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宗教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宗教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5 20: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宗教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宗教学是什么》是一本由张志刚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宗教学是什么》读后感(一):《宗教学是什么》:当宗教成为学术研究对象

  文/吴情

  谈起宗教,很多人并不陌生,并能够准确地道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但对于宗教学,只怕他们并不熟悉望文生义想法屡见不鲜。宗教学学者研究上帝存在?宗教学是宣传宗教的学问?如此种种,不甚枚举。尽管当代中国多数人接受的是无神论教育,但是,全球化日益加速推进的今天,深入了解宗教在塑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理解某些宗教的具体内涵以及它在我们目前生存的世界中产生作用,或许尚属不可或缺

  《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张志刚先生著,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之一,一本轮廓清晰但是内容不失深度的宗教学导论。《宗教学是什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学术纵横”主要介绍了宗教学的几个分支学科——比如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语言学、宗教文化学等——并分析了其中影响深远理论家的思想,下篇“问题聚焦”主要探讨了宗教与几类范畴——理智情感意志终极关怀对话——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思想争端。

  作为一门学科,宗教学的生命不过一百多年,与文学、史学、哲学这样的学科相比实在年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学的意义不如它们深刻。作为人生活关键一环,宗教在世界的形成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希伯来文化中的基督教思想几乎构筑了西方世界的基石,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开启了中国哲学的禅宗,伊斯兰教努力维系着阿拉伯世界的统一。然而,将宗教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则是近百年来的事。宗教信仰似乎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可在部分学者那里,宗教之中大有值得研究之处,从早期人类学家关注到原初部落中的宗教仪式,到心理学家沟通个人的无意识和宗教情感,再到社会学家考虑社会问题的宗教原因,直至文化史学家将宗教作为划分文明(进而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宗教学的内涵日益拓宽延展。进入二十世纪,快速崛起的语言学,其知识体系为宗教学内部的新变提供了动力条件,从语言的角度判别宗教、认识宗教和解释宗教,渐成学者共识

  在大多数人(包括某些哲学家)的印象中,宗教在工具理性愈显发达的当代显得无足轻重,无须为此大加争辩,因为宗教更多涉及“善”的问题,与求“真”的科学、讲“美”的艺术,分属不同领域。殊不知,在二十世纪,宗教的合法性,常为哲学家在内的学者们论争的核心。以罗素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宗教的世界观本质上和科学的世界观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之中,无法调和;以鲁道夫•奥托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家则强烈反对宗教或神学研究中的过于理性的方式方法,以情感论对抗理智论;至于意志论者,他们一方面和情感论者一起批驳理智论,试图从意志的角度“力图克服传统的理性方法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一方面“力求取代传统的理智论者所做的有神论证明,像本体论论证、宇宙论论证、目的论论证”,一时蔚为大观。

  二十世纪末,全球化浪潮中,来自不同宗教背景各行各业的人彼此之间产生了更多接触,沟通交流的问题随即变得不可避免,汉斯•昆提倡的“宗教对话”和“全球伦理”恰逢时宜。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让人见识到了宗教狂热,以及由此带来的所谓“荣光”和生灵涂炭。美国学者亨廷顿著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其中一义是说后现代社会中,文明冲突无法规避。亨廷顿所谓“文明”,更多接近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文明”概念,非指民族国家,而是以文化(宗教显然属于这里广义层面上的文化)为重要标志的共同体。多元文化理应平等共存,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那么,深入了解宗教学,也就势在必行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宗教学是什么》读后感(二):宗教研究是高层次的人文研究——读《宗教学是什么》

  文/岸晓风

  话说在一个党校的课堂上,师生讨论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时,开始了“头脑风暴”。有人提出,现在农村宗教活动比较多,一些党员活动开展不起来,但是宗教活动却是有声有色。有人还说,现在是不允许党员信教的,但是党领导我国的宗教政策,党员不允许信教,做不到“知己知彼”,有怎么能有效的领导宗教呢?

