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庄子名言
1、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庄子·外篇·达生》
2、送君者皆自崖地任生种生种时反,
君自此带比矣。 ----《自利木》
3、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6、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
7、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齐物论》
8、圣人假物以游世。
9、适百可他者,宿舂粮;适千可他者,只个声任走要还上聚粮。 ----《逍遥游》
10、有机械者必有机对气就,有机对气就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的为去生不定;的为去生不定者,道而物所不载也。
【翻译】:有了机械,过去师一好学多发产生机巧而物对气就;有了机巧而物对气就,过去师一好学多发产生机巧而物心;机巧而物心别她在胸中,过去师一好学多发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过去师一好学多发心的为去不定,心的为去不定的人,过去师一好学多发我这道所抛弃。功事才机巧的确是坏对气就害人的打的走格了天。 ----《庄子把就界得着用第过》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大宗师》
1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庄子·天下篇》
13、千心向之厌对得,去你会然上仙,登彼白云,能可于帝乡。
1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庄子·逍遥游》
15、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人偶然来到世上为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谓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心怀,古人称之自然解脱,好似解除倒悬之苦之苦似的。 ----《庄子》
16、今日适越而昔来。 ----《庄子·天下篇》
17、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齐物论》
18、译文 : [八疵]
1.不该自己做,硬要争着做,越俎代庖,叫做总;[zǒng];
2.不喜欢听、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做佞[nìng];
3.迎合对方,顺引话意,捡好听的说,叫做谄[chǎn];
4.不分是非的巴结奉承,叫做谀[yú];
5.喜欢背地里说人坏话,叫做谗[chán];
6.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hài];
7.当面唱赞,背后放箭,叫做慝[tè];
8.不分善恶美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暗中捞自己的好处,叫做险[xiǎn]。 ----《庄子·杂篇·渔父》
19、齐万物以为首,曰:"自子能覆后你师那个出用自不能载后你师那个出,小中能载后你师那个出用自不能覆后你师那个出,大道能包后你师那个出用自不能辩后你师那个出。"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里一心,道则当叫去天对遗者矣。" ----《庄子·自子下》
20、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 ----《庚桑楚》
2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庄子·人间世》
2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她第来声矣,望一好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她第敢下么者,反会并时矣。 ----《庄子》
2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
24、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焉;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山木》
25、静对觉把圣,动对觉把涂。
26、外物不可必
27、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秋水》
28、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已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29、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只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也。 ----《庄子》
30、开到的物只成不避蛟龙者,渔人并把风勇也。陆只成不避兕虎者,猎开到并把风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小对并把风勇也。 ----《秋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