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纸质的触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纸质的触感

2015-08-18 作者:雾昂 来源:雾昂原创 阅读:载入中…

纸质的触感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因为嫌路远,而不愿做皇帝的女婿。这句出自余华的《活着》,大概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年,激起了我对民间文学最初的兴趣。

  传说仓颉造字时,恶鬼哭泣了,因为泄漏了天机。一本《圣经》写成的羊皮纸,要用掉三十只小羊。秦始皇规定自己每天要看竹简做成的奏章,一百二十斤,要四个壮汉抬,看不完不睡觉。

  在隋唐之前,读书只是贵族才能做的事情,就相当于现代人拥有一辆劳斯莱斯。而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贵族,却不稀罕贵族的权利

  假如你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常常读书,只要和他认识十几分钟就可以知道。苏轼写“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就是一个人读书多了,自然有一股书卷气,当然不是古老腐朽的气息,而是一种风度和气质。那种让人十分想要靠近的气息,可见读书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和下笔是常常相关的,看得多了,手便痒痒。就像大龄青年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结婚,本来清静的心也会变的焦灼。文学家钱穆教学生写作文,他说,写作就是写心里想的嘴里说的,口中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

  一次作文题目是《今天的午饭》,他抄了最好的一篇文章在黑板上,文章结尾是这样的“今天的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钱穆点评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有曲折,有留人回味的余地。就像这篇作文,“可惜咸了点”。这也是钱穆大师读书积累下来的经验。

  有人问闻一多怎么写作,闻只说了一句: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谈创作,先读20年书再说。

  在《干校六记》里记载,回京的时候,杨绛指着窝棚问钱钟书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鲁迅有位日本朋友叫做内山完造,他在中国开了一间书店。大家不会陌生,就是课文《一面》中的书店老板。内山的书店非常特别,门口放着一个小茶缸,给过路的行人提供免费的茶水。书店里放着一个长条板凳,看累的人可以坐在上面边喝茶边看,而且无论日本人中国人,一概可以赊账。鲁迅先生说内山的书店从来不管偷书的人,内山说了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

  “偷书的人也是爱书的人,以后一定会还的,假如多雇人看书,反而更花钱。” (经典的语句 www.wenzhangba.com)

  我初中之前的生活都在一个小镇里。小镇阴绵多雨,袜子总是湿的,几年的忍耐,使得我妈妈鼓起勇气买了一个烘干机。小镇偏僻,等机器到时已经破旧成一堆零件,那时我学机械的二伯来家里做客。于是我骑了半个小时自行车到另外一个镇上——那里有一间书店,店主的儿子是我同学。

  我买了一本机械组装的书,那本书的名字我记不清了,同学说你尽管拿去看吧,不要给钱,看完了还回来。初中期间我总到他家看书,有时候站到天黑,不好意思了,也会买一本。快毕业的时候,书店就倒闭了,同学说,只能卖些辅导书给学校,其他的根本卖不出去。

  我现在还记得那书店叫三味书屋,那位同学姓马,现在已经举家迁往加拿大。我高中时回去过,书店的废墟上建起一座网吧,叫做挪威的森林,不知道那位老板看不看村上春树。但这个名字,着实让人温暖了一把。

  记得读者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是纪念自己爷爷奶奶的。作者的奶奶目不识丁,爷爷被征去打仗。奶奶当时只有十几岁,每天要给一家几十口忙活,只有在灯下才有空想念爷爷。终于有一天思念不可抑止,奶奶决定写一封信,可她不认识字,等到把“信”交给信客,信客接过“信”时十分诧异。

  信客问,大老远的,你就让我送这个?奶奶平静的说,别弄丢了。那封信终于到了爷爷手中,那种思念的辽远,只有爷爷才能读懂。那封信其实只是两枚缝衣针穿过两颗红枣,爷爷在临终前终于肯说了,那封信的意思是:真真(针针)想你,早早(枣枣)回家。

  作者说,这是奶奶一生唯一的一封信,寄出半个月后,爷爷逃回了家。

  那一刻我所想的是,有些情感,如果用任何一种文字来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

  尽管如此,纸质的东西的确有自己的魅力,那种油墨的香味,手指间的触感,是电子书所给不了的。有一首诗是这样的“把给你的信纸放在阳光下让油墨充满太阳的芬香希望你指尖触及时也有淡淡的温暖传递”

  这个喜欢纸质触感的诗人,不好意思,是我。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纸质的触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