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巷名流》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小巷名流》观后感10篇

2018-08-19 03: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巷名流》观后感10篇

  《小巷名流》是一部由从连文执导,葛建军 / 任伟民 / 孙才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巷名流》观后感(一):不那么老的朱旭,不那么熟悉年代

  导演借助朱旭饰演的司马二哥的一个小说讲述发生古城时期文革故事。文革对于经历过那一时期的人而言都意味着一种隐痛,导演在“书写”这段历史时显然美化了知识分子(司马二哥)、无产阶级(杀狗的牛二)等在特殊年代的责任。在影片知识分子在自保的同时还救孤儿寡女与水深火热之中,实际上很多知识分子在文革时的形象未必如此光彩坦诚如陈凯歌者说出少年对于父亲的“划清界限”,直白如李沧东者道出:如果我们社会变成了这个(可怕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出责任……

  结尾之时,影片些微透露出中国经济大潮将来之势。广州的假发、国外的游客、“宇宙环球公司”的名片等现代元素纷至沓来。没有任何踯躅,在我们来不及回味阶级斗争大潮的时候就被卷入了经济波涛之中。省城来的编辑建议司马二哥将结局改成“大团圆结局”,每每的大团圆映衬的其实恰恰是生活中支离破碎和碎砖破瓦。

  司马二哥不知道“小说”怎么改,如今远离文革三十余载了,未必我们现在就知道了?

  《小巷名流》观后感(二):最深刻反思电影

  看《小巷名流》这部电影,我是冲着朱旭去的。

  很多人不熟悉这部电影。这里“很多人”,指的是如今主要通过商业宣传社交媒体决定看不看电影的观众。看看简介,网上的版本还是很清晰的,这是一部“小成本”的“小众电影”。因为,一,它是1985年上映的;二,它的主题是反思文革。

  现在哪个导演“敢”拍摄近现代史题材,哪怕其叙事或视听手法不过尔尔(更不说什么思想深度了),就能赢得大家的赞扬冯小刚拍《一九四二》、张艺谋拍《归来》,已经令人抛却具体的电影而来谈“情怀”和“勇气”了。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三十年前的《小巷名流》,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电影上映时,距离文革结束仅十年,我相信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对此皆有鲜活生动回忆,估计连道具都是现成的,自然表演和布景上都非常逼真地重现了文革的场景。一个有历史传说小镇,当年卓文君下嫁司马相如后当垆卖酒的地方轰轰烈烈开展文化大革命。有夸张的标语,有语录体的对话,有热闹的游行,有喇叭讲台有自我检讨大会,有仗势欺人的红小兵,有威风凛凛的革委会委员;随时安排罪名,随时破门而入,随时有人以手中的权势威逼成分不好”的“xx分子”--哪怕只是排队加塞,也因为尽可以对被插队的小女孩儿说“你也不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而获得合法性,更不用说半夜敲寡妇的门、样板戏后台强奸女演员这种下流事了,无论多么下流,总有正当理由。这些时代现象出现在一些历史照片和影视作品里而令人知悉了,并不新鲜。电影中的人物,即其名中的“名流”,才是影片的灵魂

  文革期间被批斗的三个“学习班”成员,一个是有点书呆子气的底层知识分子,一个是做过国民党长官太太、如今是美丽寡妇的裁缝,一个是“仗义每从屠狗辈”——浪荡无依的杀狗屠夫。第一个第二个被批斗当然是因为“地主阶级孝子贤孙”、“资产阶级反动派”,第三个作为“三代贫农”的“根红苗正”的“无产阶级”,因为酗酒闹事而“扰乱革命斗争”,也被关进了“学习班”。知识分子司马二哥对待批斗的态度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让干啥就干啥,认错态度极好;裁缝卓大姐,显然对于批斗有点茫然无措,无论怎么被批,都无法检讨出自己有什么错;而屠夫牛三,从头到尾都游离在文革运动之外,他既不凭自己的无产阶级成分去造反争权,也不抗拒卖狗肉给红卫兵,和他们一起吃吃喝喝。这三个人的反应,简直可以说是无权无势的中国老百姓,面对突如其来政治运动,所能够做出的最本真的反应。

