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来的孩子》经典影评集
《天堂来的孩子》是一部由李威 / 陈怡蓉 / 汪政纬执导,剧情 / 爱情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7岁的爱情让人相信吗?17岁订下的承诺又可以延续多久呢。海韵和星禾因为傻傻的误会,错过了7年。费了好大力气,误会解除,又杀出个抢人的未婚夫。争执,嫉妒,猜疑,让3个人都不得消停。这样的情节也只有电视里面才有了,现实中也太累了。
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写评论的人,很不可思议哦。对于故事,只能说他们学生时候那个还算搞笑,星禾追海韵的有些片段还是满好玩的,可惜出来个父亲来破坏,太老套。至于7年后,那个男二主角,实在演技太差,没有想法,让人一看就假。其他人都还算让人看得舒服,没有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他们两兄弟是一个母亲,婆媳两个有同样的命运,都太迁强了。不过,何妨呢,我承认自己是为了李威去看这个片子的。就算别人说他只是偶像派,但是我这些天,看着他演的几部片子,我发现他不仅只是有外表的。
《天堂来的孩子》影评(二):这样一个孩子
说,看到泪流不止...
后来,连偶妈也中毒了..
抹眼泪啊!~~
有些不真实。
可是,
就算是这样,
你的内心底里,
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孩子呢?
一个什么都相信的,
美好的孩子。
你有多久没有做这样的一个自己了呢?
你的小星星,还在吗?
《天堂来的孩子》影评(三):二分之一天堂来的孩子(记李威大龄粉丝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小侄女在看(斗牛,要不要),有李威,孩子在那里兴奋迷恋着偶像,我倒也陪着看了看,孩子说:‘哦,我的子聪好好哦。可是你们大人就不喜欢这样的,跟你说没劲’。我就胸有成竹的反驳说:胡说,我对这个演员知道的比你多呢。然后和孩子聊的吐沫横飞啊
----本篇引子 李威大龄粉丝是怎样炼成的
在青春已逝的一大把年纪里,却老夫轻狂的爱看上一部台湾电视剧(天堂来的孩子),还破天荒想为此自顾自说道说道,过去的一年一岁中我写满了对套路滥俗不堪,情节毫无逻辑,明星脸谱装酷白痴弱智偶像剧的鄙视和厌倦,现在傻气勤奋的写生平第一次偶像剧观后感,只是因为我体会到了些孩子教会我的东西,我也并不指望依此剧改观我故世的看法,但是事事并无绝对,相比而言,我真挺喜欢这部台剧,并希望能靠此能改变自己固执的观念。
这部台湾电视剧风格清新淡雅,剧情乖张讨巧,节奏舒缓唯美,配乐优美平和,符合着市场化正当引诱观众的包装要素:剧本悬念情节,情感纠结攻势,偶像演员表演,外景唯美布置,也依然犯着情节漏洞百出,套路俗不可耐,结局极不靠谱,配角陪衬符号化的通病,所以我是属于跳看的观众,只选择部分片段观看,我忽略了何海韵及其相关人际一方的戏份,而重点观看了张星禾及其人际一方的情节,就在这样漫不经心的观看中,我也还是找到了很靠谱的现实感,找到了亲切的温暖,找到了台湾本土真实生活的烙印,找到了属于此剧的独特品质,以至于我可以忽略并原谅所有不太好的印象,自行在头脑中剪辑掉糟糕铺张的镜头后,我想肯定这部片子在儿童世界内核的真实展示和细绵幽深的亲情解读这两点上实在有了伊朗细腻真挚儿童电影的影子。当然,我将这大部分归功于编剧非苦情剧生活化父子台词和小星星和星爸的扮演者——汪政玮和李威地道的表演上。
(一) 真实白描儿童世界内核
台湾小童星汪政玮小朋友的表演应该肯定的说支撑我看此剧的台柱子,这孩子真实本色的窝心表演很好,演到这般,只是本然,非常可爱,贴心。
七年过去了,激情流逝,岁月变换,小星星长大了,妈妈却消失了,这并不是小星星的错。作为一个小孩子,他从降生到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去逐渐接受人的普遍模式和规则,他渴望在努力模仿别人生活中与别人保持一致。敏感的小星星发现在家里,有阿祖,有爸爸,却并没有毛毛家叫妈妈的那个人,学校小朋友的怪异目光和不信任的话语,让小星星感到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需要一个别人都有的妈妈。