  当然,这仅限于讨论。但是不等于没有一点道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宗教信徒是一个必须要关注和研究的群体。根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宗教信徒约占世界人口的4/5,2001年的最新统计也同样如此,世界人口61.28亿,而宗教人口就达到45.64亿人。因此,研究宗教就变的非常必要

  当然,今天我们并不是要讨论宗教是什么。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就是研究宗教的,东西方几千年来,关于宗教的典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说研究宗教是什么那是一种狂妄无知的想法。今天,我们要弄清楚的是一门研究宗教的学问——宗教学。

  宗教学和宗教就完全是一回事了。前者只是一门学问,后者则是世界观的问题。宗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还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具体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下半叶。又是哲学、又是宗教、又是人文学科的,也许很多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感觉复杂。当然,再复杂的事物都是可以理顺的,关键看是什么人来理了。那么这里,就要说到这本书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张志刚教授的《宗教学是什么?》。

  张志刚教授是著名宗教学研究专家,也是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有这样一位大家来写一本叫做“宗教学是什么”的书,可想而知,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又是怎么的通俗易懂。

  的确如此。

  首先本书开宗明义,对于宗教学有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那就是:只知其一,一无所知。也就说,对于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是不被允许对别的宗教有信仰的,但是研究宗教就不一样了,必须打破对某种宗教了解的狭隘,从而将视野投射到所要的宗教上去。

  随后,作者不是面面俱到讲解这个宗教那个宗教,二是重点讲解了它的几个理论分支: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语言学和宗教文化学同时有分别通过相关的代表人物(其中很多是哲学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以说,对于对宗教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

  《宗教学是什么》读后感(三):不求甚解|柔顺的人和它们的辽阔——《宗教学是什么?》

  简评:

  作者张志刚。以作者的自己风格转述和整理以“宗教学是什么?”为主题的综合性比较强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联系的书籍。说是科普,但也有难度,作为非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文化学的专业人士阅读过程中,觉得论述的过程跳跃的有点大,或许是缺少了一些专业知识的渲染,和氛围

  正文:

  古埃及人用杠杆原理浇灌尼罗河的土地。来自《实用主义

  《宗教学是什么》读后感(四):通俗易懂的宗教学入门密集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里有许多学科,比如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但是专业所限,学习阶段很少对其横向地逐一了解。假使有这样的想法,选书的时候也是一件麻烦事,排除编写的水平问题,许多教材倾向角度并不适合入门学习,总的来说,能遇到读之大有裨益的学科入门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除了书的问题,还与个人的阅读经验关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权威学者编写了一套社会科学科普读物,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学、传播学、法学、文学、哲学、民俗学、考古学、军事学、逻辑学、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等。

  但是这套书又区别于传统教材,教材通常会写为“概论”,这套书力求通俗易懂,所以写为“是什么”。就是认识它,了解它是什么。以《宗教学是什么》为例,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学术纵横,从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联系来论述宗教学,认识宗教学的发生发展。分为: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语言学、宗教文化学这几个方向。下篇为问题聚焦,主要从人类精神的三个建立面谈及,包括宗教与理智、宗教与情感,宗教与意志。除此最后两部分涉及到宗教与终极、宗教与对话。

  然后再以上篇为例,其作者的编排方式以主要的相关学者为主,论述主要观念,较为宏观地梳理出发展脉络。比如宗教人类学以围绕弗雷泽的宗教起源问题研究与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宗教功能研究来论起其发展过程;宗教社会学是以现代社会学的两位开拓者,杜尔凯姆与韦伯为依托;宗教心理学具体考察了扎詹姆斯与弗洛伊德,以及荣格;宗教语言学是以哲学家眼中的宗教语言学角度来论述的、宗教文化学以道森,汤因比与卡西尔为例展开论述。

