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罗伯特·麦基名言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罗伯特·麦基名言大全

2019-05-24 18:50:01 作者:罗伯特·麦基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罗伯特·麦基名言大全

  1、生活教导我们,任何人类欲望价值尺度与对它的追求所冒的风险都是成正比的。价值越高,风险便越大。我们将最大的终极价值赋予那些需要最大终极风险的东西——我们的自由、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 ----《故事

  2、伟大的故事家都尊重这些循环,他们明白,无论其背景教育程度如何,每一个人都是自觉本能地带经典预期进入故事仪式的。 ----《故事》

  3、社会态度是会变化的。作家必须拥有对这些动态时刻保持警觉文化触角,否则,他写出的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古董。 ----《故事》

  4、规则说:“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做。”原理说:“这种方式有效……而且经过时间验证。”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你的作品没有必要临摹一部“写得好”的剧本,而是必须依循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往往遵从规则;离经叛道、非科班的作家破除规则;艺术家精通形式。 ----《故事》

  5、观众纽带观众的情感投入是由移情作用而黏合的。如果作者未能在观众和主人公之间接上一根纽带,那么我们就会坐在影片之外,感觉不到任何东西。 ----《故事》

  6、我们人生中艰巨任务就是自我分析、试图领悟我们的人性化解其中的一切纷争。 ----《故事》

  7、每一个有效的故事都会给我们发出一个具有价值负荷思想实际上,它将这一思想楔入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不相信事实上一个故事的劝诫力量是那样的强大,即便我们发现它在道德上令人反感,也很可能会相信它的意义。柏拉图断言,讲故事的人都是危险人物。他并没有说错。 ----《故事》

  8、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为他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家与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而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时代——一个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混乱年代。例如,随着家庭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那么你如何才能向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一群 ----《故事》

  9、你以为你知道自己是谁,却常在需要表达的时候内心潜藏的东西感到震惊。换言之,如果一个情节完全按照你最初的计划展开,那么你的写作方法便过于拘谨,没有给你的想象直觉留出余地。你的故事应该让你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吃惊才对。漂亮的故事设计是所发现的主题、起作用的想象以及灵活明智地施展着手艺头脑的一种珠联璧合统一体。 ----《故事》

  10、在对真理的追求中,我们必须甘愿领受最丑陋谎言。 ----《故事》

  11、最优秀的作家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轻易转换观点。他们既能看到正面,也能看到负面,还能看到所有不同程度的反讽,并真心实意令人信服地找出这些观点中蕴含的真理。这种全知迫使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更有想象力,且更有洞察力。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所表达的即是他们所深深相信的,但这一切都来自他们对每一个鲜活问题的精心权衡以及对其各种可能性的切身体验。 ----《故事》

  12、当观众意识到故事正在飘向令其感到沉闷乏味或没有意义虚构实时,便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并进而真正离去。这一点对所有智慧敏感的人都同样适用,无论其收入、背景如何。 ----《故事》

  13、人物欲望的价值尺度与他为达成欲望而愿意承担的风险成正比;价值越大,风险便越大。 ----《故事》

  14、在故事的内核中装的是“实质”,就像在一个原子核中旋转的能,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听不到,然而我们的确知道它并能感觉到它。故事的材料是活生生的,但也是无形而不可触摸的。 ----《故事》

  15、一个人物世界中最近的对抗力量圈便是他自己的本体:情感和情绪、头脑和身体,这一切的一切从此一时彼一时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以他所期望的方式做出反应。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 ----《故事》

  16、第一个是正面反讽: 对当代价值——成功财富名誉、性、权力的过分追求——将会摧毁你,但你只要能及时看清这一真理并抛弃你的执着,便能使自己得到救赎。 ----《故事》

  17、重炒文学的残羹冷炙,端上桌的只是乏味的拼盘。哪怕他们也许确实才华横溢,却始终缺少了对其故事背景及背景中诸般事物深刻理解。对笔下故事中的世界进行深入了解洞察,才是臻于新颖卓越的根本。 ----《故事》

  18、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体现了人物的本性。 ----《故事》

  19、我们去看电影,进入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份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而内心却又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一个虚构的世界,却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希望发现生活,以焕然一新试验性方式,去运用我们的思想,宣泄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生活的深度。 ----《故事》

  20、摇滚乐本来得名于黑人指称做爱的俚语,它发端于一个反对战后时代迎合白人中产阶级口味音乐先锋运动。而现在,它已成为音乐贵族代名词,甚至能作为教堂音乐而得到广泛使用。 ----《故事》

  21、作家如果没有哲学家思维,并保持坚定信念,就不可能臻于卓越之境。 ----《故事》

  22、年轻人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荼毒。 ----《故事》

  23、一个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使之或变好或变坏,在他内心激发起一个自觉和/或不自觉的欲望,意欲恢复平衡,于是把他送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须与各种(内心的、个人的、个人外的)对抗力量抗衡。他也许能也许不能达成欲望。这便是亘古不变的故事要义。 ----《故事》

  24、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大师标志就是仅仅从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却能向我们展示其整个人生。 ----《故事》

  25、这并不是因为优秀的艺术家们会对故事所隐含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审慎而自觉的思考,而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它全盘吸收。伟大的作家无所不知。 ----《故事》

  26、经历了几千年的故事讲述之后,没有一个故事会完全与众不同,以至于与其他已写过的故事毫无相似之处。 ----《故事》

  27、故事必须构建出一个最后动作,让观众无从想象出另一个更好的可能。 ----《故事》

  28、主人公追寻一个不可企及的欲望对象。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采取某一特定的行动,其动机来自这样的想法感觉:这一行动将会导致世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成为达成其欲望的一个积极步骤。从这一主观的视点来看,他所选择的动作似乎是最小的、保守的,但足以产生他所需要的反应。但在他采取这一行动的瞬间,其内心生活、个人关系、个人外世界或这一切组合而成的客观领域,会做出一个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或比他的期望更为强烈的反应。 ----《故事》

  29、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故事》

  30、故事是我们思想和激情的体现,用埃德蒙德·胡塞尔的话来说,是我们意欲向观众灌输的情感和见识的“一种客观关联”。 ----《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