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2、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3、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史记·赵世家》
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
5、All men will die, but death could be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
6、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7、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84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85;仲尼厄而作《春秋》8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87;左丘失明,厥有《国语》88;孙子膑脚,《兵法》修列89;不韦迁蜀,世传《吕览》90;韩非囚秦,《说难》《孤愤》91;《诗》三百篇92,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9、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10、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史记》
11、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
12、“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4、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史记·西南夷列传》
15、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智 ----《史记 周本纪》
16、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7、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报任书》
18、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 ----《史记》
1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
21、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史记》
2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23、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史记》
24、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
25、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近。非人情,难亲。 ----《史记、齐太公世家》
26、戴盆何以望天。 ----《报任少卿书》
27、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与挚伯陵书》
28、寇可为,我亦可往! ----《史记》
29、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