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上海房价3000,韩寒说……
贺兰山民.
经历过98年的外洪内涝
终于在那刻敲响了千禧年最后一声倒计时
1999年的上海,似乎也在那刻被定格
—《上海》
那一年,上海有10个市区、6个郊区、4个县。
从浦西望向浦东,除了高高树立的东方明珠塔和即将要建成的金茂大厦,大部分还是低矮的房子和阡陌农田。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荒无人烟的浦东,竟然书写了一段传奇。20年后,陆家嘴成了全球金融中心,这里汇集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世界各地的银行。
01
1999年,上海市区的房价是3000元/㎡,郊区的房价每平几百到一千元。
短短20年间足足翻了30倍,还不止。
当时上海的楼市低迷,为了鼓励市民买房刺激消费,甚至外地人购房,可获得“蓝印户口”,经过一段时期可转为正式户口。
无数上海人从“无房者”变成了“有房者“。
浦东花木的一套100平米二手房不到10万元,仍然无人问津,大家依旧喊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而那些试着在浦东买房的人,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20年后,房子竟然翻了80倍,自己简直变成了人生赢家。
那一年,《萌芽》举办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叛逆少年”韩寒以《杯中窥人》拿下一等奖,他才17岁。
一年后,还在上高一的他选择退学,父母建议他在上海买房,韩寒说,郊区每平几百到一千元的房价,市区3000元/㎡的房价太贵了。
韩寒(左一)获奖
韩寒后来还自嘲:《马上会跌,跌破一千》
02
低迷的房价,没能阻止上海的繁荣。
1999年,高88层的金茂大厦建成,这座八角形如钻石般精致的超高层建筑,当时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以420米的高度在当时排名世界第三。
国内第一个专业性足球场——上海虹口足球场,1999年落成。观众席位3.5万个,耗资超过3亿元。
那一年,中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上海外滩观光隧道,1999年4月10日贯通,是隧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
国内首座公安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1999年9月11日开馆。
1999年12月27日,上海公共交通卡系统试运行和公共交通卡首发式举行,标志上海成为国内大陆地区首座公交、地铁、轮渡“一卡通”的城市。
8月8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落成,被评为建国五十年十大经典建筑之一。同年,这里举行了20世纪最后一次“财富”世界论坛。
9月16日,浦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20年后,成拥有两个航站楼、4条跑道,货邮吞吐量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世界第三的机场。
9月20日,中华灯光第一街——南京东路步行街开街,那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百货商场,是当时时髦青少年最喜欢的地方。
老一辈的人都说,只有到南京东路,才能感受到大上海以前的那种繁华。
10月21日,上海一条重要的旅游特色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首期工程竣工开街。
那一年,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运营已有两年,地铁2号线全线隧道贯通,将于下一年通车运营。
1999年,港资开发商恒隆集团,在内地首个商业地产项目,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当时被誉为21世纪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延安东路高架外滩下匝道通车,这个“华美的弧形”还被大家民誉为“外滩最佳观景点”,人称“亚洲第一弯”。
尽管在08年被拆除了,但不得不说,它承载了太多上海人的回忆。
03
那一年,出身于上海的“天才少年”梁建章,辞掉了美国甲骨文高管的工作,和三个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旅游网站,取名携程。
五年后,这家名叫“携程”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来自浙江的年轻人陈天桥向人借了50万,和他的家人朋友们一起,在上海浦东租了一个破旧的屋子,创立了盛大网络。
2年后,推出一款名为《传奇》的游戏,火遍全国。6年后,这位小伙子简直缔造了传奇,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1999年,在上海,那个叫史玉柱的年轻人,刚刚经历了人生起伏,负债累累。
为了东山再起,他推出了一款名叫脑白金的保健产品。几年后,这款产品风靡大江南北。
35岁的马云已经4次创业失败,打算离开北京回杭州继续创业,带上了愿意跟他走的部下,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几人去爬长城。
18个人东拼西凑了50万元,在文一西路偏远的湖畔花园的家里创办了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网站。
那时候恐怕没人能想到,从这个两室两厅的房子走出来的公司,竟然会成为一家市值超过5300亿美元的公司。
那一年,25岁的刘强东还是一个“小鲜肉”,拿着1.2万积蓄在中关村租了个柜台,专门售卖刻录机和光碟,柜台名叫“京东多媒体”。
1999年,腾讯参考 ICQ ,开发出OICQ,也就是QQ的前身。
年末,这家名叫腾讯的小公司出门聚餐,被拥挤的人潮挤得动弹不得。
马化腾并不在列,那夜因 ' 千年虫 ',OICQ出了点小问题,公司只有马化腾一人在线,他扮演女客服竟然成功安抚了所有用户。
1999年,微信之父“张小龙”可能还并不知道腾讯,他凭借实力写了Foxmail,短短两年就在全球获得400万用户,相当于那时的中国网民总数。
刚从硅谷回来的年轻人李彦宏,在北京大学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办公室,大家在床上盘腿而坐,讨论百度的雏形。
1999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无数巨头在这一年生根发芽,无数年轻人在这一年创造了神话。
04
那一年,田子坊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马路集市,下雨满地泥,天晴一片灰尘的马路集市。
在市中心人民广场,那块标志性的大屏幕还在。“人民广场大屏幕下头碰头”,这是当年的一个聚会地标,也是无数上海人的回忆……
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风靡全上海,老娘舅 、老舅妈、美娟嬢嬢、杜禄冠、阿德哥,还有隔壁头额王伯伯,都像隔壁邻居一样熟悉。当然少不了阿庆的那一句“珍珠奶茶真好喝”!
