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节序如流 守一段人间相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节序如流 守一段人间相思

2015-07-20 作者:晓潼 来源:晓潼投稿 阅读:载入中…

节序如流 守一段人间相思

  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有童声朗朗的念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听起来真的就是一首四季变换的歌,有图有景,有颜色,还有味道。中国人解释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立秋——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这是多有诗意的描述。

  二十四节气,走过我们的一生,年复一年,流光被打上了烙印。这样接地气的日子,人们才过得踏实。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我的记忆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作清明。

  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姥姥和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我的姥姥,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爱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也是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是要隐忍着多少委屈!姥姥送我上学时的目光,背后不知道压着多少痛楚,只有她心里明白,那是最后的生离和死别。

  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我有时候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意味呢?就是这样的血脉之情,就是这样的眷恋,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幸亏我们还有一个大节叫作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也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天上相逢。

  七夕,长相思,不如长相守

  在所有传统节日中,七夕是最浪漫的,却也是最让人迷茫的。曾经有学生问过我:“老师,咱们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七夕可吃点什么呢?”我想了想,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吃。学生又问:“咱们清明的时候去踏青,端午的时候赛龙舟,七夕可有点什么仪式呢?”我再想一想,确实没有什么特定的仪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七夕呢?我想,七夕是中国人最虚幻的一个节日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们仰望天际,还相信中国的这个情人节吗?岁月静好,我们守得住一段真实的人间相思吗?

  在七夕节时,我总是问自己,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相思、眷恋的理由?牛郎和织女“银河迢迢暗度”,那样的守望,一年才能盼到的这一刻,那该是多虔诚!一年的光阴,把所有的心意编织起来,就等着七月初七的一次重逢。而今天,空间上的距离不再是问题了,坐上飞机,飞过大半个地球也花不了多少时辰,高铁在不断提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即使不能见面,发达的通讯工具随时随地都可以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手指一动,短信、微信、视频聊天都能让我们瞬间连线。但是,解决相思之苦的工具都具备了,时间不是问题了,空间不是问题了,通讯不是问题了,速度不是问题了,相思本身却不在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幸亏我们还有七夕节,让我们相信人间天上,纵使它不是人间爱情的故事,也依然有那么一段刻画流光的守望,可以让织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每天织着那织不成的布,盼着那不能团圆的家。

  七夕是一个关于相思的节日,在相思越来越受调侃的时代里,我们还愿意过名副其实的七夕节吗?在七大传统节日里,七夕节也许是最虚无的。但我宁愿相信,有一种相思,不为让对方知道,就如同林黛玉的那句话,“我是为了我的心”;有一种相思,只是为了心中不能割舍的那一点点真诚

  相思是一座鹊桥,它渡过流光,不一定抵达哪一个人,但它抵达了内心还敢爱、还愿意付出的那个自己。每每七夕,仰望天际,如果心中还有一份执守,还有愿意相思的勇敢,那么,还是让我们来过七夕节吧!

  端午,手工记忆中国心

  节日也是一种节奏,它名正言顺地告诉我们,这个日子可以给生命一些留白。我喜欢我们这个农耕民族那些接地气的仪式感,进入到那些仪式,就必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情绪可以被唤醒。中国人过节这件事,无关于薪水,无关于职称,只关乎对生命温暖的安顿,让你脱下职业装以后,还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所谓节日,就是一种传承,从奶奶传给父亲,父亲传给自己,自己传给子孙,世代相传。那一点能够触摸到的生命温暖,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童年时留在血液中的记忆都会刻骨铭心。每到端午,我总会想起姥姥家的大院子里包粽子的情景。大枣树下面,姥姥端出一盆泡好的江米,舅妈和姨妈端来发好的粽叶。我和小表妹捧着红色、蓝色、绿色的线绳,看着大人把粽叶紧紧地围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在里面灌江米,压上几个红枣,或者放上一勺豆沙,然后,我们会争着递上不同颜色的线绳,标记着哪个是素白的,哪个是咸肉的,哪个是红枣的。

  那时虽然不富裕,但是谁家都不会关起门来吃独食。姥姥包的粽子从第一锅出来,我跟表妹就会挨家挨户去送,我们会走过5号院的钟姥姥家,会走过7号院的王奶奶家,还会去后胡同给贺奶奶家也送上一份。回来后,还要送同一个院子里的邻居阿姨。那个年代,我们去送粽子、送饺子,街里街坊都不会让小孩子空着手回来,或者是抓一把花生、瓜子,或者是给一个小花楞棒,总之是有礼有还。

  我有时候想,为什么人在贫瘠的时代都懂得辞让,一点点礼物都能带来欢喜?今天的人们虽然也会送各种高级的粽子大礼盒,但为什么就没有曾经那种分享的喜悦,那种水银泻地一样亮晶晶的感恩呢?

