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宇的座右铭
●我的心正急切地想探索事物的真相以思考其自身的本质和宇宙的本质。首先想要了解的是陆地及其位置,然后是周边海洋的本质及潮落和海流。接下来还要研究天与地之间那广袤无垠的空间——这离我们最近的空间因着雷鸣电闪、阵风、降雨、降雪、降冰雹而喧嚣。最终,我的心会从较低的地区倏忽而过,冲向凌云顶,一览神奇壮美的景色,意识到自己的永生不朽,它将继续向所有年代延伸,饱览那些已经存在和将要存在的一切。 ----塞内加《论生命之短暂》
●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把我自己变成了一个权威.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
●我在爱的癫狂中恍惚看到世界和宇宙的尽头,所有追寻和痛苦似乎都有止息的可能。那是凌空飞翔的感觉。但是,人是无法飞翔的,人没有能力停留在那样的飞翔中,跌入泥土是必然的命运。这是切身的悲观主义,也是人的真实境况。 ----廖一梅《柔软》
●把一切归结为本来、天命、上帝、未知、神秘、无限、整体或空无等等,并不等于无所不知或绝对真理,更不等于无所不能或解决了一切。我们生来是无知的,或不记得自己的生前了。也许只有在死后,我们才能知道或想起我们的生前是什么。死亡是人间和宇宙的真正剧幕和最终奥秘。
●你看那些天生的白痴,有时却像超凡脱俗的圣人,漠视着人生如同儿戏般的变幻。鬼知道死后是怎么回事?也许,你死后才会发现,人生不过是我们生前给自己开的大玩笑,但从来没有哪个死去的人,突然返回人间,拿出什么铁证如山的证据来。
正因为人至今还没有认知一切,那似乎深不可测的未知领域,反而成了各种想法、猜测和迷信的温床。只要未知还存在一天,它们彼此之间就不能相互驳倒,或相互说服也。而只有自觉的心神和感悟,才能够穿透未知的层层迷雾,事先明白人生和宇宙的最终谜底或存在意义也。 ----Z《“永恒”首告版:未来启示录》
●比大海还要辽阔,那就是宇宙;比宇宙还要辽阔,那就是灵魂深处。
我们不是在大海中吗?所以大海和宇宙其实是以我们为中心无限延伸的。 ----土桥真二郎《扉之外》
●在我的一生中,吃过葡萄(享受到美好的爱情),也遭遇过酸葡萄(单恋,失恋)。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是不敢稍忘,人的灵魂其实本就是孤独的,人就是必须独自一人去面对人生和宇宙。
●整个世界,众人万物的较量,最终都是各自认知和实力的较量。但有谁能像上帝那样全知全能,乃至所向无敌呢?因此,对于上帝或造物主而言,祂与谁较量,或跟什么较量呢?由此可见,最伟大的见识和力量不是什么较量,而是包容、造化和贯通,乃至领会或成为众神的游戏、好玩的角色、无穷的寓意和宇宙的演化也。(2015-4-22)
●心里只有两个世界:自我和宇宙。这样的人,或许伟大,或许处在自杀前夜。强与脆弱一线之隔。 ----应永春《爱迷途经》
●人的最大幸福在于去接近和达到自然和宇宙的本性。我们的灵魂本来有能力达到宇宙的本性,只是我们腐化的欲望使灵魂遭到污染而不再纯净,不纯净的事物无法进入纯净的境界。 ----张方宇《张方宇的腾讯微博》
●在宁静和觉知当中,头脑会融解掉、会消失掉,然后将你的神性显露给你。觉知可以把你带到一个点,在那个点上,你能够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你自己和宇宙最终的真相,你会得到一种奇迹般的经验——你和宇宙并不是分开的。 ----奥修《静心与健康》
●“智慧可以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智慧是达芬奇式的智慧,无所不包。达芬奇画过画,教过数学,研究过人体解剖,设计过不用手纸的全自动抽水马桶。另外一种智慧是集中式的智慧,比如那个写《时间简史》的教授。他全身上下,只有两个手指能动,只明白时间隧道和宇宙黑洞。淫荡也可以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对任何有点味道的男人都感兴趣,另一种是只对一个男人感兴趣。林黛玉和你都属于后一种。” ----冯唐《万物生长》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人生来本就是孤独的,和宇宙相比我们,我们的存在,不过之于浮游之于龟,只愿自己的生命能像烟花一样短暂却美丽
●人类做为一种灵体
每天都要和宇宙本元会晤
仿若灵魂回到归宿
去故乡的小路将另一个世界阐述
闭上眼,就是宇宙
●当你和宇宙结合,从一边可以说你是空,但从另一边你是如此充满的以致于你可以是任何东西。你可以是月亮,你可以是玫瑰,你可以是云朵。或者你可以只是空的天空。 ----奥修《佛,空性之心》