大人们呵护着小星星,为他去营造了一个童话,一个妈妈为何不能和小星星在一起的关于拉夫星球的童话,小星星的每一次哭泣,每一次话语,让我在对孩子天真无邪微笑的同时掉下泪来。我坚硬的内心在小星星面前会柔软悲伤起来。从小星星的眼里看世界,他教会了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和即将终会为人父母的大人们一些东西:应该努力学习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场思量,呵护孩子的童年,不去抹杀孩子的想象与惊奇,保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善良去对待孩子的小小要求,不去强加自己的意愿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一个自己去找到自己道路的机会和时间。
(二)细绵幽深的父子亲情解读
没日没夜开出租养家的清贫男人张星禾早就不画画了,他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庭的责任和无尽的隐痛中独自承受着七年分离岁月的个中冷暖,独自面对着这道永远打开的伤口。十八岁的过往时光已经散场,他在现实困境中挣扎,面对着因无奈误解分离的不完整的家坚强生活。七年时光,也让他和何海韵彼此的生活早被地理距离和时间间隔切割的支离破碎,早年十八岁的幸福光阴有意或无意的被模糊了,那些被怀念被追悔的东西已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孩子小星星密切接壤。七年让张星禾从一个青涩,单纯,稚气的十八岁大男孩实现了转变为一个达观克制隐忍含蓄为人父亲的人生最重要转折。面对母爱缺失,他要承担照顾保护养育补偿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在表面上已经取代了分离的苦痛和压抑了悲伤的蔓延。他只能坚定执着的将对往昔岁月的缅怀时间留在阿祖和小星星睡去的孤独凉夜里。在家里,他是小星星最好的帅哥老爸,他知道小星星的被需要感,他要为老大提供生活可靠的保障和保护,他总是努力抽出本该赚钱的时间陪伴孩子玩,并出席孩子很在乎他参加的活动。他对小星星行为约束宽松,人品要求严格,他会因小星星“撒谎”和“偷窃”去严厉责罚,也会因小星星消失不见而抱病焦急寻找,他不在乎学校母姐会异样的眼光,尽力维护呵护着孩子的美好童话,大胆认真的告诉老师家长同学:小星星的妈妈是太空警察。也会告诉小星星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多着呢,要去做个不让爱你的人流泪的坚强勇敢能担当的好男人。他努力追求着真诚坦荡生活的人生教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小星星体验一种祥和舒服稳定的生活模式。他尽量在孩子面前微笑,努力不放弃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并在无奈送走孩子时装出狠心,这样的父子情叫人心都紧缩了,并让我最终在父子病床前相见一场戏中泪水决堤。这些固定程式中传递出的令人怦然心动过目不忘的父子镜头决不是单调乏味和千篇一律的廉价感动,看见他们父子间日常生活,在配上翻唱的怀旧音乐,也让我装满了亲情与温暖的幸福泪水。在电视中,最打动我的正是张星禾的转变,这种人性不完美的真实流露因电视镜头生活的细节化拍摄而有了恋恋深情家的感觉与味道。张星禾在流水年华中与过去时光匆忙告别,改变了外表,不变的依然是支撑他的生活教义:朴实善良真诚义气担当负责坦荡。这个对何海韵“你会等我到十八岁吗”说“废话。废话。废话”的男人明白了真正的爱是在漫长的时光中意味着对因爱存在的东西说同意而不是对一个人说同意。并依次默默去作出奉献,这个证明就是小星星张海星。
所以我能原谅编剧的非理性,原谅星禾苦难的复制和荒诞,原谅星禾这个人物的完美化而机缘巧合的喜欢上这部电视剧。(但我依旧永不原谅编剧让小星星死去,编剧能让张星禾一再受伤而不死,让何海韵撞车而不死,让罗以翔自杀而不死,却狠心的让心爱的小星星一次就P掉了,去完成编剧所谓诠释拔高的“在不完美生活中微笑乐观坚持的爱消除恨的主旨。这简直就是在和观众的心在搏杀)
最后,还是想谈谈张星禾的表演者李威。因为剧情虽然不算很成功,但演员李威演的很有味道,加上他文字背后的人格力量,让我完全改变了对他的刻板影象。