  在这个速食的时代,我真的怀念我们从前的手工能力。中国人的手工记忆,是缓慢、从容的时代里最可贵的依靠。小的时候,所有人家的妈妈都会给孩子织毛衣,所有人家的爸爸都会换灯泡、修水管、修自行车。过生日、过年时,妈妈总会别出心裁地给孩子穿一件跟别人不重样的衣裳。那个时候的孩子,多么为妈妈的手艺骄傲啊!

  每到端午,我都会怀念姥姥包的粽子,怀念妈妈亲手给我做的衣裳,我的记忆眷恋着那个时代,这记忆里面还漾着淡淡的草药香。

  过去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要在门后面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以此来驱邪祛病;把白娘子喝得现了原形的雄黄酒也是少不了的;小孩子手腕上都系着五彩红绳。所有所有这一切,这飘着艾草香的节日,真的是一个有味道的记忆。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相信外在的东西,越来越忽略内在的规律;我们越来越相信事后的补救,越来越忽略事先的保养;我们越来越不遵循四时,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因为有了电,所以可以熬夜;因为有冷气和暖风,所以忽略了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旦生病,可以吃药,甚至可以开刀……文明,有的时候让我们狂妄到可以不那么在乎自己的生命本来是确乎有规则和规律的。幸亏我们还有节日,能让我们触摸到传统中的那点温暖和芬芳。

  端午节还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而我与屈原有着深深的缘分。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样一个生长于北方的孩子,从小就对楚文化有着一种强烈的神往。我从写硕士论文就开始一路追寻着屈原和楚文化。诚如郭沫若先生说过的,屈原的悲剧是他所坚持理想与不可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屈原本性上是一个恣肆、浪漫的诗人,但在文化价值认同上,他却是一个现实的儒家践道者。他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让他站在中国历史的源头,成为第一个在青史镌刻上名字的游吟诗人。(人生感悟 www.wenzhangba.com)

  如今的端午,当我们划起龙舟、念起屈原时,我们缅怀他的浪漫,缅怀他的真诚,缅怀那种天上人间的想象中留下的缄默微笑。他用自己的体温,灌溉着后世的文明。读懂了屈原,某种意义上就拿到了一把打开中国知识分子心结的钥匙。作为一个乐生而不崇尚死亡的民族,主动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定有比生命更崇高的理由。

  老子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在这样的节日里,沿着沅湘之水偏流而下的屈子魂魄,今天依旧恣情飞扬。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思索,这样的端午节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诵读的诗章不能在心里激荡起深沉的反响,不能让我们的血液和泪水真正地奔涌起来,那么,焦虑生活依旧缠绕着心灵不能舒展时,传统就只是一种远离了生活的文明化石。

  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假期,还是一种唤醒,因为这些仪式,更因为我们内心的那点在乎,我们愿意静穆下来,闭上眼睛,听见远古时空中这个日子里的所有回响。

  中秋,月圆满,心圆满

  说到中秋,人人都会想起那样一轮明月,而明月也让人伤感,正如苏东坡所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人生之中,并非每个中秋节都是晴空朗月,团圆节也未必能家家户户都团圆。一念至此,不免会唤醒心中的一点惆怅。

  但是,苏东坡还写过更有名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习和残月相处,才是真正的平常心。农历初一,古人称为“朔”,几乎看不见月亮;初二、初三才有了一点点月牙;到了十五、十六,古人称为“望”,这个时候的月亮才是圆满的;随后,月亮又慢慢变成残月,到了农历最后一天,古人称为“晦”,月亮又完全看不到了。每一个农历月份,就是月亮的一个循环周期,朔望晦之间,盈极而亏,亏极而盈。这个变化,其实就是我们的平常心。

