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达名言
1、不论你所坚持的这种价值观是多么美好,当你要求这个世界只局限于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当你的价值观不仅仅表现在严以律己,还发展成苛以待人的时候,这种价值观就可能是禁锢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很容易走向极端。 ----《总统是靠不住的》
2、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只知道,看一看世界,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我对自己说,我要走遍世界走遍已经读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城镇。心里明知这不可能,我还是固执而不能放弃梦想——我想我会继续这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一路走来一路读》
3、生活中到处都是陷阱,不管你如何谨慎,迟早仍然要跃进去。 ----《一路走来一路读》
4、平等并不是均贫富,并不是财产的平均,而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即追求幸福的机会之平等。 ----《如彗星划过夜空》
5、人之所以是人,要有“人性”,要有对弱者的爱和同情。而在扫除人性之后,“科学和理性”,有可能成为非常可怕的罪恶的借口。 ----《像自由一样美丽》
6、它(南方种族隔离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大家对于人性的反省和讨论过程,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也就相对牢靠。这也是在制度上逐步推进的时候,隐藏在下面的人的认识基础的变化。 ----《我也有一个梦想》
7、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真正的刑事犯罪,对正当举报有种种法律规定,以避免诬陷。也尽可能对人之常情予以照顾。例如,一个犯罪嫌疑人的直系亲属,可以有权不出庭提供对自己亲人不利的证词。可是,哪怕是亲人,你也不能帮助罪犯藏匿罪证、不能协助逃亡,否则就是共谋罪。比如,在美国也有亲属举报犯罪的,最出名的是一个校园炸弹手,专给人寄炸弹邮包,寄了好多个了,高额悬赏好多年也没有破案,最终是他弟弟从他的“宣言”里识破真相,告诉自己的母亲。两人商量下来,决定阻止亲人的犯罪行为,举报并谢绝了奖金。美国社会的大多数人体谅这对母子的内心煎熬,对他们还是很敬重。至于对犯罪集团布下“线民”,更是社会普遍接受的必要措施。因为这里讨论的是严重的刑事罪行。 ----《历史在你我身边》
8、你得到的信息是简要的,推论也就会显得格外清楚。但是,就像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一样,当事实被简单化以后,看似清晰的结论,有事反而会模糊事件的真是面貌,甚至也会曲解事件所折射的意义和教训。 ----《我也有一个梦想》
9、它是精益求精的,却不精细和精致。弗拉门戈舞的“精”,是民间舞者争胜斗强拼出来的,不是精雕细凿磨出来的。它也是粗粝的,它表达的感情波澜,不是贵族式的,不是茶花女式的,也不是油盐柴米醋式的。它是吉卜赛的树林,是小酒馆的微醺和大醉,是卡斯蒂利亚多石的山,是安达卢西亚强劲的风,是西班牙不灭的灵魂。 ----《西班牙旅行笔记》
10、罗家伦层总结衰落原因,认为:一是“青年做事往往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势”;二是“第一次学生运动”懂事用功学生负责,“但是到后来久动而不能静,有许多人只知道动而不知道读书,于是乎其动乃成为盲动”;三是,”最初动的学生,是抱着一种牺牲精神,不是为了出风头“,而他们的”名声较大,大家知道得多了,于是乎有许多人以为这是成名的快捷方式,乃是出风头的最好方式,结果个个想起来动,结果必至于一败涂地“;四是后来的各种政治成分加入,“往往起于内部的破裂”。也许还应该说,运动时短暂的事情,能够达到的目标是有限的,自然会衰落。可惜热血沸腾之中,很少有人肯在合适时机见好就收。 ----《历史在你我身边》
11、“加入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历史观中,总是能够聪明地发现别人的种种恶行,同时又总是对应出自己的种种光荣事迹,而很少能在历史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曾经和别人一样有过的那张清晰而丑陋的猿脸,甚至那条猿尾巴的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怀疑自己的聪明是否过了头了。在这样的历史观下,很难有什么本质的进步,因为一切可能取得的历史教训都被我们排斥了。” ----《我也有一个梦想》
12、我常常想,人类得到切割时间的能力,确实堪称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混混噩噩一顿水地过下去。人,有了停顿的概念,才会有反省的机会。 ----《在边缘看世界》
13、只是一点温情
我羡慕你那一点点暖意,我的朋友,
当我带着冷冷的编号数字,爬出我的床,
当我除了冷,没有别的感觉
却仍然被我可爱的梦想环绕。
没有想到要被迫在冰冷的龙头下冲洗
慢慢地,我被淹没,不是在我的羞耻里,而是污秽。
哦,可爱的一点温情,哦,如此亲切得到的温情
我愿意在你的仁慈中温暖我自己。
当我最终醒来,带着一颗沉重的心,
我饥肠辘辘,我哭了
想到我现在必须放弃所有的希望,
我希望自己睡着,睡着,只是睡着。 ----《像自由一样美丽》
14、怀疑的萌发,最初始于文字急剧下滑,流于粗鄙,后来更引出铺天盖地的颂扬文字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 ----《一路走来一路读》
15、假如没有对于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息的对于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结果完全可能演变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 ----《我也有一个梦想》