李威属于台湾本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男演员。他赋予了张星禾这个角色一种特殊品质:洗尽铅华后的真实。在画面中,可以捕捉到他的情感和灵魂。而他本人,仿佛已隐身于角色中。这种表演更多来自于内心的真诚与严肃,而不是他的外表。也正是由于这部片子,李威没有了靠长相木偶包装,眩酷花哨服饰,讨巧偶像剧情铺垫的元素,而依靠真诚的表演而非符号化脸谱化风格打动我的根本所在。他在这部剧中属于理性克制不恣意玩弄观众智商和情感的非苦情型演员(苦情型请参看小马哥)干净自然的演技只是恰倒好处,不去渲染和重痕迹的牵着观众鼻子。港台父子档影视剧中有许多类似的题材有许多演员扮演过此类型的父亲,但作为一个不为人父一贯以偶像青春形象著称的年轻演员,他的表演还是很打动人心的,应该是表演见了功力的。听说他当年23岁接到剧本,因自认为年纪未到,无法演出剧中25岁的父亲形象而认真理性拒绝演出,后也因剧本问题拖延两年上档拍摄,再次邀请李威演出,因其已经25岁了,这才心里有底气答应演出。这个小段子挺有意味的。我本人是研究人心理状况的,我明白人都有刻板印象和受首因效应的影响毛病,李威本是属于台湾偶像制造培养包装生产链中众娱乐圈偶像中走红的一个而已,所以其定位理所当然的公式般被拘泥于偶像体裁的偶像演员形象中了。可是抽离出这个大环境,用一些耐心和时间去选择不偏颇的揭掉其娱乐新闻炒作和角色僵化定位后,仅从我自己所看,所读,所听中,我渐发现他是一个很独特有趣味的人。真诚理性内敛生活常态中的李威是很重视自我思考,反省分析,沉淀整理内在,佛气得缘体会的人,在这个纷繁复杂嘈杂的娱乐圈内,作为一个身处其中的艺人来说:这是难得和可贵的。从他访谈和文字来看,其思想观点深刻,内在慧心觉悟,视野宽广融通不做作装玄虚的品质是演艺娱乐圈中所缺乏和稀有的,就是单作为一个社会统一场大众芸芸来言:也是一个心态调整上佳,心理智慧老成,内涵深度优雅的有清醒自我存在定位的个体的人。看他写的文字,文笔娇柔辞藻绵软不及董桥,可理性分析开宗明义的观点阐述却有龙应台的味道了。作为一个艺人,这是我以前不能想到并给我很大触动的地方。我可以理性的把他做为一个演员来平和的看待,这种角度的变换,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剥离了偶像和明星的外衣下看一个台湾娱乐中人,对于我是一种改变。这些只是我通过此剧延伸的习惯结果。(我比较喜欢对喜欢的影视剧,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拍摄背景,导演演员资料等)但我仍要说:他是一个好演员,至少这部里面很好,可他也不幸是台湾流俗市场化快速模式赚钱链中的符号化成品与牺牲品,因此偏激偏颇的人会如我先前一般秒杀性的认为其就如娱乐明星一般:靠长相,无演技,无内在的偏见。在没有一个深度广度的平台环境下,无法进一步看见他的角色多样塑造,这的确是让人可惜但也很无奈的事实。(我只喜欢他在这部电视剧中的表演,可能豆导的毕业生中,李威用自身在展现的逼人青春实在让我感叹一下外,别的不感冒)但是还是因为他的文字和思想而喜欢起这个人来,也在时间的延伸拉长中,分担到了他初次演出的捉襟见肘,分享了他艰辛出道的成长。好吧,这样承认了吧:我这老家伙也成一个老粉丝了,哈哈。这也更明白过去己就懂却没实践的道理:我知道这个人,可是我从来不尝试走进他,接触他,了解他,凭借着别人的评价决定了我自己的看法。也难说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可能会走进你的灵魂中去,只要一个愿意尝试的机会吧了。
写到这里,也发现自己实在是个假清高不靠谱之人,不要以为自己在那个成长环境下吃的苦是苦,不要以为自己是孩子的造物主和统治者,不要去扼杀孩子的欢喜空间和喜好权利,不要独霸话语权和凌驾权,不要因为孩子喜欢的音乐电视电影明星兴趣和你自己想强加于他的理想角色不符合就偏激眼见。我想学习不是可以去做,而是出于自然,尊重平等之心换个角度定位自己和孩子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花时间将心和孩子放齐,陪孩子去看几部你不涉足甚至过去反感的偶像剧,听几首动感火暴的你不感冒的流行音乐,也许就会在这过程中接受并真心(不是出于讨好迎合孩子)的喜欢上一些你过去成见很深的歌曲,电视,歌星,明星。我以为所谓流俗和高尚,只是一种解读,要在承认它们不同的同时也承认它们各自的价值。和孩子做朋友,消代沟,我便从(天堂来的孩子)开始了。(张三的歌)这老歌新唱还是这样温暖有感觉。歌词多好啊:唱着歌和孩子一起玩吧!
