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成狂
这是一个有趣有味儿的公号,很多读者都置顶了(点上边蓝字关注)
购物成狂
文 | 丁小村
一觉醒来,蓦然发现:我们的时代已经呈现出极度的荒诞。
这种荒诞感让人联想起的是现代艺术:野兽派的绘画,荒诞戏剧和卡夫卡式的荒谬情节。
比如:一些千年来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一夜之间就被高速公路占据。
比如:某个宅在家里,舒服躺在沙发上的人、在一款虚拟游戏中,正在扮演一个盖世豪侠。
比如:一个负债累累的人,担当了在网购狂潮中的购物达人。
比如:我散步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世界却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向我蜂拥而来。
……
这些真实生活情节,正在挑战我的想象力:让我大脑瞬间短路,跟不上节奏,结果是,我突然感觉生活在一个荒诞剧中,自己变成了自己的旁观者。
▼
在一个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一个吝啬的人会被人视为笑话:你不购买,不但别人觉得你土锤,你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这个世界。
这很有意思。如果你作为一个哲学家观察世界和你自己,你会觉得一种荒诞的存在感:你购买,故你在。
这极像宇宙中的某个黑洞:它将会把一切靠近它的物质,全都吸进去——它吸纳的越多,它的磁场就越强大……
在今天我们可以批评一切,但不能批评购买:这可能得罪许多人——从努力生产和销售的资本家到奋力计算税收的税务局,从自己热衷于购买的家人到一个开店的亲友……他们在这场购买狂潮中各取所需,已经感觉到快乐,你不能破坏这种快乐感。
这种无所不在的磁场,显示出百倍的活力:你已经无法摆脱。
▼
十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在城郊公路上跑步,我跑进了一片田野,五月的清晨,稻花正香……我站在一户农家的院子外边看他们的瓜棚豆架。黄瓜开着小黄花,带露珠的花瓣闪闪发亮;青葱湿漉漉的青绿,像是一幅浓墨画;辣椒刚长出来,丝瓜盘上了篱笆;小青蛙正在爬出童年,它们在清晨湿漉漉的草丛中跳跃。
我呼吸着这清甜的空气,感觉到世界的美好。十年以后,我无法再坚持下来这种清晨跑步的习惯,实际上,跑完步的这份面对田野甜美呼吸的享受,没有了:那片田野,变成了楼群,那块丝瓜地,已经变成了小区门卫室。
如果我想怀旧,我得购买这份资格。
我不知道那些小青蛙,它们的后代怎样了?它们没有购买能力,可能早已失去了存在的资格。
最后我坐在电脑屏幕前,决定付费购买一次旅游,我支付了车费、导游费和门票费用之后,有人会带着我去一片山野,体会一下面对葱茏林木呼吸的感觉:唔~~对了,还有我想听到的鸟声。
这件事并不让我感觉到快乐:正如古龙在某个小说中说的一句话,金钱,它不能买来快乐,却可以买来不痛苦。
我感受到购买的满足,不是在体会快乐,而是用不痛苦来填补某种虚无:失去之后的虚无感。
▼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性随之而进化:这件事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
回想一下远古时代,我们的某个老祖宗,他在无聊的时候,都想些什么呢?
