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凤倾天阑》小说摘抄
1、“三公不是笨。”“他们只是傻要面子,不好意思爬窗户而已。朝廷的官儿很多都有这种奇怪的病,叫做面子病,很多时候要面子不要命,你记住这一点,以后可以利用。” ----天下归元
2、她之前也从未想过,自己这样冷峻肃杀的性子,会有男人怀中小鸟依人这一日,然而真依靠住了他,也觉得这样也是适合自己。
也许这就是天命注定,每个人世间流浪,因缘际会,找到适合自己胸膛。她模模糊糊地想,嗅着他芝兰青桂香气,隐约觉得他瘦了,心里酸酸,便将肚子靠他紧些。 ----天下归元
3、于无人处觅有人,于不可能中见可能。 ----天下归元
4、其实、也许、大概、好像……遇上侮辱先无声退却,然后对方得意时冷不丁冲出来宰了他,不才是您容楚吗…… ----天下归元
5、“带他来,我救他。”他道,“我怎么忍心你伤心一分?我怎么忍心你孤寂终身?若我在,我还有信心给你照拂,我离开,他再死,以后谁来爱护你一生?” ----天下归元
6、近雪,深凉。 ----天下归元
7、“太史姑娘,欢迎你来睡我。”
“胸大肌太薄,肱二头肌太弱,三角肌未成型,斜方肌没有——不够资格。”
“太史阑,我第一次发现,女人,不是肌肤胜雪才算美的…”
“嗯,男人肌肤胜雪也很女人的。”
“你是不是存心气我,好破坏我难得的心境?”
“心境?别侮辱心境。你心里除了精虫,我看没别的。”
8、”我什么都有。所以什么都没有。“——李扶舟 ----天下归元
9、抱你坐上去的位置,永远不如你自己爬上去感觉更好。 ----天下归元
10、那个世界,是不是只有黑白二色,是不是永远冰封山峦,是不是一剑擎天,永不和谁双峰并立? ----天下归元
11、所谓智者,未必一定指智慧,而是敢于当面戏耍天下的勇气,是能屈能伸无视一切非议的疏狂。
为上位者,智慧心术谁也不缺,但身居高位久了,便有了体面尊严,并为那些体面尊严所限,是以曾有前朝霸王兵败不肯过河不惜自刎,是因有今朝诸臣无可奈何被动应付南齐国公的刁难。
能真正放下这些的高位者,大丈夫也。 ----天下归元
12、当一个人,在某些特殊时刻,真正展现不易为他人发现的,和本身气质大相径庭的气韵,那一刻散发出来的矛盾而甜蜜的美,足以让世上的所有在那一刻,为她沉醉。
13、一将功成万骨枯,背负的,从来不仅仅是生命。
还有无数的道义、良心、静夜里辗转浩淼的叹息。 ----天下归元
14、“什么你麻烦他麻烦,你苦她苦?听我的。做情敌才天生麻烦。看上一个男人,偏偏他有女人。那女人软弱,你叫横插一脚坏人幸福;那女人强悍,你叫自讨没趣迟早被煽;那男人忠诚,你叫碰一鼻子灰颜面扫地,那男人浪荡,你叫眼光不好所托非人;运气好,伤点名誉伤心远走;运气不好,被人拖出来挡箭挨枪苦力全当——谁苦?”
15、老天真是待我不薄,知我寂寞,天降美人。 ----天下归元
16、她的天地,还是太广阔,转目放眼,都是天下之大。
????要什么样的胸怀,阔大如山川江海,才足以将她拥揽在怀? ----天下归元
17、就算下一刻咱们一起死,我也希望你痛苦能轻一点,少一刻。 ----天下归元
18、生于阴暗,长于毒土,开出最妖最恶的花,但最后深埋土地的根茎,依旧留存一丝新绿。 ----天下归元
19、“放肆——”
“再放肆,也放肆不过你无视民生,倾轧部属,内藏私心,罔顾职责,将我上报的灾情搁置一边,差点令北严一地百姓,陷于洪灾!”
“大胆!”
“再大胆,也大胆不过你推诿饰过,冒领功劳,欺上瞒下,颠倒黑白,令失职者犹自在位,令立功者受刑示众!” ----天下归元
21、他是那宫廷的主人,是天下的主人,是万物的主人,然而那个小小的主人,坐在景华殿高阔的藻井下,赤脚贴着冰凉的金砖,一遍遍听着那些属于他,爱过他,他也爱过的人和物,离去的惨呼和呜咽。
从此他憎恨失去,并因此不敢再爱。
因为幼小的心,渐渐知道,他爱了,喜欢了,在意了,便会有一双冰冷的手,一个冰冷的声音,夺去那些温暖的、美丽的、可爱的一切,让黄金龙座冰冷的把手,告诉他什么叫……寡人。
22、“我不跳崖!”
她才不要狗血跳崖遇见残废大师九阴真经华山风清扬神仙姐姐啥!她只知道跳下去可能会成瘸子! ----天下归元
23、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自己喜欢的那个,无论有多少缺点,都是最好的!我来,不是来接受拒绝的,从现在开始,他是我的! ----天下归元
24、预言又如何?他相信事在人为,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力量,自可翻转乾坤。
命运,从来都不是一句话能决定的,那句话不过是一个引子,就算有千万句话,不去做什么都不存在。 ----天下归元
25、等你给她建座山,我必已成为覆盖她的天! ----天下归元
26、该会的时候总会,不过是做个人。照你这么说,谁也别从小学艺——该会的时候总会。 ----天下归元
27、人间至苦,是付出而不为人所知所解;人间至喜,是心意为所爱者全盘洞彻。
28、“我可以猜猜为什么吗?你喜欢烈酒,火一般的灼热,喝下喉咙像撒进一把钢针,从咽喉一直戳到胃里,然后砰一声,烧起来。” ----李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