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欲孽迷宫》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欲孽迷宫》的影评10篇

2018-08-15 03:3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欲孽迷宫》的影评10篇

  《欲孽迷宫》是一部由Tom Kalin执导,朱丽安·摩尔 / 埃迪·雷德梅恩 / 斯蒂芬·迪兰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欲孽迷宫》影评(一):在静寂中渐渐疯狂

  中产阶级家庭从内部腐败故事的故事.看到题材开始期待,等了半年才看到片子.

  养家活口的丈夫,心高气傲母亲.电影从儿子出生开始,夫妻间渐渐有了裂痕.青春期时,儿子选择了同性爱.而后,父亲交了年少新欢抛弃家庭.儿子,母亲和母亲的情人过了一段纠缠不清的日子,情人离开,母亲自杀未遂,与儿子发生关系后被其刺死.

  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人设与很值得大肆煽情伦理题材,拍出来却是平淡似水,完全没有知音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极度煽情.

  镜头走得极为漠然,似乎并不急于探索人物内心,单单记录表象.中产有中产的矜持自尊,内心潮流翻滚,外在还是要维持体面.连带着画面也有了一种隐而不发.取景也非常的精妙,充满包含隐喻的泛光与曲线.

  总之,就是一个在静寂无声中渐渐疯狂的故事,而那种疯狂也是温吞水似的平和.不枉我期待了那么久呀~~

  :男主是那种瘦瘦的,四肢细长,有些神经质的类型.男人轮廓,少年气质,良好教养从每个毛孔散发出来,然而清冷中搀杂了稚嫩就不那么冷漠拒人,情动时分别有一种清澈妩媚动人.没有好相貌一样值得萌~>"<

  《欲孽迷宫》影评(二):还有很多的贝兰克家族....在我们眼前

  剧里的妈妈看着不是美人儿,但是眼睛真的很亮很会说话,会让人爱上。

  看几部小雀斑的电影都是那种柔柔弱容易破碎的气质,所以把儿子演的蛮好,想怜爱他甚至为他で遭遇心碎难过,想摸摸他的头抱抱他,让他感受到爱,当他盯着别人看的时候谁不想肛肛他呢?休丹西职业赢家....

  在微博看到动图的时候,以为只是简单的三人行乱伦的故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了解发现电影所讲的比几张动图所展现的更加复杂,乱伦?同性?等....复杂也不复杂....为什么会走向这个结局,一环套一环的,每一个节点的走向都在影响着剧里每个人的内心,阴影也随着每一步而欲来逼近。

  “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妈妈的丈夫”开头这剧早已道明了他们的悲剧

  《欲孽迷宫》影评(三):不懂爱的可怜小孩。。

  从一开始就看不太懂,大概字幕太烂有很大关系,囧...夫妻搞不清为什么不和母子父子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只有一点我看明白了,那孩子迫切的想得到母爱之外的爱,可是又无法摆脱母亲的爱,所以一生痛苦

  那孩子的感情看似很复杂,其实简单的可怕。他到底爱谁?海边的那个女生?他母亲?还是他的同性恋朋友?我觉得他自始自终谁都没爱过,不爱那个女生,也不爱那个同性恋,更不爱那个名义上的后爸。他的爱从来只有一种,就是来自他母亲的爱,他只是从小陷进他母亲给他的包围圈无法脱身,就像挂在墙上的那幅画,孩子永远被母亲抱在怀里无法脱身,永无宁日,以爱的名义...

  他所有的性行为都来自空虚的内心,他以为经过这些他可以摆脱他的母亲,但是没有用,不管对方女人还是男人,他摆脱不了的是他内心的阴影。他想长大,可是永远长不大,所以他一直叫自己的母亲“mami”,叫他的父亲“papa”, 他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爱是什么,他想去尝试结果得到是只是性,没有爱。他永远也摆脱不了来自母亲的有些畸形的爱,除了母亲,他不知道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获得别人的爱。也许他认为,得到他人的爱的唯一办法,就是和他人做爱——想得到异性的爱,做爱;想得到同性的爱,做爱;甚至想得到后爸的爱,也是做爱...激情过后,只有空虚,没有爱,所以他痛苦,他不知所措。他唯一确定的爱来自他母亲,还有他的狗,所以他一直和母亲在一起,所以他一直怀念他的狗。

  当母亲也要和他做爱,他的心在那刹那间死了,原来母亲的爱,也是为了做爱,现在他只剩下已经死去的狗了,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了,唯一的,却令他窒息的母爱也消失了,他一直想摆脱却不得不紧紧抓着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原来并不能救他的命,那么,就彻底地摆脱她吧...

