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林文月名言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林文月名言大全

2018-10-27 20:03:01 作者:林文月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林文月名言大全

  1、情怀只合自家知,说与旁人枉费辞。惆怅归来清漏水,自研残墨写新诗。 ----《写我的书》

  2、有些甜美的记忆却是永不褪色,舌上美味之内,实藏有可以回味的许多往事。 ----《三月曝书》

  3、在这样的黄昏,我不再关心亭台楼阁的变迁,不想查究人类哀荣底事,也不愿把任何俗务摆上心头。只因为这暮春的景色太醉人,我心中有些微的激动,和莫名的感伤。 ----《京都一年》

  4、又譬如说读屈原的《离骚》,在那个绚烂象征性的文字背后,我们认识了一位独立特行狷狷自守之士,看到他如何徘徊犹豫在正义与邪曲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街头,孤寂而果敢地决心取舍。透过婉转缠绵的辞句,我们为那兀傲而茫茫的心智流浪感觉心酸,却又肃然起敬于不肯从流时俗的楷模典范。而当我们读《天问》时,则又惊讶于那里面所提出的种种疑问,有些竟是二十世纪今日的科学仍无法解答的难题。究竟人类的智慧进步了多少呢? ----《三月曝书》

  5、及近代学者研究之结果显示出《源氏物语》一书中所引用的汉文书籍有:《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晋书》《庄子》《管子》《昭明文选》《白氏文集》《元稹诗集》《刘禹锡诗集》《西京杂记》《述异记》《游仙窟》等多种。 ----《读中文系的人》

  6、一个人要能坦然接受别人的关爱,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给予和接受,同样都是需要宽广的胸襟的。 ----《读中文系的人》

  7、日本人习惯吃冷的饭,而佐以热汤,菜肴则绝大部分为鱼,所以味道十分清淡,这和喜食油腻兽肉的中国人很不相同。 ----《京都一年》

  8、茶会原定九点四十分开始,但客人三三两两来迟,先到的人不得不闲谈等候着,据说这就是所谓“京时间”,充分表现出日本古都人民的悠闲生活。茶道老师悄悄告诉我,对于茶会你不能期待它何时开始,或何时终了,因为茶道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应该顺其自然。 ----《京都一年》

  9、很多年以前,我遇到一双赤手空拳的手。那双手大概与我有前世的盟约,于是,再也没有任何一双手能够吸引我一顾。 ----《手的故事》

  10、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读中文系的人》

  11、在我个人涉猎我们的古典文学时,经常发现借文字以沟通古今的一种喜悦。譬如以我们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吧:它除了给我们以“兴观群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与信念外,突破文字语言的障碍与差距之后,我们竟发现在那三百篇之中,活跃着超越时空的人类的感情和思想。我们所看到的不仅只是一堆古朴的诗歌而已,而是人类活生生的喜怒哀乐的纪录我们看到先祖们如何克勤克俭战战兢兢生活,看到他们如何欢庆丰收,悲歌流浪,哀叹行役,愤怒压迫,甚至还看到那时候的少男少女匹夫匹妇也同样为着爱情痴迷焦虑雀跃兴奋,这实借研读古籍而一旦豁然消除“代沟”,感到与古人神交,还有比这更奇妙的经验吗? ----《三月曝书》

  12、"我们来看老树,我们走了;还会有不同的人来看它。在这里,台湾大学,永远不乏知识学术的新血。这一点是无疑的。" ----《饮膳札记》

  13、这样浸泡出来的卤蛋,要对半剖开,才能显现其特色。但因为蛋心未凝固(与溏心皮蛋类似),所以剖切之际宜取棉线而不宜用刀,否则蛋黄容易沾黏于刀背上,致形体损坏。用棉线剖分水晶卤蛋的方法,颇饶原始趣味。 ----《饮膳札记》

  14、像白居易的文字老妪能解,那么平凡且有味道的作品,是经过努力琢磨换得的。好的散文要做到不无病呻吟,要有真思想、真感情,而且忠于自己。

  15、这半年多来,我看到日本不少的罢工和罢课,这是民主社会争取新决策、新制度的手段之一,虽然有时也有某种程度的效果,但是为此所造成的公私双方的损失也往往不小。 ----《京都一年》

