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埃里克·霍弗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埃里克·霍弗的名言

2018-12-15 19:53:01 作者:埃里克·霍弗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埃里克·霍弗的名言

  1、当一个人面对无穷的机会时,无可避免会看不起现在。 ----《狂热分子

  2、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一种无愧无东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而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这种权利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狂热分子》

  3、想要培养出人们随时准备好战斗和赴死的心态,诀窍在于把个人从他的血肉之我(flesh-and-blood self)分离出来。有几个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把他彻底同化到一个紧密的团体。 赋予他一个假想的自我。 灌输他一种贬抑“现在”的态度。 在他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一道帷幕。 通过诱发激情,阻止个人与其自我建立稳定的平衡。 ----《狂热分子》

  4、Our frustration is greater when we have much and want more than when we have nothing and want some. We are less dissatisfied when we lack many things than when we seem to lack but one thing.
已经拥有许多而想拥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耍大于一无所有而只想拥有一点点的人。另外,只缺一样东西的人也会比缺很多东西的人更不满。 ----《狂热分子》

  5、情况往往是,被一个人伤害之后,我们会恨的是一个完全不相子的人。例如,迪斯大林秘密警察欺压的俄国人轻易就被煽动去反对"资本主义战争贩子"因为《凡尔赛和约》心生不满的德国人把气出在犹太人身上;南非的祖鲁人( Zulus ) 不找压迫他们的布尔人算账,却去屠杀印度人 ----《狂热分子》

  6、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由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其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 ----《狂热分子》

  7、失意者在大肆诋毁“现在”之后,会得到巨大的快乐。通过贬抑现在,他们获得了一种隐约的平等感。 ----《狂热分子》

  8、在自由社会,一个领袖只有在盲目相信人民的智慧与善良的情况下,才可望维持人民对他的支持。一个领袖与其说是在领导人民,不如说是追随人民。 ----《狂热分子》

  9、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个紧密团体的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 ----《狂热分子》

  10、在一个极权社会中,革命会爆发,一般都不是因为人们对压迫和困苦的怒火趋于沸腾,而是由极权架构发生松动所导致。 ----《狂热分子》

  11、Absolute faith corrupts as absolutely as absolute power.
绝对的信仰像绝对的权力一样导致绝对的腐败。

  12、狂热者并不是真会坚持原则的人。他拥抱一项大业,主要并非由于它正确神圣,而是因为他亟需有所依附。这种感情上要有所依附的需要,往往会把他拥抱的任何大
业转化为神圣伟业。 ----《狂热分子》

  13、Hatred is the most accessible and comprehensive of all the unifying agents.
在所有团结的催化剂中,最容易运用和理解的一项,就是仇恨。 ----《狂热分子》

  14、由此看来,最容易让群众运动滋长的环境,就是『个相当自由却缺乏舒缓失意感机制的社会。 ----《狂热分子》

  15、Rudeness is the weak man's imitation of strength.
粗鲁是弱者对强者的模仿。

  16、一个能干领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他的追随者制造一种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从事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是在进行某种肃穆或轻松的表演,从而忘了生死问题的严重性。 ----《狂热分子》

  17、恨意总是潜藏着钦佩。这一点,部分反映在我们喜欢模仿我们所恨的对象。每一个群众运动都会按照宫选定的魔鬼的形象来塑造自己 ----《狂热分子》

  18、极端自私的人特别容易有失意感。一个人愈自私, 失望时就愈难熬。因此,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狂热分子》

  19、当我们把一个群众运动的成就归功于它的信仰、主义、宣传、领导或冷酷无情时,我的触及的只是它们赖以促成团结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除非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孜孜以求的,是培养和巩固团结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否则就难以了解群众运动的本质。 ----《狂热分子》

  20、因此,显而易凡的是,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之百的信仰。" 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旦我们理解一样东西,它就会像是发源于我们自身。显然,那些被要求抛弃自我的人不会从发源于自我的东西上看到永恒确定性。凡是他们能完全理解的东西,其有效性与确定性在他们眼中都会失色。 ----《狂热分子》

  21、没有了可供热烈献身的对象,他感到漂泊和被遗弃。在他看来, 宽容是一种软弱、轻浮和愚昧的象征。 他渴盼那种来自完全顺服的心安理得感,渴盼全心全意依附于一种信仰和主义。对他而言重要的不是一个运动的主张和目标,而是它可以让他完全献身,并与一个集体发生联系。他甚至会愿意参加一个反对他前一个信仰的群众运动,但前提是那必须是个真正凶猛的运动一一不妥协,不宽容, 声称占有唯一和独一的真理。 ----《狂热分子》

  22、You can discover what your enemy fears most by observing the means he uses to frighten you.
通过观察你的敌人恐吓你的手段,你可以发现他们最害怕什么。

  23、哪怕是在合理悲愤的情况下,我们的恨意主要仍然不是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来自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一换言之是源于自卑。当我们自感比伤害我们的人优越,我们更可能的反应是鄙夷他们,甚至是可怜他们,而不是恨他们 ----《狂热分子》

  24、那些最大声呼吁自由的人,往往是最不乐于住在自由社会里的人。"失意者"因为受到自己的短处压迫,会把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现有的种种限制。实际上,他们最深的渴望是终结"人人皆有自由"的现象。他们想要取消自由竞争,取消自由社会里人人都要经历的无情考验。 ----《狂热分子》

  25、所有群众运动的领袖都会告诫追随者不要槟仿外人..做那些令人憎恨的事" 。模仿外人被认为是变节和背教行为。"任何模仿外国人的人都是犯了侮辱民族罪, 就如同一个间谍从一条密道引人一个敌人。" 各种方法被用来切断信徒与非信徒的联系。有些群众运动甚至采取极端措施: 领导其信徒走λ 旷野,以使他们在不受打扰的环绕下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狂热分子》

  26、无神论者是一种宗教人格。他把无神当成一种新宗教来膜拜。 他是满怀虔诚与宗教热情的无神论者。 ----《狂热分子》

  27、团结行动的能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看来几乎总是形影不离的。我们着听说一个团体的成员完全置死生于度外,就可想见他们的关系必然十分紧密团结 ----《狂热分子》

  28、失意者看到有钱人走下坡和正直者受辱,会深感安慰。他们在普遍的没落中看到人类平等的前景。在他们看来,大混乱就像坟墓一样,是平等的温床。他们炽烈地深信,一个新秩序必然会来临,但在新秩序建立起来以前,旧的一切必须连根铲除 ----《狂热分子》

  29、看到一些标榜爱上帝、爱基督、爱国家或同情被压迫者的群众运动制造出大量血腥、恐怖与破坏时,我们往往会把这种可耻的扭曲归咎于运动领袖的野心。但事实上,把高贵的动机变形为仇恨与暴力,并不是诡计多端的领导者蓄意操弄的结果,而是由爱上帝、爱国家一类的热忱所催生的团结致之。去个体化( deindividuali;zation) 乃是彻底整舍的前提,而无私的奉献在相当大的程度也是一个去人化 ----《狂热分子》

  30、通过在追随者心中点燃和煽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的均衡。它们也会用直接的办法延长信徒与自我疏离的时间。它们不但会把独立自主的宝活说成是空虚无聊,还会说成是堕落和罪恶。一个单独生存的人是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罪孽深重的生物。他只有一个得救的机会:弃绝自我,在一个神圣组织(教会、国家或政党)的怀抱里过新生活。反过来这种对自我的诋毁又可使激情保持在白热状态。 ----《狂热分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埃里克·霍弗的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