  最后为什么把袋子套在头上自尽,我的理解是,没有爱的世界,于他来说完全没有意义,那么就尝试自己爱自己吧,可是十年过去了,他仍得不到令他满意的爱,结果很理所当然,空虚的心,如何幻想也还是空虚,既然得不到外部的爱,那么就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死去吧,至少自己对自己的爱,不是为了做爱...

  《欲孽迷宫》影评(四):julianne moore

  最早认识她是在Hannibal中 大家都在期待接茱迪大姐的班是何方神圣 那时在海外还不是很知名她其实已经在boogie nights中凭借那个主妇级的色情明星得到了奥斯卡提名 可惜观众好像不是很卖她的帐 频频拿她和茱迪比较

  然后是2002叫好不叫座的 the hours 其实她的戏份和nicole及meryl同样重要 但是为了保险(当时她也凭far from heaven得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难免会分了评审的票数) 她报了最佳女配角 仔细来说 我觉得她在the hours中的表演更加精彩 可是仍然是铩羽而归

  这就直接导致了2006年的freedomland惨遭一片恶评 平心而论 剧本包含犯罪 悬疑 种族 政治 也有samuel这种大咖与她一起撑场 无论如何都也得是一部中等之上的电影 最最糟糕事情却发生了 不知是她多年提名不得奖的怨念 还是大胆改变戏路的尝试 观众和影评家无不被她歇斯底里的神经质表演吓坏了 整部影片除了她顶着一张惨白的脸狂吼狂叫地骚扰着观众的耳朵外什么印象也没有给我们留下

  幸好此后她痛定思痛 回归到她内敛演技方式 可惜此后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角色出现

  唉 好莱坞女版的刘青云

  《欲孽迷宫》影评(五):令人思索的電影 Julianne Moore演技又一次受肯定

  看了Julianne Moore主演的Savage Grace, 一齣看了數天依然在我腦海裡徘徊的電影. 於夏日電影節揀選此片都是因為Julianne Moore, 卻對導演Tom Kalin認識不深, 故事簡介也就是網上短短的介紹, 略略知道是今年Cannes康城參展的電影之一, 就此而已.

  電影改編自Natalie Robbins及Steven M. L. Aronson合著的同名作品Savage Grace.

  看前沒看影評, 只知道有網友說電影不知所謂, 於是不再多細看, 便去看電影了. 或許有人不接受電影中的道德倫理, 一些令人咋舌的畫面. 但整體而言, 我卻頗喜歡此片. 我覺得導演作了許多嘗試, 很用心, 希望可以一次過加入許多元素. 或許就是Tom Kalin的豐富製作經驗, 他導演的作品不多, 曾監製過"I Shot Andy Warhol"(1996), 相信他這回是有點野心, 渴望給觀眾一個感嘆號.

  看畢電影的第一個感覺是, 它故事性很強, 是劇情及演技並重的電影, 而Julianne Moore的演技一再被肯定. 看過她演"Magnolia"(1999), "The Hours"(2002)及"Far from Heaven"(2002)都有很深刻的印象. 這次她的大膽演出或會令某些觀眾反感, 不過我覺得她演得非常出眾. 飾演Barbara Daly Baekeland(Julianne Moore)兒子Tony的Eddie Redmayne也相當不俗. 基本上整齣電影都是他們二人的故事.

  攝影也很值得留意, 許多鏡頭角度都刻意安排, 看到導演的心思. 他喜歡給演員的眼神一個大特寫, 的確它們帶出來的訊息比許多對白更有力. 兒子從小孩到成長後的轉接鏡頭運用了他的眼睛及一隻馬的眼睛來交接, 雖然手法有點老土, 但或許加強了導演著重演員眼神來說故事這點. 而且兒子Tony的雙眼又確是電影中十分重要的元素. 因為整齣電影都是從他的POV出發, 從頭到尾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故事一開首便用他的旁白交代他的一生, 從呱呱落地到成年. 這個就是他的一生, 他的故事, 而其母親也是主角. 用兒子的POV來說故事, 感染力很大, 不知道原著本身是否也一樣, 不過如果用母親的POV來說, 整個故事都不一樣了.