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
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
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悲伤
我们一起启程去流浪
虽然没有华厦美衣裳
但是心里充满著希望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望一望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以下附上感染我这个老顽固看到的李威写的文字片段作为我回忆的部分):——我自己本身就喜佛理,又常啃哲学心理书籍,正是他文字背后的思想水准和情愫无形的真挚感染力让我大呼惊讶和敬佩,所以也希望不幸看见我胡乱写的影评的人能够通过他的文字有幸感受到一个如此理性的李威。光环下这样一个有趣味和好玩的人。一个在时间中淬炼出成熟与沉稳气质的人。
以下李威的文字皆是选摘:
我体会到的李威分享人生感悟部分:
想跟大家分享,其实人生中每一个过程、每一个事件,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经验的累积。经验的累积,使我们可以在这过程中去发展、 调整、成为我们所想要成为的人。所以每当你遇到困难时、发生问题时,先停下来,静静的倾听自己的声音。感受,是最不会骗人的情绪。我相信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关键时刻告诉著我们应该怎麼做,倾听自己,然后相信自己!去做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自己心里感觉最舒服的决定。不管你是才起步,或是遇到工作中的瓶颈,有时试著换一个角度,拨开表像上的事物,去看这件事情的本质、背后所想要带给你的东西,或许,你会发现其存在的意义!
经过了这阵子在生活中的不同体验,和倾听自己的声音之后,我好像明白:不管我为了哪种目的,不管我为了别人做再多,到最后,我依然永远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我能做的,应该只能做我自己。 我知道,追求是永远追求不完的。也知道,人生不该陷在无止尽的追求里。但是我仍然希望去体验我的人生、体验未知,还是希望不断的去学习最重要的是,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同的事,无常是这世界的本质,当我们接受时,才会真的看见现在、当下的可贵。 虽然在这个世界里,不管是物质、对感情、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对生老病死的恐惧。 我想这些东西也还是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真的是我这些日子一直在努力的目标,感觉现在的自己,更放松,更轻松,没有目标,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有太多对任何事情的执著,这样的我,唯一要求的,就是带著爱,慈悲,和勇气在未来未知的旅程里认真的走下去喔!
我体会到的李威沉淀和整理内在自己文字:
这其中包括「如何在这个世上做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包括重新去检视自己:检视自己的行为、思考,也检视内心最真实的那个自己。虽然这些事我以前就一直在做,但人生在走,经验和历练又会累积,而现在,我又会去整理这个阶段的自己…比如说:大家都说我是个超龄成熟的人,但我究竟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是为了希望别人这样认为而去这麼做?……… 当学习诚实而且认真的察觉内在的自己之后,我得到了很多不同的体悟。比如说:「理所当然」这件事。前几天我跟妈妈吃饭,她拿了一百多张照片要我签名。坦白说,当时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怎麼这麼多?!虽然那时觉得有点累,也有点懒,但我还是没有说什麼开始签名。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渐渐的,我的心里忽然有另一个声音跑出来:你还记得第一次签名是什麼心情吗?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兴奋、感激、感谢和开心。当我想到那个最原本的自己的时候,我突然察觉到,一直以来,我始终以为自己都没有变,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变了,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就像和你们的互动一样。 一直以来,我在表演工作上认真努力,一路累积,跟大家建立了熟悉亲切的感情。可是渐渐的,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把你们对我的支持,对我的好,对我的付出和欣赏,当作一种「理所当然」。我看到你们到现场等我、支持我这些表面上的行为,却忽略了那个行为背后,内在的那个深厚珍贵的心意。或者就像我跟阿妈的互动一样。 前段时间,她在年纪那麼大的情况下还动了一个大手术,可是每天早上我打开冰箱,还是会有一罐优酪乳,桌上还是会有一个我最喜欢吃的巧克力面包等著我。这些都一直没有变,变的是我。是我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阿妈对我的爱和照顾当成「理所当然」。察觉到自己内在之后,对现在的我而言,我会有更包容的心面对她的唠叨。当我半夜回家,阿妈通常已经等到睡著了,但我总会去帮她盖盖被子,或者是坐在床边静静的看著她。虽然或许她不知道,但那是我的陪伴、我的爱、是发自内心,因为我想这麼做,而不是为了让她开心而已「只因为自己想做,而不是为了其他原因」,也是我在这段沈淀整理的时间得到的一个很大的体悟。
我体会到的李威佛理禅机文字:
游子之心,不归;游戏人间,不悔。
何处是我家?何地是归宿?不知!
