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美唐诗 大哉唐诗人》系列:“初唐四杰”之骆宾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大美唐诗 大哉唐诗人》系列:“初唐四杰”之骆宾王

2018-04-26 08:30:57 作者:周千之 阅读:载入中…

《大美唐诗 大哉唐诗人》系列:“初唐四杰”之骆宾王

  前言“初唐四杰”都是文学史上的著名天才,但正史上关于他们的记载却很少,甚至众说纷纭,留下了很多千古之谜。为此笔者查阅了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朝野佥载》、《本事诗》、《唐才子传》等正史与野史,还参考了近年来史学界的新发现,将散落、零星的史料用诗文之线串联起来,力图解读诗文之情景、解说诗人情怀

  《大美唐诗 大哉唐诗人》系列

“初唐四杰”之诗坛天才骆宾王

  文/周千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初唐贞观年间,浙江义乌骆家塘柳丝摇翠的塘堤上,在长辈们的注视下,七岁的骆宾王凝望着池塘里嬉游、高歌的鹅群,星眸生辉、笑意盈腮,他从容不迫地以清脆的童声吟诵出了这首《咏鹅》诗。此诗不仅语惊当场,而且声振千古。

  中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看到这首描写生动色彩明快、声调清新的诗,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初唐四杰”之一的诗坛天才,长大后应该是万人敬仰、飞黄腾达的人物

  其实恰恰相反,由于成年后的骆宾王性格刚直,好打抱不平,故屡遭打压,仕途坎坷。他闲居兖州时因受推举,上《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唐高宗甚悦,授为奉礼郎。后遭贬谪,随西域道安抚大使阿史那忠西征,远行万里,驻马轮台。其间写了《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此诗以“一顾”代指君恩,因君恩而激起了全军的昂扬豪情。然后描绘了征战沙场画面,塑造了英武的将士形象。再以杀敌立功、马革裹尸的英豪气表达了诗人志愿报国捐躯的爱国激情

  从边塞回到内地后,他先后担任了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其间写作了七言歌行《帝京篇》。此诗是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精神优秀名篇,也是初唐诗坛的绝唱之一,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并称为姊妹篇。

  全诗描绘了帝京长安的繁荣,显示出大唐王朝蓬勃向上时代精神。以“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等句警示统治者居安思危,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此诗气势宏伟脍炙人口,被闻一多先生誉为“洋洋洒洒的宏篇巨作,为宫体诗的一个巨变”。

  在升任为朝廷的侍御史后不久,因上疏论事,触忤了皇后武则天,从而被诬告以贪赃罪下狱。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黄昏,鬓发斑白、形容消瘦的骆宾王听到监房外面院中的槐树上传来了轻幽的蝉鸣声,令这幽暗、阴森的监狱更增冷寂凄凉。骆宾王想到唐室暗弱、武氏横行,致使自己壮志未酬身陷囹圄,不禁悲愤交加。他想念家乡亲人感慨岁月流逝前途渺茫与蒙冤的幽独,写下了《咏蝉》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以蝉作比兴,寄托遥深,语多双关,物我交融,其高超艺术成就感世人,传诵百代。

  遇赦出狱后,骆宾王想再次远游边塞,去军营建功立业。在到达幽州时,接到了朝廷新的任命——去当时偏远的浙江临海担任县丞。这对于原来担任京官的骆宾王来说其实就是贬谪了。他心中抑郁不平,在南下赴任前,与友人道别,写下了《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中前两句引用典故,写的是战国末年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岸边送壮士荆轲去秦国以匕首纾解燕国危难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蕴含了诗人内心不可遏抑的愤激之情。在怀古的蓄势下,后两句引出了诗人对荆轲不畏强暴的赞叹与对当时政局的忧虑

  在目睹与听闻了武则天废帝夺权、大开杀戒的恶行后,骆宾王日益厌恶污浊官场。他辞去了临海县丞的官职,在南方一带浪游。这时他遇到了开国元勋、英国公李勣的长孙李敬业

  李敬业同样受到武后打压、贬逐。两人境遇相同一见如故。李敬业在扬州发动了讨伐武后、匡复唐室的战争。骆宾王任起草文书的艺文令。一篇辞采激昂、响震朝野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横空出世

  檄文先列数武则天之罪恶,然后说明李敬业起兵的正义性。再以“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宣扬义军推枯拉朽之军威。最后在必胜的信心之下鼓动天下云集响应。

  武则天在读到文中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两句时,一向镇定的武后矍然为之动容,惊问:“宰相安得错失此等人才?”

  在扬州幕府其间,一个深秋的清晨,骆宾王登上了扬州城楼,纵目远眺,浮想联翩,写下了《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诗中前两句描写了扬州义军的凛凛军威,连江中的水都似乎充溢着腾腾杀气。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慷慨悲壮之感。然后借武王伐纣的典故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正义性,最后表现了诗人必胜的信心与英勇气概

  然而由于李敬业的策略失误,讨武的战火才持续了三个月,便被武则天的三十万大军扑灭了。李敬业等人被其叛将杀害。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正史与野史对此众说纷纭,成为了千古之谜。

  纵观骆宾王的悲剧人生,他渴望国家鞠躬尽瘁,建功立业,但适逢武后专政,屡遭贬抑,最终做了唐王朝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令人扼腕叹息!但他创作的很多优美诗文响彻千古,妇孺皆知,足为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坎坷人生增添熠熠光辉

  正如杜甫评价“初唐四杰”时所说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时而作为灵隽的“神童”诗人出现,时而作为慷慨的沙场战士出现,时而作为忧愤的正直文人出现,多侧面的观照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从而穿越了浩瀚时空,充满着不可磨灭强大生命力

  作者:明伦书院周千之(注:“千之”取自《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推荐阅读

  【史海钩沉】唐诗怎么在唐朝传播

  穿越一千四百年的光芒——《大美唐诗 大哉唐诗人》序

  35首诗,带你速览极简唐诗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