  Julianne Moore被丈夫粗暴對待那一幕, 她的目光往門外看, 其實應該是沒有人的, 但那個角度令人感覺到是其兒子窺探了一切. 可見電影以兒子的POV作出發點的感覺很重.

  記得電影初段有一幕是兒子還是個嬰孩, 睡在床上. 父親和母親前後腳回家, 父親Brooks(Stephen Dillane) 看著床上的兒子, 說他是一個好男人. 而電影末段, 兒子在警車上, 目無表情, 旁白是他給父親寫的信上說: "If you ask me what it's like to be in prison, I am telling you, it's just like what everybody thinks."很淡然的語氣. 一個本來無瑕又接近完美的嬰孩, 到最後變成一個殺人兇手. 而當中其母親可說是罪魁禍首. 由始至終, 兒子都是個無辜又可憐的受害者.

  有說Barbara Daly Baekeland和兒子在沙發上那幕是"幫助他", 或許她一直希望幫兒子改變其性取向. 但個人又覺得, 從一開始, 母親便想掌管兒子的一切, 而同時她也依賴著他. 或許自她丈夫的心已離開她那一天開始, 又從她想操縱其丈夫卻失敗那天開始, 她的目標便轉移到兒子身上. 兒子不但往後的日子都成了她的丈夫, 亦被她操縱一生. 我個人認為, 其兒子的性取向是其母, 以及他們兩夫婦的破碎關係所一手做成的.

  有沒有留意電影中Julianne Moore和兒子從巴黎搬了到倫敦之後, 與友人提到一作家名句, 其實她記錯了, 原句應該是"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是Samuel Johnson於"Boswell's Life of Johnson"一書中的一句. 而電影中她卻說是巴黎, 其實倫敦才正確. 或許正正反映出她的情緒不穩? 導演/作者有沒有其他意思

  個人認為, 導演的野心很值得欣賞, 大膽的嘗試, 把原著(本身亦是七十年代真人真事改編)放了在銀幕上. 情節緊湊, 沒有冷場, 成為令人不斷思索的作品.

  喜歡有關人性, 家庭, 親情等等的電影. 雖然此片的道德標準都超出了常人所能接受, 但給人極深刻印象. 不是說認同當中所帶給我們的訊息, 但電影的手法, 演員的演繹, 鏡頭的運用, 各樣都值得觀眾細味.

  《欲孽迷宫》影评(六):《 母亲,爱情限度 》—— 另类“母亲节”特稿

  影片又名:野蛮荣光浮华陷阱;看着这样的电影,我又想起了前两年看的法国电影《我的母亲》又名:母亲,爱情的限度;和贝托鲁奇的《月神》又名:迷情逆恋。这些电影几乎全是同一类型的内容:就是母亲对儿子那种超乎于常理的爱,可能就是人们理解的“不伦之恋”。三部电影里面差不多都有母亲为了孩子能够体会“异性的”性爱的奇妙感觉,不惜引诱发生关系;让孩子在“肉体精神安慰下得到平静”。这种看似让人不能接受的爱,却是母亲为了挽救自己心爱的孩子破釜沉舟异常举动了。……

  更多链接

  http://hi.baidu.com/%D3%EB%B5%FA%CB%BD%B1%BC/blog/item/927c6a09b20223ca3bc763e3.html

  《欲孽迷宫》影评(七):SavageGrace

  由于奇烂的中文字幕,且无英文字幕可选择,起初的十多分钟看的很烦躁

  并且,越看越压抑不满不安,放荡,失控迷惘解脱。。。。

  碟套上的介绍全是扯,内容显然要晦涩的多。中文名称(兽性的诱惑)更是无比地。。。-_-///

  不可否认,最先知道这片时是在杂志上得知我喜欢的JulianneMoore正在拍此片,所以就期待了。

  等了好久,终于等来,买回来,放了好久。

  纵观全片满是可怜人呵,没人幸福。

  还是仍然喜欢Julianne,继续。她在片中如此动人。不是很多戏能给她如此多的瞩目,至少我这么认为。还有Magnolia里的她,我都喜欢。因为这样,给这部片四颗星。哦,还有里面的音乐,也不错。

