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孟浩然:不抱怨的人生,活的有多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孟浩然:不抱怨的人生,活的有多赚

2018-09-20 05:55:35 作者:洞见Ezreal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孟浩然:不抱怨的人生,活的有多赚

  青年时懂得道理,中年时领悟真谛,晚年时达到境界

  有人做过统计,大唐王朝三百年来,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2536位。

  2536人,怀才不遇者不计其数。但终其一生未做过一官半职,只有孟浩然一人。

  他用双脚丈量大唐的好山好水,用双眼见证人生坎坷起伏,用双手写下恬淡洒脱的人生态度。

  就连谪仙人李白,也曾在朋友圈向他真情告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人生再难也不抱怨,让他在诗星璀璨的盛唐,活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偶像

  01

  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的一个书香世家

  此时正值武则天篡唐改周之际,外面的世界一片喧嚣

  老孟家是亚圣孟子之后,胸中自有气象。虽然“结庐在人境”,却自能做到“而无车马喧”。

  孟家老屋背后,是一片桃园,落英缤纷花香满径。孟浩然年少无事,就跑来这里读书。也是在这里,未及弱冠之年的孟浩然,写下了《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毛头小子孟浩然,就这样成了襄阳城的明日之星。

  孟老爷子甭提有多高兴了,想着光耀门楣这下算是有指望了,便打发他早日去参加科举考试

  公元706年,孟浩然参加襄阳县试。

  诗赋、试策、帖经三场下来,孟浩然一气呵成。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荣膺襄阳全县高考状元

  眼瞅着下一步就是襄州府试,一家老小都备好了题名宴,孟浩然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决定

  拒绝参加府试。

  理由很愤青:皇室混乱朝廷腐败、纲纪不振。我家老祖宗孟子说了,“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皇帝,我才不为他卖命呢。

  少年热血的孟浩然,任性一时爽,却把孟老爷子气吐了血。

  家庭会议开一开,三姑六婆劝一劝。可怎么样,都拉不回这头倔牛。

  孟浩然与家族关系,就此闹僵,孟老爷子看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闹僵就闹僵,年少轻狂的孟浩然一气之下干脆离家出走。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跑到鹿门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只是少年孟浩然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一个拒绝参加府试的决定,这一次任性的离家出走,将成为他一辈子无缘仕途的先兆,将成为他与父亲终生未能和解的遗憾

  倒是那份随性洒脱的性格,在此时的少年孟浩然身上就已露出端倪

  不就是不参加科举吗?不就是在家里受气吗?这有啥好抱怨的?

  鹿门山的风光这么好,与其花心思生闷气,还不如坐船看看风景呢。

  ldquo;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02

  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少年孟浩然,也长成了感情充沛的青年小伙

  恰巧此时,襄阳城内来了位歌女,名叫韩襄客,年方二八、色艺俱佳。

  孟浩然常去给她捧场,一来二往,两人渐渐熟络

  一个靓丽光鲜,一个风度翩翩;一个多才多艺,一个满腹经纶

  不擦出点火花,都对不起大好青春

  终于有一天,孟浩然壮着胆子约出了韩襄客。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韩襄客吹了一首《巫山曲》,孟浩然和了两句诗。

  ldquo;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韩襄客转过绯红的脸颊,也回了两句:

  ldquo;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哎哟,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都让人脸红心跳

  可两人的爱情,在诗书传家的孟老爷子那,却遭到了激烈反对

  ldquo;娶一个歌女进门,家风何存?孟老夫子的脸,都给你这个不孝儿丢光了!”

  老爷子只给了孟浩然两个选择:要么退婚,要么扫地出门。

  可青春时的爱情,不遇上就算了,遇上了谁又能逃得过?

