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这么笨哪!”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做事不满意时常说的一句话,常常是脱口而出,并且觉得贴切无比。比如一年级的孩子总写不好a o e,三年级的孩子算不准两位数的乘法,初中孩子解不好方程式……有太多问题,家长觉得不好理解,加上恨铁不成钢,于是对孩子便没有好脸,专拿这句话来对付。
劝家长在这句话还没有出口时,换一种思维方式:一年级小孩子,怎能和你一个成人比?他才刚刚开始学习,不光是写不好a o e,许多事情他都要靠大人,靠家长老师呢,写不好才是正常的,才需要他天天上学天天训练。三年级的孩子算不好两位数乘法,但是他能算好两位数加减法,能算好一位数乘法,比起刚进入小学时,他已经增长了不少本领,这说明他能进步,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需要你耐心等待。初中孩子解方程式也是一个道理。有的孩子醒悟得快一点儿,有的孩子醒悟得慢一点儿,但智力上不一定有差别,在书本知识上醒悟慢的,在动手方面、生活知识方面可能快,我们不能期望孩子事事都在前列,那不太可能,可能的话孩子也会活得很累。我们家长在大人的圈子里也并非什么事情都占先,即使你做到了,也不应该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孩子是另外一个个体,不能将你的要求强加给他,得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面对现实。
说起面对现实,我在当班主任时遇到过许多家长,本来孩子学习一般,老师心里是有数的,孩子的学习在中游,是正常情况,不存在不刻苦的问题。可是家长们不了解孩子的真正实力,非要孩子考进前几名不可。孩子成绩在下游,也非要他考大学。其实从家长说那句话时老师心里就觉得:这不可能。或者委婉地告诉他,可是他因为望子成龙心切,根本就没在意,依然按照自己的期望要求孩子。这就好比让适合当体操运动员的小个子去打篮球打排球,家长常常觉得孩子天天听课还学不好不可思议,其实家长的武断才是不可思议的。
生活中一种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原因。比如前面提到的孩子不理想的表现,都是有原因的,有环境基础、物质基础,什么是环境基础?家庭影响,像父母不和,爷爷奶奶溺爱,父母引导方法不当,居住环境有噪音等;意外情况影响,家庭遇到变故等。物质基础,包括孩子的脑发育等。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那结果只能是更加失望。其实有些孩子书本知识一般,动手能力却很强,如果因势利导,让孩子发挥长处,他的一生也许会更幸福,这就好象“孙膑赛马”的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与其让孩子的一般优势与别人的大优势比,不如让孩子的小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运用科学头脑,讲究方略,让孩子多做些事半功倍的巧事,少做事倍功半的冤枉事,这样到了社会,孩子的自信心容易得到展现,他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说不定能够超常发挥呢!现实中这样的成功事例也不少。 (爱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还有一些现象家长不能理解,比如孩子上小学高年级,就开始爱美,经常照镜子,早恋。上初中的孩子要名牌,狂热地追星。家长说,我们那时候十八九岁了还不知道男女交往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先不说这些现象的好坏对错,这些现象的出现也是有基础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生理发育的基础等。孩子的生长环境比原来有很大不同,如果家长你生在这个时代,也是免不了的。
说这些现象有来由,并非为孩子开脱,只是希望家长不要仅仅局限在对此不理解、烦恼发愁,不要只注意现象而不做深层分析。只有了解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也就是找到根源,你才能够更加理性地去处理,才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当然你期望值如果依然太高,那是会落空的。与其落空,倒不如有点儿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