  知识分子姓“司马”,而裁缝姓“卓”,回应着历史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传说。而以司马相如后人自居的司马二哥,认为卖旧衣的裁缝怎么能是卓文君的后代呢。一方面典型的小镇文人的小清高骄傲,但另一方面,他在面对革委会和红卫兵的时候,极为配合和顺从,主动拿起自己的“道具”--一根涂黑的棍棒象征着“黑笔杆子”--去参与(被)批斗游行,只是为了早日从“学习班”“毕业”,回到儿子身边。卓大姐就是最普通街道妇女善良无助,受人欺凌也难以反抗,最为无奈的反抗就是上吊自尽,所幸被司马二哥和牛三救下,只有和女儿丁香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才有笑容,因此最后得知女儿被强奸后精神崩溃,在精神病院里了却残生。牛三顶着一头脏乱差头发穿着一身脏乱差的衣服,拿起一把尖刀快稳准狠地专业杀狗,时不时在餐馆里烂醉如泥,还把老婆孩子都打跑了。他完全不理会文革,不理会样板戏,同样也不愿意被“教化”--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这些都超出他的认知思考范围生活经验。他行事全凭意气义气,不爽就骂人,管你是什么领导什么委员;为保护卓大姐而被革委会委员鞭笞辱骂,整夜守护在她门前以震慑来此骚扰的流氓红卫兵,最后因为怀着对被打跑的老婆的愧疚拒绝了以身报恩的丁香,孤身一人找老婆去了。

  这三个人互帮互助,共同忍受着文革对他们的打击折磨。无论是小镇文人,还是柔弱女子,还是屠狗之辈,反应各不相同,却始终抱有对家人朋友温情信任,对朴素民间道德坚持

  如果影片就这样完结了,好像就是一个正能量片子嘛,虽然也有悲剧(卓大姐精神崩溃,被强奸的丁香的演员梦破碎,生下非婚生子,变成悍妇),但最后毕竟还是改革开放了嘛,春风嘛,解放嘛!当年被批斗得惨兮兮的司马二哥如今也变成准作家了,将文革中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小说,还有城里的编辑高老师前来交流指导修改之后就可以发表处女作了。看起来是个Happy Ending了。然而,影片的最后却是他徘徊在“文君井”前,念叨着“我该怎么改呢?这才是影片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对文革反思的再反思。

  城里来的编辑高老师,与小镇文人司马二哥相比,无疑代表着当时文艺创作方向,他们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被广泛认同的。那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他对司马二哥反复强调:要在小说里突出人物有意识的反抗;要在结尾写“丁香成了著名的川剧演员,卓寡妇随着女儿搬到省城去住”。反抗什么呢?四人帮。但显然,这一点是司马二哥不能认可的。如前所述,他们所做的事情,与反抗四人帮有半毛钱关系吗?无论是四人帮还是五人帮,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罪恶根源;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孰是孰非;无论是逆来顺受还是仗义执言,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是不反抗还是反抗。他们只是为了家人和朋友,为了自己那么点良心,好死不如赖活着,忍着熬着就过了那么几年。而如今,却要为了反思而反思,为了批判而批判,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的事情说得特别义正词严铿锵有力,这和文革时期的种种事迹,是不是本质上就没有什么不一样呢?而“文君井”,令人联想起卓大姐及其女儿丁香此生的悲剧,就这样被“有意识的反抗”和“改革开放的春风”所遮盖了吗?

  这就是司马二哥颇犯踌躇的地方。

  这也是我们久久没有深刻反思的地方。

  导演给了这条承载着历史传说又见证了文革时期的小巷很多个镜头。好几个镜头中,深夜大雾,小巷既暗暗又茫茫。窄窄的小巷,暗指为何,已经不言而喻。“小巷名流”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一个镜头是熙来攘往人群阳光灿烂,已不见当初的模样。司马二哥“怎么改呢”的喃喃自语一直作为画外音回响着,我觉得,这就是导演想表达的——“该怎么记录那段历史呢?”