  《欲孽迷宫》影评(八):在水蒸氣背後

  片名跟內容都甚富挑逗性,為文字上的角力還添了一份立體感。

  片頭男孩的一句"冷熱交鋒下的蒸氣",已經為劇情埋下註腳。

  電影中有不少類似的智慧型對白,讀來引人入性。

  Julianne Moore演活上流社會的花蝴蝶,縱然傷得片體鱗傷,還落力地以高姿態出現。

  但世界是公平的,現實是會殘酷地展現在每個人身上。

  再美的女人,都敵不過時間;

  愛情,同様。

  兩者要敗壞時,就如缺堤般,一發不可收拾。

  一直按奈的情感,恒將崩潰。

  或者,凡是她愛的一切,都會顯得無能為力。

  然而,真正傷得體無完膚的,還另有其人。

  目睹一切,又無能為力;

  離開,又找不到出口。

  兒子躲於小小的洞裡,為著保留丁點的安全感。

  異性戀到同性戀到亂淪,都充斥著男孩對愛的無力感。

  他無法主導眼前的一切,也不明怎様才算得上愛。

  戲中一直出現的狗圈,或者就是他唯一真正愛過/得到過的。

  但悲哀的是,那已經是小時候的事了。

  當愛到了一個地歩,缺乏了表達的方式,人就開始走向異端。

  片尾男孩嘴角牽起的笑容,跟片頭的對白作了一個回應。

  他不過是一縷似有還無的水蒸氣,但我們都忘了蒸氣能傷人。

  然而,當我們記起時,都已經灼傷了。

  《欲孽迷宫》影评(九):《欲孽迷宫》影评-------精神分析的观点

  《欲孽迷宫》影评-------精神分析的观点

  来自豆《瓣欲孽迷宫》的剧情简介 • • • • • •

  芭芭拉•戴利•贝兰克(朱丽安•摩尔 饰)美艳动人,她的丈夫布鲁克林(史蒂芬•迪兰 饰)是一名探险家。虽然丈夫腰缠万贯,让芭芭拉的生活富足,但她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幸福,因为丈夫到处探险的关系,她常常得不到丈夫的陪伴,因而变得让人感觉十分水性杨花。儿子托尼(艾迪•雷德梅纳 饰)成为了她的一切,并常常牵制儿子做事。

  芭芭拉知道托尼是名同性恋,并极力撮合他与西班牙女友的爱情,可是托尼最后并没有跟那名女孩在一起。布鲁克林却跟儿子的女友私奔了,这样令芭芭拉感到十分伤心。托尼也十分不舍得父亲的离开,他也目睹了母亲自父亲离开后的痛苦。之后他们四处为家,一直患病的芭芭拉还曾自杀过。

  芭芭拉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要让儿子变回异性恋,她竟然要与儿子发生关系,以让儿子尝试性爱的味道。终于,托尼再也无法忍受母亲了,一把尖刀刺向了芭芭拉……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简介,因为这个电影似乎如果只是简介的话,根本就表达不出这个故事所要传达出的一些东西。电影本身设计的就不是很明确的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幕幕的剧。但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单单是托尼的精神病性的东西就是很破碎的,需要看两遍即以上才明白电影的一些东西。

  当看第一遍电影的时候,不知道主演为什么要说一些话,比如他总是提到一只死去的狗,从小的时候一直到他在杀死妈妈之前。如果我们从前开始分析的话,可能你看不懂为什么这样,托尼一直都是很正常的为什么突然就杀死自己的妈妈,还患了精神病呢?我们可以通过倒叙的方式,即从结果推论原因。这样就可以更好、更明白的了解这个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托尼在和妈妈的争执中杀死的她。但是还没有完,后面提到他被送到精神病医院。后和尼尼住在美国,但是又在一次争执中拿刀刺中了尼尼。他被送到一个岛上,在1981年就是35岁的时候,用塑料袋罩在头上,自杀了。这才是故事的完整结局。

  为什么说托尼是精神病患者呢?如果你剩下故事的最后15分钟不看的话,你很难得出结论说他是如此。你也不会知道,他为什么先杀死自己的妈妈,然后自杀。其实最让人明白故事的,反而是这十几分钟内托尼和妈妈的对话,以及托尼写给爸爸的话。很多人说,我更本就听不懂托尼在讲些什么,他就是在胡言乱语,怎么说这让人明白电影呢?其实一般的观众看不懂是对的,因为这更本就是精神病患者说的话,你怎么能够明白呢?

