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亲的家厨哲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情感文章 > 亲情文章 >

父亲的家厨哲学

2015-06-21 作者:晓潼 来源:晓潼投稿 阅读:载入中…

父亲的家厨哲学

  从立夏开始,女儿堂堂就会惦记爷爷自家腌制的咸蛋。父亲觉得咸蛋风味失之于简单,便自作主张地在腌制咸蛋时特地加了桂皮。桂皮咸蛋的蛋黄会呈现一种略近咖啡的金黄色,但蛋白却依旧洁白如脂。桂皮咸蛋最适合在梅雨季节吃,当桂皮的辛香慢慢沁入肠胃时,即便在这潮湿的空气中你也会觉得温暖

  我家传统是父亲当厨。父亲当年高中毕业后没能马上考上大学,在家学习厨艺,考虑万一来年不取也可以有个手艺。所幸他第二年考上了南工,日后做了大学的老师,于是厨艺便成为业余爱好。我当年初中毕业,会考志愿填了控江中学后,直接填了厨师中专,想来也是基因使然。父亲退休后拒绝返聘,他宁愿选择看武侠小说、养花和烧饭做菜。

  父亲认为家厨之道第一便在食材。所以父亲喜欢逛菜市场,洞悉了菜市场各种不为人知的小内幕。他能够分辨梅子鱼、细鳞小黄鱼、小黄鱼的差别并用不同的料理办法做出好菜。他的干煎小黄鱼就是我的大爱。他还会细心关照摊贩为他留好油带鱼,而非吊带鱼,更不能是非洲带鱼。他选择不反季节的蔬菜,霜打的青菜,立夏的本地蚕豆,必须时令。他选菜的时候全神贯注,不可让摊贩夹带了蔫菜。我有一日代替父亲去菜市场买菜,他在电话中指引我找到哪家摊贩的豆制品更好,哪家猪肉更香还有堂堂爱吃的鸭舌头,显然他对整个菜市场的格局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当我表明我是俞老先生儿子时,那些摊贩也会变戏法般地从外人看不见的角落,翻出上好的食材。

  回想我年幼的时候,父母的工资在那个时代要各挪出1/3分别给外婆和爷爷。最后的1/3要精打细算地满足四口之家的家用。除了书以外,父母认为在饮食上不能亏待我和姐姐,要有营养也要好吃,所以总是花样翻新地让我们喜笑颜开。这要求父亲在经济不富裕的年代,必须在菜市场练就火眼金睛,和摊贩打成一片的本事。经济不富裕的年代,也逼迫父亲学会腌制各类食材比如鳗鲞、青鱼干、咸肉、酒糟肉还有酱油肉。酱油肉承袭爷爷家传,是他最棒的手艺之一,而酒糟肉承袭外婆家传,迄今他认为自己手艺还不过关,用盐上总是不及外婆。不过外婆的蹄糕却在他手中发扬光大,成为当家菜之一。

  退休后的父亲并不清闲,自己熬蟹油,冬至腌肉,立夏腌蛋。父亲和我都认为现在那些所谓的私房菜的菜单上,如果少了几样应时令节气的秘方腌制食材,那么这私房菜也就是个变种餐厅而已。

  父亲认为食材的加工必须非常认真细致,他练就极好的刀工,干丝、姜丝和肉丝都比普通厨师好得多。炒菜火候配合精致刀工,才能让菜品呈现最佳的风味。至于炖煮之菜,他又耐得住性子。狮子头,腌笃鲜等烧上几个小时也不觉其烦。在他力气还成的时候,父亲还坚持亲自打制色拉酱,他对色拉的配方有自己不同于常规的想法,迄今我还是觉得他做的色拉最好吃。(感人亲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父亲永远保持对厨艺进步的追求和新东西的好奇。每当在餐厅吃到合意的菜,便会回家尝试着做。即便年近八旬,他还会向同事请教北方面点做法,又做了合乎家人口味的改进。所以,堂堂第一爱的点心是爷爷的春饼,第二是爷爷的饺子。父亲也会接受我的观点,改进了罗宋汤的制作,于是我家罗宋汤出于上海罗宋汤而胜之。这大约是父亲的家厨哲学的重要观点,忠实于味道,保持开放性,但不被风格所局限。

  父亲认为菜品呈现要简单,所以尽管他刀工出色,但不屑于花时间在不相干的装饰上。他的装盆总是直接简单但不粗糙,味道总能直指人心。父亲认为所有辛勤的准备和认真的烹制在最后上桌时,都要以一种轻松不刻意的姿态呈现出来。厨艺如此,艺术和生活也是如此。那些复杂的制作展示,比如茶道,都失去自然而然,轻松率真的性情

  每当父亲看到我们欢呼着享用他的菜品,那约莫是最幸福的事。父亲也喜欢将吃剩的菜乱炖一锅,有时煮成面疙瘩汤,烂糊面,然后自己开开心心地慢慢吃完。小时候觉得这是父亲的爱好,有时还有些不理解,现在想来,那是父亲总是将最好吃的菜让我们先吃,又不舍得浪费而养成的习惯而已。堂堂三岁的那年秋天,我把她抱在腿上,然后一点点把整只螃蟹的蟹肉、蟹黄,包括蟹脚肉拆出来堆得高高,小心翼翼地把蟹醋浇上,然后一口口喂给堂堂,笑眯眯地看着她心满意足的时候,我明白了父亲。

  父亲确信自己做的是本帮菜,但他会做出一些新的尝试,无论沿袭旧法还是有所创新,都是他作为家厨自然而然的事。他把经验传授给我,他也知道我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以调整。我和他认为这就是活着的传统。父亲是有些鄙视现在那些做作的厨师作派的,他觉得那些脱离味道,而借口创新或者保持传统的说辞都是可疑的,烧饭如果不好吃就不值得加以讨论。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一个现场烹饪的艺术活动。我把父亲创制的五香辣肉丝作为主菜。对于生于七十年代早期的人,带有对于饥饿的恐惧。可是到了中年才知道,过食既不能消弭不安,反而会造成负担,过犹不及。父亲在那个时代,将不多的肉精致地切成细丝,加上同分量的姜丝和少许干辣椒丝,炒制成五香辣肉丝,成为母亲的老师称赞不已的下酒菜。所以吃饭不必铺陈其事,刚刚好就成,这是父亲的家厨哲学,可惜我领悟得晚了。

  这个时代,我们身陷大都市的汪洋中,每个人都变成了孤岛,时间久了,我们似乎习惯各自呆着,仿佛打个电话就可以维系所谓的情感。那天大雨,我呆在父亲家里,父亲家厨香味四散飘溢的时候,让我猛然惊醒,孤岛的生活是可耻的。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父亲的家厨哲学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