  在同期的电影中,《小巷名流》的思想深度也比其他电影要高, 这部电影已经解构并颠覆了早期对“文革”的定性话语——林彪四人帮。借老何的忏悔说出了问题所在:你不整人,别人要整你。革命在一些野心家看来,就是夺权的时候,不是你上就是我上;文革在一些出身好的人看来,就是压迫另一部分成分不好的人,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光明正大的获得插队、招工、欺负、侮辱、戏弄乃至抢劫、杀戮、强奸的权利。政治动员到做一个只知杀狗喝酒的人身上,无处可逃,可见思想控制严密,对社会肌理伤害有多深。

  影片的结尾其实在预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小巷修的整整齐齐,司马书店和其它店铺生意都很好,牛三还是在街头卖肉,他的河南老婆又傍上了暴发户,到处都是商品经济兴旺蓬勃,除了看到已经疯了的卓大姐和因孩子被骂杂种的丁香,那个小巷似乎已经消失不存了。主流政治意识的大团圆宣教和商品经济的侵蚀,没人在意那段真正的历史了,小巷名流只是一个传说了。

  《小巷名流》观后感(三):“东风劲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向阳镇的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东风劲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向阳镇的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不是小好(不要穿靴戴帽,这都是形式,交待你的罪行!)…是~我有罪…抗日战争胜利的内一年,我高中毕业,那时候在国统区,毕业就是失业,于是我参加了反饥饿内战革命的进步的外围组织(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交待你罪行!)不是…这…好~我交待罪行…三年困难时期,我每月粮食定量十九斤,明明吃不完嘛,我就鬼迷心窍涂改粮证,妄图多领一个月粮食,当即被火眼金晴的粮店工作人员识破了我的阴谋,这充分说明我这个人是黄牛草帽——一肚子的烂圈圈,我缺少做一个正派人起码的道德(什么道德道德,我们不讲这些封建的东西,你尽讲些旧材料,交待点新材料!)…我交待个爆炸性材料…(快说!)…何主任,这算我主动坦白的,运动初期,周县长的父亲去世了,我参加了他追悼会,送了花圈,还写了挽联(你对大家讲吧!)…我后来才知道,他父亲是地主,又有海外关系兼特嫌,我为地主唱挽歌,我是十足的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你讲讲现在的罪行)…哦~是~我现在还是围棋盘里下象棋——路线不对,我巴不得文攻武卫再打几次,多卖几个花圈,发运动财,真是心都黑透喽~(你发了多少运动财?交出你谋取的暴利!)…我要是有我一定交,我实在是没有得逞啊~我欢迎学习班的领导同志们和同学们批判我帮助我,我知道对我批判的越狠就是爱的越深,批我的体无完肤才能促使我健康成长,学习班的领导同志们同学们。最后,让我们以最最最最最崇敬的心情,高唱红色电波传喜讯,咪哆来索咪哆来索~~咪~~~(滚下去!!!)欲下,转身再对毛主席头像一鞠躬(去去去!)~~~

  “司马寿仙必须端正态度!好~下面继续揭发批判”~“好~我再报点材料,点你一下!你经常挂在口头上说‘悲剧啊!悲剧!’你说悲剧的罪恶用心是什么?难道我们社会主义有悲剧吗?说!”…“不是…我…哎~我这个人的悲剧就是自视清高又爱表现,见景生情胡言乱语…”“那你怎么不说喜剧呢?!”“我…”~~~

  “爸爸~吃饭了。爸爸,快起来吃吧,一会都凉了。爸,快起来吃饭呐,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怎么了~爸爸你怎么了你~” “你哭什么~哭啥子,没有阶级立场。”“我~我以为你~”“你以为我死了?”“嗯~”“告诉你,我就是真的死了,也要咬紧牙,不准哭~”“那我~”“要狠狠的批,狠狠的骂,跟老子划清立场,懂不懂”“嗯!”“那好,再重新来过~”“司马寿仙~黑心肝!妄想复辟资本主义卖花圈!今天~我要和你划清界限,老子反动儿好汉!你,你这个不耻于人类狗屎堆,自绝于人民,罪该万死!我要把你批倒批臭!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喂~你干什么?)“介个反动家伙死了,我要和他划清界线” ~~~

