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元始的美句摘抄
●【元始】又名【盘古开天辟地时】擎天一柱起,蓬勃日出时;乾坤初翻转,一切才开始。
●何为魔?近代西方通俗文化于网路与媒体的侵浸,以及佛教经典之大力宣扬之下,对于“魔”的观念与我至道文化的差别甚钜。《正字通》译经论曰:“魔,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攺从鬼。”磨本来有砥砺试炼之义,改石为鬼而皆成大力邪鬼之说。此者与我道教经典之义有所不同。于道教而言,元始天尊龙汉开图尔后统御三界,有无数之自然之神灵通过修炼而登真。于显者为之仙帝,主司赐福与教化。于隐者为之魔帝,主司护卫与惩戒。此者正与我道两仪之说相符。仙帝与魔帝同属元始天尊之麾下,魔帝严镇北酆之上,而此地也正是“雷城”之所在。
●注:道教的魔王与一般我们熟悉的魔王不同,是元始天尊创造的,用以代表道法的另一面,虽然也为恶,但其实是奉元始的命令试探学道者的黑脸角色。
所以,不单魔王座下各种小魔小怪骚扰你,诱惑你,折磨你,魔王本身作为无处不在的大道的“阴暗”也无时不刻不在考验你。成仙与长生只是小成,一旦你历遍酒气财色,尝尽世间苦乐,领悟了无分善恶正邪的大道,就会得到魔王接引,升入上清,成就修仙的终极目标,常伴至真妙道左右!
●一、天魔:
《上经大法》:“天魔者,修炼居山之士一念纤尘,而被魔王之所败而不能成真。何者?正炼火丹修真养浩行持入靖,或目见显现形影,幢盖幡花百种天香异云覆室,或耳闻仙乐之韵,此乃天魔之所试,即非正道之所履行也。”
对于天魔魔之说可谓“着象”所至。在《坐忘枢翼》有提到:“若定中念想。则有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真人老君。神异诡怪。是其祥也。”自是端正体心而寂守,心常静以符道元,当知空中无形,有形者道之末也。所当见幻识幻,如当风掠而不着,幻灭尔后即证《上经大法》:“其魔自退,变神为元始天尊。”,此点经文所言无误,而实作者所验之非一般之俗想,当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空中之妙有者本乃一炁也,一炁元始乃永恒之真。此天魔灭幻之试炼过后才能算是“初得一炁
●赤脚越千山,不乞仙与佛。
道穷见元始,方知我是我! ----爱潜水的乌鱼《一世之尊》
●临江仙
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
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
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
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吴承恩《西游记》
●五帝大魔王
“五帝大魔王”据南宋陈春荧考证:此既非五帝,又非五天魔王,乃五帝之下别有大魔。“青帝魔王姓迫落讳万刑,赤帝魔王姓赭讳上柏,白帝魔王姓邓讳吁儿,黑帝魔王姓枭讳公孙,黄帝魔王姓宛躬讳产生,其职主领三界功等诸天为鬼神之宗也。一曰五帝各有御魔总真灵符,分卫五方,青帝符吏名启华,赤帝符吏名明真,白帝符吏名茂成,黑帝符吏名守元,黄帝符吏名叔真,各领神兵守卫灵文,以御魔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中)又《玉清隐书》云:五帝大魔王,领官属与天同生,恼乱学人不欲成道,又自种与诸天上帝齐其圣功,后因龙汉开图乃服元始之化。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十、境魔:
《上经大法》:“夫境魔者,行持之际或于道路别室之中,见一物而一念起贪嗔之心,目视非色耳听恶声,或入室中见诸气象形影之端,皆境魔之所试也。”
对于境魔之说法可谓“清静不足”所至,学道修真之士营生于外见诸色形声财货奇物,可同求不可同贪。入室瞑目静心见诸祥瑞内景,不可着幻。《清静》:“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但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入境灭境乃得常寂。心能常寂此乃道同。
《
●光与影,爱与殇,花湮灭,良人家何在?
我不甘,我不服,月之名,祭风华初成。
黑白发,欲望缠,顺心意,可敢比锋芒?
风与月,谈笑间,爱恨增,心曲平波澜。
叹幽王,笑唐皇,痴情意,能否传千古?
志比金,风骨显,桎梏牢,此局定难解。
一元始,御破之,敛声迹,傲骨怎能消?
过岁秒,夜空灿,群星烁,怎少的了我!
●一切众生,自元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圆觉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卷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中,《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五)又“出符图七千章,神咒四千首付诸真人及诸天帝救苦真人,三天大魔王,五天大魔王分布世间,救护一切。”(《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六)。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个宝号还尊贵无比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这两点字,要紧的很呢!但凡要说是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说;若出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红楼梦》
●所谓魔:
既夺去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灭杀一切众生的功德法财,多情,多欲,好生,恶死,破除一切诸天世界善根的存在。
天地生,他化自在。
天地灭,他化元始,谓之……元始天魔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安土地神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玄蕴咒》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乐府诗集》
●(三十四)施言无罪章
有人问曰:何种布施功德最大?吾曰:凡言施人功德最大,言有不尽,故以经典善书广印施人,如天洒甘霖法雨,万类受洒,欣欣向荣。天堂游记,遍载诸天胜景,印送一本于人,令其观知天堂圣景,悉明天文,启无量道心,引度众生,功德殊胜,能证道成真,超玄拔祖,舍此快捷方式无路。有人问曰:处世何物为宝?吾曰:无罪于身,是为至宝。珍珠玛瑙、金银财宝,系满身躯,如「囚犯」「枷锁」,凡眼视为宝贝,慧眼视为累鳌,弃其俗物,轻松无何罣碍,得入自在之天。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经
●“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 ----《西游记》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故《步虚》颂云: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由是而言,若学土坚持素志,功绩行着,则魔王敬奉反为之用,又何敢而魔障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