  托尼最后说的话,丝毫没有逻辑,并且说的也不是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比如他认为芭芭拉写了东西放进了一个袋子里,这是现实中没有发生的。然后说“这里没有安宁,我无法控制自己”。这时托尼完全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自我已经完全的丧失了。他不能觉察区分哪些是幻想,那些是现实。自我的调节功能完全失去了,被潜意思吞噬了。当他在和妈妈讲话的时候,妈妈听不懂时,激起他强烈地愤怒,强大的死亡驱力推动他杀死和消灭引起他愤怒的客体,这是自我和超我完全丧失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要求立即满足需要,就是消灭引起愤怒的客体,就是妈妈。当她杀死妈妈后,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道德超我的谴责,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托尼在最后写给父亲的心中,表达了自己已经破碎的思想和情感。但是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托尼心中的核心冲突。比如这样的话“很长时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在此说明了他意识的丧失。而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确实希望我们能再在一起”,表达了在托尼潜意识中未实现愿望和未满足的需求。还有“我不用再活在自己制造的阴影中”,表明在托尼的潜意识中,把父亲离开家,离开妈妈和自己归结为自己的原因。这在前面的情节中也有表现,比如托尼13岁的时候问妈妈“爸爸是不是讨厌我?”并且他在精神病状态中给父亲写信,本身就说明他对父亲的渴望。

  电影中几次提到一只嘉特狗,也是说明,托尼渴望父亲的很好的例子。第一次提到这只狗:托尼说,我的嘉特狗死了,他老了。妈妈说,狗也有寿命,他也会死。托尼说“我知道,在某个地方”。第二次:托尼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你还记得叫乔托的狗吗?它已经走了,但它还在我们心里。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害怕我。这时,把父亲比喻成这只狗已经十分明显了。并且表露了,认为是自己的原因父亲才离开妈妈和自己。第三次在葬礼上:他说,还有件事要你明白,就是乔托的狗圈不见了,而且我也不会在去找它了。第四次出现在和妈妈最后的交谈中:妈妈问托尼为什么在意发型;托尼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事情,包括你,升甚至是我们的那只狗。我很喜欢那只狗,但是他死了。我们的狗死了,可是我们还好好活着,但我们还不断的搬家。然后让妈妈去找那只狗。到这里狗就是父亲的表征已经很明显了。并且,托尼自己喜欢父亲,渴望父亲和他们在一起。并且认为父亲的离开是他自己的原因。在和卡洛斯的妻子谈话中,托尼说,父亲认为他没有用,也认为自己不是布鲁克斯家族的一员。

  现在我们先分析托尼和父亲的关系。影片中布鲁克斯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不在家,在加上他和芭芭拉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好,经常争吵,甚至是在刚刚4个月左右的小托尼面前。根据这不多的情节,你就可以想象芭芭拉和布鲁克斯在家庭中是什么样状态。在前俄狄浦斯期,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人类环境,首先带给孩子的是一种“我是不可爱的”想法,认为是自己不可爱所以父母才会争吵,会让孩子形成弱小无能感。并且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会影响健康的自我功能的形成。在共生期,孩子不能分辨自己和他人,认为我就是别人,别人就是我,特别是和母亲。这种融合状态下目前时好时坏,就会阻断孩子自我心理功能的形成。自我不能很好的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两种客体表象,也没有办法中和好的自体表象和坏的自体表象。同时攻击驱力就会浮现出来,并且表现为高水平。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结构称为托尼长大后患精神病的基础。

  影片中,父亲长时间的不回家,从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节理论看,没有父亲参与,孩子就不能还好的离开母亲,走进父亲,并以父亲作为“中转站”走向社会。从而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且在俄狄浦斯期,没有父亲的男性形象作为榜样,也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果然,孩子13岁的时候,人际交往出现了问题,并且长大后成为同性恋。我们在后面在分析托尼成为同性恋的具体机制。但是父亲的缺失是其出现这些问题的伏笔,或者说是基础。

