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林特特的语句摘抄
●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比变化更让人不安的是一成不变。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发现人总会在某一时刻停滞不前,有时因为惰性,有时因为环境。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所谓浪漫,就是在普通日子里仍保持审美,因美,你和你的日子都会发光。 ----林特特《哲思》
●她幸运在于她如此用心,用心捕捉每一个有用的信息;又不止用心,比痴人说梦者,有太多执行力。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当你具备一定的能力,就会发觉在哪儿都一样,能力本身会带来最大的安全感,最强的优越感。不要把职业规划局限于你身处的平台,现在人才流动这么频繁,稍稍作出一点成绩,业内就会承认你,“平台”随时都能换。只要你一直做这行,你所做的一切只会把你推向某个台阶、某个层次,然后平行移动——你个人就是一个品牌,你的平台由自己打造。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每个人做每件事的开端总是相识的,每个人结束每件事的理由各有不同。 ----林特特《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时间总是让人头疼 有时候感觉很长 长的无所事事 有时候感觉很短 当初上课迟到总是口头的话题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幸运的是,你美好如昔。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物是人非,知交零落,但消磨过、享受过的美好时光真实存在,于纸端,我曾拥有一个静谧的世界。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北京是个寻梦和让梦实现的好地方。 小原的工作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名人。他发现名人私下里也很普通,而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名都源于一个很小的契机,但成 名背后,契机之前他们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对理想的坚持。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对于一个考上大学的后进生,事后会总结、衍生出一千个当时必须发奋的理由,但认真思考人生,我确定我的第一次发生在那个黄昏—— 我不能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升职,加薪,一代新人成旧人。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直至今天,我仍保持着她留给我的喜欢:每个早餐列出当天要做的事,再按重复程度重新排序,做一件画一个勾,勾画完才意味着今夜好眠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只是有些梦永远不会有喜剧性的结局,就像有些伤痛一辈子也无法淡忘。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成事的欲望决定做事的激情、配合度、成功率,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林特特《仅记住所有快乐》
●人总要兜兜转转才能真实,正确的人生目标吧。为实现那些目标,我们常常自我激励,我们用一些象征物作新历暗示,暗示自己一定要挺过去,一定能到达彼岸;等真的额挺过去,站在彼岸,这暗示的影响力仍在。鸭血粉丝也好、北京、摇滚也罢,我们曾在它们身上汲取力量,再一次遇见时,又情不自禁地向过去的奋斗和梦想致敬,而奋斗也是有惯性的。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那些遭遇,值得同情,确实不公,无语问苍天的遭遇,一样有他们的遭遇吧,人们借题发挥,偷换概念,将所有的错误归结于它,不负责,不承担,哪怕是自己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其实,大多事,行事按此意见还是彼意见没有本质的差别,一个人一生需要表达主见的事不过那关键的几件。比如,和什么人一起生活,从事什么工作,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得到什么,需要维护什么。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怎样才能变的重要?只有去做最重要的事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别谈上司,谈谈人和人的交往吧。
我的心得是,如果一个人某方面比我强,这种强又是我珍视并想拥有的,我会很想接近他/她。能对话、能交流、能学习,他/她肯带你,当然最好。如果不,在其身边待着,默默受影响也好──不是追星,我视其为输入方式。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三十岁的人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知道自己做哪些事情更合适,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到了三十岁,内心的判断标准日渐清晰,比二十岁时拥有更大的信心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了。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你总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被命运的手到处推,你离开了不想离开的人,告别了不想告别的城市,你身不由己。当你该完成的都完成,该交代的都交代,终于可以还自己一个心愿时,也许最想去安家的地方就是老家。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至于外遇,除了能短暂证实魅力,解决孤单并无实效,而每一段关系每一段关系的烦恼,新人未必就比旧人好。 ----林特特《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也许我们摆在人前的都是费劲后的结果,个中甘苦只有自己明白;然后我们再去羡慕别人的结果,自怜自己的甘苦,觉得天下我最不幸。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健康有活力的人际关系,需要能量在彼此之间双向流淌。那些尚未等到我们开口求助,就大咧咧提前到访的“帮助”,不管它的实际效果一时间如何,从精神层面而言,它都伤害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感,是一种悄无声息的侵入,一种不尊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想跑,想远离。中国东北有句老话“一粒米是恩,一碗米是仇”,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林特特《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即便不好,也要接受,这是我在这个城市成活的底。 ----林特特《仅记住所有快乐》
●太多人大事没主意,小事不凑合,越是琐事,他们越力求身边人按自己的想法来,频繁行使决定权并认为这就是有主见。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总想,哪些朝朝暮暮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人,你不知不觉、顺其自然,日子匆匆过,二十年,四十年,一辈子,回首时未必有遗憾,但反过来呢?当你因某种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推测,你清晰地看到二十年,四十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有些触动,这样,转变或放弃些东西。原来,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比变化更让人不安的是一成不变。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你日渐平庸,甘于平庸,将继续平庸。 ----林特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