  “天边一钩残月带三星”,难道不是一种残缺的美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东坡度过了那么多如残月一般的日子,如同孤鸿断雁,飘零失所,他的心却仍然“拣尽寒枝不肯栖”,这就是他不肯随俗沉浮的孤傲精神

  无论是圆月还是残月,当月光顺着窗棂流入我们的心间,会勾起怎样的心绪呢?小时候,姥姥用大扇子扑打着蚊子,指着月亮上斑驳迷离的光影,教让我辨认哪里是桂树,哪里是吴刚,哪里是嫦娥,哪里是广寒宫里那只小小的玉兔。那个时候,我觉得月亮里虽然冷清,但是活泼泼的还有伤痛。“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个女人的痛悔,让明月皎皎的流光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温度。

  比感伤更沉重的,是关于月球的真相。当我们知道月亮的真实面目并非传说中的那样,我们还肯相信念过的那些诗词吗?在一个笃信科学的时代里,我宁愿坚守童话的纯真,看到宇航员在月亮上一蹦一跳地行走时,我还相信他也许真的会遇见嫦娥,也许嫦娥的身后还有那只不死的玉兔,也会这样蹦蹦跳跳地随行。

  我固然喜欢团圆之月,但也珍视残月下的感伤。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皎皎月光之下,即使是圆朗月,人心中的惆怅也会被照得无可躲藏。正如白居易眼中的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就算是肠断之时,明月也会照彻出一种珍惜,只有洞悉这圆满一刻,人才会深沉地发出亘古的追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轮孤月高悬空中,你不禁要问:江畔是什么人最早见到这轮圆月,而这轮圆月又是哪一年初照人间?这是一句无理之问,也是一句无解之问,谁都无法回答。但是,一个人在时光的流淌中终究有些不舍的部分,要追问一些事情的由来,追问生命的何去何从,追问人生中的所有纠葛……这种追问注定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只要明月在心,便已经足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时光如流,千年而下,明月孤照,江风依旧,但愿我们心中还有古人那份相思、期盼,还有对酒当歌的那份豁达

  月映人心,或盈或缺,照亮我们团圆时的欢喜,也照亮我们残缺中的期盼。无常岁月平常心,在这久久的寂寞企望和一瞬的团圆欢喜中,向月光学习一种哲学:用一个月的时光,盼一次圆满;用一年的时光,盼一次团聚;用一生的时光,去盼生命中的那一轮明月皎皎常在;用所有感恩的理由去祈祝心如朗月,随万古光华映照自己的一颗心。

  春节,不离不弃的天地约

  一年之中的所有节日里,春节是最大的。曾经有美国朋友问我,你们冬天里过的节为什么叫春节呢?我告诉他,春节就是在最寒冷的日子迎接春天,向春天致敬的节。寒冬腊月,正是大地休耕之时,辛劳一年的人们回家猫冬了,从心情到身体都需要温暖,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在最冷的日子过春节。

  冬天的“冬”字,《说文解字》上解释为“四时尽也”,四季走到尽头了,很多事情也该有个终结了。所以,“冬”字上面的那个反文,从甲骨文字形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其实就是结绳记事时两头打的绳结;底下的两个点,是冰冻的河面上嘎嘎地爆裂出来的两点碎冰纹。人法地,地法天,大地都休眠了,厚厚一层雪被子滋润着田地,等待着明年春雪复苏。这个时刻,人不回家过年,还能干点什么呢?所以,外面越萧瑟,家里越红火。

  童年记忆中的春节,最基本的颜色一定是艳艳的中国红。孩子们穿上大红的棉袄、大红的棉鞋,姑娘们缠上大红的头绳,窗户上贴着大红的窗花,房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挑着大红的炮仗……那些大红灯笼穿越岁月,到今天还能望得见映红人脸的那点温暖。所有的红红火火事物,在最萧瑟的季节里,让人心里洋溢着红红火火的温暖,那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一年的节点,流水一样的日子,到了年终应该来一次盘点。所以,节日和假日不一样,假日纯粹用来休息,但节日会有一些象征的意义。为了祈福,人们在门上贴福字,有意思的是,这个菱形福字基本都是倒着贴的。它的四个角代表着东西南北,四个边代表着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这样倒着贴,才叫四面八方福到了。中国人的观念是“天圆地方”,大红福字是方的,大红灯笼是圆的,一圆一方之间,中国人的天地就在自己的家门之内了。