  22岁的托尼,写信给爸爸,希望他回到妈妈身边,因为她一点也不快乐。与其说是妈妈需要父亲,不如说这正是托尼内心的呼求。在葬礼上,他在此说,父亲并没有伤害我,而是伤害了你。其实这正是托尼内心的需要。他接着说,他希望有一天爸爸会回来,有一天醒过来,但是他始终没有这么做。然后说;“还有件事要你明白,就是乔托的狗圈不见了,而且我也不会在去找它了。”表现了对父亲的失望。

  总之,托尼内心一直有对父亲的爱有强烈地渴望,但是又一直得不到满足。

  现在我们讨论托尼和母亲的关系。开始影片中旁白这么描述他的妈妈:几星期前我开始对妈妈感到厌倦。她冷淡,沉默寡言。影片中也有几次,现实出妈妈对托尼没有信心,并且强迫他做一些事情。在母亲的心中一直把托尼当成小孩子或者内心中想把托尼当成小孩子那样。比如她画的他抱着婴儿的托尼的画,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在芭芭拉自身没有成功后,她在洗澡的时候,托尼是在旁白的,可见母亲没有把他当成一个长大的人。妈妈对托尼是有控制存在的。并且这个妈妈是很特殊的,妈妈是有心理疾病的,这样的对于托尼来说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是在托尼还很小的时候。

  现在我们看看影片中围绕托尼的性的成分。首先托尼是同性恋,不但如此,并且他和妈妈有乱伦关系,再者他一次和芭芭拉和萨姆,三人共同发生了性关系。同性恋稍后讨论。先说托尼和芭芭拉及萨姆的3P。其实在这之前,托尼和萨姆发生了关系。与其说是他在其中性的成分占主导,还不如把它种关系理解成对父亲亲近的渴求。这时我们在看加上芭芭拉的三者关系,这其中对托尼来说,更多的是对父、母、子关系的强烈地愿望,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谈谈托尼的同性恋倾向。在儿童4-6左右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父亲缺失,就没有办法向父亲认同,这时和托尼呆在一起的是妈妈,他转而向妈妈认同,向母亲的特质认同。由于父亲的缺失,托尼和男性建立关系的渴望的力比多的投注转移到和父亲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的身上,这就导致托尼渴望与男性建立关系。

  就芭芭拉和托尼的母子乱伦关系,就芭芭拉来讲丈夫经常不在家,她是有很强的性欲望的,这些性欲望不能得到及时得到满足就会压抑下去。作为家里和她呆在一起最长时间的男人------托尼,芭芭拉对其是有力比多投注的。当然有人说,乱伦的发生是芭芭拉想让托尼体验性爱,进而转别性倾向。但是仅仅是这个原因,不足以构成发生乱伦的动力,也就是说动力不够强烈。并且当两个人发生关系的时候,及以后两人均没有感觉的道德超我的谴责,这表明两人的道德超我的建立都是不完善的。托尼可能是因为芭芭拉表象的是一个“荡妇”,所以性道德很弱。

  性,在很多的时候确实是了解一个人人格结构的很好的切入点。有人说,孩子是家庭心理疾病的承担者和受害者,这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欢迎指正,谢谢)

  《欲孽迷宫》影评(十):优雅的外表下潜藏一颗野蛮的心

  芭芭拉是这个华丽世界的牺牲品,从电影演员到社交名媛的转变并不成功,优雅的外表下潜藏一颗野蛮的心。她与儿子安东尼身上流淌着同样的欲望秉性,最后却都无法逃脱被它毁灭的命运。

  冰火情融

  等到芭芭拉意识到自己婚姻不幸的那一天,她也许会想起自己强迫老公参加各种社交晚宴的那段时光。那是战后的欧洲,经历过二战的贵族们不顾新时代的到来,在自己的命运尚未被暗夜覆盖前,仍然可以偏居璀璨的角落,对着镜子顾盼生姿。往昔的电光幻影留存着她最美的容颜,而今她抛弃演员事业,嫁与橡胶业大亨布鲁克林。镁光灯前的丽影是不见了,欧洲的交际场上却因此多了一个好手段的交际花。如果说芭芭拉的性格是一团烈火,布鲁克林的性格则完全相反,可说是一个冷如冰的美男子。他的荣耀光芒全来自他的祖父贝克兰,一个特殊橡胶材料的发明家,令他可以衣食无忧,过上探险家的生活,着迷于远古村落的神秘历史,向往消失的印加帝国遗址。他是自然界的探险家,她是社交界的冒险客。两人的结合自是冰与火的融合,虽有激情的碰撞,更多的却是难以相容。

