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杨葵的唯美语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杨葵的唯美语录

2018-09-03 21:14: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杨葵的唯美语录

  ●打个比方就是,从零分到九十五分不太难,后面那五分,每前进一步都需脱层皮,重新做人。 ----杨葵《过得去》

  ●夜深人静时,小童跟儿子说:好好念书,千万别学妈,长大了到北京上大学,妈给你攒着钱呢。 ----杨葵《百家姓》

  ●很多相熟的朋友,以为全面了解,其实经不起细想,越想越不把稳,我们彼此真的很熟吗?经常也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喜欢了当做熟人相处,相敬,相亲,甚至相爱。而实情里人人孤苦熬也,所见所处,也无不零碎片面,哪有什么全盘知晓。 ----杨葵《百家姓》

  ●这位网友一看就是个老派人,认真严肃的人,在他心目中,重拍《红楼梦》还是一件与文学名著《红楼梦》有关的事,而现在的社会,早不是这样认真严肃的社会了,人人都在不知觉中,被光怪陆离的现实裹挟得滴溜溜乱转,早忘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杨葵《过得去》

  ●茶人——性情之人多,灵气才气都不缺,但是不同程度地,骨子里都有点玩物丧志的倾向。 ----杨葵《百家姓》

  ●理发师这称呼太传统,时兴的叫法是造型师。遇上我这样只理发不造型的,小张挣不了什么钱。好在有的是讲究人,烫发染发,要做标新立异的发型,自己又老拿不定主意,这时就需要小张帮着设计,并完成。 ----杨葵《百家姓》

  ●我读书都是比较随意的,我向往这样一种读书生活:闲读书,读闲书。我所谓的闲书,按传统的图书分类法,就是“经、史、子、集”里边的“集”。前三类,大多厚重、深奥,是要学以致用的,怎么能读出闲来呢?就连本来已经闲得可以的“集”,我还要挑那些边三角四的来读,比如唐宋笔记、明人小品。闲读书,读闲书是我一直向往的状态,但是现在真正能闲下来读读闲书也不容易了。 ----杨葵

  ●生活中好多事都是这样,明明觉得不好玩、不耐烦,明明是虚妄一场,可又老是忍不住凑个热闹、评评理。事一关己,还会兴奋,甚至雀跃。这个说起来是人的本能,不必奇怪也不必自责,关键怎么上一个层次说话。依我看,不过就是老从说的那个“会”字。会吵会看,就能吵出意思看出意思。 ----杨葵《过得去》

  ●会生活的人,即便无聊透顶的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杨葵《过得去》

  ●好多作者都跟我去小郭那里改过稿,比如石康第一次出书,就开着他新买的白色捷达到那平方去过。还记得石康出来,以他一向狂放的语气跟我说:这帮苦孩子!还真能挣巴 ----杨葵《百家姓》

  ●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赛特已沦为三流商场,比之更艳更耀的商场如雨后春笋亮相京城,社会巨轮仍然马不停蹄向前滚动;而我已过不惑之年,歧途归来,重回家庭,重回书斋,深感当年追名逐利的粗鲁可笑,在简朴平静的生活中找到人生正道。风清月朗之夜,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感慨得失之间的微妙互动,以及人生在此得失之间的折腾之苦。 ----杨葵《过得去》

  ●星转斗移,小连如今身在何处,忙些什么,音信杳无。要说起来,这才是人世间的现实,相遇、分离全都猝不及防,所谓温暖,也是内心一层幻想而已。不过这层幻想比较隐秘,隐藏更深,因而不易察觉。 ----杨葵《百家姓》

  ●五十个人,却叫做“百家姓”,乍看驴唇不对马嘴,其实并无不妥。中国经典启蒙名著《百家姓》,也不是真只收录一百个姓氏,而是五百多个。叫“百家姓”只是取个方便。另外,多少也有激励自己继续写下去的意思。 ----杨葵《百家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国门外新建了赛特购物中心。正值商品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赛特以货品新奇、价格昂贵、引领生活新潮流而著称。我被大潮裹挟,又成了那里的常客。隔三岔五跑去,在光茫耀眼的货架中穿行,内心物欲横流,思绪被光鲜时髦的商品带得过山翻滚一样,似要蹦出胸腔。从此冲上名利之途,一路摸爬滚打,要过最新最美的生活。偶尔走过社科院,居然浪言浪语:如此黄金地皮,社科院这样的单位占着也太可惜了! ----杨葵《过得去》

  ●生活中,有些人好像只是专门用来打招呼的。要说也经常碰头,甚至把酒言欢,很熟的样子,可静下心来一琢磨,为人如何一无所知,真个叫泛泛之交。与此相似,有些地方,也好像只是专门用来路过的。只是路过,从不停留。 ----杨葵《过得去》

  ●回忆于我,是回得去的,回去的途径就是文字。“回得去”念着不顺耳,所以改成“过得去”。其实,这还是借个方便说话,哪有什么过去可以回,所谓过去,都是现在心里的过去,无不都是现在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而每写完一个笔画,它又成了过去。如此,当然也就没什么回得去、过得去。 ----杨葵《过得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