口酒,一段经历,互诉衷肠,侃侃而谈。
男人之间的聊天总是不着边际、海阔天空的,洪尚秀用女人将他们的话题凝聚在一起,又借助交叉剪辑的方式制造出逸趣横生的戏剧感。如前一个场景导演说他碰到的一个女人小腿很美,下个场景诗人就会说他也碰到了小腿很美的女孩;前一个场景女孩说她想去喝点酒,两个诗人推搡着不去,下个场景里导演就会不怀好意的带她去喝酒。
男人带女人去喝酒,在洪尚秀的电影里通常意味着性,正所谓食色性也。《生活的发现》中,男女主人公每次性事前,洪尚秀都会安排一顿酒饭。《夏夏夏》中也不例外,导演带母亲饭店里的女招待去喝酒,酒后却因母亲的电话未能得逞,熟悉洪尚秀的观众此刻自然捧腹大笑。而当导演如法炮制想要“俘获”女讲解时,女人推开酒店的房门,突然冒出一句“我讨厌酒后做爱”,男人顿时尴尬冒汗(假正经)。这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桥段,实际是洪尚秀处心积虑设计的幽默,而这种幽默在影片中俯拾皆是。
洪尚秀电影里,不管机遇扮演怎样的角色,性总是先于感情而产生的。导演对女讲解的爱情,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感官知觉使然。初次见面时,导演在心理总喋喋不休,“她的小腿很美;虽然长的不漂亮,但身材很好”,肉体成为男人选择女性的动力,而自此之后的偷窥、跟踪和追逐便是建立在这种最初的性幻想基础上的。再比如,导演与女讲解上床前,他一本正经的说“我爱你”,实在是应景而无耻,但女人似乎也吃这一套,高潮过后竟也由性生爱,一句“我爱你”换得男人泪流满面,真情假意,是非曲折,都浓缩于这句“我爱你”当中了。
影片采用黑白定格的照片与彩色流动的影像交互切换,将记忆与现实明确区分开来。但有趣的是,按照观众的一般经验,彩色流动的影像通常交代的是当下的感受,而黑白定格的照片则代表复古和回忆。洪尚秀有意颠倒观众的视听经验,他让蒙太奇的定格照片变为当下的真实存在,而长镜头的流动影像则有着记忆的虚幻成分。通过这种方式洪尚秀做出了影片叙事的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它混淆了记忆与现实、激情与平淡、绚烂与凝重之间的界限,给现实与记忆、真实与谎言提供了一种可以互相转换的途径。
《夏夏夏》观后感(二):哈哈一笑别认真
这不是部爱情片,尽管大部分情节都纠缠在这3男3女身上。导演、编剧和诗人在一座海边小城里,各自无聊得发慌,整日喝酒聚会和泡妞。妞也容易泡,只要会说,你是这世上最美,加上长的帅就够了。这更像是一部荒诞剧,白描所谓“文化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无所事事的混着,聊着存在主义,或者用本质论来吵架,诗人那对婚外情的台词,夸张而做作。短发女友发现男友劈腿,居然穿着高跟鞋要求背对方,作为分手仪式,还能再无厘头一点吗。被追求者约到旅店楼下,气得拿韭菜摔对方,最终还是睡了窝囊废导演,也最终反悔要和前男友和好。母亲这个角色很神奇,好像是所有人的母亲,房子给了这个儿子不要,又给了另一个儿子。潜台词是她养活着这三个无聊的文化人。这三个主角每个都神经质,好像把生活当成演戏,演出哈哈一笑的荒诞剧。所有情节都是两个主角喝酒时的醉话拼凑起来的,醉话听起来能不荒诞吗,但也足够真实,满脑子想的都是女人。
2人聊天用黑白的定格画面,与彩色的记忆动态不同,还原出时间的区隔效果,像漫画中的联想框。情节是2人谈话的回忆,在回忆中的谈话,也引出下一个镜头或场景,像画中画的效果,比如他们坐在楼上餐厅讨论码头的乞丐,除了粗暴的zoom in了乞丐的近景,下一个场景是情侣在码头看景时,被乞丐追赶。短发女和新男友在店门口谈到妈妈,下一个镜头就看到妈妈从店里走出来。导演反复用谈话带出镜头,似乎万物都逃不开联系。人物关系也是一张网。实际上,他们聊的人是重叠的,诗人的朋友是导演的情敌,导演和情敌又有同一个妈妈。相当于大家都在同一个圈子里打转,但讲起来好似各自经历了大不相同的精彩。
虽然情节有点无聊,仔细琢磨下是有趣的。
“你不是天使是什么呢,你就是我的天使。”这话我想反过来用来向洪导的可爱致敬。黑白胶卷定格,彩色故事飞扬。两个落魄的文艺男青年,来到一个叫统营的韩国小镇,一张木桌,一打老酒,你一言,我一语,一人讲一段自己的故事,故事讲完,下起了雨,离开统营时,各带走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就是文艺男青年装B的最高境界啊。
洪尚秀导演的第十部电影,他已经踏入了完全低成本就能讲个众人欢颜的故事的境界了,主要演员全部零成本演出,就像不化妆的素颜明星逛大街一样,反而更生活更地道,如同你在马路上见到的甲乙丙丁。