  结婚之后的芭芭拉表现出了性格上的极端不稳定,酗酒,爱发脾气,以及严重的抑郁症。她的精神问题也许是遗传自母亲,也许是婚姻加剧了她的病态。但婚姻的牢笼未能禁锢她爱表演的天性。虽然不久之后,他们有了儿子安东尼。那一晚,她望着浴缸中的婴儿,只是远远地注视着,不敢靠近,以免礼服被溅出浴缸的水花沾湿。此时,她的心尚未在儿子身上,她要在今晚的派对上开一个恶作剧。如她所预期的那样,衣冠鬓影的绅士男女拿禁忌与金钱取乐。西蒙妮面对老公抛出的“愿不愿意为十万美金吃上一块人肉”的问题,并未立刻作答,手捻樱桃的梗在酒里来回打转,脑中思索着漂亮得体的答案以应对大家的殷切期盼。芭芭拉抛向老公一个难题:是否愿意和出门遇见的第一个女人回家?布鲁克林竟爽然表示愿意,芭芭拉笑而不语,微扬的嘴角吐出烟雾模糊了她的面容。待到席散出门之际,芭芭拉面对迎面而来的的士,大笑不已:既然你可以,那我又为何不可与第一个遇见的人回家?芭芭拉跳上的士,留下愤怒的丈夫扬长而去。芭芭拉的放荡行为早已超出丈夫的忍耐极限,而安东尼的到来又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

  禁忌文学

  转眼间,安东尼已经八岁了。父母带着他在欧洲大陆之间游转,犹若草原上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但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享乐。芭芭拉与布鲁克林凭借家族生意带来的丰厚财富,得以不必工作,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他比同龄孩子经历更多,却也失去了一个安稳的童年,他好像做坐在旋转木马上望着眼前万花筒般转过的生活,由此而生的不安全感激发了内心的叛逆。在巴黎那段时间,他已经能用法语阅读小说。爱慕虚荣的母亲自然不放过这一炫耀的机会。一日,寓所来了一位曾为普鲁斯特做传的老作家尚皮耶·苏威特。芭芭拉兴奋不已,普鲁斯特那些繁复拗口的长句子是她所不能消化的,这位作家写的普鲁斯特传记同样因为她的法文不够好而没能仔细阅读,但这并不妨碍她缠着苏威特表达仰慕之情。但她好奇地向对方询问普鲁斯特是否是同性恋的传闻,却暴露她专注八卦多于文学的肤浅本质。

  芭芭拉牵着安东尼的手,想让儿子阅读一段法文给大家听。安东尼打开那本烫金红皮的小说。犹豫再三,抬眼瞧了瞧母亲,最终还是支支吾吾的放弃了。镜头给了那本书的内页一个特写,虽然作者的名字躲藏在画面的右上角,但萨德两字早已道尽天机,《朱斯蒂娜,或喻贞洁的厄运》作为萨德的代表作,以其可怕的性虐描写而备受争议。苏威特打个圆场,也许孩子是太累,就别念了吧。没想到这下可惹恼了芭芭拉,怒斥苏威特其实道貌岸然,方才望着自己的背影用法语说出轻浮之言。上流社会的虚伪被芭芭拉无情地嘲弄,无论是之前她扬言要与陌生人回家,还是怒而斥责苏威特的伪善,皆因性情使然。

  父子迷情

  父亲对儿子多少有了嫉妒,似乎安东尼“抢走”了芭芭拉。而安东尼身上多少有些俄狄浦斯情结,虽然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性取向更像是一个弯男。母亲近于罗曼蒂克的爱意和父亲近于愤怒的妒忌,无疑加剧了这段婚姻的瓦解。1967年,西班牙的卡达奎斯,芭芭拉一家在此度假。安东尼或是骑马,或是坐在海岸边弹着吉他。随后,他与父亲一边聊天一边等着芭芭拉的出现。布鲁克林见妻子久等不来,责怪她作为演员的本性依然没有改掉,一如既往的做作。安东尼为母亲辩解,只换来父亲的斥责。面对同一个女人,父亲与儿子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预示他们此后远离与依赖这个女人的命运。布兰卡是安东尼在海岸边结识的女子,独立有个性,很快吸引了安东尼的注意。布鲁克林对这个人也很感兴趣,还向儿子打听她的名字。安东尼以为父亲关心自己。父亲也以后来人传授经验的态度敷衍了事。布兰卡为这个死寂入水的家庭带去一点点涟漪。芭芭拉极力撮合两人。

