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
在我家的西郊,有一片棚户区,那里的平房密密麻麻,一间挨一间,小胡同纵横交错,一条连一条。胡同里,冬天到处是雪堆,夏天到处是垃圾,睛天行人落一身灰,雨天行人落一脚泥。听说这里的棚户区不久之后要改造了,我正替这里的居民高兴,谁知,他们的闹心事却多了。原来,棚户区的居民为了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在自己本来就不大的院子里搞起了“工程”,有的打井,有的盖仓房,有的接偏厦子……引得邻里之间的纷争不断。
我邻居的弟弟家就在这片棚户区,他家也正忙着建房子,因为不大的一点宅基地,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都说对方横行霸道,多次争吵也没有结果,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双方头脑一热,两眼一红,就冲进对方的院落,去拆刚刚建起的墙。双方谁也不肯示弱,恶语相加,最后兵戈相见,木棍、砖头,凡能碰到的都是武器,要不是有人报了警,后果不堪设想。最后两家“参战”的人员均受伤,轻的鼻青脸肿,重的是头破血流,在法院的调停下,互赔了医药费才算了事。从此,住了几十年的邻居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邻居讲到这里,颇有感慨:“冲动是魔鬼啊!双方都冷静一点,宽容一点,不去扩大事态,就不会有这次殴斗啊!”是啊,都说手足情深,远亲不如近邻,可是面对利益纷争时,几个人能有坦荡的胸怀呢?
有这样一个小寓言:两只山羊在一座独木桥上相遇,桥下水流湍急,桥面十分狭窄,两只山羊无法擦肩而过,却谁也不肯退让,双方互不示弱,在桥上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被河水吞没。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简单的道理淡忘了。朋友头上的伤痕、邻里之间的冷漠,时时提醒着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别把宝贵的生命,消耗在那些毫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上。(经典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我对邻居说:“你应让的兄弟看看‘六尺巷’的故事。”接着我给他讲了“六尺巷”的故事:
相传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书信后甚感羞愧,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家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时间验证真理,今天六尺巷一带,张氏的府第早己荡然无存,唯有“六尽巷”的故事仍在世间流传。
秦始皇当年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又何去何从了呢?一个人在宇宙间不过是缈小的一分子而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邻里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正如《菜根谭》所言:“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也许这“留一步”和“减三分”,会给我们带来可喜的转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与我们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纷争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过错,真诚善待他人,心中常有 “六尺巷”,让人三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