  我喜欢过春节时那些隆隆重重的老礼,真是把一年的年光当成一回事儿。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我们都吃过脆脆的糖瓜,吃到最后还黏黏的粘牙。这本来是给灶王爷吃的,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别提平常犯的那点小过错。想起这件事就觉得温暖,过去的人心里得存着多大的敬畏啊,做一点无心的错事,都生怕灶王爷、灶王奶奶上去告诉了天神,所以买些糖瓜祭灶,黏住他们的嘴,让他们嘴甜点儿,明年会小心注意,不再犯错就是了。那个时候的人虔诚、本分,远远没有现代人这样狂妄自大。当人不再信天的时候,可能也就不再信自己的天良了。

  我还喜欢春节前的洒扫厅厨,人们一定要赶在大年前洗掉所有的衣裳。从前没有洗衣机,媳妇、姑娘在大木盆里洗衣服,手冻得通红通红,在搓板上一下一下搓起肥皂泡沫。爱干净的人家即使没有脏衣服,房子里也没有那么多灰尘,但同样要洗衣服、打扫房屋,为的就是那种过大年的仪式感。那样的隆重是已经久违的庄严。

  过年时最重要的一项家庭活动,大概就是包饺子了。我现在还能想起来那时的情景,大年三十的下午,婆婆就带着妯娌、媳妇们开始切肉、拌馅、和面、擀皮;老爷子抽着烟,姑爷和儿子陪着喝茶、聊天;小孙子、小孙女们掐一块面捏个小白兔,再拿一块面,用筷子歪歪斜斜地擀个皮,往里面包块水果糖。

  终于熬到年三十除夕夜,鞭炮声四起,家家户户都有不可或缺的那一个大礼——吃饺子。“饺”字的右半边是个“交”,左半边的食字旁代表食物。其实,饺子最早时叫“交子”,交子就是指除夕和大年初一在子时相交的那一刻。守岁的人带着憧憬,带着忐忑,带着欢喜,带着惆怅,虔诚地守望着新一年的到来。那种充满了虔诚与恭敬的守望,至今想起来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放过了鞭炮,人也就饿了,热腾腾的饺子就上桌了。除夕夜的饺子宴是讲究流水席的,锅里的水开了,婆婆带着妯娌、媳妇们去下饺子,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姑爷、儿子陪老爷子喝着酒,小孙子、小孙女围在旁边,跟爷爷说,饺子酒,饺子酒,越喝越有。中国人的那点红火劲儿,其实就在这一桌饺子宴里。现在很多人家过春节,已经不再亲自动手包饺子了,吃的是超市买来的各种口味的速冻水饺,也就找不到那种手工的味道和团团圆圆的仪式感了。

  过春节也是走亲访友的最好时机。平时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彼此的那点歉疚,因为有个小过节却不好意思张口的那点歉意,都可以在这个时刻欢欢喜喜地拱拱手、拜拜年,感情一下子就回来了。

  节日是一种精神的仪式,有着深邃的守望意味。春节,是我们对伦理和土地的认同,是我们内心反省的契机,是我们送出问候和祝福的最大理由,是我们宠爱自己、调整身心难得的留白时光。春节,是对过去的归零,是对未来的开启,是值得庄严相待的节庆。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里,春节让我们心中洋溢出温暖,升腾出希望,恰如一个“春”字——太阳是从地下渐渐苏醒,小草逐渐发芽,拱出地面,向天空致敬。春节,迎接的不就是这样一个起点吗?

  如今,中国人过节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了,年夜饭可以在酒店里吃了,一家人也可以旅行过年了,拜年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了。但不管怎样,那些过年的仪式感和规矩都不应该被忽略。祭拜灶王时的虔诚庄敬,洒扫厅厨时的琐碎认真,全家包饺子时的其乐融融,大年初一走出家门时的鞠躬拜年,只有把节庆本身的意味都过出来,这个节日才能真正留在我们的心里,成为节序如流中那一份值得眷恋的乡土情思,成为让我们开启新希望的契机。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