  16、然而多年之后,我仍没有去过那个城隍庙。离开上海那一年我十一岁,我随着父母家人回到从未来过的故乡台湾。日月飞逝,我从年少而成长而渐老,上海始终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也曾有过几多次可以回去的理由和机会,但我心中有一种担忧与惧怕,不敢贸然面对我童年许多珍贵的记忆所系的那个地方。韦庄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日本的一位近世诗人说:“故乡,合当于遥远处思之。”
城隍庙的“扣三丝汤”果真如我烹调出来的色香味吗?如是我闻,但我不敢去求证。 ----《饮膳札记》

  17、我喜欢少年人像个少年人,有梦、有理想、精力旺盛,而又充满好奇,有一些些多愁善感,甚至也不妨有些狂妄或荒唐的想法。 ----《读中文系的人》

  18、很多年以前,台大的后辈同事黄启方特在他的新屋宴请台先生和孔先生二位老师,邀约我们前期后期的学生辈作陪。那晚女主人美和挥汗在厨房中忙进忙出,做了许多佳肴,但因酒兴浓,一座客人竟饮食谈笑至九时半都未离席,而主人又添酒留客。美和终于有些羞赧地端出一碗红烧蹄髈来,一面忙着解释:“这一道菜本来是不想拿出来的,因为不小心烧糊了。真是不好意思。”那个蹄髈,盛放在一个蓝白瓷碗内,油亮鲜香,只是底下靠锅的部分焦糊脱皮,却另有一种焦香诱人。于是,以那软腻的蹄髈佐酒,十箸齐下,酒兴与谈兴更浓,不一会儿,竟也碗底朝天。 ----《饮膳札记》

  19、艺术的最高境界并不在取悦于人。 ----《京都一年》

  20、六十年来文酒深交吊影今为后死者
八千里外山川故国伤怀同是不归人 ----《三月曝书》

  21、他认为由于内忧外患的影响,所谓今日的中国文学,只是作为战争的武器以及社会政治改革的宣传,它是一种优越的说教,却不是美的本质的表现。他又说白话文学推动以来,多数中国作家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致使其作品困于西方的模型中,失去了原有的中国精神,他盼望我们从速建设新的中国文学精神,这一段话是颇值得我们反省参考的。 ----《读中文系的人》

  22、日本人平时很少吃兽肉,据说吃牛肉的风气是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的,有些保守的京都人至今不能习惯肉腥。不过,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改善民间的食生活,促进国民健康,已提倡面食和多食鸟兽肉,而一般年轻人也逐渐有重视肉食的倾向了。 ----《京都一年》

  23、传说中乞儿烩煮富家残羹冷炙的故事虽未必可信,但佛跳墙的烹制特色在于各位分制,最后汇聚而隔水蒸煮;同样的素材同锅烹煮,却效果全异。 ----《三月曝书》

  24、日本人常常自诩:上帝创造了自然的美,日本人却创造了庭园的美。 ----《京都一年》

  25、有时我不免想,味觉往往也可能引发一些乡愁或深藏于心底的记忆的。 ----《三月曝书》

  26、火车站里里外外都是人,日本人是出名好游山玩水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假期…… ----《京都一年》

  27、最前面所展览的是佛教念珠类,有水晶玉、杂色琉璃、琥珀等数种。虽然比起我们外双溪故宫博物馆所展的古玉,不见得更具有历史价值,但是我们的古玉是出土之宝,而这些念珠则是一千二百年来相传二刻意保存下来的古物,这一点正是日本人所引以为荣和骄傲的。我们有优美的文字,赖以保存古代诗文,可惜在古器物的保留方面却远逊日本人。 ----《京都一年》

  28、因此,美食固然重要,宴饮的氛围以及客人的感受,更值得主人关心。 ----《饮膳札记》

  29、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太多可贵的文学遗产,等待我们去消化享受吸收为我们的精神血肉。钻研我们的古典文学,使我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这一条路是漫长遥远的,一个人穷其一生可能也达不到理想的终极,然而,每跨出一步便是一种新鲜的享受与收获的喜悦。 ----《三月曝书》

  30、歌舞伎也和京戏、歌剧一样,情节和戏文都是固定的,内容则多取自历史故事,而以描写情理的冲突与矛盾者居多,所以能雅俗共赏。 ----《京都一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