调侃调侃,文艺男青年必备杀伤性武器是什么呢?谈文学已经不稀罕了,咱得会作诗,作得如何不紧要,重要的是,要把处女诗献给你心爱的姑娘。这真的是一部极好的文艺男青年把妹指南影片。
来说说主要角色。
男二号:爱写诗的方俊植
我想了下,觉得真有道理,所以我要记下来。
你得从二者中选一个才行。”
所以,后来,他就是这么打动了小三儿滴。
男一号:首尔导演曹文京
他去加拿大前去看望了母亲,在洗兵馆外遭遇大将军的梦,这个桥段特有意思。
——大将军
她说,今天想喝点酒,请我喝酒吧;
其实我想说,生活就是这样了,过着过着就无聊了,每天都重复相同的事;夏天就是那样,喝着喝着酒,就结束了,在夏天结束以前,HAHAHA笑一笑,才是美妙的。
干杯,那些男男女女之间那点破事。
《夏夏夏》观后感(四):“小腿真漂亮”
这次结局是上扬的。
男欢女爱成了朋友吃喝谈笑的下酒菜。黑白的静态画面幻灯片似的播放是A与B聊天的时空。彩色的动态画面是他们聊天的内容。愁也好,喜也罢,聚散离合都是事后的把酒言欢。
A与B聊天,聊着各自的情史,交谈中B还带出了他的诗人朋友C,也附带聊了C的情史。A喜欢上了在博物馆做讲解员的短发女M1,而M1是C的女友;A天天跟着M1,终于搞定过了她,女人说话全都言不由衷,上一秒钟说我不ML,下一秒就在ML。这些男人都很自信,看起来傻乐傻乐的,文弱迂腐的,但胆子很大,要挨揍了全然不怕。也许这样才能追到女的吧。在《北村方向》中,老板娘就不断的夸男主角很男人,女人就喜欢强吻她们的男人。可是强吻她们的男人,也能强吻任何人。
A是导演,不拍片,不出名,妈妈是餐馆老板,有一个干女儿M2,后来M2跟诗人C好上了。C夸M2,A夸M1,都说:小腿真漂亮。A的妈妈给了A合人民币六七万,A转过头来就给M1,向她示好。
的爱情看起来是最真诚的,B很顺从他的女友M3,B是有家室的,但好像要为了M3抛家弃子了。M3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全都可以让B的世界8级地震,M3消失俩小时不接电话,也可以引发B心惊肉跳胡思乱想,满世界追查,是不是M3要跟他决裂了。你也可以说B很在乎M3,也可以说B是自知理亏,做贼心虚。
李舜臣的画像至少出现了两次,博物馆里一次,M1拜拜时一次;李舜臣这个人物作为介绍出现了一次,作为梦境出现了一次。导演用很长的篇幅,通过博物馆讲解员M1之口,表述李舜臣的伟大,以及我们需要偶像和榜样,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不相信有这样的英雄。在A的梦境中,李舜臣真身出现,亲口告诉A,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且有意识地只看好的一面,是否有要人们强颜欢笑之嫌?与《生活的发现》中反复出现的主旨式台词异曲同工(“即使生活再操蛋,也不要堕落成畜生。”)。
白肤、长裙、细腿、高跟鞋,泡菜、美酒、泊船、海风,花房、阳台、哲学的争辩,前任、现任、背景中的妻儿。妈妈送了儿子一套房,在永盛小区506。儿子还嫌不好,但海景开阔,涛声依旧。
吃吃喝喝,男欢女爱,空谈误国,夫复何求,“小腿真漂亮,干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光浅梦洪尚秀》
http://www.douban.com/note/334053204/
《夏夏夏》观后感(五):《Ha Ha Ha[夏夏夏]》
http://axinlove.com/2011/05/ha-ha-ha/
《Ha Ha Ha[夏夏夏]》
y @xinl.ve 110516
Movie Rating:6-。
不太容易接受的电影类型。
两个光棍蛋在一起喝酒聊天,酒精和面子,谈及女人,不外乎个人最近的一段艳遇。但毕竟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现在只有两人六只眼的对望,彼此聆听对方在情感上的投入。艳遇一词可能过分偏贬义,并且显得轻佻,邂逅是否更合适一点。不过,对体现不出爱情的男女之恋来说,邂逅则显得文雅,艳遇更趋于本性。不怪乎会有人将《Ha Ha Ha[夏夏夏]》翻译成“爱情,说来可笑”。《Ha Ha Ha》反映了现实可能存在的男女关系,但并非是观众希望从电影之中得到爱情体验,看完电影的观众的感受和吹水完的两光棍差不多,依旧空虚无奈。