  宗教与理智涉及的人物是罗素与斯温伯恩;宗教与情感是施莱尔马赫与奥托;宗教与意志涉及到斯帕卡尔,詹姆斯:宗教与终极论及从蒂利希的终极关切说到斯马特的超观念形态论;宗教与对话谈到此学科在大背景下的新的问题与机遇

  通读此书会对宗教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比如相关的学者观念,宗教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宗教学的研究对象等。论述过程深入浅出,并且做了一些相关插图,通晓易懂。如果时间允许,并且有求知欲的话,这将是一本很好的学科入门书,青少年朋友们不妨拿来读一读。

  这套书看似平凡,但其实用价值销量上可见不俗。自2001年推出《经济学是什么》开始,已经陆续出版了二十几种,在没有刻意营销情况下,总印数已接近百万册。可见这套书是历经考验,在读者中有口皆碑的。此次再版选用了精装32开本,朴实大方。这类教材能够精装再版也可见其实力

  《宗教学是什么》读后感(五):《宗教学是什么》:探秘人类信仰的“终极关怀”

  《宗教学是什么》:探秘人类信仰的“终极关怀”

  宗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概念。但我们去理解异域文化,必然会绕不过宗教这个问题,而且现在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个热点问题,背后都隐含着不同的宗教冲突的强势作用,所以了解宗教的实质,实在是我们必须修炼的一门紧迫性甚强的课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宗教学是什么》第二版,据称,该书畅销十年,销量突破100万册,这是一个惊人的印数,也间接地证明了希望了解宗教本质的读者是何其之多。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并于宗教本身的知识介绍,而是一本介绍研究“宗教”学说的书,因此,它不是各种宗教的学说介绍,而是跳出宗教本身,站在“形而上”的制高点上,去介绍“研究宗教的学术”变迁史及观点交锋。

  作者的书主要是立足于普及性介绍,因此没有什么诘曲聱牙、晦涩难懂语句,即使在介绍艰深的学者研究成果的时候,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白流畅地介绍各种观点的内涵与实质。在介绍前辈学者的观点之后,作者还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简明扼要点评。一册在手,基本把宗教学的林林总总的观点都涵容包括了。

  书中提及的各种无神论、有神论以及中间论者——在书中概括为“对立论、相关论、分离论”,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的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研究宗教,其实就是研究人类的文明本身。如汤因比称“一种文明形态就是其宗教的表达方式。”(P169)因此,宗教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在对宗教学的爬梳厘定过程中,实际上折射的是人类文化史的进程走向

  宗教的产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宗教学正式成为一门研究课题,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宗教学的倡导者缪勒在1870年左右正式就宗教学发表了讲演,这大体上可以算是宗教学正式开启的元年。从这个年代开始,人类的文化研究所走过的历程,所涉及的学者如韦伯、罗素、弗洛伊德、荣格、卡西尔等等,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研究路径,无一不在宗教学研究领域里拓开了一方烙印着各自研究特征的“后花园”与“自留地”,各种理论学说都在宗教学的领地里栽种出了本派学说的奇花异卉。这些不同的文化阐述在作用于宗教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宗教隶属于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关联。如“宗教社会学”认为:“社会生活的强制性,只有假借精神方式才能真正见效。”(P60),而罗素虽然竭力清算宗教与神学,但他也指出了宗教与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我认为,宗教是由于恐惧产生的病症,是人类灾难深重的渊源。”(P207)。可以看出,罗素的意思实际上是说,宗教起到了一种对人类精神慰藉的作用。

  正是因为宗教的产生与人类的精神期许密切相关,所以,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宗教的存在有了自己的理由。这正是书中以一种温情脉脉的语气推介出的对宗教保持宽容与宽厚态度的一种观点。比如罗素否定宗教信仰,也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教育让我们接受的一种世界观。但是,更多的学者思考的却是,是否能够用科学技术来代替人类的精神信仰?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人类的精神,是难以用科学技术来直接安慰的。所以有学者提出:“科学无权干预信仰,信仰也无权干预科学。”(P232)“宗教真理与科学真理是有根本区别的,切忌用科学发现来证实信仰。”(P234)。作者在遇到这种无神论与有神论水火不容的矛盾时,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正是秉持了“科学真理”与“宗教真理”身处两个不同体系、各有其用的现实状况,宽容地提出“最好三思一下”,不可谓不是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中庸态度”的现实呈现,更体现出的是作者对宗教本身在精神信仰方面所具备的无可替代作用的看重与首肯。