1999年,打电话都是很奢侈的,一台大哥大要3000多,腰里别个寻呼机特别拉风,马路上像蘑菇一样的IC电话亭,先插卡才能拨号。
那一年,儿时的早晨是最清亮的。天色刚刚泛白,弄堂口的早餐摊头前就已经排起了队,大家拿着新鲜出炉的四大金刚,在弄堂里边吃边聊天。
而如今,上海的早晨越来越喧闹,清晨的脚步越走越忙,手里的豆浆越冲越淡……
东风饭店的肯德基,那时候还叫美国家乡鸡,套餐5块9,在当时算是难得吃上一次的奢侈品了。小时候去吃一次,能吹牛吹半年了。
那一年,VCD正式走进上海的千家万户,租碟成了当下很火的娱乐休闲方式,小孩们也最喜欢围在一起看电影。
那时候几乎上海人家里都有一台双卡收录机,是那个年代的听歌潮流。小时候喜欢攒钱买磁带听,听上海东方广播很火的一档情感热线节目,叫《相伴到黎明》。
以前,上海很流行摩托车,因为有摩托车追女孩比较容易,很多学生会偷偷骑父亲的摩托车出去玩,可拉风了。
那一年,吴江路美食街正兴盛!那条乱糟糟的小马路,却永远人满为患。它是活在每个上海人记忆中的“黑暗料理街之王”。
那一年,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如今住的那么舒适的高楼房子,但似乎过得比现在更开心、更单纯,更无忧无虑。
05
那一年,一个叫董卿的小女孩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入上海电视台,做着串联节目的杂活,卫视的收视率也是一塌糊涂。
为了平复自己浮躁的心情,逼自己想清方向,她就在家读《红楼梦》、《唐宋诗词》等古典文学。
1999年,这个一头长卷发的主持人随着《幸运52》爆红,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那时《快乐大本营》刚刚起步,而《幸运52》已然成为全国娱乐节目的头牌。
十年后,李咏在自传里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告别仪式:今儿来送我,就别送花了,送我话筒吧。
1999年的春节晚会上,一位囡囡高歌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哭了在场的观众,引发千家万户共鸣,也让这首歌成为具有时代烙印的全民流行歌曲。
她就是陈红。
满心期待有一首属于自己歌曲的奶茶,在和金城武一起扫了三年的厕所,在工作室做了三年的助理后。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走上音乐之路。1999年的一首《后来》,传遍大街小巷,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一个鸭舌帽遮面的新人,每天给大牌写歌,却得不到认可。终于在闭门写了 50 首曲子,吃光两箱泡面后,得到认可踏入乐坛。
次年,一张《Jay》专辑刮起一阵龙卷风,他就是周杰伦,开创了华语乐坛的新时代。
那一年,五月天推出《第一张创作专辑》。文艺青年朴树发布首张专辑《我去2000年》。
周蕙的《约定》和谢霆锋的《谢谢你的爱1999》都成了风靡一时的歌曲。
1999年底,张学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不再领取任何奖项,宣告着“四大天王”音乐时代的结束。
1999年央视开年大戏《雍正王朝》,包揽了那一年电视剧奖项的所有大奖。
如今20年过去了,写《雍正王朝》的二月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胜怀念。而这部剧依然是历史正剧的最高水平。
两部古龙剧《绝代双骄》和《小李飞刀》几乎同时播出,顶着泡面头的焦恩俊,成为无数人的童年男神。
男配角是当时一脸青涩的吴京,这位“战狼”距离56亿的票房神话,还差18年。
1999年,徐峥刚凭借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
明年,他将参演古装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在剧中,结识了自己的妻子陶虹。
这一年,上海制片厂出的《宝莲灯》由姜文、陈佩斯、徐帆、宁静配音,刘欢、张信哲、李玟唱插曲,创造了国产动画的巅峰。
TVB金庸剧《天龙八部》在1999年引进大陆后,出现了18个地方电视台黄金档抢播的盛况,一时间金庸武侠剧风靡大江南北。
20年后金庸的离去,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06
那一年,澳门回归,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那一年,中国女足获得美国女足世界杯的亚军,这是女足最接近顶峰的时刻,从此中国女足姑娘们被称作“铿锵玫瑰”。
1999年的所有记忆,停留在那个全城沸腾迎接千禧年的跨年夜。
一个时代被终结,所有发生在1999的故事都变成了过去。20年时间,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还一直没变。
上海的1999,我很怀念它。
那么你呢,那年你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