  《小巷名流》观后感(四):导演说

  影片是根据中篇小说《文君街传奇》改编的。原著提供的人物和情节比较丰富时间跨度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82年十几年的社会生活。三户人家的故事沿着两条线发展。一条是司马寿仙、牛三、卓春娟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受的劫难相濡以沫感情;另一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丁香与小仙、牛三的爱情婚姻关系。小说文笔细腻幽默风趣,地方乡土色彩浓郁,情节曲折,颇有点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味道。不过,小说的前后部分有明显断裂,不仅最生动的主人公司马寿仙的性格缺乏发展,就连再现“文化大革命”这个主要的情节线也被拉扯到一般化的爱情婚姻关系当中。影片的改编者和导演没有拘泥于原著的情节、结构,而是紧紧抓住原著对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真实心态,来描画“文化大革命”。

  此前,多部以“文化大革命”为题材的影片基本是再现悲剧性的生活真实。《小巷名流》更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再现中达到历史思辨的深度。以某刊物的编辑高风亲临小镇帮助司马寿仙修改小说稿为情节线索,结构成以司马寿仙向高风介绍小说生活原型的“过去时”和以高风指点司马寿仙如何写作构成“现在时”。两个时空穿插交错,形成对“文化大革命”与“现今”生活的不同视点和看法。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的连接,把小镇生活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过去”到“现在”是发展是变化,“过去”和“现在”又是鲜明的对照和延续。乍一看司马寿仙和高风的交谈不过是对小说如何写的议论,其实内里却表露出他们各自对“文化大革命”种种世相的不同看法。高风一再要求小说要“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斗争精神”,要“主题鲜明”,他的要求不仅使对“文化大革命”颇有清醒认识的司马寿仙越来越感到迷惘,也更让观众在啼笑皆非当中,看到高编辑之类的人物,虽然也是从“文化大革命”中走过来的人,但至今头脑依旧昏昏,仍然用教条、盲目、形而上学的方法,甚至是“左”的思想去观察社会、规范生活。两个人物的思想对照传达出的嘲讽意趣贯穿影片始终,构成影片的整体情调。

  “文化大革命”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是一桩波及城乡触及每个人的庄严“革命”,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在极左思潮、个人迷信的热浪中是很虔诚、很认真地从事这场革命的。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评判这段历史的时候,人们除了身心遭到的创伤外,更多的是在醒悟中感到那时候的荒诞、可笑和扭曲、变形。这种感受的本身就潜藏着一个足以支撑影片的喜剧冲突。影片跳出了对“文化大革命”此情此景的描绘,在重温对中国冷峻的审视中捕捉到了荒诞不经的内核,采用讽刺、幽默、揶揄、夸张的手法把最严肃的事,用最不严肃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人物心理集中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浓缩、放大成一幅幅尖锐、畸形的画面,给予内庄外谐的嘲弄。《小巷名流》与此类题材的影片相比,无论是思想还是风格都大相迥异。在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交织当中,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入木三分,发人深省,是一部构思新颖的讽刺喜剧影片。