  本书的清晰的脉络体系大体从我们上述的转述中可以看出来。写到这里,不由联想到中国作家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小说里写到一个外国教会学校里收养的孤女呼玛丽,她受那些教会学校嬷嬷们耳提面命的灌输教育,对神与宗教相信不疑,而这些舶来的神灵也给了她孱弱的身心以唯一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精神支撑,使她苦熬着在教会学校里的艰难岁月。而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正用一种崭新的信仰荡涤着旧有的文明,呼玛丽最终脱离了宗教的束缚,而接受了一种更为人道、更为人性的新的信仰。这也是汤因比在《选择人生》一书里归纳出的“现代西欧社会的三大宗教信仰”,即“科学主义、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P170)。大家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呼玛丽选择了旧有的宗教信仰之外的什么样的信仰,至少我们可以说,呼玛丽在汤因比大师归纳出的“现代三种信仰”里都沾一点边。汤因比把宗教纳入到信仰的范畴里进行考察与论证,给我们的潜台词中,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信仰。通观全书,信仰在凝聚人类、整合人类、调节人类进步步伐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技术进步不能代替信仰的坚守,不能满足精神的慰藉,这一切需要信仰来完成,需要“终极关怀”来提供。

  在本书介绍的卡西尔的部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宗教语言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发现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秘密。卡西尔的“神话——宗教研究”始于“神话与语言问题”,他的这一理论,给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文学带来巨大的影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文学创作也深深地烙印上了这一理论的鲜活痕迹。比如莫言在小说里大量采纳“神话”元素(如“红高粱”对“酒神”意境的营造),以构造他的超异想象的世界。看看卡西尔如何分析“神话思维”的:“神话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个别的事物实体化。在此过程中,除了眼前的事物,其他的东西仿佛‘不存在’或‘无意义’,更没有‘联系’和‘整体’可言,所有的思维内容都被直译成‘直觉对象的专有名称’。”(P186)莫言的思维方式,其实就带有非常明显的这类隶属于“最原始的思维倾向”(P187)。在莫言的小说语言里,他总是把眼前的所观,以“实体化”的形式映照到他的文字中,而拒绝通过逻辑与抽象的方式,对应出隶属于精神层面的本质属性,所以莫言的小说里扑面而来的都是实体化的可见可观的意象,而不触及抽象过的精神层面的语符,这主要原因是莫言自小到大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学历教育,没有被课堂上抽象的教条主义教育梳理成统一模式的思维体系,他的率直的原始思维方式,使他的语言风格最大程度上地保持了卡西尔笔下论证出的“语言符号同化于直觉对象”(P186)的风格体系。可以看出宗教体系里的直观感受,也从莫言的创作方法上得到了明晰的验证。莫言的奇也正是在这里,他无师自通地让自己的文字契合了人类的思维与联想秘密,他提供了人类文化研究的实例,而同时,他也奉献了人类原始思维方式能够重放光彩的新证。

  正如《宗教学是什么》作者所说,宗教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很多理论盲点、冲突纷争都还没有定论,作者在这本越读越薄的书中,罗列了宗教学所走过的历程与站点,更把最新的观点作了介绍,可以让我们把握最新的宗教学研究领域的新思潮,最终的目的,还是能够让我们得到一种安慰我们灵魂、抚慰我们的信仰的“终极关怀”的心灵温暖。所以这本书看似很遥远,但却贴近我们的心灵,贴近我们每天荡漾在其中的文化水纹。有了这些了解,会让我们翔泳得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