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航》影评精选10篇
《孤航》是一部由David Michôd / Jennifer Peedom执导,Andrew McAuley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航》影评(一):The adventure is completed
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s made up of by people like Andrew, people want to discover and to explore. Andrew has conquered the notoriously dangerous wind and rages, even the 40 knots. He was inside of land when he was separated from kayak, leaving his little son growing up never knowing his father's weaknesses. I was once wondering the reason he chose to be alone. Adventurous as he was, he might have experienced the intense feeling of living on the edge of death. It was a way of no return, as he anticipated. Then he found the reason.
《孤航》影评(二):He already made it.
```
This's kayak one, do you copy...
I've got an emergency situation...
I need a rescue...
My kayak's sinking...
fell off into sea...
and I'm going down...
Andrew was in sight of land when he was separated from his kayak.
```
When I read his rescue call, my heart was sinking with him.
After such a long way's paddling, his trip ended just several kilometers to the finish line.
ome people may feel pity for him that he eventually failed.
ut I know, he'd already reached his final goal when his kayak sailed off the shore:
It is a road of no return, Andrew knew.
How could a single person fight against the whole wild nature with only two hands?
y the faith and the courage to win.
《孤航》影评(三):Andrew,你为什么害怕?
我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现在还没有实施,我一直感到彷徨。这个梦想有时候无比真实,有时候有十分虚幻。
昨晚看了关键时刻里讲到现在伊波拉病毒正在西非肆虐,几近失控。我不由得害怕起来,我真的敢去那样的地方旅行吗?
当心中出现敢不敢的疑问的时候,梦想就已经开始动摇了。于是我想找到答案。我找到了这部电影。
说实话,这部电影并没有多少减轻我的疑惑。因为在Andrew启程后不久,他有这样的一段独白:我真的很担心我将再见不到我的妻子了,还有我的小儿子。我现在很害怕。非常害怕。我的孩子需要父亲,妻子需要丈夫。我究竟在干嘛,我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我感到很十分困惑,找不到答案。(原文:I'm really worried I'm not going to see my wife again, and my little boy,and I'm very scared.I'm very scared.I've got a boy that needs a father, and a wife that needs a husband, I'm wondering what I'm doin. I'm wondering why I'm doing this.
I really am. And I don't have an answer.)
这不是他第一次冒险了,他曾经也有过许多伟大的经历。像他这样职业的冒险家也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个事实令我更加困惑。
虽然影片最后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总有这样的人,他们热爱冒险,渴望探索,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启程的时候Andrew会嚎啕大哭,十分沮丧,并且在启程后不久就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我希望从他身上看见某种精神,可是却看见了最不愿看见的,和我身上一样的困惑。
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孤筏重洋,如果不限于海洋的话,还有荒野生存。孤筏重洋里的探险家海尔达尔从头至尾都信心十足,坚定不移。荒野生存的主人公也几乎没有质疑过自己的决定。但是,我认为他们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那两部影片和孤航不同,他们都是根据一些资料进行的二次创作,而不是主人公第一手的真实影像。仅仅是这一点差别,就少了最真实的部分。特别是Andrew是一个人飘零在海上,那种极端孤独的环境会对人的神经形成极大的刺激。因此我怀疑,他们是否能避免孤航中Andrew的自我怀疑。我猜测,那种怀疑一定出现过。
究竟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人去做那种不惜生命的冒险活动?这种力量和繁衍后代的天性一样都是被刻在基因里面的吗?韩寒这么说过,我的小说主人公基本上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混混沌沌过着。这就是生活。为什么一定要高于生活? 我的十分纳闷,为什么人一定要高于生活,又为什么不能高于生活?什么又是生活,就是我们日常所见,习以为常的事物吗?
越是思考这个问题,我就越是不解。人类怎么会这么奇怪。冒出这样的古怪的想法就已经很奇怪了,可是有一天又会质疑自己作出的决定。究竟在人类的历史中,有没有出现从未经过自我怀疑的决定呢?
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质疑梦想的人,但这并不能给我多大的安慰。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的选择大概会和Andrew差不多,哪怕是带着泪水上路,也要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最初的决定。
这部影片最令我感到欣慰的地方是,虽然Andrew死在了海上,但他的妻子和朋友们都理解他,并且尊重他。如果我是他的一个朋友,我也一定支持他的决定。求仁得仁是我一贯的人生准则。如果他的儿子长大后也能够理解他的父亲的话,那我觉得他的一生是不存在后悔的。
《孤航》影评(四):写给儿子的信
导演:: David Michôd / Jennifer Peedom 年份:2009 国别:澳大利亚 文/Jabberwock
“Andrew McAuley,你怎么会舍得4岁大的孩子与妻子,独自踏上旅程?”