  《小巷名流》创造了一个新鲜、丰满的审美形象司马寿仙。他是一个人们常常在乡间小镇看到的小文人。识文断字,能写会画,聪明机灵,在当地可算得上是一位“大”知识分子了。他靠自己的本事扎花圈,代人写挽联度日。这么一个地地道道的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竟成了“牛鬼蛇神”,成了封建余孽。这本身就够荒唐可笑的。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此类事比比皆是,司马的遭遇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影片没有给他设置格外悲惨、奇特的命运,赋予他的是生动的行为细节、语言神态,为观众提供了追忆和联想“文化大革命”当时情境的空间。司马寿仙喜欢舞文弄墨,有那么点文人的酸气,自命清高,还爱耍点小聪明吹个小牛皮;同时他又有中国文人的传统气质: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这些性格特征集于一身便包含着惹人发笑的喜剧性。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虽惊慌不安,却又能机敏判断,随机应付动乱的局面。他口袋里装着两个造反派组织的袖标——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派掌权——哪派来了他就掏出哪派的袖标,挺会赶“造反”的时髦。他还会觍着脸和造反派拉近乎,自称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咱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造反派头头何癞子来了喊一句“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他立即嘎嘣脆地接上去:“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批斗会上,当人们举手等待点名上台“坦白”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司马寿仙已经抢先跑上主席台站定,接着便连珠炮地背诵起来:“东风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葵花镇,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他把“三年困难时期,每月粮食定量19斤,明明吃不完,我却涂改了粮证”作为罪行交待,又把参加了周县长的地主父亲的追悼会上纲成自己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还交出了“巴不得文攻武卫多打几回,好多卖几个花圈”的“黑心”。司马寿仙的这些举动是油腔滑调还是吓昏了头的胡言乱语?观众自会体察其味,但是无论如何谁也不会觉得这个人物不真实。观众分明在司马寿仙虔诚地追随“革命”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个小人物在非常时期无可奈何的生存本领和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影片正是透过主人公这些可笑亦可怜、认真又荒唐的行径,折射出极左思潮席卷下的不正常的几近疯狂的社会情绪。

  影片的创作者注重通过艺术形象来认识、判断“文化大革命”生活。同时,又在人物身上注入了创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意识,赋予了司马寿仙双层的人格内涵:既是处在运动当中、处在极左思潮冲击下的人性扭曲,又是处于某种超脱状态的清醒意识。他一方面惶恐不安,忙于应付多变的世道,另一方面他对世道又流露出冷嘲和蔑视。他让人感到既滑稽又痛苦,既是常态的又是变态的。影片发挥了幽默喜剧需具备的浓缩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为人物经营了别出心裁的情节场面。司马寿仙在学习班里“假死”是一段富有戏剧性的情节。送饭来的儿子发现其父司马躺在床上纹丝不动,儿子急得大哭。父亲猛地坐起来,抓住小仙打了两记耳光,说:“你哭什么?没有阶级立场!”随即双手扶住小仙的肩膀,小声地忠告:“就是我真死了,你也要咬住牙,不能哭!要狠狠地骂,狠狠地批。要同老子划清界限!”然后重新僵直地躺下装死,让小仙演习划清界限,站稳立场。这段很夸张的人物举动放在“文化大革命”的特定政治环境中,一点恶作剧的味道也没有。父亲认真地训导儿子说假话,演习违心的举止,正表现出父子间正常的感情被践踏被扭曲,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辛辣嘲讽和谴责!当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用意后,司马寿仙含着热泪心痛地搂住儿子哽咽难抑。这一段戏把正剧、喜剧、闹剧、悲剧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可笑的背后隐藏着苦涩和辛酸。这不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人民造成的灭绝人性的灾难吗?

  影片始终把揭露“文化大革命”的荒诞放在人物性格的中心点上。在学习班里,造反派质问司马寿仙讲故事“放毒”的罪行,他脑子灵,随机应变,立刻讲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故事。造反派们团团围拢他,一个个听得入神,但并不解其意。这个故事恰好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可笑、荒谬、盲目的象征和暗喻。司马寿仙为对付心怀叵测的何癞子编造的花名册竟然歪打正着,不仅救了受冤枉的卓春娟,而且挑起两个造反派头头的矛盾。这一段闹剧式的情节收到了艺术上的多重效果。

  《小巷名流》的人物对话令人叫绝,它把“文化大革命”中人们最熟悉的政治化语言或者是乡间的歇后语,化成人物随手拈来的生活用语。其实,这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是近似于相声式的相当夸张的对话,但是这些话又很符合那个年代的一切皆为政治的生活,并且与司马寿仙的出身经历、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相吻合。所以并无生硬造作之感。比如:司马寿仙发现流氓欺侮卓氏母女时,求援于牛三,他说:“我去‘文攻’过了,没有见效,你快去‘武卫’。”司马交待“罪行”时说:“我鬼迷心窍,涂改粮证,妄想多领一个月的粮食。当即被火眼金睛的粮店工作人员识破,我的阴谋未能得逞。我这个人是‘黄牛吃草帽——一肚子的烂圈圈……’”再如:司马在出售的花圈上认认真真地写着“黄泉路上不忘斗私批修再立新功”。这样精彩的讽刺性语言恐怕是和幽默、麻辣的川剧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

