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饭店,这家苍蝇馆考验着我和你的亲密度。
饭店狭长,不到八张台的样子,但生意爆好。
开馆子的老姚是安徽人。
为什么安徽人开的馆子要叫四川饭店?
据老姚自己介绍说因为当年开这家餐馆的主人是个四川人,
他盘下餐馆后一度也没太多想法,
所以连名头带菜系就这么一直延续了下来,
馆子曾有过一次简单的重新装修,
不过一晃过去也有很多年了。
夏天快到的时候,
老姚一直晾晒在店门口的香肠啊腊肉啊已经不见了踪影。
我坐在饭馆外支起的一张原木方桌前,
喝着免费的大麦茶等着他吆喝上菜。
餐馆门口的马路上车流和人流都是一阵一阵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
不时会有一两条狗从你身边经过在桌角停留一下,
然后在主人的不停召唤下一步三回头离开。
而在不经意间抬头看天的时候,
你能发现路旁大树枝枝杈杈中间伸出的蓝色道路指示牌清清楚楚的写着:
暨阳中路、杨舍西街、长安中路、河西路,
就在那一瞬间,
我忽然被这座城市的昨天唤醒。
以前这里并没有路名,
我们都管这一片都叫“西门头”。
大树旁的那幢房子的二楼住着我最要好的女同学丫丫,
而我暗恋的男生也和我同住这一片儿。
多年后我们纷纷从小港最早的城中村离开,
各自散落在天涯。
我们不像老姚,
和这座城市还有着一点的疏离感,
他刚来到这座城市打工的时候已经年过三十,
几年后,他靠着打工攒下来的三万块钱在西门白手起家。
那个时候我们不认识老姚,
那个时候西门还是我们玩耍的天下,
那个时候路边还住着一户又一户的人家,
那个时候西门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模样。
藏在街头巷尾里,
庶民小吃的低声细语不容易被找到,
却从来不会被忽略。
我多年后在西门第一次光顾老姚的餐馆,
是在刘小胖这个吃货的指引之下,
一份平锅鱼,一份酸辣鸡杂,吃到大汗淋漓。
也许,苍蝇馆子是瞬息万变的城市留给人的隐秘去处,
当你熟悉后走进它,
在这里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同道好友。
既有闻味而来的老饕,
也有生活在附近的小区居民,
还有开着豪车的低调帅哥。
在一片热气腾腾里,
天文地理,家长里短,八卦段子,一一展开。
在这里,你还经常会有偶遇,
碰到熟人朋友,互相点赞的表情随处可见。
而且来这里的新手大都是熟客带来,
新手的诧异和老客的得意也是不错的风景,
好像关系不到一定程度是没人带你来的。
平锅鱼
泡菜鸡胗
豆腐鱼
因为我对这家小店的偏爱,
家人朋友三不五时都要被我拉去吃上一顿。
这家小馆是我的食堂,
是对吃没有想法时不用经过脑回路的第一选择。
这几年,我去四川饭店吃饭的次数不会低于一百回,
其实点来点去就那么几样菜:酸菜鸡胗、平锅鱼、豆花鱼、香辣牛肉,
但百吃不厌,三两分钟的功夫,就能消灭一碗白米饭。
老姚很热情,
总是站在店里亲自张罗:点菜、上菜,盛饭,
甚至是送美团外卖。
对待客人,不管是熟客还是头一回上门,
他都很会在结账时很大方的把零头给抹掉。
现在,他也与时俱进的推出了一些新的菜品,
什么干锅牛蛙干锅鸡干锅虾,
不过吃来吃去,
我的味蕾似乎早已经停留和定格。
干锅虾
这些年,老姚早已经把小港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大多老家的亲人都在这里安了家立了业,
他自己也在西湖苑买了套房子,
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而于我而言,
时间改变不了的,
不仅仅是老姚家的川味儿,
而是仿佛错过了他的店,错过了这条街,
那些曾经熟悉的记忆和过往,都会跟着一去不复返。
你在小港还好吗?我有酒,带上你的故事,快到碗里来!THE END
吃喝有度 风月无边
有故事的人 快到碗里来
往期文章.
常青藤和外校, 不是你人生路上唯一的选择,但你是唯一的你。
钱!钱?钱......
母亲节,送你一双鞋。
嘿,你用力过猛经营的那段关系,已经是我们的过去式。
赖裕智:君若天上云
我的健身教练是冠军