静与动,黑白与彩色,开怀畅饮与平凡难耐,电影利用形式的变化连接起二人的现在与过去。通过他们口述的事件,观众知道他们的记忆存在着交集,但角色自己应该并不知道。可以彼此独立的故事,因此产生了联系。这个联系有没有特殊的意义?洪尚秀导演应该是没有专门的说明,电影看似多了一点合乎情理的逻辑。与这个不甚清楚的“联系”类似的情况,是其中的人物,朋友、亲人和恋人之间情感之路,存于含混和模糊之间,特别是发展和变化之中的男女之情。
已经存在的友情和由血缘带来的亲情,的确不需要理由。爱情的产生,往往被认为说是不需要理由,不过是因为情感从量变到质变的那刻说不清楚。电影的表现方式则有女人因为穿了男性的鞋感觉到舒适,或者被批上一件外套时感觉到温暖等等状况,从而从友情、温情转变为爱情。《Ha》里没有这些。人物如飘在云端,少了世俗生活的因果关系,情与人均如纸片般厚,被导演的不着边际操控,没有主题的故事,没有明确的情感。
无论如何抒情感叹或着言之无物,散文到了最后要表现出形式美和确定的标靶。《Ha》是洪尚秀的个人化之作,散漫的形式和内容没有提供情感的出口。从电影的部分片段,偶尔能有所感触,不过零零碎碎,连不成线,更不用说让人陷入网络之中纠结叹息。如果把《Ha》看成是一部旁观特异人群情感的作品,才能感觉到他的思考和视觉的独特。不过,暂不属于我。
Ha.Ha.Ha.2010.DVDRip.XviD-N3WS
《夏夏夏》观后感(六):《夏夏夏》:落魄也能醉酒当歌
文/故城
洪尚秀的电影里,男男女女总在重复他们的过去,场景里总会有些是似曾相识的,街角酒馆里的醺醉,小旅馆里寻找的激情,谎言背后的真诚,还有一如既往的落魄。
《夏夏夏》亮相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最终虏获大奖,当然有来自于同命相怜的导演或编剧投来的感情票的因素,这就好比旧时老友,走过来只淡淡的跟自己打了声招呼,悠悠地从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默默递过一根,你接过烟时,自然是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夏夏夏”的标题源于洪尚秀闲时在忠武路的溜达,街边饭馆用这样的招牌吸引顾客,于是,他便即兴的把这种随意和叠仗用于影片标题。这倒与影片的风格不谋而合,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中,看到某种波澜不惊的重叠,人物性格、处境和遭遇,相互对照,又相互重合。
影片开始于两个文艺青年的聚会,闲聊中谈到彼此夏天在南海岸小城统营的经历,刚刚失业的导演因为要去加拿大投奔姑姑,与在统营开小饭馆的母亲道别;而与妻子闹离婚的诗人,患了抑郁症,与情人来到统营消遣时光。两个落魄青年,一口酒,一段经历,互诉衷肠,侃侃而谈。
男人之间的聊天总是不着边际、海阔天空的,洪尚秀用女人将他们的话题凝聚在一起,又借助交叉剪辑的方式制造出逸趣横生的戏剧感。如前一个场景导演说他碰到的一个女人小腿很美,下个场景诗人就会说他也碰到了小腿很美的女孩;前一个场景女孩说她想去喝点酒,两个诗人推搡着不去,下个场景里导演就会不怀好意的带她去喝酒。
男人带女人去喝酒,在洪尚秀的电影里通常意味着性,正所谓食色性也。《生活的发现》中,男女主人公每次性事前,洪尚秀都会安排一顿酒饭。《夏夏夏》中也不例外,导演带母亲饭店里的女招待去喝酒,酒后却因母亲的电话未能得逞,熟悉洪尚秀的观众此刻自然捧腹大笑。而当导演如法炮制想要“俘获”女讲解时,女人推开酒店的房门,突然冒出一句“我讨厌酒后做爱”,男人顿时尴尬冒汗(假正经)。这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桥段,实际是洪尚秀处心积虑设计的幽默,而这种幽默在影片中俯拾皆是。
洪尚秀电影里,不管机遇扮演怎样的角色,性总是先于感情而产生的。导演对女讲解的爱情,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感官知觉使然。初次见面时,导演在心理总喋喋不休,“她的小腿很美;虽然长的不漂亮,但身材很好”,肉体成为男人选择女性的动力,而自此之后的偷窥、跟踪和追逐便是建立在这种最初的性幻想基础上的。再比如,导演与女讲解上床前,他一本正经的说“我爱你”,实在是应景而无耻,但女人似乎也吃这一套,高潮过后竟也由性生爱,一句“我爱你”换得男人泪流满面,真情假意,是非曲折,都浓缩于这句“我爱你”当中了。
影片采用黑白定格的照片与彩色流动的影像交互切换,将记忆与现实明确区分开来。但有趣的是,按照观众的一般经验,彩色流动的影像通常交代的是当下的感受,而黑白定格的照片则代表复古和回忆。洪尚秀有意颠倒观众的视听经验,他让蒙太奇的定格照片变为当下的真实存在,而长镜头的流动影像则有着记忆的虚幻成分。通过这种方式洪尚秀做出了影片叙事的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它混淆了记忆与现实、激情与平淡、绚烂与凝重之间的界限,给现实与记忆、真实与谎言提供了一种可以互相转换的途径。
