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正的成熟,是不累于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真正的成熟,是不累于物

2018-06-29 08:31:08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真正的成熟,是不累于物

  作者:不贱少年

  来源:不贱少年(ID: shaonianlsg)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01

  在漫漫人生路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两个阶段

  在你年轻时候,你不由自己,常常以别人为榜样,你所追求的,是别人都在追求的。

  你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意自己身上的标签,在人群脱颖而出,是大多数人这一阶段的目标

  第二个阶段的到来,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并非只靠时间累积,只有当你有所领悟时,它才有可能到来。

  这个时候,你对外物看法发生改变,你不再受困于外物,不再照顾别人的眼光,你开始从求诸外转向求诸己,你想要的只是成为自己。

  黄庭坚曾写过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世上纷纷扰扰,有多少人为名利所驱,你来我往,机关算尽,不得自在。从这点看去,竟然还不如一个骑牛吹笛的牧童。

  最起码,牧童是自在快乐的。

  而许多成年人却被各种外物牵绊住,使自己身心疲惫日夜兴劳,如同处在惊涛骇浪之中,不得脱身。

  越是追求外物,也就越失去自己

  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让外物屏蔽内心的。

  02

  《百喻经》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人,一共养了250头牛,他非常小心照料他的牛,为了让牛吃饱,每天都把牛群放养于水草丰美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老虎偷吃了他一头牛。250头牛,就这样少了一头,他为此悲痛欲绝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就在这种状态下,他产生了一个极端想法,少了一头牛,就再也不是250的整数了,剩余的这些牛还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把剩余的249头牛都赶到悬崖边,统统从悬崖边赶了下去。

  在其他人看来完全不可理喻行为,在他那里却是“合理”的:如果不再完美,剩下的也便毫无意义

  困住他的,是凡事务求完美的执念,所以接受不了哪怕是极其细微缺憾

  他的痛苦都来自于他对外物的过分执着

  就像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以鞭策自己进步,但奇怪的是,时间一久,有的人就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进步,眼睛只盯着那个还没有实现的目标。

  明明已经进步了,应该高兴,他却只有焦虑和对自己的否定

  一个遥远的目标,却搅得人们无法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这岂不是很讽刺

  理性地看待得失,渐渐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

  03

  唐代有一个着名禅师,叫慧宗禅师,他非常喜爱兰花,在他住持的寺院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兰花,因此被人们叫做“兰花和尚”。

  一次,慧宗禅师要出门讲经,临行前吩咐弟子照看好兰花。没想到夜里时,突然狂风暴雨,弟子们照顾不及,兰花都被毁坏了。

  几天之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弟子们忐忑地告诉禅师原委准备领受责罚。慧宗禅师却泰然自若,反而宽慰弟子们说:

  ldquo;我的确喜欢兰花,但我种植兰花的目的是为了香花供佛、美化寺院和大众心境世事无常转瞬即逝,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灭不坏的,我怎么会执着于心爱的东西而不知割舍?况且我当初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的话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在不成熟时,人往往受制于外物,总是过分痴迷执着,不得自由

  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这样的:喜欢一个东西却不执着,不执着却又享受这个东西带来的快乐,不受外物所惑,总是不忘初心,活在当下。

  04

  蒋勋在一篇文章里说了一件事。

  他有一个富人朋友,有一套价值上亿元的豪宅,专门请的日本设计师设计而成。

  一次蒋勋去拜访这个朋友,却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这套房子朋友虽然已经住了两年,然而厨房里的厨具的胶膜都没有被撕掉。

  本来买大房子是为了更好更舒适生活,然而现在却被房子所累,生活反而少了一种烟火气。

  蒋勋不禁感叹,如果主人对生活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只是堆砌名牌衬托豪宅,不过是作假给别人看罢了。

  而蒋勋自己对名牌则看得很淡,他喜欢穿纯棉、纯麻的衣服

  为什么不穿名牌呢?因为他喜欢爬山,喜欢躺在草地上,喜欢在海滩卷起裤脚踩水,穿名牌反而不舒服了。

  人到了一定时候,就不需要名牌来做点缀了,舒适和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学家荣格深刻地指出:

  ldquo;只有撇开对外物的追求,才能达到灵魂所在。若他找不到灵魂,他将陷入空虚恐惧,而这恐惧将挥舞长鞭,驱使绝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将受无尽的渴求愚弄,在心灵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着灵魂。”

  05

  苏东坡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已名动天下

  但在后来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里,他却这样说: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

  苏轼认为少年时自己“为名所累”,做了很多事写了很多文章,其实却都只是为了“应其名”而已。后来想起来,只觉得可笑。

  这是苏轼因言获罪、被贬黄州之后的自我反思

  在黄州,苏轼完成生命升华,这尤其反映在他是怎么看待功名上。

  以前他争强好胜,汲汲于功名,唯恐别人不知道他。

  而现在呢,他却穿着草鞋,混在渔民樵夫之间,放浪山水,快然自得

  甚至,他还几次被醉汉推搡叱骂,结果他却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从名满天下的苏轼变成一个无人认识凡夫俗子,他的生命里开始有另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不管是在艺术还是在做人上,苏东坡都从“术”的层面解脱了出来,他领悟到了,美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平淡自然四字而已。

  摆脱了功名利禄负累,苏东坡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06

  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真正的自由,是驾驭外物,而不是为外物所驱使。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得到这种自由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