16、游击战的战略,将打破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的角色区别,不可避免地出现军人对平民的战争暴力,这是平民遭受最大死亡、伤害、疾病、饥馑的战争形式。战争的剑会降临到老人、妇女、儿童甚至婴孩的头上,那将是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过的最悲惨最苦难的战争。这种伤害到平民的残酷和苦难,将在所有的人中间——不分军人和平民,积累仇怨和报复,将造成整个民族的道德滑坡,正义将离开这个民族。这是一种民族灾难,无人能幸免。 ----《一路走来一路读》
17、道德和荣誉,高于生命和权力,职责是政治家的天命,权力只不过是完成职责的工具而已。 ----《一路走来一路读》
18、看到一篇关于聂绀弩先生的文章,文章作者感慨聂绀弩当年是由于朋友的告密才被送进监狱。被点名的是一些文化名人,他们本身也长期受到政治迫害。后来,我又看到这些说法的来源——一位名叫寓真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聂绀弩档案的长文。爆炸性的揭秘都是来自文中公布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显示,聂先生的罪名部分来自朋友的揭发。 ----《历史在你我身边》
19、“国家利益”是一个当权者最轻易可以为自己所用的遮羞布 ----《总统是靠不住的》
20、尼克松面对最高法院的判决,有服从和抵抗两种选择的可能。他将有可能面临法警带来的搜捕状。于是白宫幕僚长,出生军界的黑格本能提出,有必要调82空降师围住白宫保卫总统。 ----《总统是靠不住的》
21、我有时候会奇怪,是不是民族性格对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会起到很大作用。有时候,你会觉得西班牙人有点狡黠,可是却绝不猥琐,他们永远不是那种被视之为智慧的世故。他们骄傲,却不是唯我独尊的傲慢。这种精神骄傲不是要别人对他的绝对臣服,他们的骄傲恰恰就体现在自己的服从。那是在国外面前军人的骄傲,那是女人面前堂.吉柯德式骑士的骄傲,还有,在真理面前前绅士的骄傲。 ----《西班牙旅行笔记》
22、在第一个总统诞生之前,他们考虑的的首要问题,不是寻找一个伟人,试图赋予他足够的强权,一边控制住美国的局面。相反的,他们考虑如何推选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同时限制他的权力,使得总统和政府都无法干涉人民的生活,使得自由自在的美国人依然自由如故。因此,美国和所有的国家一样不乏伟人,但是这里的伟人没有一个与强权有关。 ----《总统是靠不住的》
23、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前不久,在布拉格研究院负责管理历史档案的年轻历史学家,发现一份1950年的档案,有米兰·昆德拉的告密材料,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被告密的人差点被判死刑,最后被送到铀矿强制劳动十四年。档案材料提到是大学生米兰·昆德拉的揭发,却没有留下他的笔迹。而米兰·昆德拉本人否认有过这样的事情。此案至今还是个谜。 ----《历史在你我身边》
24、上世纪初,中国也有过关于政体的争论,保皇派的认为应当君主立宪,革命派的主张共和制。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缺陷,其中还是梁启超比较有远见。任公认为中国民智未开,贸然实行全民的民主是不可行的,人民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权利,结果他们的民主权利就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操控,因此他更主张渐进式的改革。中国实际的政治走势,几十年的动荡格局也部分的验证了梁的观点,在这方面梁启超的水平确实比他的老师康有为更为与时俱进。 ----《如彗星划过夜空》
25、这些个人回忆让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存在的上下脱节状态在乡村和小县城是如何具体表现出来的,也让我们看到变革时代制度衔接之重要,看到变革的循序渐进为何要顾及复杂的社会民众层面的种种因素。 ----《历史在你我身边》
26、“事实上,暴力革命却往往并不是发生在最残暴最专制的时刻,在那个时候,一切革命的可能,都被残酷压制了。偏偏是压力减轻,渐进改革进行到最后关头,似乎是最可以避免暴力革命的时刻,它就爆发了。 由制度确立下来,由制度保障执行。balabala,可是如果没制度保证,这些由上层赐予的进步,就可能在一夜之内发生巨大倒退。上层赏赐的果子,当然理所当然可以随时收回。” ----《带一本书去巴黎》
27、康有为对黑人这样描述道:「然黑人之身,腥不可闻。……故大同之世,白人黄人,才能形状,相去不远,可以平等。其黑人形状也,铁面银牙,斜颔若猪,直视如牛,满胸长毛,手足深黑,蠢若羊彘,望之生畏。」 ----《我也有一个梦想》
28、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在呼吁人道,还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和"公众正义的名义"呼吁仇恨,他的人民将走过的路径是不相同的。 ----《我也有一个梦想》
29、今天的民主进程已经大大深入,知识界对专制的批判已经非常彻底,而对民众的弱点可能导致的暴力和非理性,却常常还是闭着眼睛绕开,或是为其寻找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的反省,越来越艰难 。因为民主大潮的副产品,就是知识界日益把批判专制、强权,看作是为众人称道的独立精神,而没有勇气悖“民众大潮”而行,持独立思想言论于民众和知识界同行。 ----《如彗星划过夜空》
30、有曾经是“政治运动过来人”的学者指出,告密根源是由于几十年严酷的政治运动摧残扭曲着人性,而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这样的揭秘会带来许多难以料想的伤害,我们应该停止“揭疮疤”。也有学者认为,告密现象今天还没有绝迹,所以,“揭”有警示作用,让大家知道,告密是坏事,做不得,做了之后,有一天可能会被揭示,会被大家所不齿。那么,到底如何是好呢?我想,首先要问:为什么会形成社会的告密之风?大家注意到,在某种社会机制下,会出现大量类似的告密。我想,应该探究的是,为什么会这样,所谓告密的要害究竟是什么?我以为这里的关键不是这个社会是否缺失道德教育和警示警告,而是这个社会是否缺失健全的法制。 ----《历史在你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