  影片运用轻松、夸张的笔调,喜剧的格局来塑造性格、揭示人物心理。对现实环境的造型却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游街、斗争会、学习班等等,都采用了纪实性的拍摄,把观众很自然地引入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气氛之中。在这些真实生活中又巧妙地掺杂着荒唐的细节和场面。一夜之间小镇街上的店铺大为改观,“夫妻肺片”的招牌变成“革命肺片”,“赖汤圆”变成“向阳汤圆”。司马寿仙一会儿一本正经地扛着自己糊的大毛笔模型游街,一会儿又扛着小白幌子去卖老鼠药,幌子上写着“献秘方继续革命,灭鼠害再立新功”。一个老农民对正在兜售老鼠药的司马寿仙说:“我屋头的耗子,都饿得爬不动了。”这不恰恰是对于处处打着革命招牌,处处又民不聊生的绝妙讽刺吗?高编辑对司马寿仙说:“(小说)想表达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尤其是没有写党的领导。”司马寿仙喃喃地说:“党的领导……”紧接着出现“文化大革命”中县城的大街,一辆辆汽车上站着挂有“我县头号走资派”牌子的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一串县级干部被游斗的队伍。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领导!在这些具体形象的画面情境中,流露出创作者的感时忧世、愤懑控诉的情绪,弥漫着讽刺意蕴和荒诞意味。

  遗憾的是影片的后半部分过多、过细地描写丁香和牛三的感情纠葛,影响了司马寿仙的性格向更深刻方面发展。但是,影片的结尾是有力而深沉的。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造反派何癞子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什么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可见政治投机和经济钻营在人品上不无相通,幸好工商管理局已发现他的不轨行为。然而,这种人的存在不还是社会的蛀虫吗?人们需要警惕。“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了,可温柔、纯洁的丁香却不复存在。身为县影剧院售票员的丁香变得粗俗而不通情理,往事在她心头留下的只有恨和怨。十年浩劫在一代人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是如此难以抚平。这又是一个沉痛的警示。

  作为喜剧片的《小巷名流》,不是简单的嘲讽,不是外在的逗乐、噱头,它的幽默是一种发掘的艺术手段,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它把肆无忌惮的造反和战战兢兢的心理状态,把革命的口号和苦难的现实,把疯狂的年代和扭曲的人,把人生的悲剧和历史的喜剧……这么多的不协调汇合起来,揭示了“文化大革命”的荒谬实质,为表现“文化大革命”开掘出了新意。它使观者忍俊不禁,放声大笑,黯然神伤,默默沉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喜剧艺术的魅力。《小巷名流》为中国喜剧影片创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巷名流》观后感(五):情节动人的老电影

  恰巧看董桥的《旧时月色》,第一页就提到了这部“文革”伤痕电影也动人。

  买来看了,情节果然精彩。全片用一种冷静对比掺杂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几个小人物的悲剧。情节悲喜交集,有让人能笑着哭出来的力量。看完后的心情用语言很难描述。特殊年代小人物们的悲剧命运,更衬托出时代的悲凉。

  篇末牛三与干部们对卓寡妇女儿所为的对比,震撼!牛三,一个好喝几口小酒的粗人,也许真的不“伟大”,但他临走留下的那封朴实的,连写带画的信,简单的内容和用意却真实地打动了我许久。尤其看到后来,单纯的卓寡妇女儿还是悲剧了,倍感悲凉……

  荒诞的年代,人就有荒诞的行为,片中时时穿插多种令人深思的对比,比如:故事内容与“真实中”作家司马与编辑冷静对话的对比;老何等干部前后生存状态的对比……很多小细节,刻意为之,都颇有寓意。总能发人深省。 总体感觉这部《小巷名流》是部有内容有灵魂的好电影,很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