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纳博科夫的名言
1、菲雅尔塔的春天多云而且晦暗,一切都很沉闷,悬铃木的花斑树干、杜松灌木、栅栏、砾石,远远望去,房槽参差不齐的淡蓝色房屋,从山脊摇摇晃晃地爬铺上斜坡(一棵落羽杉指示着道理)。在这片水汽腾腾的远景里,朦胧的圣乔治山与它在绘画明信片上的样子相距得越发远了;自一九一〇年起,比方说吧,这些明信片(那些草帽,那些年轻的出租马车夫)就一直在它们的旋转售卖支撑架上,以及在表面粗糙的一块块紫晶岩片和美妙的海贝壳壁炉上,招徕着那些旅游者。空气中没有风而且温暖,隐隐约约有一种烧糊了的独特味道。海水中的盐分被雨水消溶了,海水比灰色还浅,是淡灰绿色的,它的波浪真是怠懒怠得不愿碎成泡沫。 ----《菲雅尔塔的春天》
2、并不是所有的俄国人全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喜欢他的俄国人,大多数因为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而推崇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艺术家。
3、黄昏时分,她在卫城(可以说在最合适 的地方)为他朗读,意味深长地念着法语。她说话时,马丁特别喜欢她 发“r”这个小舌音,余韵悠长,仿佛这不是一个发音,而是一整条画廊, 并且似乎还嫌不够绵延,还有水中倒影作为陪衬。 ----《荣耀》
4、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洛丽塔》
5、而后就是神秘的、轮廓似桌的山,再后来是染上松树油蓝点的红色峭壁,后进又是一片山界,黄褐色渐趋蓝色,蓝色渐趋幻想色,而后一片沙漠迎接我们,就会用浓烈的风沙,灰色的荆棘丛,以及仿白花似的卫生纸碎片隐理在沿高速公路受风摧残而凋蔽的花基之中; ----《洛丽塔》
6、我们的存在不过是两次永恒的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线,与生前所处的黑暗相比,我们更惧怕生活将我们引向的黑暗。 ----《说吧,记忆》
7、我就在阳光下融化了,手里那本书成了无花果树叶子。 ----《洛丽塔》
8、风格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方法,也不仅仅是一个措辞问题。它是作家人格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或特性。 ----《文学讲稿》
9、What I heard then was the melody of children at play. Nothing but that. And I knew that the hopelessly poignant thing was not Lolita's absence from my side, but the absence of her voice from that chorus. ----《洛丽塔》
10、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是别人的骨肉。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洛丽塔》
11、I love you, I am a monster, but I love you. ----《洛丽塔》
12、我受到孤寂的侵蚀,我需要有人陪伴和照料,我的心脏是一个歇斯底里、不大可靠的器官。 ----《洛丽塔》
13、屠格涅夫使他的人物走出了一种自我强加的模式,令其置身于一个充满偶然性的正常世界之中。他让巴扎罗夫死于盲目的命运之手.而非因其本性的任何特殊的内在发展。他带着沉默的勇气死去,就像在战场上牺牲一样。但巴扎罗夫的毁灭有某种妥协的元素,恰恰顺应了向命运温柔低头的基本趋势,这正是屠格涅夫整体艺术的特色所在。
14、我只知道当时我十分肯定她永远离开了我。 ----《洛丽塔》
15、当时我耳边响起一片儿童的欢笑声,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身边没有洛丽塔,而是笑声里没有她。 ----《洛丽塔》
16、She could fade and wither - I didn't care. I would still go mad with tenderness at the mere sight of her face.
她会年老色衰,但我不在乎。只要见她一面,万般柔情仍会涌上心头。 ----《洛丽塔》
17、春天用黄色、绿色、淡红色装点塞耶街的时候,洛丽塔再也无可挽回地一心只想演戏。 ----《洛丽塔》
18、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着两种力量的斗争:对独处的渴望和走出去的冲动。内向,即对自己内心活跃的思考和幻想的兴趣;以及外向,对外面的人和可见之物的兴趣。
19、我的车已奔跑无力,多洛雷斯·黑兹,最后一段长路又最难行,我将被抛弃在杂草衰败的地方,化作灰尘似星飘散。 ----《洛丽塔》
20、人越是清醒而压倒一切地信奉上帝,那种摆脱生命这玩意儿的诱惑就会越大,但是那种对自我毁灭这项重罪的恐惧也越大。 ----《微暗的火》
21、即便如今我已知道该从过去的岁月中寻找什么,它们仍比呈现在我心头的要夸张很多。 ----《洛丽塔》
23、在此要提到的是苏联的集体文学,当初基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文学必须供大于求,这样开始了文学的集体生产。任何不同寻常的,独创的,饱含真相的成分,在它那里都成了社会不稳定甚至破坏颠覆的因素,作家也会因此遭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是很常见的)。欧洲古典文学来自伟大作家狄更斯、托尔斯泰、果戈理他们的钻石一般宝贵和耀眼的文学遗产从此荡然无存。苏联的作家会每隔一周或者一个月开一次作家大会或私下聚会,互相交流,指责,修改那些生硬的作品,使他们变得成熟,更符合主流,更能滋养国家和民族的胃口。那些愚蠢的文学工作者永远不知道,成熟和迎合恰恰是文学书写的大敌,生硬和独立才是文学语言最重要而且必须保留的部分。在那里,作家不厌其烦地变换技巧或语言方式,但是必须符合文学界 ----《给薇拉的信》
24、我们怀着尚不成熟的爱彼此相爱,表现出的那股热和劲儿往往把成年人的生活毁掉。 ----《洛丽塔》
25、你可以嘲笑我,可以威胁逐出法庭,但我仍要高喊出我的真理,直到我窒息,将我掐得半死。 ----《洛丽塔》
26、因为我在世上最讨厌的就是团体活动,那种好似把身上汗毛浓密和身上光溜溜的人以一种数量不断增加的平凡方式混在一起,集体沐浴。 ----《洛丽塔》
27、这种药用于治疗那些无法入睡的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为了能活上几个世纪,不得不先死去几个小时。 ----《洛丽塔》
28、假如一根小提琴弦也能感到疼痛,那我就是这根琴弦。 ----《洛丽塔》
29、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昔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