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远离瘟疫一样远离消极
文:山茶丨本文字数:1380丨阅读时长:2分钟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邀请了徐静蕾和蒋方舟,谈到在不在乎自己对异性的性吸引力时,蒋方舟说:“对我来说,我在两性市场,还是在被挑选的过程中。”
徐静蕾立刻说:“你不要这样想,是你要挑选他们,有几个能配得上你呀。”
01
齐悦是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姑娘,工作能力也不错,但她总是开心不起来。
在单位被领导说了两句,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工作能力有问题,然后沉静在懊恼、沮丧的情绪中,永远学不会正视问题、加以改正。
男朋友答应周末陪她去游乐场,但因为公司项目临时需要加班,只能暂缓计划。她就觉得男朋友不够爱她、不在乎她,于是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悲伤。
其实在别人看来,齐悦已经很幸福了,可她总缺少一些对抗生活的勇气。
一次公司新接了一个项目,领导让她负责,她却说:“我不行,我肯定做不好。”无论怎么说,她都坚决拒绝。
最后只能把项目交给其他同事,同事出色完成,给领导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但以后再有新的项目,就没有齐悦的机会了,同事升职加薪,她却几年如一日,待在原来的岗位。
齐悦说:“不是我害怕辛苦或者怕承担责任,我是真的对自己没信心。”
阿拉伯有句谚语:人要垂头丧气,马也跑不了。
消极的看待自己,总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便只能错失机会,碌碌无为。
02
本来在家里相夫教子也是一件挺好的事,但孩子两岁的时候,蓝余就陷入了强烈的焦虑中。
她跟老公说想出去工作。老公说可以,请个保姆在家里帮忙照看孩子就行。
但蓝余转念一想:我已经三年没有上班了,别的公司还要我吗?事情做不好怎么办,同事们瞧不起我怎么办?
让保姆带孩子,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啊?出去工作会不会得不偿失?
一直困在这样的思想斗争中,直到孩子六岁,蓝余还是没有出去工作,只看得见日渐增长的脾气和越发臃肿的身材。
其实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有不容易的地方,但同样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打算安心在家带孩子,就把自己的主妇生活过得充实快乐,好好陪孩子成长;如果打算回归职场,就不要瞻前顾后,就去活出自己。
什么都想,又什么都不放心,其实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
它不但剥夺了你对生活的热情,更阻碍了你的其他可能,导致什么都做不好。
03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
在火车站候车厅,他们听别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呢?
于是两个人都去换了票。
到了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不仅可以银行大厅里白喝纯净水,还经常能在大商场里品尝到免费的点心,于是开始无所事事,反正不会饿着。
到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赚钱的好地方。带路能赚钱、弄盆凉水给人洗脸也能赚钱,卖个烧饼都能赚钱,反正干什么都能赚钱。
于是开始各种奔忙,扫大马路,擦玻璃,搬运泥土,最后竟然凭着对乡下泥土的熟悉,开起了店铺,向不认识泥土但爱花的上海人兜售“花盆土”,再后来开了公司,业务发展到长三角以外。
同一句话,有人觉得不适合谋生,有人却看到了机遇。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选择。而机遇,永远不属于消极的人。
04
成功的人,首先应该是打不死的小强,绝不让消极占领自己的生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