孩子,此时如果你已经长大,你也许会带着愤怒问我这句话,而我那时可能已经无法回答。我希望在你带着愤怒去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看到我写给你的信笺,如果此时天堂的海水可以送去我对你与你母亲深深的爱与歉意。
孩子,彼时的你还是幼儿,无从了解我横渡海峡的缘由,也许你是将我视为父亲视为偶像而崇拜。彼时你也曾经模仿我横渡海峡的模样,我在开心于你天真无邪的同时,却并不希望你也跟随我踏上这段旅途。因为我深知这段旅途的凶险
2006年,我已经39岁,我怀着一种复杂的意愿与心情做出这个决定,我决定乘独木舟横渡世界上最为凶险的海域,也就是我们的故乡,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踏上险途,我曾经乘独木舟横渡侯普湾到南极圈的冰洋,也曾经登上雪山,曾经不间断的横渡各处的海峡,乘独木舟仿佛是我的最终梦想,为了它,我可以抛弃IT工程师的工作,全力以赴。
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到新西兰的米尔福德海湾,横渡一千六百公里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单人乘坐独木舟,这无疑是一条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一边是安逸的生活,收入殷实的工作以及美满的家庭,一边则是独身蹈海,极可能有去无回的冒险,我无数次问过自己为什么,但终究还是下了决心。
我将第一次出发定在2006年11月,那时所有的朋友都在身边,孩子,你那声声天真的呼唤与你妈妈担心的眼神让我无法忍心割舍,在离开海岸的一刻,我泪流满面,我心底最大的恐怖并非失去生命,而是失去迈向旅途的信念与寄托,他们一部分是迈向新旅程的新奇与希冀,一部分是对孩子与妻子的深深挚爱。塞内加曾说过:“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我所恐惧的,并非是死亡这个可能的结局,而是孤独的死去。
孤独的路上,生死不分,或生或死,希望与绝望并存,曾经拥有的亲人伙伴不在身边,这便是拥有后却又失去的作用,而福祸相倚,凶险不测的未来,就好似黑云中的一点微光,加倍煎熬着人心所能承受的极限。孩子,你可懂得这样的艰难?
在第一次的旅途中,我被孤独的恐惧,对不测汪洋的凶险始料未及的惊讶与失措打倒了,而对你们的留恋也让我悲伤不已。在潮湿阴冷的状况下,我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旅程。我将小舟泊在海边,发烧与病痛随着安全感的到来渐渐消失,当我看着海岸上太阳渐渐升起,一股逃脱生天的释然涌上心头,接着,却是深深的后悔与不甘,我被打倒了?
孩子,写到这里,我猜想也许你已经长大,你当年对我的崇拜也许不复存在,有的则是对我行为的不理解与愤怒,毕竟,在你的成长时光中,我未能参与,毕竟,我深深的爱着你与你的母亲,却离开你们而去。
我想让你知道,彼时在那个岛上,我曾经放弃了我的梦想,我已39岁,一只脚已迈入中年,健康年轻的身体渐渐被岁月侵蚀,往年旅行留下的沉疴也开始提醒我,我也许不再能够划行下去,而当我老去,当你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没能乘独木舟横渡那段海峡?”那时,我该用什么来回答?
也许你会说:“去他的横渡与独木舟!”但是孩子,我想告诉你,人一生如果没有被什么冲动驱使着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后悔终生。蒙田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我猜,你的人生旅途上也会出现想要为之而奋斗的目标,给予你力量的目标。这样,你也许会理解我。
怀抱着这样的目标,我将我的第二次旅程定在了2007年1月11日,在这两次旅程期间,我被一些事情所影响,因为,另外也有两个人也想要横渡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我对于首次横渡有这样的执着----我希望能够运用最少的工具,实现人类战胜自我的壮举,而他们,尽管目的类似,但怀抱的信念与想法可能与我完全不同,谁知道呢?
不管怎样,这次我尽量避免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在这样晴朗的早上独自出发。尽管你母亲与你不在我身边,我却一直与你同在。我将你的照片贴在了我的好兄弟独木舟上,又一次孤身赴海。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你无法了解到海洋的壮美与瑰丽,尤其是一个孤独的生命被这样伟大的自然所怀抱,海风,阳光,鲨鱼在我的舟边尾随,海鸥在我的舟边嬉戏。如果你亲身去做一位旅行者,你就会了解这份自由与奇特的感觉。每一个时刻你都在体验着新鲜的天地。在自然中,有些不可复制的景色与感动。仅仅为了这份感动,也应该冒着危险独自划行。
孩子,不要以为自然总是友善与美丽的,作为一个冒险家,你应该了解自然,自然从不怜悯。我曾经见到过十米高的浪头,也在30节的飓风中在小舟中被抛弃起坠落,人们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永远不要忽视它凶险的一面,你的叔叔气象学家JONAHAN,小舟的设计者以及我身边的所有朋友在这次旅程中都尽全力估计了所有的可能,然而仅仅是在海面上生存,都让人精疲力竭。但是在这些飓风与大浪中颠簸的我,也多次被天气预报与小舟设计所拯救。孩子,如果你以后面对任何困难,你当对环境有所了解,有所准备。
蜷缩在小舟中,被波浪抛上抛下,无法入眠,潮湿的衣物与环境让人皮肤受伤,身体酸痛,滔天的暴风骤雨带着黑色的巨浪袭来,死亡,死亡,孩子,如果说苦难给予我疲惫,伤害与绝望,苦难也赋予我了奋斗的决心,看着你在船头的照片,尽管生机如此的渺茫,我也从未放弃。我想要告诉你,在这段旅程理,除了保障生存的外在条件,我也深深的了解到意志力的可贵。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永远不要放弃。
孩子,写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了解,我的小舟翻覆在离新西兰海岸30海里的海面上,而我如今已经不在人世,但我到最后一刻仍然拼命想要回到你们的身边,虽然结局并不完美,我当感谢这个旅程。
我感谢旅程中自然之美与凶险,我感谢你们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我感谢我的朋友,是你们与我同在,激励着每一个人。
我感谢这段由我的小舟划完,由我的摄像机拍下的孤独的旅程,我把它留给你,孩子。
原载于 看电影 BY jabberw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