一秒时间、一念之间,一无所有,本是万有。
此乃...奇幻旅程! ——用这段前两天夜里,突然有感觉而写下的诗,做为这篇留言的开场白,因为它正代表了我现在的心情写照。以现在我在工作上做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来说,是因为我自己想要这麼做,而不是为了功成名就,不是为那了那个大家都羡慕的结果。又或者是为了别人的肯定。
虽然我并不抗拒有好的结果,但我在意的还是那个自己想要的过程,所以我可以完全的放松,也更可以体会跟工作夥伴之间真心的交流,可以倾听别人的声音,可以回到最单纯的想法、意义和快乐。然后,我发现开始学会放松、学会享受过程的时候,人生就变得很好玩了。就像我在一开始写的那首诗---「奇幻旅程」一样,它就真的回到那场人生的旅行里了。
我不会再对抗那个旅程中的风雨,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一趟旅行,重点就在於享受过程中,喜怒哀乐的每一种感受。不过你们不要误解,以为我说的放松指的是什麼事都不做罗。正好相反,更精准的说,应该是说态度是认真的,但心情是放松的。因为我在意的是过程的丰富体验,但是没有一定要抵达的目的地。我知道旅途中,外在的风雨不会停止,但是我并不担忧,因为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好的,因为就算是预期之外的目的地,也会有不同的美好风景。
下面李威的文字是谈和影迷的关系的,很多片段让我很感动:
曾经听过一位年纪比我小,但是内在的智慧和视野却比我大很多的菩曼仁波切说过一句话,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影响著我~他说:「我从来不鼓励人家信佛教,因为你们常常只是来追随一位叫佛的偶像,却忽略了真正跟你们分享的法和理。但是如果你们信佛而不信法,就只是迷信而已…。」我一直觉得这段话很有深意。就像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样~我喜欢和你们分享、喜欢听你们的生活、喜欢互相学习的感觉,而不是只是一个形式或者是偶像的迷思。 就像我也常常会问我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只是想证明自己可以做的比别人好?还是认为这是要成为一个大明星而理所当然该做的事?或者是我发自真心的想做这些?……」对於你们,我也变得没有太多的要求。不管我们的关系像朋友,像偶像,与FANS,或单纯的欣赏我某部分的特质,或只是喜欢看我的戏。那个我和你们之间存在的「永远的关系」,就算没有任何形式,也会一直温暖的存在著……。
《天堂来的孩子》影评(四):天堂來的孩子
天堂來的孩子
天堂來的孩子,是不是每個都叫做小星星。是不是因爲他們的父母都迷失了方向,需要星星地圖,去找尋呢。
第一次這樣沉溺在偶像劇裏面。但是不像之前的搞笑 無釐頭那樣,這次表達的應該是感動。
兩個相愛的人因爲誤會分開,誤會也終于變得很大。只是真正相愛的人之間又能夠被什麽阻礙呢。總之導演讓這樣的一段感情變得很複雜,分分合合,自私的第三者,可愛的小星星,很無可奈何的境遇,讓整個故事變得攏長,唯一不變的,是足夠讓人感動的元素。有時候說,有這樣一點元素不久足夠了嗎,有這樣一點,就足夠感動很多人,讓他們堅持地陪者小星星一起走下去。
只是結局是或喜或悲的。小星星找到了聖女像,給了爸爸光明。很喜歡這個小孩子,縂覺得他要比大人都成熟,語言也足夠風趣,可愛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大人很多的快樂,大部分是不是源自這個小鬼靈精。最後爸爸出版了畫冊 就叫做 天堂來的孩子。是送給小星星的,只是小星星只能夠在天堂看見,爸爸和媽媽的幸福。我相信懂事的小星星,會希望爸爸媽媽的幸福。
其實在看完最後的結尾,也才為了他們松了一口氣。一家人要彼此相愛,而作爲自己,也不應該太自私。自己愛的人,看這他們幸福,應該纔是最大的幸福吧。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強求,因爲這個世界沒有強求來的東西。或許,平平淡淡才是真,和和睦睦才美好。我們都不要讓欲望矇騙了自己的眼睛,其實,我們也很幸福。
天堂來的孩子。天堂來的孩子。
越來越覺得小星星是天使,帶來快樂的天使。要把快樂帶給所有人,卻也一樣無憂無慮。
或許,我們也都是天堂來的孩子,是不是也一樣要把幸福快樂,給我們的家人,和愛我們的人。
天堂來的孩子。來天堂的孩子。祝福。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