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梵高
相信大家对梵高并不陌生,想要读懂他的画,首先需要读懂梵高其人。
著名的画家梵高出身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直到二十六岁的时候,他才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成为一名艺术家。
他自学绘画,没有上过美术学校,初期临摹大师的素描习作。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从他给弟弟写的信中也可以感觉到他有极高的文学素养,有着基本的鉴赏能力。他的内心深处,也对这种单纯美好的生活有所向往。他在巴黎呆过一段时间,但是他没有把巴黎当作可以艺术高升的跳板,他把他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当作是驿站。在驿站里休息、学习,然后再开始新的旅途。
梵高是一个很纯粹的艺术家。在经过弟弟的介绍后结识了修拉,毕沙罗等印象派的艺术家。他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吸收了很多印象派的技法,画面的颜色基调开始明亮起来。同时这一时期的自画像产量也在增加。
于是他到了法国的南部,小城阿尔。他喜欢阳光,喜欢黄色的麦田,他热爱大自然和生命。同时他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绘画方式,创作了很多极具生命力的画作。他建立了“画家之家”,他喜欢这种安静的绘画的世界。他邀请好朋友高更一起生活画画。
但是,生命中的坎坷随着他身体状态的变化,随之而来,引发了精神失常。他开始变得失常,他不被理解的行为引起了附近村民的一致不满。于是在大家的埋怨和质疑声中,他自愿前往精神疗养院进行治疗。他对于自己的病情是恐惧的,同时他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迷茫。他开始经常发病,但是作品却日趋成熟。他的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扭曲的线条,粗犷有力,在看他的画的时候能够感觉到他强烈的表达欲望。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评论家在这时开始注意到梵高。他也卖出了在生前唯一的一张油画。之后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并且经常出现幻觉,影响到他的身体。但直到他自杀的前一刻,在给弟弟的书信中,他讲的还是自己的画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画下了著名的《麦田里的乌鸦》。我们能从梵高的美俄阶段的画作看出他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