  再说了,孟浩然这牛脾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孟浩然毅然离家,跑到韩襄客家拜了天地,结了连理。

  哪怕后来韩襄客为孟家生下了大胖小子,也没有获得孟老爷子的认可

  从二十岁成亲到二十六岁父亲病逝,六年的时间里孟浩然只和父亲见过一面

  赢了爱情,却输了亲情。搁在谁身上,都是人生一大憾事,难免为此唉声叹气,怨天怨地。

  可孟浩然不这么想,赢了爱情,赢的是自己的一颗真心

  输了亲情虽然遗憾,可与其做于事无补的抱怨,不如投身官场搏个功名,也算是告慰老爹的生前遗愿。

  于是,结束为期三年的替父守孝后,人到中年的孟浩然决定走出襄阳。

  可等待他的,却是命运再一次的捉弄。

  03

  公元717年,当朝宰相张说前往两湖地区检查工作

  孟浩然获悉后,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呈了一首干谒诗以求获得举荐的机会。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没错,就是那首在后世大放光彩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凭借这首诗,孟浩然与张说结为知交,并在他的引荐下,结识了一票长安城的达官贵人。其中就有贺知章、王维、张九龄等政坛文坛领袖

  就在孟浩然摩拳擦掌翘首以待时,却传来了张说因罪入狱的消息。没了张说的引荐,再想通过献诗献赋的渠道进阶仕途,可谓痴人说梦。

  摆在孟浩然面前的,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科考。

  考就考呗,反正十八岁时我就是全县高考状元,孟浩然心里倒也不怵。

  科目一为诗赋,这是孟浩然的强项,顺利通过。

  科目二为试策,相当于现在的申论,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政论文

  自由散漫了半辈子的孟浩然,对官场一窍不通,这下可把他难住了。

  结果自然名落孙山

  人到中年,生命只剩下一半,前半生浮皮潦草,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你幡然醒悟,决定痛改前非,立志要做一番事业

  却猛然发现,世界已经对你关上了所有的门。

  然而孟浩然非但没有抱怨,转身就南下吴越,游山玩水去了。

  抱怨有什么用?除了让自己生气、让别人讨厌之外,什么都得不到。

  有抱怨的功夫,还不如多看一眼大唐的好山好水,多交几个当世的才子英豪。

  04

  辗转于河洛、吴越、川蜀之地,孟浩然在山水田园之间,一盘桓就是十数载。

  随遇而安豁达洒脱的性格,让他的诗歌清丽脱俗。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也是在这段时间,他与诗仙李白结下了名留史册友谊。仅是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能让后世之人畅想千年。

  公元735年,已经46岁的孟浩然迎来了人生中最后一次进阶仕途的机会。

  时任襄州刺史的韩朝宗,听闻当朝文坛偶像孟浩然闲居在家,忙不迭赶来拜访。

  这个韩朝宗也不是一般人,以举贤荐能闻名于世。李白就曾写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名句

  两人约定好时间,由韩朝宗带着他一道上京,向玄宗皇帝推举贤能。

  到了约定的时间,却迟迟未见到孟浩然。韩朝宗连忙派人寻找,却发现他正和一帮朋友喝得高兴呢。来人提醒他,别忘了和韩大人的约定。

  孟浩然大手一挥,“喝都喝了,我现在全身痛快,哪有空管其他事情啊!”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巧合的是,五年之后,五十一岁的孟浩然因为好友王昌龄路过家乡,于是设宴款待。宴席上,他不顾背生毒疮,医生千叮万嘱要忌口的禁忌开怀畅饮大吃生鲜,导致毒疮复发,撒手人寰

  晚年的孟浩然,经过了人生的坎坷起伏,早就看淡了世间功名利禄,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此时,世间已没有什么挫折和遗憾,值得他去抱怨。

  不抱怨,是孟浩然年轻时就懂的道理,是中年后就领悟的真谛,也是晚年后随心而至的境界。

  回想盛唐一代,才人辈出,群星璀璨

  多少人身高位却惶惶不可终日,论地位、论财富,他们比家庭破裂、婚姻受阻、终生未仕的孟浩然成功多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活出孟浩然的那份自在潇洒,就连李白、王维都视他为精神偶像。

  要说幸福度,他们都比不上孟浩然。

  世人皆苦。孟浩然告诉我们,不抱怨的人生,活的有多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