他会仰望星空,想象遥远的地方那看不见的神秘;他会张望山的那边,想象另一个部落的生活场景……在这种冥想中,他可能成了一个哲学家和诗人。
他或许会观察一只鸟或者一群虫子,触摸一棵树或者一片草叶,他可能成了生物学爱好者或者画家。
为了打发这份空闲时间,他放声歌唱或者自言自语:他成为了歌手或者神秘的巫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是极度不可思议的:我们有空闲的时候,在了解商品,并且计算自己的钱包,为购买做准备。我们失去的不单单是想象力,还有那一份无所事事的悠闲。
人性中的好奇,被商品广告词和说明书所替代,人性中的虚无感和怀疑感,被一次次努力购买的行动所替代……
我们对生活的唯一想象,是下一次我们能购买些什么。
▼
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突然感觉到身体放置在一堆商品之中。这件事并不让我们感觉惊奇,但上帝一定感觉到惆怅——因为另一个上帝正在替代他:那就是无休止的购买欲望。
在今天唯一不依赖购买的,可能只剩下上帝了:它是唯一不带商标的东西,不需要付费就可以得到。
但我们对于不付费的东西,并没有兴趣:因为购买变成了我们的快乐之源,幸福之本,心理促动力。
我买过一只价值一万多元的镜头,这是我工资收入的两倍多,属于奢侈消费。我拿到这件商品的时候,欣喜若狂,并不吝惜我的钱包……但是很不幸,由于工作忙碌,时间紧张,我没有找到一两天空闲,能去使用这只镜头,用它为一棵树或者一只鸟留影……过了半年,这件带给我快乐的宝贝,躺在柜子中,已经有更新换代的产品在购物清单上替代它了——我可能在计算下一次的购买力,我奢侈购买的快乐只延续了半小时,剩下的可能是无尽的遗憾……我,在想着下一个:正如某人所说,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
这种短暂的快感和长久的期望,像一个心理助力器,让我为之奋力拼搏。
在消费主义时代,你被裹挟其中,并且乐此不疲,殊不知时光匆匆流过,人生倏忽而逝——在一次次的购买中,我们消耗了自己的人生,却永远没有满足感。
▼
我们究竟购买了些什么?
有人说,幸福是无法购买的,快乐其实也无法购买,最终,我们被时代裹挟,陷入了一种人生的虚无。这种虚无感是近代哲人普遍关注的哲学问题:你发现,你的人生其实并没有意义——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去想。
这是最深刻又普遍的哲学话题:在今天,能跟购买这种行为相匹敌的,唯有性。
从纯粹生物学家的角度来看:性无非就是几秒钟的快感,但为了这份渴望和快感,一个雄性动物或者雌性动物,会用几万几十万倍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
宗教和哲学都在追寻人生的真意——
宗教让你看淡性,因为它不是永恒的,它只是动物为了繁衍而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追求本能的快感,不是人类的终极需求。
哲学则让人看清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从虚无中找到存在价值,十三秒不是笑话,十三秒之后的遗忘与虚无,才是人类最大的笑话:你总得比动物高级一点吧。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类的价值体系正在把我们变成一种追求几秒钟快乐的动物,这件事你不觉得十分可怕么?
▼
童年时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么?你们一群孩子,玩着互相购买的游戏:你买我的,我买他的,他买你的……这种循环购买的游戏,可能让你手头的金钱增加了,或者减少了……你们的高兴或者失落从中产生。
在今天,几个资本大佬,几个大国元首玩的,不过也是这种游戏:游戏的升级用数字来体现,从几分钱变成几千个亿。但游戏的本质不变:你买我的,我买你的,我们在购买中,快乐或者不快乐。
这个游戏变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象征:每一天都可能变成消费的节日,促动购买的狂潮;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或者心甘情愿地加入……我们变成了狂人:购买狂。
“剁手”是个很暴力的词:它意味着我们即便失去身体发肤,也遏制不住购买的欲望。
“剁手”也是个象征:你对自己身体的不珍惜,因为你已经发狂,就好比疯子割掉自己的耳朵。
作为一个购物狂:今天,你剁手了吗?明天,你还有手可剁吗?
-The End-
(阅后请点赞!最好的支持就是将我的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谢谢!)
点下边的题目链接,阅读公号最新热文:◆中年男该“油腻”吗,他们说“不!”……
◆“中国大爷”的虚妄帝国
◆四十年来家国……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丁小村言(微信号—dxcn916)
这世界太嘈杂,因此我读书和写作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长按上边二维码关注我,点下边“阅读原文”看前一天
▼苹果用户想赞赏就按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