通常情况下,回顾记忆的故事时,我们总会用一些统称来指代那些现实中比较明确的称谓,比如用“导演”来替代人物的真实名字,或者用“吃白姑鱼的饭馆”来替代某个具体饭馆的名称。这样的结果就是,导演和诗人虽然回忆的场所是同一个场所,两人的故事是同一个故事,但由于称谓的模糊化,彼此对共同的经历缺乏辨识能力,还不明所以、兴致勃勃的聆听对方所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当然,相同空间下发生的故事,经由不同转述者叙述,便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这是洪尚秀惯用的伎俩。《处女心经》中,秋勋的回忆中,素贞害羞而柔弱,她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素贞这里,她刻意而逢迎,是主动的迎合者,只是其中多了些无可奈何而已。在《夏夏夏》中,导演在陈述中将自己塑造成痴情汉的形象,于是他的情欲和告密的行为便被爱情包装起来,呈现出“善”的一面;而在诗人的陈述中,显然导演是爱情的第三者,他是“恶”代言人。当然,诗人对于导演充当他朋友的第三者并不知情,于是他既会为导演赢得女讲解的欢心而兴奋,同时也会为朋友抢回她而高兴。
这其中存在道德悖论的问题。然而,洪尚秀并没有像《处女心经》中那样将道德的自反性作为一种解构的工具,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拆穿其中的巧合,容忍这种误会和错位的存在。他甚至在结尾公然用一种乐观的姿态,回避了对道德悖论的焦虑。
对于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题目“夏夏夏”(HaHaHa)中也能寻到一些端倪。第一个“Ha”是针对两位主人公之巧遇的会心一笑;第二个“Ha”是感叹的语气,是对两位主人公道德立场之混乱的感叹;而第三个“Ha”则欢乐而畅快得多,像影片的结尾,它抛弃了焦虑感而呈现出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诗人和情妇在长途车上相拥而笑,画外音是导演和诗人为爱情干杯的欢笑声。不管影片观察的焦点是集中于男人的艳遇还是他们落魄的精神世界,最终还是回到了男人自鸣得意的笑声当中了。
影片中不论是教授参观当地的画展,还是诗人以及他朋友的作诗吟唱,都营造出一种艺术与生活形影相随的精致。如女人每天都要送给男人一盆鲜花,而男人总是用吟诗的方式去讨好女人。他们或许认为致力于把生活变为艺术,就是在追求精致的生活。然而艺术只是一种假象、一种社会态度的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话语而不是行动,于是,当我们看到影片中母亲用衣架抽打导演的小腿时,男孩堵在剧场口报复导演的夺人所爱时,乞丐向导演乞讨中后者的仓皇而逃时,我们也便看到了男人的懦弱、虚荣和伪善,那些一天到晚谈论艺术、讨咎学术的男人,其实都是些假正经。这正是洪尚秀作为知识分子对自身最直接的嘲讽,而《夏夏夏》也正是新世纪电影创作者,对现代人的心理,对一个都在反思自身和重新认识个体的时代的最好展现。
2010-9-26 11:50
《礼•志》
《夏夏夏》观后感(七):日常与随意
两个男人边喝边聊着这个夏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看似他们各自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实则他们的关系紧密相连,而直到最后,他们都不知道。由于个人性特征形成了对共同事件的多样性解读,一直是洪尚秀导演所呈现的,定格成黑白场景的现实影像和流畅的彩色回忆影像交相辉映,也徒增了这种错位所造成的真实与虚构的不确定性。这次,所有的人与事的纷乱交集和形成的不同认知,都在两人无知的愉快笑声中淡然瓦解,一切也在一种不去追究的释然心态中结束。其实洪尚秀导演的影片有点复杂,也有深度,甚至在某种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精巧,但就是被他拍得平平常常的,拍得极其的日常与随意,这些演员也真好,也是平平常常的,也是极其的日常与随意。
《夏夏夏》观后感(八):没看懂的进来,给你解惑!!!
