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的名句_关于闫红的名句
●是的,我可以为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可以为你“风露立中宵”,为你害一场能送命的相思病,就是没办法与你相濡以沫。比起那些轰轰烈烈的激情,相濡以沫更需要一种英雄主义需要坚忍,需要笃信,需要自我鼓励,需要永不放弃。这些,比纵情难多了。 ----闫红《长相守不如长相思》
●动不动就悲哀,实乃一种自作多情的撒娇,真正有力的灵魂,能够做到逆来顺受,如随势而动的水,安然地面对任何的飞升与跌落。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讲马湘兰的故事,可以省一点力气,她生于嘉靖二十六年,死于万历三十二年,两头都搭不上乱世,而且,谢天谢地,她的爱人也不是什么士子清流,这些使我终于能够避开政治——政治这东西我不懂,我有的,只是一点点常识。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王子虽好,怎能好过敞开做自己。 ----闫红《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少年离去,她独立苍茫,站在原地,就像一棵坚持不肯老去的树,无视风霜年年催逼。
这是等待的姿势,不是等待一个人,而是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深处的无限可能。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与穿街过巷的汽车不同,火车远离街市与人群,窗外总是广袤原野,或绿,或黄,或有河流蜿蜒向晚,或有豆秸捆扎成一簇簇,躺在地头田间……无论哪一种风景,都永远有一棵树,远远地,孤独地站在车窗取景框里。 ----闫红《彼年此时》
●距离产生美,因距离中的虚空,由人们的向好之心填充。就算她隐约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也不要紧,她出色的想象力,想要爱的本能,就像一只擅长描画的笔,把他涂改得面目皆非,有了超现实的美。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勉强可以结束于“从此,他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衣食无忧,但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们不能。 ----闫红《长相守不如长相思》
●冒辟疆先生的大作《影梅庵忆语》,极其华美的长文,却使我感到了某种破碎。我看到爱情浮光掠影般飘过,内里是和现实并无区别的算计与博弈,还有男人的强势,女人的卑微,当董小宛胼手胝足、亦步亦趋地换回一个现世安稳,我感到了作为同类的痛楚。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淮南是伤心地,皓月是伤心时,冷冷的千山是伤心的风景,没有我,你独自一人怎能温暖?可是,我再也无法参与到你的命运里,你的幸与不幸,我都只能默默旁观。 ----闫红《长相守不如长相思》
●矫情,也可视作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我们不堪此处的平庸琐碎,以为,彼处,有更为浪漫纯粹的生活。 ----闫红
●包容不止是一种胸怀,还是一种眼光。它乐于去看那些还没有成型的东西,不势利也不粗暴。 ----闫红
●周国平那本很著名的心灵自传,他貌似深情地讲述生命里的三个女人,前两个,尤其第一个,明明是他移情别恋,始乱终弃,却还能振振有辞地指责人家感情不够细腻,拜托,拿人家换钱好歹厚道一点啊。最可耻的是,在文章结尾,他还假模假样地感谢人家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他,真不知道那些女人看了做何感想。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真正有力的灵魂,能够做到逆来顺受,如随势而动的水,安然地面对任何的飞升与跌落。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新年只是时间的节点,而非人生的节点,何必这样欢天喜地又禁忌重重地,去制造噪音、垃圾和狂欢后的虚空。 ----闫红
●她放弃了用谴责、控诉乃至自暴自弃等戏剧化的方式为自己减压,平静的口气背后,是一咬牙将一切都扛在自己肩上的勇气。现在的说法,叫做接纳。 ----闫红《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马湘兰的生活,就这么被分成了两部分,一半属于生计,一半属于爱情,一半是迎来送往交杯换盏,一半是归心低首为爱苦祭,一半是海水,她随波逐流不问归处,一半是火焰,是寂寞的喜悦,她静静自燃的灵魂。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周围喧嚣繁杂,人人都在翘首望向远方,唯有那个把自己放进白纸黑字的人,掌控着自己的节奏,时时刻刻都在天堂。 ----闫红
●我想,萧红决不是那么不敏感的人,只是她没办法,她没有一份好爱情,鲁迅及许广平曾经给予她的爱护就是她唯一可以投奔的温暖,她也许已经看出人家的冷淡,可是,不朝这儿朝哪儿走呢?这儿,毕竟是逐步冷下来的微温,剩下的三个方向,则是无边枯寒。甚至她和许广平絮絮而谈时,心里也不见得不紧张,但她仍然将身体在椅子上陷得更深一些,无视墙上移动变幻的光影,言笑晏晏。 ----闫红《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读一本书,爱一个人,过一生。
很多年前,在CD封面上看到这句话,怦然心动,因它有宁静的美,寂寞的力量,仿佛人生可以这样删繁就简,摈弃芜杂的诱惑,一心一意地,开出一朵孤绝的花。
现在想想,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句子。除非放逐到孤岛上,谁能只跟一本书天长地久?就算这一条是为了渲染气氛,好着落到“爱一个人,过一生”上,还是不现实,造化弄人先不说,只需问问自己的心,可笃定做得了自己的主?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他抛得了爱情,却斗不过相思。他想她,一直。 ----闫红《长相守不如长相思》
●我想象中的民国女子,就该是这样,像她那张照片,扬眉,孤高,以血肉之躯去迎向风起云涌,即便有伤痛,也不会向外界,向所有怯懦的陈词滥调求援。 ----闫红
●“豪爽”这个词,不是放在男人身上才成其为魅力,胳膊上跑马拳头上立人,那是孙二娘式的简单粗糙。豪爽是清澈的眼眸,开阔的器局,是对琐屑细事的忽略和遗忘,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痛快淋漓;豪爽还可以是一往情深之子靡他,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只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豪爽女子,才会有如此灼热忘我的爱情。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再精明强干的女子,一旦遭遇爱情,马上会呈现出某种古典性来,“她们”,其实就是“我们”。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柳如是的人生之始,如同《红楼梦》里的晴雯,辗转着被卖了几道,家乡父母皆湮没于懵懂杂沓的记忆里,山高水长,无从回望。她官方履历的第一行,是从盛泽名妓徐佛家的“瘦马”说起。
所谓瘦马,即未成型的小马,骨架瘦小,毛色暗淡,很没有看相。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长大,出落得丰姿绰约,一如少女的化茧成蝶,所以,那些身量尚小未可形容之际即被牙婆买去,调教之后供应大户人家为婢为妾的黄毛丫头,被称为“瘦马”。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
●活到这把岁数,我渐渐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唯一羡慕的,是站在公交车站牌下,也能读得进哲学书的人。周围喧嚣繁杂,人人都在翘首望向远方,公交车照例迟缓得让人绝望,唯有那个把自己放进白纸黑字的人,掌控着自己的节奏,时时刻刻都在天堂。 ----闫红《平庸乏味才是人生最大不幸》
●新年的快乐与满足感里,是对俗世的执迷,自我被抽离,人们变成一个个符号:在祖宗灵牌前虔敬的后代、与鬼神巧妙周旋的凡人、必须融入欢乐海洋的一分子,还有,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在生命坐标上不偏不倚稳稳立住的那个点。 ----闫红
●差别只在于,催自己孩子,那是真心实意,催人家的,不过是坐实对方的缺失,在心里反刍自己儿孙满堂的快意。 ----闫红《我们就是那个不爱过年的宝玉》
●能够用一生的时光成就一个辉煌梦想的人,是留给凡人崇拜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崇拜马湘兰。 ----闫红《她们谋生亦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