  当晚,百页窗外泄进的微光为裸体相对的两人镀上了一层银边。布兰卡望着面前柔嫩的少年,赞美了他,嘴唇迎上了他的面颊。1968年,一个行色匆匆的女人走在马约卡的机场大厅,粉红色的服装像是出席闺蜜的聚会,墨镜后的诡笑却泄露了她此行的目的。刚下飞机的布鲁克林搂着布兰卡,犹如度完蜜月归来的新人,而这里只是他们的中点站,马上两人就要匆匆赶往下一站。等候在那里的芭芭拉迎面走来,谩骂声响彻整个候机厅。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是知道她已无法挽留丈夫,同时也为安东尼担心。布鲁克林却一脸云淡风轻,不时做出无所谓的表情,这段婚姻早已不在他的心头。辱骂完毕的芭芭拉离开丈夫,等上机场外的计程车。这一幕恍若当年那个恶作剧的夜晚,她与陌生人回了家。这次却成了真,只是少了女王戏弄他人的快感,多了一份借陌生人取暖的凄惨。

  缺席的男人

  父亲与丈夫的缺席让这个家庭一步步沉沦。显然,父亲的背叛让安东尼更加成熟。他仿佛老了许多,从他拿烟的姿势,倚在沙发上的坐姿,及至走在路上的步伐,都如同一朵苍白的花朵,无力与倦态在他的脸上流淌而过。他是颓废派的诗人,把自己置身于光明与黑暗的交界。他在男朋友的画室里流连忘返。少了父亲的约束,他开始大胆寻找自己理想的同性之爱。芭芭拉的命运在此时已经达到了悲惨的顶峰,丈夫弃她寻新欢,儿子走上弯路难以掰直。她像一个孤苦无依的怨妇,独自拾级而上,慢慢步入那没有光亮的黑暗之中。当芭芭拉来到儿子的居所时,安东尼正接过艺术家男友用嘴递过的香烟。这支烟被芭芭拉一把夺去,嫉妒地看着他们。不久,寂寞的芭芭拉也找到了男人。山姆是专门陪欧洲贵妇玩乐的男同,行使丈夫的职责,陪她们吃饭、听歌剧。不过,山姆比较特殊,这项工作对他而言,与其是赚钱,更多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善解人意的山姆用心灵鸡汤式的话语治愈芭芭拉,鼓励她参与社交名媛的聚会、拿起画笔绘画。但芭芭拉怎能料到山姆怜惜着安东尼,并把这份心意传递给他。敏感的安东尼在黎明时分登山姆的床榻,作画失败的芭芭拉狂野地抱住山姆。母亲与儿子都是一样的缺爱,山姆成了他们疯狂索取爱的对象。

  终于有一日,山姆躺在了芭芭拉与安尼的中间,他的两只手分别抚摸两边的面颊。这种畸形的爱自然无法维持太久,山姆离去后,失去心灵寄托的芭芭拉陷入更深的抑郁中,在这种非理智的状态下,她与安东尼发生了一段不伦之爱。寂静的大宅里只有他们的喘息声回荡其间,两个受尽伤害的人只能以这种突破禁忌的方式沉沦下去。安东尼受到母亲的遗传,神经愈发脆弱,终于在妄想中用刀捅入母亲腹中。他这一下是如此决绝与无情,芭芭拉立刻丧命。安东尼冷静沉着地点燃一支烟,拨通了警局的电话。他坐在母亲的尸体边,吃起刚叫来的中餐外卖。过往的记忆如同前世闪过他的脑海,他爱芭芭拉胜过任何人,最后却亲手杀死她。此时的他心灵反倒坦然许多。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安东尼后来进入精神病院,释放之后因再次行凶被送进纽约的赖克斯岛监狱。最后,安东尼以自杀结束了生命。影片上映之后,山姆的原型塞缪尔·亚当·格林撰文表示他确实与芭芭拉发生过恋情,但自己绝非双性恋,没有与安东尼发生过关系。他想通过法律途径控告制片人,但到去世的时候都未解决,也让这段迷离的往事随他而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