●爱是无我的合一,是和宇宙万物和所有灵魂浑然一体,无你我之分。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各种状态,水的状态时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有心灵的温度决定的。不管什么原因假若一个人对生活是零摄氏度以下的冷漠那他的生活就是冰,他的整个世界不过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抱平常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进大海但永远离不开土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是一百摄氏度的炽热,他就能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它还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当一个人能够在绝对的宁静中死亡时——完全地警觉、经验到的既非欢愉也非疼痛。那时他将不会再度被生出来。那时他已经跳脱出生与死丑陋的转轮了。他已经与宇宙合而为一。和宇宙合而为一就是涅盘。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分开的个体,而变成整体了。 ----奥修《法句经》
●人类并非是这个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
人类差不多处于整个宇宙智慧生命等级和整个宇宙大家庭生命结构的最低端的位置。
和宇宙中其他智慧生命比较而言,人类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因为人类需要依赖其现有的物理身体结构才能得以生存。
当人类明白了他可以像宇宙中其它存有那样可以无需物理的身体就可以生存,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类才进入了进化的崭新领域,尽管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一点人类还没有看透。
这才是关键。当人类不需要依赖他的肺和消化系统以吸收宇宙的引力磁场维持其氨基酸引力磁场的存在,从而维持其生命,但是,他利用与氨基酸相适应水平的引力磁场做为场体在宇宙磁场中获取其生存之所需。
●神性应该包括所有一切--绿树的清翠,花朵的绽放,鸟儿的翱翔。只有这样的神才是和宇宙一体的。他是宇宙的灵魂。而宇宙则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在悸动、在振荡........ ----奥修《奥修传》
●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们的神。
神会接受你的保护吗?你,哼,这个世界太小,和宇宙相比这个世界真的太小,而你,坐在这个小小的世界这个小城市这条小街道上,信口开河滴说 要保护创造整个宇宙的神?他不需要你来保护!他有能力保护他自己。 ----《我的个神啊》
●死亡如此嘲弄,嘲得可怖;
既然如此,那生命又何尝
不可以满足于它,
让一个微笑将一切都化为乌有?
万物本就是虚幻,
重复地涌现和泯灭在时间的急流之中,
虽不及万劫不复之流,
却能将时间、太阳和宇宙吞没。 ----拜伦《唐璜》
●亲爱的小朋友,祝你保有你的勇气和直率和纯真和充沛情感和宇宙能量,大步前行。 ----柏邦妮
●但佛陀知道得很清楚。他知道只要你存在,你将会处于悲惨,陷入困难。是你全部的悲惨使你和宇宙分开。它有不同的形式,但真正的形式,事实是你让你自己和这个巨大的存在分开。 ----奥修《佛,空性之心》
●谁强谁就可以建立秩序。
和宇宙一样,行星围着恒星转,卫星围着行星转,违反规则的东西,只配在角落里默默地消失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星游记》
●天涯小说《南极霸业》作者“诗家茉莉佛”(即:爱迷途佛)说:
我并不是在写小说,我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引导读者进入我的思想,我所认为的未来世界和宇宙,我相信我所写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甚至认为那就是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
●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就是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否认有什么事物的第一原因和宇宙 人类的什么终极目的 ----顾准《顾准文集》
●“让我做你的高长恭,可好?”
“可我喜欢宇文邕”
你知道高长恭和宇文邕是两种人,所以我们之间也就少了开始的理由。
●如此深入一样事物,你将会明白它和万事万物是如何贯通融合,接下来,细节便自然而然会和宇宙结合,两者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娜妲莉·高柏《心灵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