电影讲的是导演曹文京和影评人方俊值喝酒回忆过去的故事!两人喝酒回忆过去,殊不知两人的故事有重叠。
影片里有3对男女。第一对:导演喜欢上了女导游文玉。第二对:影评人喜欢他的情人,他本身有家庭,有点抑郁症。第三对:诗人中昊和饭店美女服务员正花。
导演和影评人是朋友,两人喝酒谈天。影评人和诗人也是朋友。美女服务员正花喜欢诗人,诗人也有个女友就是导游。导演的母亲是饭店的老板娘,把房子给他,他嫌房子太乱,没要。诗人似乎是老板娘的干儿子,后来老板娘把房子给诗人使用。导演送给母亲一个帽子,母亲觉得帽子不适合他,又把帽子送给了诗人。其实导演和诗人是情敌。爱情的最后女导游又给诗人打电话想复合。
我其实是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云里雾里的,没啥意思。本人有点执拗,看了一遍没看懂,查了下影评又快进了一遍才懂。影片就是三个文艺男青年的小资无聊生活!
说实话,这个片子真心不咋地!!!
《夏夏夏》观后感(九):哈哈哈,乾杯:《愛情,說來可笑》
黑白照片輕鬆揭開序幕,兩男飲酒作樂,聊起各自的情路,揉合交織成這部幽默有趣的愛情小品。
可愛的樸實攝影,真誠聚焦愛情的消長,捕捉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情愫,細細深探角色的情緒起伏,精準剖析戀愛中的男女常態───誇飾的甜言蜜語、爭吵中互不相讓⋯⋯
母子的共處相形獨特,深厚的情感,持續軟化略為尖銳的關愛,和愛人間轟烈的愛對比,顯然偉大無私許多;哭成一團的真摯動人,固然逗趣,但心有戚戚焉。
一小段的性與愛/愛與情的辯證,敘事線相互作答,結論輕盈愉悅,自是喜不自勝。頌揚愛情的至善至美,溫暖得讓人感同身受。
說來可笑,卻實為透澈睿智,導演手法純熟,觀眾被逗樂之餘,尚能驚嘆愛情既純粹又複雜的矛盾,喜怒哀樂爭相而起的深切。
《夏夏夏》观后感(十):洪尚秀最欢乐的一部
金相庆和文素丽之间火花四溅的喜剧效果让我忍不住笑出来,尤其是文素丽的演技,果然让我印象深刻,几乎有她出现的场景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实力派就是实力派,轻松自如就刻画出一位让人又爱又恨的典型韩国中女。惊讶的是我之前并不知道她就是文素丽,因为跟她之前在《绿洲》里的形象相距甚远。
那些变焦镜头的运用不再多讨论了,看过他作品的影迷自然心有所属。反而我觉得他这一部的结构相当讲究,具有实验色彩。由两位男主角轮流讲述、互为补充、偶尔重叠而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叙述结构,我之前只在诺兰的《致命魔术》中见识过,那部可谓耗费脑力的精彩杰作。相比之下,洪尚秀的这部爱情小品则是娓娓道来,漫不经心的气质像极了两个酒鬼之间的谄妄之言。
还好,他们聊的只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爱情。这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在导演的镜头下展现出可笑又可悲、甜蜜又苦涩的情节段落,自诩、自嘲、自虐、自恋,一见钟情、二人世界、三角恋、四角恋交替出现,没看到最后都难以相信谁是谁的最终归属。不过所有这些小把戏在洪尚秀的影迷眼里,哪样不是手到擒来的作者特色呢?
最让我倍感新鲜的是故事发生的小镇风貌,以及无法抵挡的夏日氛围,电影的标题也似乎在暗中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